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企业文化
将《弟子规》融入企业文化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将《弟子规》融入企业文化
员工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国学精华是熏染、陶冶员工道德品质的最好
材料,为此,在职工中开展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弟子规》融入企业文化很有必要。
在职工中开展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可以培养员工的优秀品德,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使职工在德行上受到启迪,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和凝聚力,可以促进安全生产。
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充分利用班前会和周一安全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弟子规》一书,收看《弟子规》和中华传统文化讲座,从孝、信、爱、仁、学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心灵上的洗涤,使员工在家庭生活、安全生产活动乃至人生中都受到很好的教益,同时,还可以将《弟子规》延伸至井下,摘录其中的语句,喷写在管路上或制作牌板,例如: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对员工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使员工为了亲情注意自身安全、加强德行修养,达到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目的。
弟子规与企业的关系

弟子规与企业的关系一、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大幅度提升员工素质。
《弟子规》主要分为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共七个部分,其中前六个部分都是讲做人的,而这些东西恰恰是目前很多企业员工所缺乏的。
通过对谨信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诚信品质,培养员工认真做事、按规矩做事的品质,增加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
而我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现,企业真正缺乏的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认真做事的人。
通过对泛爱众和亲仁的学习,可以提升员工的感恩心、责任心和爱心,使员工更加关心同事,热爱企业,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恰恰是我们今天构建企业文化的核心。
二、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弟子规》具体生动,它直接从生活的日常小事入手,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这是我们子女孝顺父母应该做的六件细小的事;“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这是教育我们如何与长者相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如果企业员工都能按照《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企业管理自然会上一个台阶。
“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就是在生活小事中养成的,这与《弟子规》不谋而合。
三、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可以增强企业的执行力。
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是很多企业管理面临的现实难题。
《弟子规》开篇就讲孝道,对孝理解为服从,服从父母、服从长辈。
而且《弟子规》强调的是身体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断学习与进步也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自觉性与员工的素养。
《弟子规》蕴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最高道德和行为的观念的集中体现。
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这几句话为精神内涵编写了《训蒙文》,并以“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为组成部分;后来清朝学者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公司文化(弟子规)

• 入则孝 出则弟
【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译文】 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亲 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 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对父母的责备,要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 亲生气、伤心.
【原文】 长者立 尊长前 进必趋 事诸父
幼勿坐 声要低 退必迟 如事父
长者坐 低不闻 问起对 事诸兄
命乃坐 却非宜 视勿移 如事兄
【译文】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着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 坐定以后,让你坐时,才可以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 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 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 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 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堂兄姐、表兄姐,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 尊敬.
公司文化
•公司文化核心 •企业使命 •企业理念 •企业愿景 •弟子规
公司文化核心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
企业使命
每天一瓶酵素 健康一个民族
企业理念
做老百姓都喝得起的
良心酵素!
企业愿景
匠心厚道,善德为本 以慈悲之心服务百姓 唯有一念,
祈愿天下无病夫.....
弟子规
• • • • 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 爱 众 而亲 仁 有余 力 则学 文
揖深圆 勿箕踞
拜恭敬 勿摇髀
【译文】 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 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问候他人时,不 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 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 可以抖动.否则,就会显得你没有教养.
