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精品)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精品)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秒的音乐视频所形成的娱乐速食性,并不构成人们批评抖音的绝对理由,抖音的15秒选择与当下什么都注重快速的追求是一致的。

短短几十年,人类在技术上拥有了比此前成百上千年更多的突破。

从秒拍、美拍到抖音,只是科技发展的自然走向,而抖音也是一款并不比其他产品更独特的消遣载体。

那么,在讨论抖音的时候,我们应该讨论什么?无疑,抖音的用户极易从软件使用中获得快乐,“停不下来”是许多青少年共同的反应。

这种心理并非是简单地满足于消磨时间。

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获取时间的短暂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在“体量/时间=效率”的公式推导下,耗费时间越短一定收获越多,那一瞬间对快乐的感受也最浓烈。

自然地,“看抖音视频——快乐”形成了奇妙的因果联系,而15秒的超速获取就成了打开大众快乐心情世界的超短密码。

这样的交换划算吗?看起来似乎毋庸置疑。

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无数个15秒的叠加恰恰成了杀死时间的利器,高速和短暂为我们织出了21世纪最大的陷阱。

这也是2018年4月抖音视频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90分钟的时间提示功能,还是单日2小时的时间锁功能,其共同指向的都是用户在这款产品上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关闭软件之后会产生巨大的空虚感。

这种反应,正好说明快乐感觉的延续需要更大的时间成本,真正的乐趣究竟是瞬时的陶醉还是应当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时长及深度为衡量标准?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难题。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悲剧与西方传统悲剧的差异性是本质的,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而不是片断的艺术现象。

把人作为认识主体,把万物作为认识对象。

西方哲学十分强调这种主客分离,进而形成主客对立,这便是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

正因如此,亚里士多德整合了人类的理性思维,创造了对西方人思维有重大影响的《逻辑学》。

从此,西方人所关注的是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构成等问题,强调对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这种思维使西方的悲剧具有突出的理性色彩和思辨特色。

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天人合一”。

中国人认为,人与万物同属一个系统,宇宙是一个放大了的人,而人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

中国人关注的如何做到“知天”、“顺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所以,不同的认识基础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

西方悲剧结尾往往异常惨烈,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振荡,而中国传统悲剧则往往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让愤懑的情绪得到安抚。

如窦娥被迫害致死,但她的冤情却能感天动地。

最后,窦父顺天意,禀皇命,为窦娥申冤,悲情被逆转了。

西方悲剧力图借助人的智慧和理性去接触真实社会,但人的意志、情感,真正的人、真实的自我都遭受强烈的挑战,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永久的生命焦虑,即使到了倡导人文主义的莎士比亚,他大多数作品也体现人类生存状态中的无可奈何的无尽焦虑。

而中国人看来,悲剧形成的来源是现实的社会秩序远离了圣人倡导的理想社会秩序,也因小人存在,不但违背理想社会秩序,也在破坏着相对合理的现实社会秩序,使现实社会变得更加黑暗和昏浊,离先贤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越来越远。

但中国人总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惩奸除恶,仍有希望、机会回归那个理想社会,所以中国的悲剧从来没有象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一“悲”到底。

西方人希望超越现实世界,通达绝对生命,最终理想要实现生命的超越。

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绝对精神”是一个中心概念,是人类应该追寻的终极;可置身的现实世界充满缺陷,要超越生命,就首先要超越现实实际,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孔子,礼乐文明 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
B。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
C。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
A项,“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由原文“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可知,周代的礼乐制度直到西周中叶才正式完成,此时已不是“周公”,所以不是由周公建构完成。
B项,“儒家学派……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错误,由原文“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可知,是“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儒家学派"。
D.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

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

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

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

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

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

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

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

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

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

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第I卷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

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

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经过数百上千年之久。

②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来到岭南地区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或为军队戍边,或为躲避战乱。

初以平民为主,后有文人贵族。

而历史上的客家人因各种原因,又从岭南地区继续外迁。

当今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

所以,客家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

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多方面中,都突出体现了客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其精神的核心又在于团结和奋进。

③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

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

江西赣南,广东梅州地区的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

④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内,有石柱雕联、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池,美不胜收。

甚至还有土楼附设学堂,楼有楼名,柱有雕联,如“振成楼”、“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教人遵纲纪,重德才,奋发进取。

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

⑤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

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

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水最好是甘冽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话剧《茶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

B . 韩愈,字退之,后人称其为“韩昌黎”,河南河阳人,北宋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C . 《我的四季》的作者张洁,中国现代作家,因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获第2届和第6届茅盾文学奖,是我国首位两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D . 《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的作者是赫尔曼·黑塞,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3. (6分) (2017高三下·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对于隐居的态度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积极推销自己的社会理想,这使得孔子和隐士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并因此遭到当时隐士(像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楚狂接舆等)的嘲弄。

