用教材学写作文
利用语文教材教学生写作文

利用语文教材教学生写作文如何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写好教材作文灵宝市实验小学杜建霞感觉教材中的作文难教,对作文教学有畏难情绪,不会上作文指导课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究其原因,和我们教师没有很好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潜能有很大关系。
现在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作文一般情况下都是围绕单元主题设计的习作题目,不一定都能触发学生的兴奋点。
另外,教材编者对习作范围的定义相当有效率,通常只定个范围,表面貌似难了,其实就是很多学生真的无话可说,或者随手拈来一个合乎习作建议的材料,没典型意义。
写下出的作文空洞无物,语言干巴巴的显然超过没“有情急于,有血有肉”的教学目标,教学浪费性非常大,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高效率课堂”极不人与自然。
所以,要上好教材作文指导课就必须研究教材,在挖掘教材潜能,灵活使用教材上下功夫。
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积累和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和开发,从而更好地使用教材,教好教材作文。
一、从习作内容抓起,从学生角度启程,唤起学生习作冲动。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了两三个习作题目可供学生挑选,编者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经历、科学知识储备等方面因素。
但是,学生对这一主题的感兴趣程度,对习作的感兴趣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兴趣不浓,有的甚至一点也不喜欢写,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从习作内容入手,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习作冲动。
激发学生习作的冲动要和单元教学中的课文教学联系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就要特别注意有意识地唤起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课文联系出来,引致学生的习作冲动。
比如说五年级下册“直面错误”主题单元里《耽误》一课,引入语我就是这样设计的:你存有过犯错误的经历吗?你就是怎么直面错误的?下面我们看一看《耽误》这篇课文小英子犯了错后出现了什么事,她就是怎样直面错误的。
学完课文,我又问:你是不是也有了写下自己犯错的经历的欲望了?下节课我们就学习课文的写法把它写下来,好吗?因为在阅读教学中已经唤发起了学生想记叙自己犯错经历的强烈愿望,习作内容又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这篇习作效果特别好。
“把教材当例子”的小学作文教学例谈

“把教材当例子”的小学作文教学例谈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们可以通过“把教材当例子”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学会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来支持自己的写作观点,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的写作任务。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一下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效果。
教师们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选取一些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教材内容,并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和解读。
如果作文的主题是“友谊”,那么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关友谊和友情的故事、诗歌或者文章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友谊的内涵和重要性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从教材中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而且还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友谊这一主题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与选取的教材内容相关的活动,比如朗读、诵读、问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增强对作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为后期写作提供所需的素材和例子。
这些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来认识、理解和感受教材内容,从而更好地运用教材中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写作观点。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的评阅和指导,特别是关于学生是否运用了教材中的相关例子来支持自己的写作观点。
对于那些没有很好运用教材内容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从而更好地运用教材中的例子来进行写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的例子和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初中作文指导 重读教材学写作

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写出了母亲为 儿子同意去北海看花,能渐渐从自暴自弃中脱离出来而感到格外高兴,手足 无措。母亲回忆起“我”小时候的故事,是为了让“我”感到童年时的幸福,从 而忘却眼前的苦恼。这段话体现了母爱的无微不至。
叙写典型的故事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总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示的, 人物也总是“活”在一定的故事中。所以, 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反 映人物个性的典型事件来写。
描写独有的特征
重读教材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 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 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 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选自鲁迅《孔乙己》)
描写独有的特征
红线串珠,充实结构
文章分为许多小片段,每一个小片段写一个内容,这些内容像 一个个精彩的珠子,而内里又有一根相通的红线,串起来后就可以 表达鲜明的主题。
红线串珠,充实结构
重读教材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 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 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 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 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选自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用教材教作文

