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稳瞄控制系统模型及仿真分析
航空指挥控制中的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航空指挥控制中的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在现代民航运输系统中,航空指挥控制(Air Traffic Control,ATC)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ATC系统涉及许多领域的知识,其中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是ATC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系统建模技术1.1 时间序列建模时间序列是指在时间轴上依次排列的一组数据,它能够反映出某种现象、趋势或周期。
时间序列建模是一种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在ATC系统中,时间序列建模主要用于预测航班的到港时间、起飞时间和飞行时间等信息。
1.2 系统动态建模系统动态建模是指将复杂的系统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描述系统的行为、结构和动态过程。
在ATC系统中,系统动态建模主要用于描述航空管制系统的各种流程和操作,并为ATC系统中的处理逻辑、规则和策略提供支持。
1.3 连续系统建模连续系统建模是指将连续参数、连续时间和连续状态等元素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描述系统的行为和动态过程。
在ATC系统中,连续系统建模主要用于描述飞机、雷达设备和导航设备等各种连续系统的行为和状态。
二、仿真技术2.1 离散事件仿真离散事件仿真是指模拟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方法,它是一种基于事件和状态的模拟技术。
在ATC系统中,离散事件仿真主要用于模拟飞机起降、飞行路线、雷达检测等过程。
2.2 连续仿真连续仿真是指模拟连续动态系统的仿真方法,它是一种基于微分方程的模拟技术。
在ATC系统中,连续仿真主要用于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雷达扫描等动态系统。
2.3 agent-based仿真agent-based仿真是指基于代理人的仿真方法,它是一种设计和实现动态复杂系统的模拟技术。
在ATC系统中,agent-based仿真主要用于模拟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之间的互动,以及交通流量管理。
三、模型验证技术3.1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指对系统的负载能力和性能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
机载光电跟瞄平台稳定与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机载光电跟瞄平台稳定与跟踪控制方法研究黄一1,吕俊芳1,卢广山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13研究所,洛阳,471009) 摘 要:介绍了机载光电跟瞄平台的结构功能;分析了跟瞄平台的控制要求;比较了光电跟瞄平台的各种总体控制方案、伺服结构和跟踪控制器;论文认为应用共轴跟踪方案、光学元件跟踪结构和鲁棒跟踪控制器是机载光电跟瞄平台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电跟瞄平台;视线;稳定;跟踪;鲁棒控制;共轴跟踪;复合轴R esearch on Methods of Stabilization&T racking Control foran Airborne Electro-Optical T racking&Pointing PlatformHuang Y i1,LüJ unfang1,Lu Guangshan2(11School of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1&Astro,Beijing100083,China)(21613Institute,China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I,Luoyang471009,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he airborne electro-optical tracking and pointing platform are briefly described1The control aim of the platform is analyzed and several kinds of control schemes,servo-structures and tracking controllers are compared1The paper suggests that applying coaxial tracking concept,steering-mirror tracking structure and robust tracking con2 troller to the airborne electro-optical tracking and pointing platform i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1 K ey w ords:electro-optical tracking and pointing platform;line of sight(LOS);stabiliza2 tion;tracking;robust control;on axis tracking;composite axis 机载光电跟瞄平台在飞机火力控制系统、导航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在机载环境下迅速捕获、跟踪、瞄准运动目标。
