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水资源分布概况--庞洪翔
哈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哈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摆敏
【期刊名称】《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本文对哈密市现状年供用水基础设施及供用水量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现状用水水平及用水效率,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结合哈密市现阶段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和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措施及建议,为今后哈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摆敏
【作者单位】新疆瑞祥农牧工程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宜昌市远安县为例 [J], 程畅;江利平;陈涛;张雯娜
2.南阳市卧龙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孙霞
3.高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刘大伟;张金东
4.哈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J], 摆敏
5.高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刘大伟;张金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新疆哈密地区水资源的节约

“ 哈密地 区属 资源型缺水地 区” , 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首要 条件 是确保居 民生活用水 ,保证长期都 不会 影响地 区重点工 程项 E l 建设和整个地 区经济社会健康 快速 发展。水资源是生 产资源又是战 略资源 ,因此坚持 “ 以水为本、量水而行、统 筹规划” ,全面实施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 全方位实施水平衡测
第1 3卷 第 2 期
2 0 1 3年 2月
中 国
水
运
Vo1 .1 3
Fe br uar y
N o, 2 201 3
O h i n a W at er Tr an s por t
浅谈新疆哈密地 区水资源的节约
吕海 燕 ,姚 吕晨
( 1新 疆 巴 里坤 县 石 人 子 水 管 站 ,新 疆 巴里 坤 8 3 9 2 0 0 ;2新 疆 巴里 坤 县 花 园 乡水 管 站 ,新 疆 巴 里坤 8 3 9 2 0 0 )
族 ,人 E l 5 7万,地 区辖 1市 ( 哈密市 )2县 【 巴里坤哈萨克
自治县 ( 下 简称 巴里坤县 ,哈萨克 民族相对集 中的县)和伊 吾县】 ,共有 3 8个乡 ( 镇) ,新疆 生产建设 团农十三师也在这
片土地 h i I 。
畜 的用水 限额 和各 工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农业 的用水 限 额 ,大 幅度调整 工农业供水结构 ,科学配置水资源 ,以高效 节水为 中心 ,全方位进行水量的抑制 ,抑制水资源 的浪费 , 建设节水型社会 ,节约用水是哈密地 区永恒的主题 。
试 , 以最 科 学 、最 切合 实 际 的 方 法 ,合 理 额 定 人 民 生 活 、 牲
5 2 4 7 ”- 4 5 。0 5 3 3 ”之 间,全地 区东西长约 4 0 4 k m, 南北宽约 4 4 0 k m ,总面积约 1 5 . 3万 k m ,居住着 2 8个民
新疆哈密市城市供水改扩建工程设计介绍

新疆哈密市城市供水改扩建工程设计介绍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哈密市城市供水改扩建工程,对哈密市供水系统进行了重新优化,对整个城市供水管网做了平差,实现了城区多水源分区分压重力流供水,提高城市供水普及率。
关键词:供水系统优化;管网平差;多水源分区分压重力流供水;一、工程概况哈密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新疆通向祖国内地的交通要道,素有“新疆门户”之称。
哈密市东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所属的马宗山镇、安西县及敦煌市接壤,西与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鄯善县为邻,南与库木塔格大沙漠与若羌县相接,北与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伊吾县相望,东北与蒙古国毗连,国境线长46.6公里。
