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 46-2010中国石有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杀菌剂技术要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HS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S 0001.3——2001 ———————————————————————————————————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Safety,environ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codefor refinery and chemical enterprises(试行)2001-02-08发布 2001-03-01实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S0001.3一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S 0001.3——2001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 (HSE) 管理规范Safety,environ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codefor refinery and chemical enterprises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炼油、化工企业建立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步骤及开展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的炼油、化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本标准同样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管输企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当体系标准和HSE规范没有相关规定时,可选用企业内部合适的企业标准或规章制度。
GB6441一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2一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8979一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3690一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GB16297一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50160-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3024一95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J36一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GJ21一89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程CD90A3一83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QAHS0001.1一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 Q/SHS0001.7一2001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车间(装置)实施程序编制指南 Q/SHS0001.10-2001职能部门HSE 职责实施计划编制指南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发[1987]14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年7月12日第13号主任令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3号1996年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原劳动部令第10号1998年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7]002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1-的-08批准2001-03-01实施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卫生部监发[1994]第28号中国石化公司企业法人环保责任制中国石化[1999]安字222号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中国石化公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中国石化[1999]安字756号中国石化公司环境保护工作条例中国石化[1999]安字758号中国石化公司环境监测工作条例中国石化[2000]安环字8号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杀菌灭藻剂企业标准

杀菌灭藻剂企业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杀菌灭藻剂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杀菌灭藻剂的管理和控制。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48-2008 化学肥料和化学试剂术语和定义三、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按照GB/T 1648-2008中的规定执行。
四、产品分类与标识1. 产品分类:杀菌灭藻剂按照其主要成分、用途、使用场所等进行分类。
主要类别包括氧化型、非氧化型、复合型等。
2. 产品标识:杀菌灭藻剂的产品标识应清晰明了,包括产品名称、型号、主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说明等内容。
五、技术要求1. 外观:杀菌灭藻剂应为均匀液体,无分层、沉淀、杂质等现象。
2. 化学性能:杀菌灭藻剂应具有高效的杀菌灭藻能力,并应符合相关的化学性能指标,如氧化还原电位、pH值、有效氯含量等。
3. 生物性能:杀菌灭藻剂应对人体和环境安全,无毒无害,不产生耐药性。
4. 稳定性:杀菌灭藻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存放稳定,不易分解变质。
六、试验方法1. 外观检测:观察杀菌灭藻剂的颜色、透明度等外观特征。
2. 化学性能检测:按照相关标准方法测定杀菌灭藻剂的化学性能指标。
3. 生物性能检测: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方法测定杀菌灭藻剂的生物性能指标。
4. 稳定性检测:将杀菌灭藻剂放置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长期观察,测定其稳定性指标。
七、检验规则1. 批次检验:杀菌灭藻剂按照生产日期和型号进行批次划分,每批次产品均应进行检验。
2. 取样方法: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取样,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3. 检验项目:每个批次的产品均应进行外观、化学性能、生物性能和稳定性等项目的检验。
4.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每个项目的检验结果,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进行判定,判定结果应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
石油石化用化学剂产品质量认可实施细则

石油石化用化学剂产品质量认可实施细则(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石化用化学剂产品质量认可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石油石化用化学剂(以下简称油化剂)产品质量认可工作程序,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产品质量认可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以下油化剂产品的质量认可:(一)钻井液用油田化学剂及材料;(二)固井用油田化学剂;(三)采油(气)用油田化学剂;(四)油气集输用化学剂;(五)石油石化用水处理剂。
第三条油化剂产品质量认可只受理油化剂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的申请。
第四条生产企业向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所属企业)提出认可申请,并提交以下申报材料:(一)《产品质量认可企业申报表》两份(见附件1);(二)生产企业营业执照一份(复印件);(三)产品执行的标准文本一份;(四)质量管理手册或其他质量管理文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生产企业附证书复印件)一份;(五)近两年内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监督抽查报告或用户检验报告各一份(复印件)。