机械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机械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1.引言机械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机械控制系统的性能。
2.机械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机械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反馈回路组成。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参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提供的反馈信息进行决策,执行器执行控制指令,而反馈回路则用于监测执行器的输出,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
3.建立机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机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进行仿真分析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物理建模、数学建模和系统辨识等。
3.1物理建模物理建模是根据系统的物理特性和运动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以机械振动系统为例,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和杆件挠曲理论等基本原理,建立其运动方程。
通过对运动方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系统的响应和频率特性等信息。
3.2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根据信号与系统理论和数学工具,将机械控制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例如,可以使用传递函数描述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
3.3系统辨识系统辨识是一种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系统动态特性并确定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利用现代系统辨识理论和算法,可以从实测数据中提取系统的参数和结构信息,进而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
4.基于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建立了机械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之后,我们可以利用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预测系统的性能以及进行系统优化。
4.1仿真平台与工具目前,有许多专门用于建模和仿真分析的软件平台和工具可供选择。
例如,MATLAB/Simulink是一套被广泛应用于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建模组件和仿真功能;ADAMS是一款用于多体动力学仿真的商业软件,适用于机械系统的多体建模和仿真。
4.2仿真分析的应用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机械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稳态误差以及抗干扰能力等。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设备,还是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都需要通过建模与仿真来实现系统的精确控制。
一、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概述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由运动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三部分组成。
其中,运动控制器负责接收输入信号,并对执行器进行控制;执行器负责将控制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传感器则用于感知系统状态并反馈给运动控制器。
这三部分协作完成机械系统的精确运动控制。
二、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建模是机械运动控制系统分析与仿真的基础。