哈密市地形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缓倾,东西长约404公里,南北宽约322公里,海拔约700~1500m。
哈密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新疆东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化城市。
哈密市现辖六区,包括石油基地、广东工业园、城北区、城南区、新区及重工业加工区,其中石油基地、广东工业园、城北区、城南区称为老城区,老城区和新区并称为哈密市中心城区。
截止2011年,哈密市中心城区现状建成区人口为26.5万人,现状建成区面积为34.63km2。
随着哈密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生产、旅游事业的兴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供配水日趋紧张,供水不足逐年加剧,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已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哈密市的城镇化水平,阻碍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的发展。
哈密市现有市政供水厂四座,即一水厂、二水厂、三水厂和四水厂。
由于哈密市地下水超采严重,目前一水厂已转为备用水厂,现已关停。
哈密市现状供水由二水厂、三水厂和四水厂联合供给,合计总供水能力为18.0万m3/d。
二、供水现状、存在问题及扩建的必要性1.供水现状哈密市供水设施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发展,已形成了18.0万m3/d的输配水能力,建成输配水管网总长约184.1公里,管径DN100-DN800,采用的管材多为灰口铸铁管,也有玻璃钢管、PE管、螺旋钢管等。
浅谈哈密地表水资源概况

哈 密地 区 共 有常 流 水 河 流 8 5条 【 3 l( 见表 2 ) 。河 流 大 都 呈 现 流 域 面 小 、 流 程 短 、渗 漏 严重 、 年 径 流 量 小 、 河 槽 调 蓄 能 力 一 般 等 现 象 。哈 密 地 表 水 和地 下 水 都 来 源于 山 区 的特 点 十 分 明显 ,且 每条 河 流 都 自成独 立水 系 。
上 下 ,干 谷 宽 阔 ,地 表 为 残 积 、 坡积 岩 屑 层 所 覆 盖 ,通 称 戈
壁。
为哈密市嘎顺 戈壁 的白龙 山附近 北纬 4 0。5 2 4 7 ”,最 北
在 巴里 坤 哈萨 克 自治 县 的大 哈甫 提 克 山 北纬 4 5 。0 5 3 3 ”
】
。
南北距离约 4 4 0 k m ,东西相距约 4 0 4 k m。东部 、东 南
的参 考 依 据 。
关 键 词 :哈 密 ;地 表 水 资 源 ;概 况
中 图分 类号 :T V 2 1 1
概 况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7 9 7 3( 2 0 1 3 )1 0 - 0 2 3 5 - 0 2
一
、
钦 乌 拉 山 等 高 大 山地 ,呈 北东 一 南西 向延 展 。 最 高 山 峰 是 哈 尔 里 克 山主 峰托 木 尔提 峰 ,高 4 , 8 8 6 m ; 巴里 坤 山 的最 高 峰 月 牙 山 ,海 拔 4 , 3 0 8 . 3 m ,其 上 现 代 冰 川 广 布 ,角 峰 突 起 , 有 多种 形态 类 型 的冰 川和 冰蚀 地 貌 。雪 线 高 度 为 3 , 9 0 0 m,
哈密市伊州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及对策

文章编号:1673-9000(2017)01-0179-02
陕西水利 Shaanxi shuili
哈密市伊州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及对策高 照,高 鹏,尹进文,艾克拜 Nhomakorabea·艾尼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水文勘测局,新疆 哈密 839000)
[摘 要] 本文在叙述哈密市伊州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研究哈密市伊州区地下水开采 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地下水开采利用的对策,以期为此类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3 地下水开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地下水开采的现状 石城子流域水资源总量 22324.4 万 m3,现状年用水量
