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知识点归纳五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 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2. 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12÷2=6, 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3. 2、3、5的倍数特征1)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②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③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2)数的整除特征例题:1、从0、4、5、8、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①在能被2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984),最小的是(450)②在能被3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984),最小的是(405)③在能被5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980),最小的是(405)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中填入一个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能( 4 )种填法。

4. 质数和合数①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素和(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整理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整理第二单元知识整理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非0自然数。

2、12÷2=6,我们就说12能被2整除,也可以说2能整除12.12是2的倍数,12是6的倍数。

2是12的因数,6是12的因数。

如果a÷b=c(a、b、c是非0自然数),那么a就是b、c的倍数,b、c就是a的因数。

3、4×3=12,4是12的因数,3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12是4的倍数。

4、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

5、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

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6、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自然数相乘或整除的关系中产生的。

7、找因数的方法:列乘法算式,从1开始,想哪两个整数相乘得这个数,一对一对地找。

8、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9、1的因数只有1,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因数都是它本身。

10、除1以外的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11、任何非零自然数都有因数1,也就是说1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12、找倍数的方法:列乘法算式找,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

1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相等,都是它本身。

15、如果两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16、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7、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18、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比如:0、2、4、6、8、……,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比如:1、3、5、7、9、1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知识点、易错点、易错题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知识点、易错点、易错题汇总

;4知识点易错点汇总★知识点归纳一、轴对称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图形: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它可以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

二、旋转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或轴)转动一定的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旋转三要素:旋转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钟表中指针运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与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3、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了相应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的线段和对应的角度相等。

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变了。

4、旋转90°的方法(1)找出原图行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2)借助三角板或量角器作原图行关键点或线段与旋转中心所在线段的垂线(3)在所垂线上量出或数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即找到原图关键点的对应点);(4)顺次连接所找到的对应点,即可得到原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5、时钟上包含12大格,60小格,时钟上相邻两数字间即为一大格,一大格为30°;每一大格又平均分为了五个小格,一小格为6°三、平移1、定义:指在一个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2、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找出各个点的对应点。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

◆习题:1、图形的变换包括:、、。

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易错点全汇总-精品推荐

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易错点全汇总-精品推荐
易错点 8: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不牢 判断: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 ) 错解: √
正解: ╳
易错提示: 两个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才是 1000。
易错点 9:没有掌握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判断:物体的容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 错解: √
正解: ╳
易错提示: 容积和体积是有区别的,两者虽有联系,但是 意义完全不同。体积是指物体自身所占空间的 大小,容积是指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易错点 11: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不 准确 判断:两个不同自然数(0 除外)的最大公因数与 最小公倍数相比,最大公因数可能比最小公倍 数大。( ) 错解: √ 正解: ╳ 易错提示: 因为两个不同的自然数(0 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最 大可能是其中较小的自然数,而最小公倍数大 于或等于两个自然数中较大的一个,所以两个 不同的自然数(0 除外)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最小 公倍数小。
易错点 2:由几何体画出平面图形时,图形的相 对位置画错
画出这个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
错解:
正解:
易错提示: 从左面观察几何体可知,较高的第二层在靠左 的一边。
易错点 1:孤立的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判断:48 是倍数,12 是因数。( ) 错解: √
正解: ╳
易错提示: 未能正确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方法: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在描述一个数的因 数或倍数时,应说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而不 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倍数。
16
4
错解错在没有把 24 化成最简分数, 6 不是最
简分数,还能再约分。约分时用 24 和 16 的最
大公因数 8 去除,可以一次化成最简分数。
易错点 10:没有正确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 判断: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 错解: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

【×】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7】判断并改正: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5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B、因数C、自然数【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

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1】有5÷2=2.5可知【】A、5能被2除尽B、2能被5整除C、5能被2整除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2】36÷5=7……1可知【】A、5和7是36的因数B、5能整除36C、36能被5除尽D、36是5的倍数【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A、2×0.25=0.5B、2×25=50C、2×0=0【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36的因数有【】。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学知识点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学知识点1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关系: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5、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0四类。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恒威学校制作,不得翻印(含金量20%)五年级数学导学案总第期制作人:刘雅莉审核人:签批人: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

(×)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7)判断: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5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B、因数C、自然数【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

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1)有5÷2=2.5可知()A、5能被2除尽B、2能被5整除C、5能被2整除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2)36÷5=7……1可知()A、5和7是36的因数B、5能整除36C、36能被5除尽D、36是5的倍数(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A、2×0.25=0.5B、2×25=50C、2×0=0【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36的因数有()。

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

(×)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7)判断并改正: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5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B、因数C、自然数【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

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1)有5÷2=2.5可知()A、5能被2除尽B、2能被5整除C、5能被2整除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2)36÷5=7……1可知()A、5和7是36的因数B、5能整除36C、36能被5除尽D、36是5的倍数(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A、2×0.25=0.5B、2×25=50C、2×0=0【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36的因数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点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

(×)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是B的,B是A的。

(7)判断并改正: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5是因数,15是倍数。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B、因数C、自然数【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正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