充分 发挥这一点 ,让学生用 自己 的生活 、心灵 、经验去对接作者与他 的人物 , 学生用 自己的时空与生活 让 感悟去共 鸣作品 ,欣 赏 、评价作 品 ,
不仅有话 可说,有话好说 ,而且有感 要发 , 有情要抒 ,不写不快。
力 ,求 同求 异 与求 新的 思维 能 力等
三. 训练学 生的写作能力
一
是怎样一步步提 高的。
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 维是一切 能力 的核心 与关键 。 能力是思维 的花朵 ,智慧是思维的火
焰, 思想是思维的果实。
习惯等等 .这 些我称之 为作文意识 ,
从大的方面说 ,也就是语文意识。
我觉得 , 统的语文教学至少在 传
总之 ,教师不重视作 文教学 .学生不重视 写作训练的状况 ,在
当下 语文教学 中是较普遍 的存在 的。连续教学初 三年级 已经多年 , 明显 的感 觉到有相 当一 部分学生 ,从初一到 初三 ,作文水平呈现 下
降趋 势:事情越叙越不 清楚了 ,语言越说越不 灵动了 ,字数越写 越 少 了,议论越来越没中心 了。
思维训练上是精致 的,有力的 ,实在 的 ,是我们应该继承 的。教师本身就
作文是需要有意识 的,比如 中心
篇篇文章都 曾经是一个个跃动
意识 、结构与构思意识 、语言表达意 识 ,我手写我心的意识等等 。
一
的鲜活的心灵 ,是一幕幕生动而真切
是最好的教材 , 最好 的教学资源 ,我 们可以发挥 自身的优势 ,充分利用教
3 .关 于 勤奋——埋 头苦干 ,也 须抬头看路。
一
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
有人说 ,中文专业 的高材生不一 定能写出好文章,好作 品,而很多理 工科 的学 生 ,他们 的作品却能 传世。 这结 论是 否 有道 理 ,我不 敢妄加 评 价 ,但我想 ,能写出好文章好作品 的 人他们一定有共同的地方 ,比如他们 有强烈的创作欲望,有字斟句酌的能 力 ,有观察生 活思考人生获得感悟的
“把教材当例子”的小学作文教学例谈

“把教材当例子”的小学作文教学例谈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教材则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例子,通过分析教材的优点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
以下是一篇关于教师如何将教材当例子进行作文教学的小学作文范例。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优秀的作文作为教材,通过分析教材的优点和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我可以选择一篇《我的梦想》作为教材,首先与学生一起阅读这篇文章,然后共同探讨这篇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语言表达。
接着,我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一篇与梦想相关的作文,并引导他们运用教材中的优点和特点进行创作。
教材作为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到什么是一个好的作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进行提取和总结,作为写作训练的内容。
在小学二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我可以选择一篇描写季节变化的散文作为教材。
我会与学生一起阅读这篇散文,并把散文中的描写技巧和写作方法进行提取和总结,例如如何运用五官感知描写、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然后,我可以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类似的作文,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教材的题材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思考和创意发挥。
在小学四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我可以选择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作为教材。
通过阅读这篇作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并引发他们对母爱的思考和表达。
我可以让学生围绕母爱展开写作,可以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激、感触,也可以写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和照顾等,让学生通过教材思考和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例子,通过分析教材的优点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
无论是选择优秀作文进行分析,还是提取语言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或是通过题材和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意发挥,都是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相信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作文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
跟着课本例子学作文

跟着课本例子学作文当前,有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出现了轻视语文教材的现象,一是没有真正发挥好例子的作用,二是没能很好地认识教材例子中的作文因子。
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呢,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的认识和素养,其次要改变考试方式。
怎样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用足用好例子呢,弄清每册教材的编排规律和意图,努力挖掘教材例子的作文因子。
从而改变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一以贯之的教材观,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叶老的观点我是这样理解的,“语文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中的选文,而不是指教科书,因为教科书还包括练习系统、知识与能力系统、写作系统等。
“例子”是强调语文教材或选文具有典范性,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举一反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承载教者教学思想的例子,可是现行的语文教学中课文的例子作用发挥得如何呢,我认为课文的例子作用发挥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一是没有真正发挥好例子的作用。
有的教师让学生把课文匆忙读一遍,把课文后面的习题或教师讲解或师生共同解答出来。
余下的课堂时间用于做阅读训练题。
二是只注重教材例子的阅读作用,轻视教材中的作文因子。
上述两种现象无疑暴露出了教材例子作用的缺失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呢,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和认识,让语文教师认识到课文教材是承载教者教学思想的例子,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例子,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载体,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摇篮等。
怎样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呢,一、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每册教材的编排规律和意图翻开语文课本,可以发现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一定的体例编排的。
各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不尽相同,从写作角度分析,有的着重训练写作方法。
如七年级第五单元导读文,“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
”有的重点训练表达的顺序,有的重点训练表达方式等。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七年级第三单元课文时,就是扣住了单元目标,不设立大而全的目标二、从例文中学习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资源学生的写作素材从何而来,毋庸置疑是从生活中来。
用好教材 教好作文