40055.7 万 m3,占水资源总量的 179.43%。其中地下水资源 利用量占水资源总量的 124.59%,地表水利用量占水资源 总量的 54.48%;2010 年用水总量 35765 万 m3,占水资源 总 量 的 160.20% , 地 下 水 资 源 利 用 量 占 水 资 源 总 量 的 108.20%,地表水利用量占水资源总量的 52.00%;2015 年 用水总量 35918.24 万 m3,占水资源总量的 160.89%,地下 水资源利用量占水资源总量的 107.89%,地表水利用量占 水资源总量的 53.00%。
[关键词]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P641.8 [文献标识码] B
DOI:10.16747/61-1109/tv.2017.01.069
1 概况
哈 密 市 伊 州 区 位 于 新 疆 东 部 的 哈 密 市 ,是 古 代“ 丝 绸 之 路 ”的 重 要 通 道 ,包 括 伊 州 区 、巴 里 坤 县 、伊 吾 县 两 县 一 区。哈密市伊州区面积 8.4977 万 km2,东西长约 404km,南 北宽约 322km,约占全疆总面积的 5.2%。
哈密地区地表水资源质量及变化趋势

受地质条件和其它 因素的影响矿化度相对较大 , 如镜 尔泉 、 坡 子 泉 、 桐 窝 泉, 化 度 超 过 南 梧 矿 1 0m / 0 gL以上 。哈密地 区主要河流 矿化度、 5 总 硬度 、H值及水化学类型分布见表 1 P 。
哈密地区主要河 流天然水化学特 征分布情况
参数一P H值 、 氯化 物、 硫酸盐 、 矿化 度、 解 氧、 溶
高锰酸盐指数、 学需 氧量、 化 氨氮、 氰化物 、 发 挥
喜
密
曼 】 类 、 Ⅱ 舭
’ …。 …
黼 主
推 子 、沟 车 沟黑
‘g 0l  ̄ . r 4 6 ) " l
水质高氟 区主要分布 在天 山南坡 以东双 井 子 乡、 山北坡下 涝坝 乡和大红柳 峡 乡一带 , 天 这 些地方的地形较为封 闭且低洼, 地下径流交换缓 慢、 埋深浅, 排泄蒸发作用强烈, 使氟离子逐渐浓
区水库水质与河流相近 , 天然水质 良好, 矿化度 、
总硬度 较低 , 石城子水 库 、 树 沟水库。而 平 如 榆 原水库 —般 矿化度 、 总硬 度较高 , 如花 园水库矿
沟卧 、 、 龙吉 布陇巴 、 普 开特巴 I类 斯陶 普 英 斯陶 V
英 特巴 陶 开 斯 ( 化 . 氟 物O ) 5
度含量很大, 为咸水湖。 水库的天然水质 主要受河 流来水 补给 的影
: 峡卧 吉 苏 、 吉 、 物o ) 陇巴 : 、龙 奎 沟 苏 沟 化 .、 6布 斯
四 、 仁 沟 石 子西 陶 类 氟 物O ) 渠 石 子东 、 仁 Ⅳ ( 化 . 、 2
响, 由于水库地理位置不同也存在差异。一般山
摘
要: 根据 实测 资料对哈密地区主要 河流 、 泊和水库天然水化 学特征及水质现状 进行分 湖
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探析

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探析新疆哈密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灌区,灌溉系统的管理对于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进行探析。
灌区末级渠系是灌溉水引自干渠经过支渠、乡间、田间到达农田的输水渠道系统。
在新疆哈密地区,受制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灌区末级渠系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
哈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由于降水稀少,灌区末级渠系的供水量有限,需要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在管理末级渠系时,需要科学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确保供水的平稳和高效。
哈密地区地势较为平缓,地面排水困难。
这就要求在末级渠系的设计和修建中,要考虑土地的排水需要,确保水利工程与地面排水之间的有效衔接。
还需要加强末级渠系的巡查和检修,及时清理渠道堵塞物,保证水流畅通。
新疆哈密地区土壤多为黄土,渗透性差。
这意味着在末级渠系管理中,要防止水浸泄漏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的水分和肥力。
在渠道的修建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密封底床,铺设防渗膜等,确保水在渠道内的顺利输送。
