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独一无二的我

合集下载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独一无二的我》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独一无二的我》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独一无二的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独一无二的我》教学目的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活动一: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展示: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

(此处2-4名同学为宜)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独一无二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独一无二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教案:独一无二的我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

3.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包括外貌、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

2. 帮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不同,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独特的动物和植物,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生物都有其独特性,从而引出人的独特性。

2. 新课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3. 活动一: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的肖像画,要求突出自己的特点,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4. 活动二: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其他组员进行补充,评选出“最独特的人”。

六、板书设计1. 独一无二的我2. 课题:心理健康3. 内容:认识自己的独特性、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不同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让家人也参与到欣赏自己的过程中。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独特性的作文,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认识自己的独特性方面有所提高,但在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要引导学生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不同,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得我)教学目得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她人对自己得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得评价、冷静面对过高得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得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得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得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得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就是独一无二得。

现实生活中也确就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得环境,所受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得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就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展示: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就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得成长经历”)活动二:展示:“我得成长经历卡片”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得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得我会就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瞧到了每一个人不同得成长经历及各自得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得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就是怎样瞧我得呢?说一说:我就是谁(别人眼中得我)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得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她同学猜一猜她模仿得就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得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得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您眼中得×××就是一个什么样得人?”(提示生在回答得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得小例子,来说明×××同学得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您认为她说得有道理吗?谈谈您得瞧法。

(此处24名同学为宜)师生小结:瞧来,正确瞧待自己就是一件很不容易得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独一无二的我》(教学设计)通用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独一无二的我》(教学设计)通用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独一无二的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题为《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以及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树立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和接纳他人的独特性。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独特性,尊重和欣赏他人。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引导讨论。

2. 彩色纸张、画笔等绘画材料,用于学生制作自己的独特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独一无二”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认识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互相学习和借鉴。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独特性,尊重和欣赏他人。

4. 创作活动:让学生利用彩色纸张、画笔等绘画材料,制作自己的独特作品。

通过创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学会表达和展示自己。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和接纳他人的独特性。

板书设计:《独一无二的我》1. 认识自己的独特性2. 欣赏和接纳自己3. 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家人了解自己的独特性。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独特性的短文,字数不限,要求真实、具体、生动。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学会欣赏和接纳自己,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探索自我:我爱我,独一无二的我教案心理健康八年级-通用版

探索自我:我爱我,独一无二的我教案心理健康八年级-通用版

我爱我,独一无二的我【活动背景】孩子进入初中阶段,也意味着他们脱离儿童期迈入青春期,这时不仅生理、心理上产生急剧变化,自我意识也急剧增强。

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自我认识往往会发生偏差,存在片面性、矛盾性、盲从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或是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失去信心,或是盲目自大、对别人不屑一顾。

埃里克森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生发展的8阶段论认为,青春期的孩子面临自我角色统一的危机。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更加关注自己,只有当他们了解“我是怎样的人”后,才能以“我是这样一个人”的稳定姿态去迎接未来的生活。

为此,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发展、客观地认识自我非常重要。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接纳自我的重要性2.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3.学会接纳自我、热爱自我【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学会如何接纳自我2、活动难点:从认识独一无二的自己到学会悦纳自己【活动时间】心理健康课时间【活动对象】初二年级学生【活动方法】游戏、分享【活动准备】每人一张A4纸、一张打印好的表格【活动过程】导入:我们也许羡慕过别人,但未必赏识过自己;我们也许欣赏过别人,但未必接纳过自己。

然而事实是,在我们身上,同样可以找到我们心中所赏识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悦纳自我。

活动一:认识自己我们先来做个小活动,举起你的左手,张开五指按压在发下来的白纸上,用右手拿着笔沿左手的边缘临摹自己的手印。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画好之后给老师举手示意一下。

(2分钟后)好的,同学们都画好了,那现在和同桌的手印比较一下,你们的手印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回答:我的比较大/小,我的比较胖/瘦……)由此可见,我们只是临摹的手印都可以看出来差距,更何况我们的手呢?手印的差距可能是由我们主观因素造成的,比如手抖了手滑了,但导致我们手印不同的客观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举起老师的左手)我们的手和别人不一样。

师:我们在这世界上能找出完全相同的两只手吗?生:不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第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教学目的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活动一: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展示: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

(此处2-4名同学为宜)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独一无二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

1.独一无二的我(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四年级

教案:独一无二的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态度。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和优点。

3. 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以及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态度。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优点,以及如何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不同。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和优点。

2.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彩笔,用于绘制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教师讲解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和优点,以及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态度。

3. 练习:学生通过绘制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进一步认识自己,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4.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不同,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和优点,以及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态度。

板书设计:1. 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和优点。

3. 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态度。

作业设计:1. 学生绘制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并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

2. 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不同,并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同时,学生也能够培养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PPT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及绘制和写作等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优点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2.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培养自尊和自信。

3.掌握缓解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压力的方法。

4.培养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5.了解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1)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3)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

2.个性特点的培养:(1)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

(2)培养自尊和自信。

(3)健康的人际关系。

3.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的方法:(1)有效的时间管理。

(2)合理的学习计划。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4.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1)了解不同情绪。

(2)掌握情绪的调节方法。

(3)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

5.积极心理学的运用:(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2)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3)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感受。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20分钟)教师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可能的原因。

3.个性特点的培养(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测试,并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

教师与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自尊和自信,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的方法(30分钟)教师介绍学习和生活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缓解压力。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并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与学生讨论不同的放松方式,并提供一些示例。

5.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30分钟)教师介绍不同情绪的表现和可能的原因,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调节情绪。

教师提供情绪管理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
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

(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

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的优点吗?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活动四:
问一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了,进而发展自我,
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

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

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小组讨论:(略)
学生回答:①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②正确认识自卑感,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

③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④积极与他人交往。

展示:让我们来看几个有关自我认识的名人名言:在人们的一般缺点中,最容易忽视的是轻视自己。

努力成为你自己。

一旦发现了自
我,就将没有痛苦。

——马修·阿诺德
你的卓越、成功和最大的骄傲,只能来自于你一个人:你自己。

——弗兰克·罗宾逊
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海明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