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病原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篇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测试题答案】

class=txt>班级: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计25分)

1、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2、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3、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感染,是指医院各类人群(包括患者、探视者、陪护者及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4、感染: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5、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二、题空题(共20格,每格1分,计20分)

1、根据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差异,可分为: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3类。

2、人体寄生虫是指:寄居在人体并引起机体损伤的低等动物。

3、细菌的形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3类。

4、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种。

5、细菌的测量单位是:微米。

6、细菌的生长方式是:二分裂无性繁殖。

7、根据细菌生长繁殖对氧气需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种。

8、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现象有均匀混浊、沉淀生长、

膜状生长 3种。

三、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计15分)

1、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d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c )

a、胞质颗粒

b、质粒

c、核糖体

d、核质

3、关于细菌的鞭毛,描述错误的是:(b)

a、鞭毛是运动器官与致病有关;

b、鞭毛可在细菌中传递遗传物质;

c、鞭毛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

d、抗原为(h)抗原,用于细菌鉴别;

4、关于芽胞,错误的是:(a)

a、芽胞是二分裂无性繁殖;

b、芽胞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形成的

休眠体;

c、芽胞对外界因素抵抗力强;

d、临床上常以杀灭芽胞为灭菌标准;

5、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

多糖,注入人体可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是:(d)

a、毒素 b侵袭性酶c、细菌素d、热原质

6、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若发现手术切口、烧伤创面等出现绿色的渗

出物,应考虑:

(b)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c、幽门螺杆菌

d、

霍乱弧菌

7、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指的是:(b)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d、无菌

8、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灭菌的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d)

a、煮沸法

b、流通蒸汽灭菌法

c、巴氏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9、紫外线消毒,错误的是:(b)

a、紫外线波长易被细菌吸收,干扰其复制,导致其死亡;

b、可杀

灭物体中的细菌

c、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m;

d、适用于病人的书报、衣物、手术室等消毒

10、乙醇消毒作用最好的浓度为:(c)

a:99% b、90% c、70%-75% d、50%--60%

11、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错误的是:(d)

a、环境因素

b、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c、消毒剂的作用时间与性质

d、所有消毒剂浓度越大,消毒作用越好;

12、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不

在血中繁殖,称为:(b)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13、因为摄入被病人或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食物、饮水而感染称为:(a)

a、消化道感染

b、呼吸道感染

c、皮肤黏膜创伤感染

d、节肢动物

媒介感染

14、机体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末立即消失,仍在体内

继续存留一定时间,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称为:(d)

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带菌状态

15、关于外毒素,错误的是:(a)

a、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成分

b、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在

代谢过程中产

c、化学成分大多是蛋白质

d、毒性很强,极少量即可致易感动物

死亡;

四、思考题(共3题,计40分)

1、结合免疫学概念的学习,请回答:

①现代免疫的概念?(6分)

答:是指机体识别和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

的功能。②免疫的主要功能?(3分)

答: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③免疫的主要表现?(6分)

答:免疫防御正常能发挥有效的抗感染能力,反应过高可引起超敏

反应,过低或缺如可发生反复感染;

免疫稳定正常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或死亡细胞和免疫复合物,该功能失调,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和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正常有抗肿瘤和抗病毒的的作用,该功能失调,可导致肿

瘤或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持续。

2、正常菌群引起机会感染的条件是什么?(10分)

答:①寄居部位的改变;②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③菌群失调;

3、比较革兰氏阳性菌的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主要差异(5分)和医学意义?(10分)

答: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这肽聚糖,特有的化学成

分为磷壁酸,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均可损伤

细胞壁而使细菌变形或裂解。如青霉素、溶菌酶能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杀灭作用;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少,其外膜是革兰氏阴性菌特有的

化学成分,与人体致病有关的是外膜中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内

毒素成分。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少,且外膜有多层

结构的保护作用,因此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

【篇二:病原生物学答题及答案】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种类及其所致疾病

答: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和旅行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主要引起儿童和成人菌痢样腹泻

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严重者致死。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亦称vero毒素埃希菌,可引起血性腹泻、

还可并发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尿毒症。

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血便。

2、简述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

答:感染条件: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非侵袭性席卷,芽孢广泛分布于

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

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

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

的繁殖。

3、hbv血清学检查的主要内容

答:hbv血清学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两对半”:即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以及抗—hbc,hbcag不易在血清中测到,故一

般不做检测。hbeag、抗—hbclgm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传

染性强。另外,表示hbv复制且具传染性的指标还有hbv—dna或dna多聚酶测阳。

4、寄生虫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1.经口感染大部分寄生虫都是经口感染,如动物肉中的旋毛形

线虫囊包和淡水鱼肉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都是经口感染。

2.直接经皮肤感染:如钩虫丝状蚴和血吸虫尾蚴都经皮肤感染。

3.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感染:如蚊唾液腺中的疟原虫子孢子,在蚊

虫叮咬人时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

4.接触感染: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如疥螨和阴道毛滴虫。

5.经胎盘先天性感染:如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

感染。

5、可造成脑部损害的人体寄生虫有哪些,并指出各个虫体的寄生阶段。

答: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

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四、论述题(10*2)