哈密地区的农田众多,覆盖面积广,末级渠系管理工作量大。
为了保证管理的高效性和协调性,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农田灌溉协会、农田灌溉水权分配制度等方式,实现农民与政府、水利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随着农业发展和水资源的紧张,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农田用水浪费严重,保护灌渠的意识淡薄等。
在末级渠系管理中,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灌溉水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涉及到水资源的利用、土地的排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等诸多方面。
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管理末级渠系,才能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哈密水资源使用调查报告

哈密水资源使用调查报告哈密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
东与甘肃省酒泉市相邻,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西与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设有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
截至2013年,哈密地域辽阔、人口少(人口约58万)、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辖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
2013年,哈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22.3%。
2016年,下辖伊州区、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面积138919平方公里。
哈密地区被称为新疆的东大门,近日,“健康中国”实践队在哈密的成员调查了哈密地区的饮用水安全情况。
哈密市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但由于高大的天山山脉之影响,造成各地气候差异明显。
市全境可划分为5个气候带、共7个气候区。
大致上山南干热,降水极少;山北阴凉,降水稍多。
市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干燥少雨,晴天多,光照丰富,年、日温差大,降水发布不均;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蒸发强,秋季晴朗、降温迅速,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
哈密市深居内陆,降水量不多。
由于市面积广大,地形复杂,自然降水分布差异也较大。
哈密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4.9毫米,巴里坤为210.9毫米,伊吾为92.3毫米。
淖毛湖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4.3毫米,而位于天山迎风坡处的巴里坤西黑沟水文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则有441.9毫米。
市各地不但降水量差异较大,而且降水年际变化也很大。
哈密市区一带,降水量大的年份较降水量小的年份有6倍之差,在淖毛湖,二者相差达到11倍。
山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及平原戈壁,但仍可达到2~3倍。
哈密市区全年蒸发量为2 799.8毫米,巴里坤盆地全年蒸发量为1 602.7毫米,淖毛湖全年蒸发量达到4417.8毫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密水资源分布概况庞洪翔一、地表水天山是亚洲山岳冰川分布最多的山体(是喜马拉雅山的32倍),因山势高度和降水规律使其分布西多东少,北(坡)多南少。
哈密冰川主要集中在天山主脉哈尔里克山和巴里坤山,共计226条,面积180.9平方公里,储量67.5亿立方米,最大厚度可达70米,折合储水量65亿立方米。
其中,哈尔里克山托木尔提峰(海拔4886米)有各种冰川160条,面积14321平方公里,最大厚度为73米,其中有7条罕见的平顶冰川。