利用建模可以将复杂的机械运动过程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方便进行系统性能分析。
常用的建模方法有基于物理原理的建模和基于数据驱动的建模。
基于物理原理的建模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物体运动的力学、动力学等特性,推导出数学方程描述机械运动系统。
以伺服电机驱动的转台为例,可以通过建立转台转动的动力学方程来描述系统运动状态。
而基于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则是通过采集实际运动数据,利用系统辨识技术拟合出数学模型。
三、运动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在建立了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后,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系统的仿真分析。
仿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并进行系统性能优化。
为了进行仿真分析,需要将系统的数学模型输入到仿真软件中,并设置相应的初始条件和控制信号。
例如,对于伺服电机驱动的转台系统,可以设置转台的负载、惯性、摩擦等参数,并给定相应的控制信号,如位置、速度或力矩。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重要参数。
这些参数能够帮助我们评估系统的性能,并找出潜在的问题。
如果仿真结果不满足要求,可以通过调整控制算法、优化参数等方式进行改进。
四、案例分析:伺服电机驱动的机械臂系统以伺服电机驱动的机械臂系统为例,我们来探讨机械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机械臂的力学结构,建立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
基于DSP的机载光电稳瞄稳定环路数字控制实现

基于DSP的机载光电稳瞄稳定环路数字控制实现作者:洪华杰贠平平雷金利摘要机载光电稳瞄稳定控制算法除了经典控制还有各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最优控制、变结构控制、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等。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这些先进的算法大都限于仿真研究,实际用于产品的报道很少。
目前,机载光电稳瞄产品以经典控制模拟电路实现为主。
关键字:机载光电稳瞄,模拟控制,DSP,数字控制1、引言机载光电稳瞄产品大量装备于各种类型飞机上,其核心是陀螺稳定平台,主要作用在于隔离载体的角扰动,使安装在载体上的光学传感器的视轴在惯性空间内保持稳定,使光学传感器得到清晰的图像。
稳定控制最直观的方法是将光学传感器系统安装在减震装置上,减振器可以隔离载体的高频低振幅振动,但是减振后的低频振动仍然会对视轴产生扰动。
因此,这种被动隔离的方法常与主动隔离的方法混合使用。
主动隔离的方法有:整体稳定、齿轮传动稳定、光学稳定、电子学稳定和动量轮稳定[1]。
机载光电稳瞄稳定控制算法除了经典控制还有各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最优控制、变结构控制、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等。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这些先进的算法大都限于仿真研究,实际用于产品的报道很少。
目前,机载光电稳瞄产品以经典控制模拟电路实现为主。
模拟控制的实现依赖于集成电路和分离元件,设备间的信号传递均采用模拟量,导致控制器元件众多、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同时在模拟电路的硬件基础上,要想实现各种复杂的现代控制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数字控制系统以程序代替硬件,有利于减小电路的体积,降低成本,在信号处理、算法实现上具有模拟控制无可替代的优势。
数字控制是整个伺服控制领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载光电稳瞄的稳定精度、动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运用现代控制算法,设计出高性能的陀螺稳定平台控制系统,以满足实际系统的要求。
2、机载光电稳瞄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的控制环路如图1所示,系统包含三个环路,内部为电流环,电流环控制流过电枢的电流尽可能严格跟随电流指令,改善电流跟随电压的动态特性,包括超调和调节时间等,抑制电子噪声和反电势等的影响。
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综合设计总结

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综合设计总结
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是现代控制理论和工程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实现对系统行为和性能的分析、优化和预测。