他强调社会伦理关系,尤其强调君臣大义,这种思想和彻底回避社会的隐士思想大异其趣。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二模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二模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二模)试题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一般认为,要烧造出瓷器,至少需要三个先决条件在同一时空中产生作用:一是瓷上或高岭土的应用,二是窑炉烧成温度达到1200℃,三是釉的发明。

综合分析上述瓷器生成的三个先决条件,我们不难发现:原料是瓷器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是瓷器形成的内因,烧成温度和施则是属于瓷器形成的外因。

但是,在这三个先决条件上我国都不具有唯一性优势。

其一,瓷土并非大熊猫,绝非中国所独有,世界许多地方都发现有瓷土,即是明证;其二,窑炉达到1200℃的烧成温度,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中国人丝毫不比外国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其三,如果说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即有了“釉陶”的话,那么在釉的发明和使用上我国更不占先机。

此即意味着,试图直接从瓷器生成的三个先决条件入手,找寻中国人发明瓷器的原因可能是徒劳的。

事实上,当我们将中国瓷器发展史放置到中国乃至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去系统分辨和考察之后,便会意识到:“尚玉”文化史可能是中国人发明瓷器的第四个重要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对玉这种材料及其制品,中国是特别情有独钟的国度。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晚从河姆渡文化开始,“尚玉”文化不仅已经产生,而且开始流行起来。

此后至今的七千余年里,形成了一部绵延不断的“尚玉”文化发展史。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作为“石之美”者的玉,具有与生俱来的审美性特征。

这也以叫做“自然原因”。

二是“人文原因”,即至晚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玉被儒家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之后,便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内涵。

语言文字运用Ⅱ:2024届江西高三上学期1月语文分类汇编(师生版)

语言文字运用Ⅱ:2024届江西高三上学期1月语文分类汇编(师生版)

2024届江西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月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师生版)语言文字运用Ⅱ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此后的十天内,大家不暇愁热,眼巴巴地只望下雨。

每天一早醒来,第一件事是问天气。

然而天气只管是晴,睛,睛…...一直晴了十天。

第十天以后还是晴,睛,睛……晴到不计其数。

有几个人绝望地说:“即使现在马上下雨,已经来不及了。

”然而多数人并不绝望:农人依旧拼命踏水,连黄发垂髫都出来参加。

镇上的人依旧天天仰首看天,希望它即刻下雨,或者还有万一的补救。

他们所以不绝望者,为的是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它们忽散忽聚,忽小忽大,忽浮忽沉,忽明忽暗,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维持着他们的一线希望,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来,似乎义勇地向踏水的和看天的人说:“不要失望!我们带雨来了!”于是踏水的人增加了勇气,愈加拼命地踏,看天的人得着了希望,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落雨了!落雨了!”年老者摇着双手阻止他们:“喊不得,喊不得,要吓退的啊。

”不久那些云霓果然被吓退了,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终于隐伏在地平线下。

20.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修辞和句式上有何效果?(4分)21.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忽散忽聚,忽小忽大,忽浮忽沉,忽明忽暗”,如果改成“忽聚忽散,忽大忽小,忽沉忽浮,忽暗忽明”,逻辑事理上好不好?为什么?(4分)22.文段中加点的句子“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没有强调意味,为了强调“渐渐地”这一状态,请你将该句改写成一句能强调这一状态的句子。

可适当添加词语、标点。

(2分)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卷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秒的音乐视频所形成的娱乐速食性,并不构成人们批评抖音的绝对理由,抖音的15秒选择与当下什么都注重快速的追求是一致的。

短短几十年,人类在技术上拥有了比此前成百上千年更多的突破。

从秒拍、美拍到抖音,只是科技发展的自然走向,而抖音也是一款并不比其他产品更独特的消遣载体。

那么,在讨论抖音的时候,我们应该讨论什么?无疑,抖音的用户极易从软件使用中获得快乐,“停不下来”是许多青少年共同的反应。

这种心理并非是简单地满足于消磨时间。

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获取时间的短暂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在“体量/时间=效率”的公式推导下,耗费时间越短一定收获越多,那一瞬间对快乐的感受也最浓烈。

自然地,“看抖音视频——快乐”形成了奇妙的因果联系,而15秒的超速获取就成了打开大众快乐心情世界的超短密码。

这样的交换划算吗?看起来似乎毋庸置疑。

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无数个15秒的叠加恰恰成了杀死时间的利器,高速和短暂为我们织出了21世纪最大的陷阱。

这也是2018年4月抖音视频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90分钟的时间提示功能,还是单日2小时的时间锁功能,其共同指向的都是用户在这款产品上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关闭软件之后会产生巨大的空虚感。