全地区可利用的水量共16.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76亿立方米,占全疆总量的1.1%,仅高于吐鲁番,是全疆第二的少水地区,而伊吾县又是径流小于1亿立方米的少水县之一。
全地区每人平均占有地表水2000立方米,为全疆人均占有量的25%;单位面积来水量仅为1.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新疆5.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少得多。
全地区无大江大河,河流小溪均属于季节性水流,大多数发源于哈尔里克山及巴里坤山,由山区降水和融冰化雪补给,共有大小山沟140余条(内陆小河),年径流量8.47亿立方米。
其水文特点是沟溪多、流程短、水量小、水资源补给以雨水和积雪融水为主。
1、河流伊吾县有伊吾河,年径流量5760万立方米。
巴里坤县有柳条河,年径流量1380万立方米。
哈密市有石城子河,年径流量7060万立方米;榆树沟,年径流量4573万立方米;五道沟,年径流量4636万立方米;市区东西河坝,年径流量1.1153亿立方米;三堡白杨河,年径流量1675万立方米。
2、山沟山沟分布在天山南麓的有乌宗小沟、白杨沟、柳树沟,西山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四道沟、六道沟、七道沟、八道沟、大小白杨沟、牙木沙尔、科拉克泉、红泉、聂仁沟、葫芦沟、西干提泉、老和神泉、小白杨泉沟、中英台子、切布利克、加木赛尔、南山口泉、天山头道沟、庙尔沟、八木墩沟、安拉沟、羊奶沟、科拉沟、乌拉台、大小天生圈、太阳沟、苏里苏河、箭杆沟、上马崖二泉等39条。
分布在天山北麓巴里坤县境内的有乌沟、马沟、水沟、奎苏沟、李家沟、红山口沟、石人子东、西沟、冰沟、小黑沟、达苏沟、东黑沟、五个泉、林家沟、西黑沟、加哈沟、苏吉沟、吴家庄子沟、吴常沟等。
分布在巴里坤县山北山南麓有大柳沟、大熊沟、板房沟、庙尔沟、小柳沟、小红旗沟、大红旗沟、蓝旗沟、木城沟、炭窑沟、打柴沟、小熊沟、宽沟、长山沟、牛毛泉子、双泉子、西泉子、土泉子、青石头沟。
分布在巴里坤县北山北麓的有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四道沟,头道白杨沟、二道白杨沟、三道白杨沟、黑沟、红沟、大马圈沟、小马圈沟、三塘湖泉水、岔哈泉、牛圈湖等。
分布在巴里坤西山的有大红柳峡、小红柳峡、花尔刺、布隆巴斯陶、纸房泉、林家沟、常家沟、上涝坝、卧龙吉、肋巴泉、沙拉哈姆泉、下涝坝等,山间泉水53处,年径流量0.29亿立方米。
分布在伊吾县境内有柳树沟、吐尔干沟、红山口沟、吐葫芦沟(全长80公里,是地区最长的小河)、小白杨沟、大白杨沟,延伸在哈密境内有塔水河、口门子沟、推车子沟。
3、湖泊湖泊是由断陷洼地形成的许多内陆蒸发咸水湖,有的早已干涸成为盐碱的开采地。
(一)巴里坤湖古称蒲类海,位于巴里坤县城西北18公里处,属断陷湖盆,距今约300万年,在新生代后期的面积为800平方公里,至1944年缩小为140平方公里,1984年经测量,面积为11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581米,是巴里坤盆地最低处。
湖水深度平均为2.5米,最深可达8米,年蒸发量09671亿立方米,湖中有芒硝1.61万吨、食盐48万吨,还有硼、锂、钾、溴、镁等,水中还有卤虫。
因流入巴里坤湖的柳条河上、中游修水库、打井,湖面水位下降,1944~1984年,湖水面下降4米,湖面积缩小28平方公里。
(二)托勒库勒湖位于伊吾县盐池乡北2公里处,1943年面积为35平方公里,1972年缩小为28.8平方公里,1989年面积为2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896米。
该湖无溪流,主要水源是哈尔里克山北坡和莫钦乌拉山的南坡一部分季节性水流和地下泉水集聚而成。
湖水矿化度在12克/升至67克/升。
(三)诺木湖该湖位于淖毛湖以西的新湖煤矿偏东位置。
它的最早湖址在今西边的大盐池以西,后来逐渐迁移到新湖煤矿以西附近的小盐池,最后又迁移到煤矿以东4公里处,现称新湖。
目前只有洪水季节才有湖水存在,它已成为即将消亡的湖泊。
(四)沙尔湖位于哈密市五堡乡西南,是哈密盆地最低的地方,海拔53米,奇特的雅丹地貌就分布其周围。
(五)其他地区有几个高山小湖泊:(1)查干诺尔,位于海拔3326米哈密市榆树沟乡水亭村东,即榆树沟河源上游,长1.1公里,宽0.5公里,面积0.55平方公里;在榆树沟的上游还有三个小湖泊,离冰川1公里,大湖面积为查干诺尔的1/5,其余均小;(2)在查干诺尔东侧山涧,艾力什拜希上游,离冰川半公里处亦有两个连串型湖泊,两湖面积相加,比查干诺尔稍大一点,海拔3500米以上;(3)在黄田八大石沟上游库木郭勒地方的苏静河上有5个连串的湖泊,海拔在3300~3900米之间,湖长100~200米间;(4)琼也希勒库勒(大绿水湖),位于伊吾河西支流小白杨沟上游,长300米,宽200米,面积0.15平方公里;(5)克其克也希勒库勒(小绿水湖),位于伊吾河东支流大白杨沟上游,面积0.032平方公里。