以下是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综合设计的总结:
1. 确定系统的目标和需求:系统的目标和需求是建模和仿真的基础,需要明确系统的控制目标、工作条件、输入输出特性等。
2. 收集系统的信息:收集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参数等。
可以通过文献调研、实验测试等方式获取。
3. 进行系统建模:根据系统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
常见的建模方法包括状态空间法、传递函数法、仿真模型法等。
根据建模方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4. 进行系统仿真:利用仿真软件,将系统的数学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模型,并设计仿真实验。
根据实验设置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仿真计算并得到系统的输出响应。
5. 分析和优化系统性能: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控制性能。
可以利用仿真结果,进行参数调节、控制算法优化等操作,以提升系统的性能。
6. 验证仿真结果:将仿真结果与实际系统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若有差异,可以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
7. 编写综合设计报告:根据仿真结果和优化方案,编写综合设计报告,包括系统的建模过程、仿真实验的设置、仿真结果的分析和优化方案的描述等。
某高端载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仿真分析与调校

某高端载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仿真分析与调校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流业的不断扩张,高端载货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一辆高端载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对于货物的安全运输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仿真的分析方法,分析高端载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并调整车辆的相关参数,从而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
首先,需要选定合适的仿真软件,本文选用了CarSim仿真软件。
CarSim是一款专门用于车辆动力学仿真的软件,可以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开始仿真之前,需要对车辆进行建模和参数设定。
本文以一辆某品牌高端载货汽车为例,将车辆转向角、车轮悬挂高度、车轮直径等关键参数输入CarSim软件。
然后,设置路面类型、转向角速度、加速度等仿真条件。
进行仿真分析时,需要结合车辆的运动学特性、动力学特性以及路面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进行的是稳态操纵仿真,即在车速稳定的情况下,模拟车辆向左或向右转动方向盘时的操纵稳定性能。
通过观察车辆的转角、侧向加速度、滑移率等参数的变化,分析车辆在不同操纵情况下的操纵稳定性能。
根据仿真数据,可以发现车辆存在侧滑和摆动等不稳定现象,需要进行调校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
接下来,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车辆进行调校。
调校主要包括三方面:悬挂调整、转向系统调整、轮胎调整。
在悬挂调整方面,可以调整悬挂硬度、弹簧预紧力、减震器抗压程度等参数,使车辆悬挂高度更适合不同场景的路面条件,从而改善车辆的行驶平稳性。
在转向系统调整方面,可以调整转向盘转角比、转向系统阻力、转向传动系数等参数,使车辆操纵更流畅,响应更灵敏。
在轮胎调整方面,可以调整轮胎胎压、轮胎硬度等参数,使车辆在不同路面条件下具备更好的牵引和防滑性能。
重新进行仿真分析,对调校结果进行测评。
通过对调校后的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车辆在向左或向右转动方向盘时的反应更加稳定,行驶平稳性显著提升,操纵响应更加灵敏。
综上,基于仿真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高端载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
机载稳定平台随动回路控制优化仿真研究

文 章 编 号 :0 6— 38 2 1 )6- 0 3—0 10 9 4 ( 0 2 0 0 6 4
计
算
机
仿
真
21年6 0 2 月
机 载 稳 定 厶 动 回 路 控 制 优 化 仿 真 研 究 卞 口随
刘长安 周 杰 郑 贵林 , ,
( .武汉大学 自动化系 , 1 湖北 武汉 40 7 30 2;
sde— i l thi r m e c n ta k t n i e fse nd mo e ta l i —gmba pic ng fa a r c he i sd a t r a r se di whie usn D o tol rwhih s o t- y l i g PI c nr le c i p i -