弟子规和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价值观、 信仰、习惯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许 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帮助企业更好地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 时,也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鼓励员工勇于创新,不断 探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业务领域和市场 机会。
企业价值观塑造
忠诚与担当
培养员工对企业忠诚,勇于承担 责任,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感恩与奉献
倡导员工感恩心态,乐于奉献,回 馈社会和客户。
追求卓越
鼓励员工追求卓越品质,不断提升 自身素质和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 价值。
05 弟子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 积极影响
增强企业凝聚力
促进员工之间的团结
弟子规强调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助于引导员工之间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形成共同价值观
通过学习弟子规,企业可以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使员工更加认 同企业,提高归属感。
强化企业使命感
弟子规强调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引导员工对企业产生 使命感,从而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提升企业形象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01
通过践行弟子规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企业可以树立
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提高品牌价值
02
弟子规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道德精神可以提升企业品牌的附加
为什么企业要学习《弟子规》

为什么企业要学习《弟子规》为什么企业要学习《弟子规》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每天、乃至一生所做的一切努力,皆是为了寻找和获得幸福。
可是,今天的中国,有太多的人有钱却不幸福、“成功”却不幸福!原因在哪里?幸福到底在哪里?幸福到底是啥样子?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进而言之,作为一个人,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到底应该怎么活着?作为企业家,我们到底该拿什么来教育和引导员工?这是一切管理者不能不认真思考的大根大本问题!要想让员工做正确的事,先得让他学会做正确的人。
《弟子规》就是告诉员工做人的基本道理。
当员工开始学习并懂得如何做人,当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当员工真正有了感恩心、责任心、敬畏心、爱心,管理成本就可以降到最低,凝聚力、执行力会大幅提升,企业生命体就可以长久地焕发出和谐的能量与幸福的光彩。
《弟子规》就是一本最好的自我管理手册。
这本1080个字的小册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原理与原则、规律与规距等,作了很好的括,使得儿童在识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打下良好人格修养的根基。
这正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高明之处!《弟子规》的思想源于《论语》里这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据此写了一篇儿童启蒙读物,原名《训蒙文》,后经清人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弟子规》。
《弟子规》与《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启蒙读物。
所有最复杂的事情,往往都是用最简单的办法去解决。
一切真理,最终不离常情常理。
《弟子规》告诉我们的都不过常情常理。
这些常情常理,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也是自我管理的基本标准。
一旦悖离这些常情常理,我们的身心就会不和谐,我们的家庭、事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正常的状况。
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人心不安。
人心的散乱不安,是今天中国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普遍面临的问题。
今天的人们普遍缺乏感恩心、责任心、敬畏心、爱心。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教育的本末倒置,导致多数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与巅倒。
弟子规经典文化与企业管理

弟子规全文解说: 例1:了积极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全面提升企业内涵,实施公司的品牌战略,中科北软在近期组织全体员工,开始深入学习儒家经典文化《弟子规》,希望借此让公司全体员工能够有所感悟和收获,并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例2:温州时代广场购物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德平迷上了国学,不仅自己学,还组织公司3000多名员工一起学。
有关专家认为,这看似“不务正业”,其实是管理企业员工的妙招,把儒家思想融入了企业文化。
《弟子规》的精髓是什么?《弟子规》的精髓就是注重道德约束。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一个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
通俗地说,《弟子规》讲的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也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弟子规》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弟子规》对企业管理的启示一对一、孝悌与忠诚《弟子规》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原意解读:这八句话说的都是对父母的基本态度: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地听进去;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
中国的传统伦理讲的是“百善孝为先”,所以《弟子规》里也同样以“入则孝”作为第一篇。
一个孝顺的人,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推而广之,孝可以理解为忠诚,即对父母对单位对事业的忠诚。