(6)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的石人子东沟,源头的东沟海子,海拔3600米,位于巴里坤山主峰平雪峰偏西,面积约0.5平方公里以上。
另一处是小黑沟海子,海拔3400米,湖泊面积很小,是冰川舌末端融化的冰斗地形而形成倾斜状的山间湖泊,冬季积雪,夏季融化成湖。
巴里坤县境的高山小湖泊均属高山冰川形成的冰碛湖,海拔在3553米左右,离冰川1~2公里处。
二、地下水1、可开采量地区的农业灌溉,除用地表水外,很大部分,特别是天山以南的哈密绿洲要靠地下水来提供。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一是大气降水,二是山区裂隙水,三是河流出山口后河床、渠系及田间渗漏水。
从补给比重来看,第三种补给是主要的,山前冲积扇是平原地下水主要形成区,潜水埋藏在透水性强、粗粒松散的沉积层中,深度一般在10米以下,主要补给来源是河床渗漏。
潜水从山前冲积扇部位向前做水平运动,逐渐到达冲积扇下部的扇缘,由于岩性由粗变细,透水性能逐渐减弱,潜水位逐渐升高,当冲积扇表面坡度出现较大落差时,潜水就会溢出地面,形成泉水。
地下水埋藏浅,易开采,水质好,水源相对稳定,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2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4.5亿立方米。
地区境内有大小泉千余眼,星罗棋布于天山南北,年平均流量2.47亿立方米;1985年有坎儿井301道,出水坎儿井295道,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万余亩。
坎儿井是哈密绿洲古老灌溉的主要水源,新中国成立初期和50年代中期,共有坎儿井437道。
70年代,由于大量开掘机电井,不少坎儿井干涸报废。
全地区有机电井2068眼(含兵团农垦),内配套1737眼,年提水量2.17亿立方米;有自流井30眼,出水量1840万立方米/年。
2、水质(1)泥沙地区多系季节性河流,水量很小,根据几个设有水文测站的河流实测:头道沟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66公斤/立方米(1985~1990年),输沙量0.79公斤/秒(1985~1990年);故乡河白吉站(1985~1990年实测)含沙量为0.33公斤/立方米,输沙量(1985~1990实测)0.67公斤/秒;榆树沟站(1986~1990年实测)含沙量为0.22公斤/立方米,输沙量(1986~1990年实测)0.34公斤/秒。
(2)水质地区地表水根据水文勘测大队几个测站多年实测平均数为:头道沟站pH为8.3,矿化度313毫克/升;故乡河站pH为8.2,矿化度327毫克/升;榆树沟站pH为8.1,矿化度178毫克/升。
总的来说水质还是良好的。
①哈密盆地由盆地北部向南部矿化度由低变高,基岩山区沟谷地表河流均为淡水,基本处于原生状态,以HCO-3-Ca++型为主,矿化度小于03克/升,总硬度小于10德国度。
山前倾斜平原区潜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型;西部较为复杂,局部地段零星出现SO-4-Ca++型、SO-4-Na+型;矿化度自北向南由03克/升,逐步增大,自潜水径流区至潜水溢出带,矿化度变化于0.15~0.9克/升之间;在农业灌区以下的荒地中,潜水矿化度大于10克/升,为氯化钠型水。
②巴里坤盆地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砾石、砂、砾石、混合砂层;地下水径流条件好,循环交替强烈,矿化度在05~1克/升左右。
发源于四周山区的水系矿化度为0.5克/升以下,pH值为7~7.5;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型水。
巴里坤湖北岸,矿化度达上升到2克/升以上,巴里坤湖矿化度达12.5克/升以上,化学类型为SO-4-Na+型、Cl--Na+型。
③伊吾谷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矿化度为0.2~0.5克/升,地下水类型为HCO-3-Ca+型,总硬度在10德国度左右,是良好的生活和灌溉用水。
伊吾盐池托勒库勒湖水矿化度平均高达37克/升,化学类型Cl--Na+型。
④三塘湖-淖毛湖盆地,三塘湖汉水泉一带矿化度高达5~10克/升,属矿化咸水。
淖毛湖地下水类型为潜水,矿化度一般在1克/升左右,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型为主,个别地段为硫酸钠型。
地下水由北向南逐渐变差,矿化度由0.13克/升逐渐增大,最高达7克/升。
哈密平原上部矿化度大都小于1克/升,冲积扇缘及以下地区矿化度介于1~3克/升,二堡至大泉湾以南成一带状分布,在沼泽盐土区域,地下水含盐量较高,水质较差,pH值介于6~7.75之间,总硬度小于25德国度。
氟化物除南湖、五堡个别地区含量较高以外,其余皆小于1毫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