s g g n t lo i m ,a d smu ae h d lb sn i e ei ag r h n c t n i l td t e mo e y u i g MAT AB i l k S mu ain r s h h w ta h u — L /S mu i . i l t e u ss o h tt e o t n o
L U C a g—a Z I hn l , HOU Je 。 HE i i l i Z NG Gu —l n
( .D pr et f uo a o , hnU iesy o tm t n Wua n ri , h nH bi 30 2, hn ; m A i v t
对 PD参数进行优化整定 , I 利用 M T A / i u n 软件对 回路模型进行 了仿真 。结果表明 , A L B S lk m i 采用遗传 算法优化后 的 PD控 I
制器能够控制外俯 仰框架 更快速更平稳地 随动于内俯仰框架 , 为机 载平 台稳定性 能优化提供 了参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机载稳瞄控制系统模型及仿真分析张王景王月,纪明,王惠林’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西安-"##(.)摘要!瞄准线高精度稳定是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的主要指标和关键技术/根据四框架稳瞄系统的工作原理,以手动跟踪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稳瞄伺服控制系统模型/考虑到直升机扰动特点,对线扰动0角速率扰动0摩擦力矩0弹性力矩等各种扰动因素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同时在各种扰动因素作用下利用123425对机载高精度稳瞄系统的手动跟踪控制模式进行了仿真设计分析和理论研究,设计出适合的控制器/此模型在实际系统中获得验证,对稳瞄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关键词!稳瞄系统6手动模式6建模6仿真中图分类号!78$-9文献标志码!:;<=>?@A BC A =D @E F ?C G @<A<H C @I J <I A >D G C J @?@K >=D @B L G @A BD M D G >EN O :P Q R S T U %V W X ,R Y 1S T U ,Z:P Q O W S %4S T’[S \2TY T ]3S 3W 3X ^_:‘‘4S X a b ‘3S c ],[S \2T -"##(.,d e S T 2)f J D G I Cg G !h S T X %^_%]S U e 3]325S 4Si 23S ^TS ]2j X V]‘X c S _S c 23S ^T_^k ]325S 4S i X a]S U e 3S T U]V ]3Xl mZS 3e l2T W 243k 2c j S T U 2]k X ]X 2k c e ]W 5n X c 3,3e X l ^a X 4^_]325S 4S i 23S ^T ]X k o ^c ^T 3k ^4]V ]3X l p 2]X ]3254S ]e X a52]X a^T 3e Xc ^T c X ‘3^_3p ^U S l524],_^W k2q X ]a X ]S U T mr 2]X a ^T 3e Xe X 4S c ^‘3X k ]c X T 2k S ^,3e Xl 23e X l23S c 24l ^a X 4]p X k X 24]^5W S 43_^k a S ]3W k 52T c X ]]W c e2]4S T X 2k a S ]3W k 52T c X ,2T U 4Xa S ]3W k 52T c X ,_k S c 3S ^T2T aX 42]3S c 3^k s W X m123425]^_3p 2k X p 2]W ]X a3^]S lW 423X 3e X l 2T W 243k 2c j S T Ul^a X^_3e X2S k 5^k T X]325S 4S i X a]S U e 3S T U]V ]3X l W T a X k o 2k S ^W ]a S ]3W k 52T c X3^k s W X ]m :]W S 3254X c ^T 3k ^44X k p 2]a X ]S U T X a m 7e X l ^a X 4S ]o X k S _S X aS Tk X 24]V ]3X l 2T ac ^W 4a5X W ]X aS T]X k o ^c ^T 3k ^4a X ]S U T mt >M u <I =D !]325S 4S i X a]S U e 3S T U]V ]3X l 6l 2T W 24l ^a X 6l^a X 4S T U 6]S l W 423S ^T引言机载稳瞄系统的功能是捕获0跟踪0瞄准/由于机载环境下扰动严重,稳瞄系统的品质直接影响了射击目标的命中率/目前研制单位多注重完成型号任务,忽视了对系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论研究,尤其是对稳瞄伺服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还未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缺少对外部干扰因素的建模,使仿真结果往往与实际系统差距较大/本文针对某型直升机稳瞄系统,介绍了四框架稳瞄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构成,并在各种干扰因素下通过手动跟踪模式对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细致的分析/"工作原理机载光电稳瞄系统就组成而言,一般包括9部分!