申请复审、增加认可产品及以往申请认可未获证的生产企业再次申请油化剂产品质量认可的,均需重新报送以上材料。
第五条生产企业不得申报含有国际公约禁用化学物质的产品。
第六条所属企业应按以下要求向集团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行文推荐申请认可的生产企业及其产品:(一)原则上不得推荐集团公司产品质量认可目录中已有性能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如确有需要目录外企业生产的产品的,须组织专家逐项论证,并提交论证报告;(二)如推荐易燃易爆、含有强氧化剂、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产品,须组织专家审查,并提交审查报告;(三)对证书期满申请复审的产品,应根据产品使用情况进行推荐,未使用过的产品不得推荐;(四)不得推荐连续两次现场评审不合格的企业;(五)推荐截止时间:上半年2月28日,下半年7月31日。
杀菌剂杀菌性能评定方法的建立

直接 计数 法是 用血球 计直 接在 显微镜 下数 出 单 位面积 下 的细 菌 量 , 然后 通 过 有关 公 式 计 算 出
细菌 自动计 数装置 快速 、 可靠 , 大 大提 高工作
效率 , 但需 要大量 资金 购置设 备及 日常 维护 。 1 . 4 异 养菌快速 测定 法
单 位体 积 的细菌数 量 。这种 方法计 得 的数 量 为细
裁纸 、 培养基 配制 、 灭菌 、 灌 皿 及 试 后 处 理 等 工 作 , 需 要 消 耗 大 量 的劳 动量 和 时 间 。3 M 试 纸
管柬 内水 流截 面积减 小 , 传 热效 率降低 , 而 且易使 金 属表 面遭受 局 部腐 蚀 或 点蚀 , 直 接影 响到 设 备 的安全经 济运 行 , 因此循 环 水 系 统需 定 期 投 加 杀 菌剂, 以有 效 控 制 微 生 物 的 生 长 J , 因此 杀 菌剂
菌的全体 数 量 , 无 法确定 活 细菌 的数 量 。
1 . 2 平 皿计数 法
该法 是通过 3 M菌 落总数 测 试 片检 测样 品 中
平皿 计数 法 又称 平 板 法 , 即 将不 同稀 释 度 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 0 7 ; 修改稿收到 日期 : 2 0 1 3— 0 5—1 8 。 水 样接 种 到细菌 培养皿 中 , 加 入培 养基 , 在培 养箱 作者简介 : 杨海燕 , 高 级工 程师 , 1 9 9 3年 毕业 于新疆 师范 大
中培养 至 肉 眼可 见菌 落 , 然 后 计 数 。该方 法 只需 学化学系 , 多年 从 事 防 腐 及水 处 理 研 究 工作 。联 系 电话 : 要 少量 的设 备投 资 , 但操 作 繁琐 , 包 括洗 涤 、 烘干 、 0 9 9 2 — 3 8 6 3 1 4 6 , E — ma i l : y J y —y h y @p e t r o c h i n a . e o m. c n
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

《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卫生部关于印发《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通知2011年06月23日重要提示: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当即修改密码。
| 关闭网易博客安全提示: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当即修改 | 关闭卫生部关于印发《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通知2011-06-23 16:12:22| 分类:规范| 标签:|字号大中小定阅卫生部关于印发《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265号卫生部关于印发《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各有关单位:为深化消毒产品卫生行政许可改革,增强消毒产品的监督管理,我部组织制定了《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附件1)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附件2,以下简称《规范》),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
现印发给你们遵循执行,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 2007年11月1日起,我部取消符合《规范》适用范围的消毒剂产品的卫生行政许可,并再也不受理这些产品的许可和延续申请。
之前已经受理的,我部将继续履行完成许可程序。
取得我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此类产品,在批件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到期后不予延续,产品应依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
二、消毒剂生产企业应当在取得相应工艺类别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依照《规范》等相关规定规范组织生产上述消毒剂,并符合以下要求:(一)新产品第一次上市前,和批件到期后的产品继续生产前,上述消毒剂生产企业应当对产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相关查验和产品说明书审核),肯定产品符合《规范》和《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
卡松杀菌剂企业标准

卡松杀菌剂企业标准
卡松杀菌剂,也被称为卡松防腐剂或凯松,是一种高效环保型杀菌剂防腐剂。
它是由美国 Rohmand&Hass 公司研发的一系列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其有效成分为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和2-甲基-5-氯-4-异噻唑啉-3-酮(CMI)及无机盐稳定剂的混合物,通常CMI与MI的比例为3:1。
卡松杀菌剂具有强效、广谱的杀菌能力,对酵母菌、真菌、革兰氏菌、异氧菌、藻类等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卡松杀菌剂在国内有不少厂家在生产,其企业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厂家和产品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卡松杀菌剂的企业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及主要成分。
2.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3.产品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和检验方法。
4.产品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量和注意事项。
5.产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
6.产品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其他性能指标。
请注意,具体的企业标准可能因厂家和产品而异,因此在使用卡松杀菌剂时,建议参考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法规,以确保安全和有效使用。
CCGF402.2-2010杀菌剂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402.2-2010杀菌剂2010—07—13发布 2010—08—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杀菌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杀菌剂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杀菌剂类农药。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2.1产品分类及代码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产品一级分类产品二级分类产品三级分类分类代码 4 402 402.2 分类名称农资农药杀菌剂2.2产品种类杀菌剂产品可以分为原药、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悬浮剂、水剂、可溶性液剂、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悬浮种衣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烟剂等剂型。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杀菌剂:具有杀死植物病源菌或抑制其生长发育的农药。
4企业规模划分根据杀菌剂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杀菌剂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见表2。