人 教版 语文 教材 的研 讨与 练 习设 计 了许 多和 课文 相关 故事 情节 ,也 掌握 了缩 写 的基本 方法 ,达 到事 半功 倍 的效
的写作 训练 。 以九年级上 册第 一单 元为 例 , 第二 课 《 雨说 》
研 讨 与练 习三 ,以 “ 雨 的 自述 ”为题 ,将 这 首诗 改写 成一 生速 读缩 写 , 用 一句话 概括 每个 场景所 发生 的事情 。 于是, 篇三 五百 字 的小散 文 ,体 会这 两种 体 裁在语 言 表达 上 的区 3 0 0字 的缩 写神 奇般 地 变成 了四句 话 。进 而 ,我要 求 学生 别 。第三 课 《 星星 变奏 曲 》研 讨 与练 习 三试 仿 照这 首诗 的 用 一句 话来 概括 课文 主要 情节 ,于是 四句话 又浓 缩成 一 句 “ 如 果 ……如 果 …… ”或 “ 谁 不 愿意 … …谁不 愿 意… …” 的句 式写 几句 诗 ,表达 一种 期 盼。第 四课 《 外 国诗 两首 》 从来 不会 死亡 ”或 “ 大地 的诗歌 呀 , 从来 没有停 息 ”为题 , 话 ,学 生兴 致盎 然 。缩写 是对 全文 内容 的 高度概 括 ,通过 缩 写 可以培 养学 生 的阅读 能力 、分 析 能力 和概括 能力 ,也
《 心声 》课 文篇 幅较 长却 情节 简单 的特 点 ,我想 借 助缩 写 来 达 到长文 短教 的 目的 。于是课 前 预 习 ,我 布置 了这 项作
应用 读读 写 写来进 行 的 “ 妙 语连 珠” 的训 练 ,将所 学
词语 和学生 自己的生 活 、 知识 对接 , 巧 引妙连 , 文 思飞扬 。
一
、
读 读写 写 ,妙语连 珠
初 中语 文阶 段 的字词 积 累教 学 是语 文 教学 中非 常重要 的内容之~ 。 人教 版初 中语 文课后 的 “ 读一读 ,
[如何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写作]语文写作教材
![[如何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写作]语文写作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4c535b90b4c2e3f5627636c.png)
[如何利用语文教材进行写作]语文写作教材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作文教学与教材脱离,学生写作“无米下锅”,语言干巴,内容空洞。
“咬破笔杆,望断青天”,换来的只是可怜巴巴不断数数的结局。
那么如何使作文“有米下锅”,就需要使作文与教材对接,充分开发利用教材这座可供二度创作的富矿。
优秀作文中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活”读“活”用教材。
高考中的一些满分作文就是以教材为“源头活水”,或移花接木,或故事新编,或套用形式,或模仿语言。
下面针对如何利用语文教材写作谈些看法。
首先,刻意模仿,一改杂乱无章之法。
模仿是写作入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能在学生思维水平定型之前抓紧从模仿到创造的转化教育培养,则对其写作水平、思维能力都大有裨益。
模仿可以有多方面:可以是语言的模仿、修辞方法的模仿,是句式、段落章法结构的模仿,还可以是观察角度、语言风格、情感立意方面的模仿。
它也是一种创作,所以对于“无米下锅”的学生,教师就应耐心来引导他们模仿写作。
(一)语言句式的模仿。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很重要,作文亦如此。
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字,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一个个段落组合而成的。
写作文可以从模仿好的文章语言句式开始,而语文教科书上所选的文章则是最好的范文。
例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语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可以让学生以“追求”为话题进行模仿。
结果很好。
比如“真的追求者,敢于直面严峻的挑战,敢于攀越巍峨的高峰。
”“沉沦者在平淡的日子里,会挥霍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真的追求者,将奋然而前行。
”“追求呀,追求呀,不在追求中搁浅,要在追求中超越。
”(二)文章结构的模仿。
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沁园春长沙》,我们不妨模仿其结构来写一篇。
《沁园春泌阳》“幸哉泌阳,伏牛山下,盘古之乡。
揽泌水倒流,铜峰集翠,盘岚朝起,竹林晚照。
雾流霞,桃艳梨洁,林密景幽蕴宝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方案:
• 《一招学会写寓言》 ——让动物说话 ——让植物说话 ——让什么“物”都能说话
其四、去概念化
例如:《邓稼先》 • “一段背景” • “一个贡献” • “一个比较” • “一件小事” • “一句话” ——多事写一人
• 《再塑生命的人》
我与沙利文老师的三个生活片段: • 我与莎莉文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 莎莉文老师第一次教我拼写单词 • 我与莎莉文老师发生冲突后,莎莉文老师耐心 引导和循循善诱。 ——串起这三个片段的就是“爱与感激”。
其二,与生活匹配
作文与学生生活相匹配,更加注重生活 价值。新教材在单元主题安排上富有生活的逻
辑,所以在作文主题的安排上也与时令合拍,
体现了过什么生活写什么作文的思路。
其三,自成序列
新教材最难能可贵的是作出了这种序 列化尝试,作为老师,要读懂这个序列, 也要用好这个序列。 七年级上册的作文主题: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收集素材 “学会记事” ——用好素材 “写人要抓住特点” ——写得有特点 “思路要清晰” ——写得有思路 “如何突出中心” ——写得有中心 “发挥联想与想象” ——写得有意思
•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这种对举联想思维是非 常普遍甚至固化的。
• 如由“山”想到“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 由“前”想到“后”(前不见古人人,后不见来者) • 从“生”想到“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兴 ”想到“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从“物”想到“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从“忧”想到“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从“有”想到“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三、跟课文学写作文