稳瞄转塔0控制和显示单元’b d v )0电子箱’w 7x )/稳瞄转塔内一般集成有电视d d y 传感器0前视红外传感器0激光测距z 标定器等/转塔作为惯性稳定平台,光电组件安装在转塔内的一组向架收稿日期!$##.%""%#-6修回日期!$##(%#$%$(作者简介!张王景王月’"+&"{),女,河南镇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电稳定与跟踪系统研究/第$-卷第(期$##(年""月应用光学R ^W k T 24^_:‘‘4S X ab ‘3S c ]|^4m $-,P ^m (P ^o m ,$##(上!光学与红外窗口装在转塔外盖上!供光电传感器使用!陀螺用于测量瞄准线的惯性状态"就转塔内部万向架配置而言!主要分#种$四框架结构%内方位&内俯仰&外方位&外俯仰’(三框架结构%内方位&内俯仰&外方位’(二框架结构%方位&俯仰’"目前针对多传感器大负载的情况!主要采用整体稳定方式)*+"利用四框架结构!将光电转塔分为内外,个环路!如图*所示"四框架稳瞄系统分为内俯仰&内方位&外俯仰和外方位-个环架"这种结构没有环架自锁现象!还可以满足对载机正下方目标的观察!同时稳定精度较高!所以应用广泛"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支撑光具座的内万向架"内万向架装在外万向架上!其主要作用是稳定光具座!光电组件%热像仪&电视观瞄测角仪&激光测距机’装在转塔的光具座上"外环的作用是把内万向架与环境隔离%如外界的扰动&平台运动或振动’!但不影响内万向架的运动"内外万向架之间的运动范围较小"控制回路使外万向架随动于内万向架!从而把万向架保持在角位移中心"图*四框架稳瞄系统结构图./01*2345635478/9049:;<<;54=0/:>9?@39>/?/A 78@/0B 3/C 0@D @37:图,是单轴%俯仰和方位原理相同’内外环架的工作原理"在手动模式中!内环架由陀螺速率回路控制!用陀螺所测得的惯性速度作为回路的反馈!陀螺敏感到角速度!其输出电压值正比于输入速率!极性表示输入速率的方向"电压经控制电路输给电机!电机产生相反的力矩来平衡外部的干扰力矩!使平台保持稳定!从而构成闭环角速度稳定控制回路"陀螺回路没有字元件"外环架由位置回路控制!将内解算器读作为回路反馈的传感器!以此使外环架E 追踪F 内环架!使它们总是位于角位移的中心"用与外电机轴相连的测速计测量电机速度!其输出与位置命令求和后反馈给测速控制器!测速计测量电机速度!位置控制器由计算机软件控制"图,稳瞄系统手动模式控制回路图./01,G ;C 34;??;;H;<:9C 59?:;87;<@39>/?/A 78@/0B 3/C 0@D @37:,数学模型根据上述工作原理!对各部件建立数学模型",1*电机模型电机采用电流控制!模型为I J %K ’LM %N ’O N %N ’L P Q%R S K TU ’%V K T W ’TP X P Q%*’式中$M 为转子角速度(O 为电机绕阻两端电压(R S 为电机绕阻等效电感(U 为电机绕阻等效电阻(P X 为反电动势常数(P Q 为电机的转矩常数(V 为负载转动惯量(W 为电机的机械阻尼!通常电机的机械阻尼W 很小!可忽略",1,陀螺模型速率陀螺可视为二阶振荡环节!传递函数为),+Y %K ’L Z %K ’M %K ’L P [M ,\N ,T,]M \N T M ,\%,’式中$M \为无阻尼振动固有角频率(]为阻尼比(P [为速率陀螺比例因子",1#测速机模型理想的测速机输出电压与轴速度成正比"实际上!测速机并非是非线性的!在换向器极点周围存在波纹"通常在所需的角度处有小的波纹!所以经常忽略这些非线性"测速机的模型可简化为O ^_‘%N ’a b%N ’L P ^_‘%#’,1-齿轮模型齿轮输出的负载速度和输入电机扭矩之间的传递函为c Z Ld %N Pe T P N’N )V J V f g g N ,T P e %V J T d ,V f g g ’N T P N %V J T d ,V f g g ’+%-’式中$Z 为电机扭矩输入(V J 为电机惯量(d 为b,h -b 应用光学,\\i !,j %i ’张王景王月!等$机载稳瞄控制系统模型及仿真分析!"齿轮传动比#$%为齿链的阻尼系数#$&为齿链的弹性系数#’())为’*"+()),+())为传动效率,’*为负载惯量#-为负载输出速度./01坐标变换不同万向架的坐标系是不一致的,在适当轴上万向架之间的相对角度不同.每一万向架的速度在它自身的坐标系内测量,在模拟时应转换为与安装的平台同样的坐标系234,如图3所示.图3坐标转换关系式5670389:;<6=>;:9?@A 9B B 6=>=C D ==A E 6>;<9D =>F 9A B 6=>由图3可知G H I J K L -M N O !L !-!M H I J K !L !-!M H I J K !NO /L /-/M H I J K /L /-/M H I J K /N O 3L 3-3M H I J K 3L 3-3M H I J K 3N O P L P -PM H I J K P!!N Q R S T !US V W T !X S V W T !Q R S T !XH I J K X X !!/N Q R S T /X U S V W T /X!XS V W T /X Q R S T H I J K /!3N Q R S T 3US V W T 3X S V W T 3Q R S T 3XH I J K X X !!P N Q R S T P X U S V W T P X!X S V W T PXQ R S T H I J KP H I JK L -M N !!!