6、hiv的传播方式、致病机制和发病过程分别是什么

答:传染源:aids病人和hiv携带者。传播途径:性接触、输血、注射等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致病机制:hiv通过其gp120与cd4分子结合,从而侵犯t辅助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的cd4阳性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如及其他相应的临床症状。hiv感染可分为:急性期、临床潜伏期和免疫缺损期。

7、疟原虫引发的疟疾发作,贫血,复发,再燃和疟原虫在人体的发育有何关系。

答:发作原因:红细胞内成熟裂殖体涨破被寄生的红细胞,释放出裂殖子、疟原虫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和变性的血红蛋白等一起进入血流,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被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源质,与疟原虫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的紊乱而发热

退热原因:体温升高数小时后,血液中致病物质已被吞噬、降解,内源性热源质不再产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的因素消失了,于是体温调节逐渐恢复正常,机体通过大量出汗,使体温迅速下降,恢复正常。

发作的周期性原因:红细胞内期成熟裂殖体涨破被寄生的红细胞,裂殖子逸出,侵入新的红

细胞,继续在红细胞内发育,经过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的裂殖体增殖过程,再涨破红细胞,又再度引起发作,以后每完成一次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增殖过程,就发作一次,如此循环,形成典型的发作周期性

疟原虫发作周期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增殖所需时间一致。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红细胞内裂殖体增殖周期分别为48h、36-48h、72h,故分别为48h、36-48h、72h发作一次。

【篇三: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考试必备)】

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

3.病原菌学说最初是由科学家柯赫提出来的。(√ )

4.病原菌学说建立之后,阻断流行病的发生成为可能。(√ )

9.微生物的双名法是由属名加上种的加词构成。(√ )

11.细菌是缺少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 )

13.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鼠疫都是由病毒造成的疾病。(√ )

14.虎克用微动体这个术语,特指他所观察到的微生物。(√ )

17. 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

19. 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

20. 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25. 细菌常以杆状、螺旋状等多种形态出现。(√)

28. 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 30. 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

32. o-特异侧链决定g+菌细胞壁抗原特异性。(√ )

39. 湿热灭菌时间要比干热灭菌时间短。(√ )

40. 微生物从一个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

41. 微波、超声波、紫外线都可用于杀菌。(√)

52. 目前所知道的所有固氮微生物都属于原核微生物和古生菌类。(√ )

53.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

54. 大肠杆菌及其它原核微生物编码信使rna的基因rrn多拷贝及结构基因的单拷贝,也反映了他们基因组经济而有效的结构。(√ )

55. 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完全可以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

(√ )

56. 磷壁酸只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而lps则仅在g—细胞壁

上存在。(√ )

57. 核仁的生理功能是合成信使rna和装配核糖体。(√ )

58.

59.

60.

67. 间歇灭菌不能够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72. 微生物构成了自然界许多食物链的基础。(√ )

73. 病毒通过在生活细胞中复制,使组织遭受伤害和恶化。(√ )

75. 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的一种途径是通过产生能干扰全身系统的强的毒素。(√)

二、选择题

1.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a )。

a. robert hooke

b. louis pasteur

c. joseph lister

d. james

t.watson

2.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

a. 驳斥自然发生说

b. 证明微生物致病

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

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

3. 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a )。

a. 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

b. 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

c. 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

d. 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

4. 人类通过微生物生产的食品有( c )。

a.牛奶

b.火腿

c.酸乳酪

d.黄瓜

5. 微生物学中铭记柯赫是由于( a )。

a. 证实病原菌学说

b. 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了病毒

c. 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

d. 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

6. 路易.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贡献在于他( d )。

a. 发现了病毒

b. 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

c. 抨击了进化论

d. 号召人们关注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7. 阐明微生物是传染病原因的概念称为( b )。

a. 进化论

b. 病原菌学说

c. 生物学细胞论

d. 报酬递减论

8. 在微生物学中提出采用化学治疗剂治疗传染病是由于( d )。

a. hooke的工作

b. 发展了遗传工程

c. 阐明了dna的结构

d. 发现了抗生素

9.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d )。

a. 细胞质

b. 鞭毛

c. 荚膜

d. 菌毛

10. 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 b )。

a. 荚膜

b. 细胞壁

c. 芽胞

d. 鞭毛

11. 微生物细胞的特殊结构中没有( b )。

a. 荚膜

b. 细胞质膜

c. 芽孢

d. 伴胞晶体

12. 属于细菌细胞特殊结构的为( a )。

a. 荚膜

b. 细胞壁

c. 细胞膜

d. 核质体

13. 关于细菌细胞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细胞壁常含肽聚糖

b. 是微生物鉴别的唯一证据

c. 细胞壁上有纤毛

d. 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14. g-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是( d )。

a. 肽聚糖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15. 致病性g-细菌细胞壁组成中具有(c) 。

a.核心多糖

b.o-侧链

c.类脂a

d.脂蛋白

16. 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为一层,含有的特有成分是( c )。

a. 脂多糖

b. 脂蛋白

c. 磷壁酸

d. 核蛋白

17. g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d )。

a. 萄聚糖

b.脂多糖

c.几丁质

d.肽聚糖

18. bacillus subtilis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b )。 a.孢囊 b. 芽孢c. 伴孢晶体 d. 子实体