表2 企业规模划分企业规模大型中型小型销售额(万元)≥20000 ≥3000且<20000 <3000 5 检验依据GB 437-2009 硫酸铜(农用)GB/T 1600-2001 农药水分测定方法GB/T 1601-1993 农药pH值测定方法GB/T 1603-2001 农药乳液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5451-2001 农药可湿性粉剂润湿性测定方法GB 9551-1999 百菌清原药GB 9552-1999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GB/T 9553-1993 井冈霉素水剂GB 10501-2000 多菌灵原药GB 12685-2006 三环唑原药GB/T 14825-2006 农药悬浮率测定方法GB 18171-2000 百菌清悬浮剂GB 18172.1-2000 百菌清烟粉粒剂GB 18172.2-2000 10%百菌清烟片剂GB 20699-2006 代森锰锌原药GB 20700-2006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GB 20701-2006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GB 20813-2006 农药产品标签通则GB 22174-2008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GB 22175-2008 烯唑醇原药GB 22602-2008 戊唑醇原药GB 22603-2008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GB 22604-2008 戊唑醇水乳剂GB 22605-2008 戊唑醇乳油GB 22621-2008 霜霉威原药GB 22622-2008 霜霉威盐酸盐水剂GB 22623-2008 咪鲜胺原药GB 22624-2008 咪鲜胺乳油GB 22625-2008 咪鲜胺水乳剂GB 23549-2009 丙环唑乳油GB 24755-2009 甲基硫菌灵原药HG 2206-1991 甲霜灵原药HG 2207-1991 甲霜灵粉剂HG 2208-1991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HG 2316-1992 硫磺悬浮剂HG 2317-1992 敌磺钠(敌克松)原药HG 2318-1992 敌磺钠(敌克松)湿粉HG 2460.1-1993 五氯硝基苯原药HG 2460.2-1993 五氯硝基苯粉剂HG/T 2467.1~2467.20 -2003 农药产品标准编写规范HG 2858-2000 40%多菌灵悬浮剂HG 3285-2002 异稻瘟净原药HG 3286-2002 异稻瘟净乳油HG 3288-2000 代森锌原药HG 3289-2000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HG 3290-200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HG 3293-2001 三唑酮原药HG 3294-2001 20%三唑酮乳油HG 3295-2001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HG 3296-2001 三乙膦酸铝原药HG 3297-2001 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HG 3304-2002 稻瘟灵原药HG 3305-2002 稻瘟灵乳油HG 3616-1999 苏云金芽孢杆菌原粉HG 3617-1999 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HG 3618-1999 苏云金芽孢杆菌悬浮剂HG 3757-2004 福美双原药HG 3758-2004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HG 3763-2004 腈菌唑乳油HG 3764-2004 腈菌唑原药HG/T 3884-2006 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NY 618-2002 多·福悬浮种衣剂NY 619-2002 福·克悬浮种衣剂NY 620-2002 多·克悬浮种衣剂NY 621-2002 多·福·克悬浮种衣剂NY 622-2002 甲·克悬浮种衣剂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6 抽样6.1抽样方法、基数及数量在企业的成品库内或市场随机抽取经企业检验合格或以任何方式表明合格的产品,所抽取产品的保质期应能满足检验工作的进行。
中国石化标准化管理制度20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的标准化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国石化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受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委托,完成归口管理的石油和石油化工专业领域内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根据中国石化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新产品开发、市场销售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组织制定和修订中国石化企业标准;贯彻实施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第三条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研究,逐步建立与国际上主要石化企业标准技术水平相当的中国石化企业标准体系。
第四条标准化工作是中国石化科学管理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中国石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五条中国石化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归口管理标准化工作。
第六条科技开发部是中国石化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制定中国石化标准化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建立并完善中国石化标准体系,组织编制中国石化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三)组织完成中国石化承担的石油、石化国家标准(含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任务;组织制定和修订中国石化企业标准,并组织实施;(四)管理协调中国石化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五)指导下属单位的标准化工作,并对执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六)参加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并管理该委员会分设在中国石化的石油化工行业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制修订技术归口单位的标准化业务工作;(七)负责中国石化分(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八)负责所管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中国石化企业标准化经费的申请和分配,并检查监督资金的使用;(九)归口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联系,归口管理有关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织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和业务交流,组织标准化研究和学术交流;(十)组织中国石化标准化科技成果评选和标准化工作的表彰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头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49—
2010
代替Q/SY 49—2007
油田用杀菌剂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用杀菌剂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购的油田水处理用杀菌剂的质量检验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0532 油田注入水细菌分析方法绝迹稀释法
3 技术要求
油田用杀菌剂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油田用杀菌剂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空白水样含菌量(<1×10³个/mL)空白水样含菌量(≥1×10³个/mL)
外观均匀液体
溶解性溶于水
对腐生菌杀菌率,% ≥97
对铁细菌杀菌率,% ≥97
对硫酸盐还原菌杀菌率,% -- ≥99
硫酸盐还原菌残余菌数,个/mL <25 --
4实验方法
4.1 外观检验
在非直射的自然光线下用肉眼观察。
Q/SY 49--2010
4.2 溶解性检验
在100mL比色管中先加入20mL蒸馏水,翻到摇动比色管10次,静止5min后观察,
呈透明相溶液为溶于水,分层为不溶于水.