/!3!P L P -PM H I JK P在瞄准线计算中,内俯仰坐标系为单位向量L P -P M H I J K PN H I J K !XX 由此可得位角和俯仰角的函是Y N Z [Q \Z W -L N T !]Z [Q \Z WS V W T 3Q R S T /Q R S T 3U \Z W T P S V W T /^1_‘NZ [Q S V W M NZ [Q S V W ^Q R S T P S V W T /Q R S T 3]S V W T P Q R S T /_^a _/0a 扰动因素我们采用模拟某直升机测得的输入频谱,以保证仿真结果接近实际.仿真试验中设置了以下能够尽量反映实际扰动环境的干扰力矩.线扰动.以某型直升机的线振动谱为模型,将它通过质量不平衡系数作用于稳定平台上,模拟出的整形滤波器包括!个二阶低通滤波器,!个四阶超前网络和!个高通滤波器.最后信号放大b 0c !倍,将单位从d 转换为e "S /.把离散正弦波加到背景随机振动上,得到的线振动图谱如图P 所示.图P 线扰动图谱5670P f g A F 9=C :6>9;A E 6B <g A h ;>D 9角速率扰动.采用目前某种典型直升机角振动的测试频谱,模拟出的整形滤波器包括!个三阶低通滤波器,!个超前网络和!个高通滤波器.角速率振动图谱如图1所示.图1角速率扰动图谱56701f g A F 9=C ;>7g :9A F 9:=D 6<iE 6B <g A h ;>D 9线扰动和角速率扰动是外界的扰动因素,它们通过外环作用到内环上.所以,它们的作用在仿真过程中要通过坐标变换加到各个环架上.摩擦模型.此模型首先假设在零和最小速度之间阶跃已上升到最大静态摩擦.当速度较高时,通过指衰减达到动态摩擦水平,动摩擦取最大静摩擦力矩的X 0P /1倍,比较符合实测曲线.弹性力矩.弹性力矩主要是由电缆及挠性支撑j3b P j 应用光学/X X a ,/k ^a _张王景王月,等G 机载稳瞄控制系统模型及仿真分析造成的!弹性力矩与位置近似成线性关系!满足虎克定理"#$%&’()*$%&+,-式中.#$%&为弹性力矩/()为弹性力矩系数/*$%&为环架转动角"图0摩擦力矩模型12340567896::;2<=26>=6;?@8A 系统仿真分析A 4B 内环仿真模型内环架被模拟成电机转矩驱动的惯性负载"电机由电流控制!由陀螺反馈形成内速度环"内方位的仿真框图如图,所示"内俯仰与其类似"图,内方位的仿真框图1234,C 96<D72E 3;E F 6:2>>8;E G 2F @=H966IJ 2F @9E =26>A 4K 外环仿真模型外环架的惯性比较大!所以采用齿轮转矩来驱动"把来自控制器的速度指令发送给电机!进而驱动齿轮!由测速机反馈形成外速度环!可测得相对速度+电机轴和基座速度之差-"为了加快外环的响应速度!除了由位置控制器发出速度指令外!内速度指令的一部分也前馈给测速控制器"外环的仿真框图如图L 所示"外俯仰类似"A 4A 控制器设计MN O P Q稳瞄平台整体跟踪精度主要由内环决定!设计图L 外方位仿真框图1234L C 96<D72E 3;E F 6:6@=8;E G 2F @=H 966IJ 2F @9E =26>过程中应使稳定度达到所需精度"由于角速度主要造成低频扰动!因此可以适当增大内环的开环增益!回路的带宽可以设计的较宽!进而提高跟踪精度"设计的控制器为A R )KSB K P 40)S AT N A 4L N )KR )A ,04L S B)T K NS B 外环的设计主要考虑减小位置误差!同时它又受到齿轮和采样时间的限制!所以外环的带宽较低+N 4PU V -!响应较慢"外位置环的控制器是由计算机实现的!为离散形式"设计的外环控制器为N W W R W 40K TA XW 40K ,A YX BB X YX B因为齿轮会引入谐振!故要加入一个滤波器!即W 4T K AK X B 4L K KB Y X BSW 4T K AK YX KB X B 4L K 0B Y X B SW 4L P WN YX B将所设计的控制器应用到回路后!回路的性能明显得到了改善"内位速度环所得到的Z [\]图和阶越响应如图T 和B W 所示"内俯仰类似"外位位置环的Z [\]图和阶越响应如图B B 和B K 所示"外俯仰的模型类似"^N T N ^应用光学K W W 0!K ,+0-张王景王月!等.机载稳瞄控制系统模型及仿真分析!"#仿真分析把模拟的线振动$角振动通过坐标反变换后输入到系统各个框架%同时加上摩擦力矩和弹性力矩&当操控器输出为零时%系统处于稳定%并使绝对角速度保持为零&用四阶’()*+,-(../方法时%最小步长设在0"00012进行仿真345%得到此时方位轴和俯仰轴的稳定精度如图6!和6#所示&图7内方位89:+图;<="7>?@A@<B=C B D?E<F F A C B G<D H I J K??L图60内方位阶跃响应;<="60M I A LC A N L?F N A O H C P A?E<F F A C B G<D H I JK??L图66外方位89:+图;<="66>?@A@<B=C B D?E?H I A C B G<D H I J K??L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到稳定时位轴的’QR误差为S"TU V/:%俯仰轴的’QR误差为W"!U V/:&因为模型中有一些简化%同时实际中必然还有一些随机因素%所以仿真结果比实际结果稳定精度稍高一些&图6T外方位阶跃响应;<="6T M I A LC A N L?F N A O H C P A?E<F F A C B G<D H I JK??L图6!方位轴稳定误差;<="6!M I B X<K<G B I<?FA C C?C?E B G<D H I J图6#俯仰轴稳定误差;<="6#M I B X<K<G B I<?FA C C?C?E A K A P B I<?F#结论本文针对四框架机载光电稳瞄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各组成部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稳瞄控制系统手动跟踪模式的模型Y结合实际环境建立了各种扰动模型Z包括直升机的线扰动和角速率扰动[%对其他系统的仿真具有指导意义Y利用Q/.