19. 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 )。

++

a. 细菌

b. 霉菌

c. 酵母菌

d. 单细胞藻类

20. 通常链霉菌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繁殖( b )。

a. 出芽繁殖

b. 分生孢子

c. 孢囊孢子

d. 芽孢子

21. 自然界中分离到的细菌,形态各种各样,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d )。

a. 球菌

b. 螺旋菌

c. 放线菌

d. 杆菌

22. 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a )。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核蛋白体

d. 质粒

23. 细菌的鞭毛是( b )。

a. 细菌运动的唯一器官

b. 细菌的一种运动器官

c. 细菌的一种交配器官

d. 细菌的繁殖器官

24. 下列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滤器,并专性寄生的是( c )。

a. 苏云金杆菌

b. 蛭弧菌

c. 衣原体

d. 类菌体

25. 下述不是磷壁酸的功能的是( a )。

a. 内毒素

b. 细胞壁抗原特异性

26. 放线菌属于( b )。

a. 病毒界

b. 原核原生生物界

c. 真菌界

d. 真核原生生界

27. 趋化性是指微生物能够( c )。

a. 与土壤表面粘着

b. 逃避噬菌作用

c. 向着化学刺激运动或避开

d. 在不利条件下求生存

28. 鞭毛的化学组成主要是( c )。

a. 多糖

b. 脂类

c. 蛋白质

d. 核酸

29. 原核微生物细胞核糖体大小为( c)。

a. 30s

b. 50s

c. 70s

d. 80s

30. 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 a )。

a. 基质菌丝

b. 气生菌丝

c. 孢子丝

d. 孢子

31. 微生物名称由两个组成部分,是( c )。

a. 目名和科名

b. 属名和种名

c. 属名和种名加词

d. 属名和多样化的词

32. 下列哪项不在微生物的共性范畴内( c )。

a. 分布广种类多,体积小,面积大

b. 适应强,易变异

c. 生态类型多

d. 生长旺盛,繁殖快

33. 下列细菌中能产芽孢的种是( a )。

a. bacillus subtilis

b. staphlococcus aureus

c.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d.

e. coli

34. 细菌的细胞核是( a )。

a. 裸露的dna分子

b. d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c. 裸露的rna分子

d. r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35. 在下列原核生物分类中,属古细菌类的细菌是( d)。

a. 大肠杆菌

b. 枝原体

c. 放线菌

d. 产甲烷细菌

36. 芽孢细菌的繁殖主要依靠( b )。

a. 芽孢

b. 裂殖

c. 出芽

d. 藻殖

37.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的共同特征是( c )。

a. 通过细菌滤器

b. 缺少产生的酶系统

c. 二分裂

d. 对干扰素敏感

38. e.coli细菌的鞭毛着生位置是( d )。

a. 偏端单生

b. 两端单生

c. 偏端丛生

d. 周生鞭毛

39. 细菌细胞的( a)结构与其抗原性相关。

a. 鞭毛

b. 荚膜

c. 芽孢

d. 液泡

40. 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是( b )。

a. 立克次氏体

b. 支原体

c. 衣原体

d. 螺旋体

41. 下面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所有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b. 所有细菌在其生长的全部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c. 所有芽孢细菌在其生长的全部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d. 所有芽孢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42. 细菌的芽孢是( b )。

a. 一种繁殖方式

b. 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

c. 一种运动器官

d. 一种细菌接合的通道

43. 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 a )。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44. 下列微生物中鞭毛着生类型为周生的是( c )。

a 红螺菌

b 蛭弧菌

c 大肠杆菌

d 反刍月形单胞菌

45. 苏云金杆菌所产芽孢的类型是( c )。

a 膨大型,芽孢中生

b 膨大型,芽孢端生

c 正常型,有伴孢晶体

d 正常型,无伴孢晶体

46. 蓝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是( b )。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

47. 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 c )。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

48. 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 c )。

a.美蓝和刚果红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

c.结晶紫和番红d.刚果红和番红

49.细菌的繁殖主要靠( a )。

a. 二分分裂

b. 纵裂

c. 出芽 d.三分裂

50. 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 c )。

a. 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51. 细菌芽孢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 b )。

a. 聚–?-羟基丁酸

b. 2,6-吡啶二羧酸

c. 氨基酸

d. 胞壁酸

52. 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形成芽孢同时,还能形成一种菱形或正方形的物质,称之为( b )。

a. 孢囊

b. 伴孢晶体

c. 核蛋白质

d. 附加体

53. 枝原体的细胞特点是( c )。

a. 去除细胞壁后的细菌

b. 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c. 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d. 呈分枝丝状体的原核微生物

54. 酵母菌细胞壁中含有( d )。

a.甘露聚糖

b.葡聚糖

c.a和b

d.几丁质

55. 指出错误的回答,真核微生物包括有(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