这种反应,正好说明快乐感觉的延续需要更大的时间成本,真正的乐趣究竟是瞬时的陶醉还是应当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时长及深度为衡量标准?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难题。

网络时代,人们对快乐的理解更趋多元,“发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标准,很少再有人认同哲学上“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说法。

同样都是对对象的迷恋,从表面上来看,我们对抖音的追捧似乎和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无异:“……让我沉浸其间,甚至没有时间去遐想。

我那么迷恋,近乎精神失常,以至自己想起来都要发笑。

然而我兴致并未稍减,因为在这样的境况中,我只会无拘无束地听从我的喜好。

”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大概是人类最一致的理想了,但某种喜好为何吸引我?我们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告诉自己这一点的理智。

人们对喜好的培养无法建立在外界环境的强制之上。

通过抹杀、取消娱乐产品的方式控制普通用户的兴趣必然行不通。

已经开始走向成年的“00”后们,本就生在一个娱乐的时代,更不用提无数的娱乐软件、平台是如何通过变现在普通用户身上实现了巨富的梦想。

而这种单向商业价值只会促使更多的商家投入到相似产品的开发中。

我们理性地认识抖音,不代表全盘否定或者断然拒绝,而是要实现抖音或者其他无数个同类产品价值的转化。

如今的抖音15秒也在不断尝试和真实的生活增加联系,有时间限度的“展示”功能在一部分人那里成了宣传品牌的重要途径,如取得巨大轰动的“西安城市名片”正是利用抖音进行的一次正向创意。

从实践的角度说,今天的人们在科技与自我之间呈现出了迷失的状态。

当人类无法抗拒技术的魅力或牵引时,我们起码应当选择更有益的态度,来思考如何利用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价值。

(摘编自吴卉《抖音的时间成本与大众的快乐密码》)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抖音里15秒的视频可以让人们用超短时间达到收获强烈快感的目的,这种交易划算。

B. 抖音视频满足了我们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的需求,与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是一样的。

C. 关闭抖音视频后会产生巨大的空虚感,这说明抖音视频只是瞬时的陶醉,并不值得拥有。

D. 越来越多的商家投入到抖音相似产品的开发的原因是他们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商业价值。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抖音和其他网络娱乐产品一样,是一种消遣载体,它让用户极易从使用中获得快乐。

B. 针对用户在抖音上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抖音视频已经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

C. 今天的人们对快乐虽然有着多元的理解,但都比不上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快乐。

D. 现实中,我们无法通过抹杀、取消娱乐产品的方式来控制用户对抖音视频的喜好。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开头否定了用娱乐速食性来批评抖音的说法,同时提出如何看待抖音的问题。

B. 文章引用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话旨在论证人们在对对象的迷恋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

C. 文章用“西安城市名片”事例论述抖音在增强与真实生活相联系的方面有了积极尝试。

D. 文末指出人们当下的迷失状态,提醒人们用有益的态度去思考科技为生活创造价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谁毒死了村长的狗作者:陈永林村长的狼狗竟被哪个吃了豹子胆的人毒死了。

村里人都担心村长怀疑自己毒死了那条狼狗,便都去村长家向村长表明自己的清白。

当然去村长家不能空手,都拎着鼓囊囊的包。

村长听了村人的表白,说,谁毒死了我的狗,我心里清楚。

村里人就说,那就好,那就好。

村里人很想知道村长怀疑谁毒死了他的狼狗,但又不敢问。

村长便说,村里这么多狗,可为啥单单毒死我的狗?村长这话传到村里那些养了狗的村里人耳朵里。

那些养了狗的村人惶惶不安。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们都毒死了自己的狗。

但他们都装模作样地站在村头骂:哪个短命鬼毒死了我的狗?毒死了我的狗的人有命做二十岁没命做三十岁……啥恶毒的话都骂出口了。

他们心里暗笑,自己骂自己还骂得这么起劲。

村里再没一条狗了,一到晚上村里变得死静。

原来村里不是这只狗叫,就是那只狗叫。

有时一只狗莫名其妙地叫一声,村里所有的狗都跟着叫起来。

村里人总要被吵醒几次。

特别是那些上了年岁的人,晚上本来很难睡着,好不容易睡了,又被狗叫声吵醒了,只有睁着眼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熬到天亮。