忠诚是做人的标准之一,没有了忠诚,也就失去了立足之本。
忠诚是一种理念,是真诚和善良的集合,是人性的基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人云“忠臣出于孝子”,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工作中才会忠于职守、尊重领导并与人为善。
忠诚于企业是每位员工应尽的义务,员工的忠诚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忠诚是相互的。
教科社日投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领导对员工要仁爱和关心,员工对领导要尊重和服从。
企业忠诚于员工,为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工作平台,保障每位员工的合法权益。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对公司的安排应“应勿缓”“行勿懒”;应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件小事上,对工作失误要“须顺承”;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爱企如家,将企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
当然,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并不是一味的“愚忠”,并不排斥提意见(对公司提合理意见也是忠诚的一种表现),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衣冠与制度《弟子规》曰:“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原意解读:《入则孝》和《出则悌》后的第三篇是《谨》,都是讲日常行为举止的。
这一段就是说: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
《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

《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很早就非常注意对孩子的教育。
《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重要读物,原名《训蒙文》,作者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
书中所讲的是如何具体培养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其作用和目的是从小教育孩子要守规矩,通过他律的约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和行为,从而帮助个人达到成德目的。
《弟子规》的结构很简单,先是总叙后是分叙,分叙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详细的阐述了总叙中的各项内容。
孩童时的家庭教育即发蒙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很多心理和行为习惯是自小养成的,一旦成为第二天性,就很难改变。
而之后的企业教育也非常重要。
虽然这时候人已成人,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性格习惯和心理判断模式,以及较为独立的行为倾向;但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特定的制度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乃至更深层次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在一个良性的企业文化的打磨下,可以得到矫正和重塑;反之一个健全人格和品性优良的人,到了一个不具备良好企业文化的环境中,也可能受到打磨而使得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由此可见企业教育的重要性。
与教育孩子相类似的道理,一个企业若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对员工的约束与开放的关系,那么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很难生存发展。
一个企业对员工约束不够,执行力就不强,企业就会没有战斗力;而对员工约束过多,制度僵化,又会影响企业的灵活性,导致活力不足。
因此如何把握这个度很重要,制度即“规”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对于孩子而言,他将在此约束下,逐渐矫正不良行为,健康成长;对于成人而言,他将在此约束下,认真工作,获得精神和物质回报。
一、上司和下属关系准则的借鉴《弟子规·入则孝》是分叙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教育小孩子如何处理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很具体的`讲述了孩子该如何与父母相处,几乎涵盖了孩子日常生活中可能与父母发生关系的所有方面,并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了孩子与父母发生矛盾之后所应采纳的方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的人——
要学会照顾自己,懂得善待自
己。
穿衣带帽有规矩,物品放置有固定位置 ,养成生活好习惯。
冠必正
置冠服 衣贵洁
纽必结
有定位家
幸福的人——
要学会端庄从容的生活。
坐 立 行 走 要 讲 究 , 端 庄 从
步从容 勿践阈
立端正 勿跛倚
揖深圆 勿箕踞
1、认同你的企业
• 把企业当成家,认同它。将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 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 远,看得远才有更高的境界,才能够具备良好的 心态和工作激情。其次要求用心去谋事,做到工 作有思路。将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的目标有机地 结合起来。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 有更高的境界,才能够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工作激 情。其次要求用心去谋事,做到工作有思路。我 们不能将工作分为“我的”或是“公司的”,才 能成为工作中的有心人。
坚 持
• 坚持的前景——坚持才有未来 • 坚持的过程——痛苦的坚持
翻台率是衡量一个餐馆经营效率最重要的指标,
它是指一张桌子每天能接待几拨客人。接待客人的次
数越多,效率就越高,员工的工作量也越大! 我们希望味道园的翻台率比同行高,最好高一到 两倍,最好收银台前排长队,所以,我们的员工劳动 强度也一定高于同行。请问我们的传菜员,你的脚上
孝顺的人,自然会工作。
因为对企业用心 ,工作稳 定,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客人是一桌一桌抓的!
为什么要一桌一桌抓客人?因为尽管每 桌客人都是来吃火锅的,但有的是情侣约会 ,有的是家会,有的是商业宴请... ...如果用 心工作就会发现,客人不同,需求就不同, 感动客人的方法就不完全一样。
如何做到用心工作?
起泡了么?后堂的刷碗工,你的手泡开口子了么?前
台的服务员,你的嗓子喊哑了么?腿肿了么?如果还 没有?说明我们的翻台率还不够高! 直到有一天,各店店长对新人说出一句话:“在 味道园能熬过3个月的都是好样的!”
这就说明,我们的工作足够了!
所以,请坚持!
请坚持为客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为什么坚持?