如:跟《说和做》学对举 第一,对举是一种构词法。
如: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昂首挺胸、心 会神凝。 再如:《论语十二章》:温故知新、博学 笃志、切问近思。 《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岳阳楼记》:政通人和、朝晖夕阴、迁 客骚人、忧谗畏讥、春和景明、心旷神怡。
• 第二,对举是一种构句法。
第四,对举暗含着章法思维。
• 如:《老王》:大量的细节描写都是把“ 老王对我如何”和“我对老王如何”相对 举出,最后领悟到“老王把我当朋友,当 亲人”“我没有把老王当朋友,当亲人” ,由此而生愧怍之情。
跟《望岳》学写景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看)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看)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细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虚写)
其四,一课一得
写作教材各专题的选择力求使学生能一课一得, 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 会记事”,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可讲的点很多, 教材并没有面面俱到,全面论述,而是选择两个点进 行指导:一是要把事情写清楚、写明白,二是要写出 感情。这两个要求并不高深,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的,按照教材要求去做,学生至少能做到一课一得。
用好教材学写作文
——以七年级教材为例谈作文教学的智慧
一、写作教学的教材编排 其一,读写结合
人文
主题
配合
记叙
双线组元
阅读
写作
描写
一课一得
抒情
语文 要素
巩固
一般写作 能力
新教材在课标修订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 了对写作的重视,而且单元作文实践的设 计与单元主题基本一致,体现了读写融合, 读什么写什么的思路。
每一个单元的设计也是有步骤的,如第一 单元作文指导: 第一步是“放下畏难情绪” 第二步是“学会观察生活” 第三步是“选择有意义的素材” 这些都是符合作文学习规律的序列化作文指导。
三个年级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 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 八、九年级写作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文体写 作,如怎样写消息、撰写演讲稿;二是改编式写作, 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如 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
• 第三,对举具有联想功能。
《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从“水”就会联想到“山” 《说和做》:从“说”就会联想到“做” ——从“说了再做”就会联想到“做了再说” ,或者“做了也不一定说”,这就是一种对 举联想思维。
• 《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 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从“街灯”联 想到“明星”,下面自然是从“明星”联 想到“街灯”了,所以有了“天上的明星 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对举就是由此及彼,再由彼及此的想象 路径。
台 阶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 那石板多年前由我父亲从山上背下来……
泥人张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
——举三反一,质从量出
其三、学生角度
《三招学会写寓言》
第一招:虚构故事 第二招:化物为人 第三招:画龙点睛
二、作文教学设计的智慧
其一,自己开发
课例:《核桃》
• 猜猜布袋里装的什么? 看-摸-敲-摇 • 怎么才能吃到它呢? 拳头锤-手掰-脚踩-牙咬-椅子轧 -门角夹-钉锤敲-钳子夹-铁尺砍 • 今天吃核桃的过程你想到了什么? 吃核桃也有学问 把难的事情变简单要动脑筋 要苦苦追求才能美美享受 任何东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 师蔡云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右嘴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 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羚羊木雕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 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 背 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 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 交卸了……
• 写景须得三步移,由远及近,由粗而细,由模糊 到清晰,由有感触到融真情,合乎自然之理,契 于为文之道。 • 凡写景,分三步,你的文字就有了层次,有了次 序。读你的文字,就如同“戴上了你的眼睛”, 随着你远观,近看,细赏。 • 凡写景,分三步,可以很好地治愈“学生腔”, 学生写景,总是写不长,写不细,写不真,那是 因为学生不知道写景是有步骤的。 • 要求写景分三步:远看,近看,细看;每步写三 笔:一笔写实景,一笔摹状貌,一笔写心境。这 样写来,未有不真切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