他们心里都感激那个毒死了村长的狗的人。

如果不是二狗想讨好村长,那么村长的狗被毒死的事就会成为无头案。

可是二狗有许多事要求村长。

二狗想当村里竹器厂的厂长,二狗想在公路旁申请一块宅基地,这些事都要村长点头。

二狗就找到村长拍着胸说,村长,我一定要查出谁是毒害你狼狗的凶手。

村长说,这事就算了,查出谁是凶手又有什么意思呢?村长这态度很让二狗失望。

但二狗又一想,村长表面不支持他追查凶手,不见得心里也不支持他追査凶手。

二狗这样一想,很为自己的聪明高兴,很得意地笑了。

二狗四处寻找线索。

二狗的工作得到全村人的支持。

二狗尽管没说是村长让他追查凶手,但二狗话里弦外之音让村里人觉得二狗追查凶手是村长授意的。

村里人很是羡慕二狗。

如果村长不信任二狗,会让二狗干这事?因而村里人对二狗极热情,二狗到谁家找线索,谁都会递烟递茶,有的人还下面条下鸡蛋,还留二狗吃饭。

吃饭时二狗当然坐上席。

谁都不敢怠慢二狗,都担心二狗怀疑自己毒死了村长的狗。

二狗怀疑谁毒死了村长的狗,那么村长自然也怀疑谁毒死了他的狗。

通过几天的调查,鸟蛋成了二狗怀疑的对象。

村长的狗在被毒死前的几天,鸟蛋还拿扁担打过村长的狼狗。

那时鸟蛋还说要毒死村长的狗。

二狗找到鸟蛋说,你拿什么毒死了村长的狗?鸟蛋忙说,二狗,你莫乱说,我哪敢毒死村长的狗?二狗说,你没毒死村长的狗,那么是谁毒死了村长的狗?鸟蛋说,我干吗要毒死村长的狗?二狗说,你恨村长的狗!村长的狗咬死了你十几只下蛋的鸡,那天你拿扁担打了村长的狗。

这就是你作案的动机。

鸟蛋急了,我的好二狗兄弟,你真的别乱猜疑,我有这心也没这胆。

我如果毒死了村长的狗,我全家人都没命过年。

二狗听不进鸟蛋的话,二狗去村长家报喜,可村长到沿海农村考察去了。

但全村人都知道鸟蛋毒死了村长的狗。

村里人在路上遇见了鸟蛋,都冷着脸不搭理。

鸟蛋主动打招呼,村里人也聋子样没听见。

村里人都想疏远鸟蛋。

如果跟鸟蛋亲近了,会被怀疑是鸟蛋的同谋,谁会那么傻?再说疏远了鸟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那就是亲近了村长。

鸟蛋便见一个村里人就解释,我真的没毒死村长的狗,我如毒死了村长的狗,那我就断子绝孙。

村里人说,毒没毒死村长的狗,自己心里最清楚。

鸟蛋去了村长家,对村长的女人说,大嫂,你要救救我,现在全村的人都说我毒死了你家的狗。

全村的人都不理我了……村长的女人打断鸟蛋的话,村里人咋都说你毒死了我家的狗,咋不说別人毒死了我家的狗?鸟蛋的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来,大嫂,你也以为我毒死了你家的狗,这真冤枉我,我如果毒死了你家的狗,出门就遭雷打死……村长的女人再不理鸟蛋了,任一脸泪水的鸟蛋跪在那儿。

村长考察回来时,鸟蛋已疯了。

疯了的鸟蛋一见人就说,我没毒死村长的狗,我没毒死村长的狗。

鸟蛋翻来覆去的就这一句话。

村长很痛心,他叫来了二狗,狠狠地扇了二狗一巴掌,都是你这狗日的办的好事!二狗挺委屈,村长,你的狗真是鸟蛋毒死的,他恨你的狗,有作案的动机……村长打断二狗的话,放屁!我的狼狗是我自已毒死的!二狗不懂,愕愕地望着村长。

村长说,我这狼狗不是条好狗。

一到晚上不管什么人到我家里来,它狂叫着要咬人,吓得人都不敢进我家的门了。

二狗听了村长的话,脑子突然就开窍了,连忙点头哈腰地说道,那真不是条好狗,是该毒死。

后来,二狗当上了竹器厂的厂长了。

(文章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村长家的狗被毒死了,村民们怕村长误会是自己毒死了村长的狗,于是纷纷拿着礼物到村长家表明自己的清白。

B. 标题“谁毒死了村长的狗”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这个疑问,展开情节。

C. 小说讲述了一个富有悬念的故事,在故事中叠加“误会”,从而形成“悬念——误会——反转(解开悬念)”的情节模式。

D. 村长亲自毒死自己的狼狗,并痛斥二狗冤枉了鸟蛋,表明村长关爱百姓、心地善良的一面。

5. 这篇小说表面上看着“荒诞”,其实蕴含着“真实”,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

(6分)6. 小说中安排了“二狗”这个人物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

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他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城的无数个第一,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形标本;他创造了间歌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他完成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他也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他从医75年,将超过15000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就是朗读者吴孟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