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全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教案5篇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教案5篇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教案5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教案篇1Where’s your pen pal from?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pen pals。

主要语言功能项目是talk about countries, cities and languages。

语法结构为 Where…from; Where…live and whatlanguage…speak。

先以Activity1复习语言与国家的配对练习入手,Activity2a, 2b一个综合的听力训练来展示学生的听力能力,并以听力内容为基础,通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下列词汇:rules, arrive, late, hall, dinning hall, listen, , fight, sorry outside,wear, important, bring, uniform, quiet(2)熟练掌握下列短语:dining hall, arrive late for school, (be) on time, listen to music break the rules, in class, be/ keep quiet, a lot of, bring …to…,weara hat, have to, music players(3)掌握下列句型:1. Dont eat in class.2. You must be on time.3. Eat in the dining hall.4. 正确使用情态动词can, can’t——Can we wear a hat in school?——Yes, we can./No, we can’t.5. 能正确使用have to 和 must 谈论规章制度We must be on time/ We also have to be quiet in the library. 教学重难点重点:1) 肯定祈使句是省略掉主语的原形动词开头;2) 否定祈使句则是在肯定祈使句前加上“don’t”。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 共51页)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 共51页)

新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全册共51页)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2时间和位移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5 自由落体运动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3.1 重力3.2 弹力3.3 摩擦力3.4 力的合成3.5 力的分解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 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 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教学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

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气势磅礴的瀑布。

画家也用美丽的画笔描绘出动感十足的情景。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经典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经典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经典教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细解考纲】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与位置变化。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与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与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小试身手轻松过关】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基础训练锋芒初显】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篇1】1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_的义侠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我校地处郊区,学生基础较差,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3重点难点1、理解*内容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掌握文中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评论(0)学时重点理解*内容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评论(0)学时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荆轲刺秦王二、导入新课在春秋战国的历史画卷上,有一位人物,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

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他是谁?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各种评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荆轲刺秦王》,去一感荆轲的侠士形象。

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下这篇*的出处。

1、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后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_、勇于斗争的行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四、带着练习二,就“意象”问题作必要的点拨
“意象”是意中之象,即融人了词人情思的形象。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二、补充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示范教案】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教学目标】 ຫໍສະໝຸດ 一、知识教育目标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3.观看多媒体。
4.自由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课内美读成诵。
词用最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和思想。把握意象,可以从释句入手,释句则应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抓住富有表现力、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句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的诗句、词句能够阐释,含蓄的句子能够解释。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还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着联想和想象,补充字面所没有或作者有意省略的细节,揣摩语句的言外之意,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
研究型拓展(多媒体字幕)
1.把这首词和《舶沁园春 雪》作比较,自选角度,写300至400字赏析短文。
2.把《沁园春 长沙》和王安石的《桂枝香》作比较赏析。
附1: 桂 枝 香
王安石
1.了解《沁园春 长沙》的写作背景。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全册教案第一课《人生若只如初见》
教学目标:
- 了解古文《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作者和背景;
- 理解古文中的意境和主题;
- 掌握古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解读和个人感悟。

教学准备:
- 课文材料:《人生若只如初见》;
-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对初见的注意。

研究课文(20分钟)
1.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 逐句解读课文,解释生字和难句;
3. 分析课文的作者、背景和意境;
4.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课文讲解与拓展(15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鼓励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含义;
3. 分享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知识。

小结与拓展(10分钟)
1. 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回答问题;
2. 师生共同整理课堂笔记,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思考。

课堂练(15分钟)
1. 设计练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个人答题,然后进行讨论。

课后作业:
1.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复述;
2. 提供相关文献和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思考。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科学,教学过程互动性和参与性较高。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朗读、解读、讨论等,加深了对古文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课后作业的要求,有效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提供了拓展资源,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全套教案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I Teaching aims1.Knowledge aim2.Master the words and phrases and get a view of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3.Ability aim4.Train students’ reading skill.5.Emotion aim6.Let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English and inspire students to study English hard. II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The understanding and comprehension of the passage.III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How to get to master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How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an article.IV Teaching ProceduresV Teaching TimeSeven Periods.Period 1 Warming up and ReadingStep1. Warming up1. Lead in: Show Ss a map of the world, and ask them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 How many languages are there in the world?2) How many English-speaking counties are there in the world?3) How are you ever heard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English?Step2. Reading(1)Skimming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 of the questions in comprehension.(2)Scanning(3)Listen to the tape and tell the meaning of each paragraph.1. Para1: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hange in English.2. Para.2: An example of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3. Para3: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Para4: English spoken in some other countries.(4)Post readingStep3. DiscussionSome people say that Chinese is a much more elegant language, so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us to master it and it is not so necessary to master foreign language. Do you agree with this opinion and why?Period 2 Language pointsLanguage points:1. Do you know that there is more than one kind of English in the world?你知道世界上英语的种类并不止一种吗?more than one +名词单数,后面的谓语动词用单数例如:More than one student wants to go to swim.2.In some important ways they are very different form one another.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们彼此有些差异。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1. 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具;2. 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研究和自主研究的能力;4.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机。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单元:1. 数与式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3.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4. 平面坐标系与参数方程5. 二次函数与简单二次方程6. 平面向量初步三、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本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2. 实践法:通过实际的例题、练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4. 自主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自我管理能力;四、教学评估本教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估方式,如:1. 课堂练:通过课堂上的小测验和练,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 作业布置: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评价,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3. 期中考试:通过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学期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课本和教辅材料: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和相关教辅材料;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3. 实验器材:实验课时所需的实验器材;4. 额外参考资料:学生自主研究时所需的额外参考资料。

以上是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和要点,请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集权制的演变(中央官制)
秦始皇,第一统,中央集权成系统。

三公九卿立中央,郡守县令治地方。

丞相助帝理万机,御史传达兼监察,太尉其实并未立,军权实际归皇帝。

秦朝完了是两汉,汉承秦制有改换。

位高权重武帝疑,为限相权起布衣,形成中朝与外朝,决策执行要记牢。

光武帝,强皇权,尽夺三公归台阁。

三省六部唐完备,魏晋形成隋确立。

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工又监督。

中书决策门下议,然后尚书去行政。

吏户礼兵刑与工,具体行政细分工。

宋初鉴与唐割据,三省六部虚有名。

中书门下枢密院,二府就指这两院。

参知政事三司使,分把行政财权理。

元代兼顾汗与蒙,同时又有新内容。

中书省、领六部,最高行政它来控。

军事机关枢密院,教务藏务宣政院。

明强皇权新招出,废了丞相和中书。

六部直接来分工。

政务繁多全归帝,太祖又把内阁立。

成祖决策宣票拟,大权都是皇帝理。

清初基本学明皇,内阁六部议政王。

议政王,太张狂,康熙再设南书房。

内阁议政南书房,三足鼎立权归皇。

雍正还觉不满意,又把军机处来立。

军机大臣膝跪地,上传下达传帝意。

中央机构全架空,君主专制达顶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