4.3 杀菌率检验
4.3.1杀菌率检验方法
按照SY/T 0532的规定测定加杀菌剂前后水样中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和铁细菌含量、计算杀菌率。
4.3.2 设备和材料
4.3.2.1电热压力蒸汽消毒器;工作压力范围为0.14MPa ~0.17MPa(表压) 4.3.2.2电热恒温培养箱;控温范围为室温~60℃,控温精度为±1℃。
4.3.2.3硫酸盐还原菌测试瓶;SRB-7。
4.3.2.4腐生菌测试瓶。
4.3.2.5铁细菌测试瓶。
4.3.3杀菌率检验条件
4.3.3.1杀菌剂加量为50mg/L. 4.3.3.2在25℃±2℃条件下向水样中注入杀菌剂,杀菌4h.同时接种空白含菌水样。
4.3.3.3将杀菌后的水样与空白样注入到测试瓶中,并在35℃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腐生菌、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培养7d 。
4.3.3.4实验采用3管法。
4.3.4 杀菌率计算;
杀菌率按公式(1)计算:
%100B )
B -B (Y
⨯⨯=
οο
(1)
式中:
Y ——杀菌剂的杀菌率,用百分数表示; Bo ——加杀菌剂前水样中细菌含量,个/mL; B ——加杀菌剂后水样中细菌含量,个/mL 。
5 检验规则
5.1取样要求
5.1.1 质量检验与评价产品时,样品随机取自不同包装单元中,选取的包装数见表2. 5.1.2 取样量不得少于500mL.取样步骤按GB/T 6680的规定执行。
5.1.3 将采集的样品充分混合后,等量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密封瓶中,密封并贴上标签。
标签上应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产品规格、批号和采样日期。
5.1.4 采样过程中如发现取自同一批次、不同包装中的样品颜色、透明度等表观状态存在明显差异,则整批产品按不合格处理,要求生产厂家全部进行更换。
表2 选取采样包装数的规定
总体样品的包装数
选取的包装数
1-10 全部包装数
11-49 11
50-64 12
65-81 13
82-101 14
102-125 15
126-151 16
152-181 17
182-216 18
217-254 19
255-296 20
5.2 判定规则
5.2.1 按GB/T 8170修约值比较法对杀菌率进行判定。
5.2.2 经检验,杀菌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时,判定该产品为合格。
5.2.3 经检验,杀菌剂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时,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
6标志
产品应有明显标志,标识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的标准编号、净质量、生产日期和批号、保质期、厂名、厂址。
6.2 包装
产品采用铁桶或塑料桶包装。
6.3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严禁撞击,避免泄漏。
6.4 储存
产品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不得暴晒,远离火源。
7 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
在提供产品的同时,应向用户提供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由于网络上Q/SY资源比较“匮乏”(多数为PDF加密版本,且需要在各网站注册并花费会员虚拟货币或网银才可获得),短时间无法找到WORD可编辑版本,顾本人花费近两个个小时手打了两份Q/SY文献保存成WORD版本,供网友们下载。
2.此种需注意的是源文件的大小标题包括A.X.X.X子标题皆为字体加粗,文中数学及化学公式请自行用WPS或WORD高版本的公式编辑器编辑,本文件中的公式采用表格方式表达(由于时间匆忙且公式编辑器版本过低无法将化学式的上角标和下角标区别明显,所以采用表格形式表达,并不妨碍阅读,若采用者标准过高请自行更改)。
3.读者请仔细阅读当前文件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