\/]软件对系统手动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其仿真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本文的仿真分析及结果对于稳瞄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参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17#^应用光学T004%T W Z4[张王景王月%等_机载稳瞄控制系统模型及仿真分析参考文献!"#$纪明%武装直升机瞄准线粗&精组合二级稳定技术"’$%航空学报(#))*(#+,-.!/+)0/)1%’23456%745809:0;46<=>9?@;8&:458>9A B 45?=495=C 90D 8E 8D ;=?B 4D 4F ?=49595=8><54G H 845?@A 8I<8D 4>9J =8@;"’$%’9H @5?D 9:K 8@95?H =4>;(#))*(#+,-.!/+)0/)1%,45L <458;8."/$于波(陈云湘%惯性技术"3$%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M N O 9(L P Q R M H 50S 4?56%258@=4?T 8><59D 96U "3$%O 84V 456!O 84V 456N 54E 8@;4=U 9:K 8@95?H =4>;?5I K ;=@95?H =4>;W @8;;(#))1%,45L <458;8."-$金毅民(陶忠(孙治家%轴系运动的数学仿真与轴系误差"’$%应用光学(/X X -(/1,Y H J .!-*01Z %’2RM 40A 45(T K [\<956(Y N R\<40V 4?%3?=<8A ?=4>?D;4A H D ?=495?5I;<?:=4568@@9@;9:;<?:=456A 9E 8A 85="’$%’9H @5?D 9:K J J D 48I[J =4>;(/X X -(/1,Y H J .!-*01Z %,45L <458;8."1$O Q R 2]R [3%W 9;4=495D 99J>9A J 85;?=495:9@:D 8SJ 4E 9=A 9H 5=8I 64A B ?D;=?B 4D 4F ?=495;U ;=8A "’$%Y W 2Q (#))X (#-X 1!/#)0/-Z %"^$7K __M Y %W @8>4;495;=?B 4D 4F ?=495;U ;=8A I 8;465=9@8I H >8=<88::8>=;9::@4>=495"’$%Y W 2Q (#)+-(++*!#^)0#Z *%"Z $赵文峰(吴为(谢光(等%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3$%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X X /%\P K [‘850:856(‘N ‘84(a 2Q]H ?56(8=?D %b 8;465?5IY 4A H D ?=4959:L 95=@9D Y U ;=8A "3$%a 4c ?5!a 4I 4?5N 54E 8@;4=U W @8;;(/X X /%,45L <458;8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波音公司出厂首架Q K 0#+]电子战飞机+月-日(波音公司出厂美海军订购的最新电子战飞机Q K 0#+]e 超大黄蜂f (既没有拖延交付日期(也没有超出预算g美海军上将迈克尔h ]h 马伦说(e 超大黄蜂f 项目因采用创新方法为美海军节省数十亿美元g 他进一步解释说(e 将来对电子战的需求不仅要保持目前的高水平(还将继续增长g Q K 0#+]就是应这种需求而设计建造的g 它的速度i 航程和强大的自卫系统对于海军航空部队来说(可以起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将大大增强整个联队的作战能力g f作为双座j &K 0#+j e 超大黄蜂f 的衍生机型(Q K 0#+]高度灵活的设计能使作战人员执行一系列空中电子攻击,K Q K .任务(它可从航母甲板或者陆上基地起飞g Q K 0#+]集成了最先进的K Q K 系统的能力(该系统由诺h 格公司设计生产(已在Q K0Z O e 徘徊者f 电子战飞机上完成测试g Q K0#+]还保留了j &K 0#+j 先进的武器i 传感器和通信系统g美海军选择Q K 0#+]来替代过时的Q K 0Z O e 徘徊者f (后者于#)*#年开始服役g波音公司于/X X -年#/月/)日获得Q K 0#+]的系统开发与演示阶段合同g 该机的首次飞行计划在+月下旬进行(比原计划提前几周g 飞行试验将在美海军位于马里兰州的帕图斯恩特河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湖试验场进行(将一直持续到/X X +年(/X X )年加入海军航空舰队g作为武器系统集成商和主承包商的波音公司领导Q K 0#+]工业团队g 诺h 格公司是主要子承包商和机载电子攻击子系统的集成商g 工业团队将把Q K0#+]的生产任务分给波音公司i 诺h 格公司i 通用电气公司和雷声制造公司g 系统设计i 开发和演示项目将在/X X )年获得初始作战能力g 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W 3K 0/Z ^是美国海军负责采购Q K 0#+]的办公室g,佚名供稿.hZ )1h 应用光学/X X Z (/*,Z .张王景王月(等!机载稳瞄控制系统模型及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