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1)有5÷2=2.5可知()A、5能被2除尽B、2能被5整除C、5能被2整除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2)36÷5=7……1可知()A、5和7是36的因数B、5能整除36C、36能被5除尽D、36是5的倍数(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A、2×0.25=0.5B、2×25=50C、2×0=0【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36的因数有()。

确定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我们应该从1的乘法口诀一次找出。

如:1×36=36、2×18=36、3×12=36、4×9=36、6×6=36因此36的所有因数为:1、2、3、4、6、9、12、18、36重复的和相同的只算一个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例如:7的倍数()。

确定一个数的倍数,同样依据乘法口诀,如:1×7=7、2×7=14、3×7=21、4×7=28、5×7=35……还有很多。

因此7的倍数有:7、14、21、28、35、4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练习:(1)20的因数有:(2)45的因数有:(3)24的倍数有:(4)17的倍数有:(5)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18B、 36C、40(6)判断并改正: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1是1,2,3,4,5…的因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12是4的倍数,8是4的倍数,12与8的和也是4的倍数。

()凡是8的倍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

()(7)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

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8)小红到超市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本同样的日记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35元,小红认为不对。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知识点4】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25以内5的倍数有(5、10、15、20、25 )。

特别注意前提条件是25以内!例如:5、1、20、35、40、10、140、2以上各数中,是20的因数的数有();是20的倍数的数有();既是20的倍数又是20的因数的数有()。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20的因数有哪些,然后在上面的数中一次找出,特别注意没有在以上数字中出现的因数是不能填入括号的!练习:(1)100以内19的倍数有:(2)在4,6,8,10,12,16,18,20,22,24,28,32,36中4的倍数:36的因数:(3)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60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4)用1、5、6、8、9组成的数中,是3的倍数的数有是2的倍数的数有。

【知识点3】关于倍数因数的一些概念性问题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

也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最少有1个,这个数是1。

除1以外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0除外)。

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等于他本身,一个数的倍数都大于等于他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这个数练习:(1)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最小的倍数是(),()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3)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

(4)判断并改正:一个数的因数都比他的倍数小。

()1是所有的自然数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他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他的因数大。

()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一定比因数个数多。

()二、2、3、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1】2、3、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例如:80、20、70、130等。

个位上是0且各位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

例如:120、90、180、270等。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也就是说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做奇数。

(因此在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无论多少个偶数相加都是偶数偶数个奇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练习:(1)在 27、68、44、72、587、602、431、800中,把奇数和偶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圈内。

奇数偶数(23的倍数:,,, 6 ,6。

2和3的倍数:,,,。

2、3和5,。

(3)写出5个3的倍数的偶数:写出3个5的倍数的奇数:(4)猜猜我是谁。

我比10小,是3的倍数,我可能是()。

我在10和20之间,又是3和5的倍数,我是()。

我是一个两位数且是奇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和是18,我是()。

(5)一个六位数能同时被3、4、5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一个四位数698 ,)。

那么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249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6)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到合适的位置。

435、27、65、105、216、720、18、35、402的倍数();3的倍数();3的倍数();2、5的倍数();2、3的倍数();2、3、5的倍数()。

(7)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中,最小的是(),两位数中最大的是()。

(8)能同时被2、3和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_ _,最大两位数是_ _,最小两位数是_ __,最大三位数是_ _。

(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偶数分别是()、()和()。

(10)226至少增加()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就是5的倍数。

(11)用5、6、8排成一个三位数且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他有因数5,各有几种排法?这些数中有3的倍数吗?(12)在()里填上一个数,使87()是3的倍数,共有()种填法。

A、1B、2C、3D、4最小的四位奇数比最大的三位偶数大()。

A、113B、13C、3是一个三位数,已知A+B=14,且3的倍数,()个。

A、1B、2C、3D、4(13)判断并改正:两个奇数的和,可能是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是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9的倍数,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知识点2】一些特殊数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但是,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例如:16、404、1256都是4的倍数。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25整除,这个数就是25的倍数。

例如:50、325、500、1675都是25的倍数。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是8(或125)的倍数。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是8的倍数,1125、13375、5000都是125的倍数。

如果a和b都是c的倍数,那么a-b和a+b一定也是c的倍数如果a是c的倍数,那么a乘以一个数(0除外)后的积也是c的倍数练习:(1)五位数□153□能同时被5和9整除,这样的六位数有( )、( )。

(2)六位数□1576□能同时被55整除,这样的六位数有( )、( )。

(3)一个比20小的偶数,他有因数3,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 )。

【知识点3】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由于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而且最大的因数是这个数本身,最小的因数都是1.因此,几个数公共的因数也只考虑其最大的公共因数,而不考虑最小的公共因数。

例如:12、16、18的最大公因数12的因数有:1、2、3、4、6、1216的因数有:1、2、4、8、1618的因数有:1、2、3、6、9、18因此12、16、18的最大的公共因数即最大公因数是:2练习:(1)12的约数有( );18的约数有( );其中( )是12和 18的公约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

(2)求下面数的最大公约数24和36 54和72 7和63 12、18、36(3)长180厘米,宽45厘米,高18厘米的木料,能锯成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木块(不余料)多少块?(4)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给三群猴子,每只可得多少粒.同样由于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但其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因此在求几个数的公倍数时只能考虑其最小的公共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