因为:坚持就是人民币! 因为:钱这个东西,天上掉不下 来,地下也长不出来,只能从顾客 的口袋中掏出来!
•
想顾客之所想,急客人之所急。
2、换个心态
•
模拟一个场景:
• 公司要让电工王刚去学安装和 维修洗碗机,王刚找到当主管的表 姐去诉苦。
换个心态,你就会明白,
其实就只不过是难过一两个月 ,你就多学了一项技能和资本 。
请记住!
骂你,说明重视你; 骂你,你才能进步;
为难你,说明信任你;
为难你,才能锻炼你。
幸福的人——
要懂得原谅和接受。
父 母 有 了 过 错 怎 么 办 ?
亲有过
谏不入
谏使更
悦复谏
怡吾色
号泣随
柔吾声
挞无怨
客人有了过错怎么办?
要靠训练有素,素质高、 责任心强的人!
上菜速度有点慢,不 满的客人泼了服务人员一 杯水,被人泼水的服务人 员叫陶霞。
如果你是陶霞,你会怎么办?
此时,值班经理过来了,要
2、接受而非抗拒
如果光是为了谋生而去从事某种事情,而自己 的心又在一直抗拒,就如同这种一边踩着油门一边 踩着刹车一样,只能是挣扎着影响你将心放入工作 罢了。 反过来说,如果你接受了不得不做的事情,对 自己说:“我必须谋生,而且用正确的方法谋生” ,而且尽可能聪明地做、尽能力所及地做,那么会 有什么效果呢?结果就是,因为你不再抗拒工作, 所以你的潜意识、心的隐匿部分就全都放在更有生 命力、更有深度的事情上面。你虽然在潜意识上面 工作,潜意识却会接管更有生命力的事情并发挥作 用。你自然就会放心在工作里面。
幸福的人——
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坚
持。
方读此 宽为限 心有疑 房室清 墨磨偏 列典籍 虽有急 非圣书 勿自暴
勿慕彼 紧用功 随札记 墙壁净 心不端 有定处 卷束齐 屏勿视 勿自弃
此未终 工夫到 就人问 几案洁 字不敬 读看毕 有缺坏 蔽聪明 圣与贤
彼勿起 滞塞通 求确义 笔砚正 心先病 还原处 就补之 坏心志 可驯致
你想到了什么?
2、聪明的学习,全面的思考
(1)为自己思考 •模拟场景:假设在一个非常热闹的包厢 ,客人点了一桌非常丰盛的菜肴,但是 你却发现,你少上了一盘菜。
•你会怎么办?
(3)为公司思考
• 把几个用烂的拖把绑在一起变成一个大拖把,比新 的拖把好用,擦地又快又干净;每天晚上吧拖把洗干净 拧干后,要倒靠着墙边放,这样拖把可以用的更久;新 拖把要用铁丝先绑一下,再用胶绳绑两道,洗干净后也 要倒放,寿命会长一倍;不用的工作服可以做拖布,必 买来的好用。 • 垃圾铲没把儿了,可以把其他坏垃圾铲的把换上继 续用。 • 排推,一边没毛了,可以调过来反钉上再用,寿命 提高一倍。 • 厨房不用的钢丝球可以擦厕所,效果很好,但是擦 完要晾干。
什么是孝顺父母,爱护家人?
怎么做到孝老爱亲?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冬则温 出必告
须敬听 夏则凊 反必面
父母责 晨则省 居有常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孝 顺 之 人 还 应 懂 得 :
事虽小 物虽小
勿擅为 勿私藏
苟擅为 苟私藏
子道亏 亲心伤
亲所好
身有伤
力为具
贻亲忧
亲所恶
德有伤
谨为去
贻亲羞
• 工作,比用心——
• 打麻将很神奇的地方:打麻将的人用手就 能摸出来是什么牌。九万与七万,六条与 九条,多小的差别啊,居然能摸出来!为 什么?因为打麻将的人用心了,用心的人 学东西就能学进去,大不了慢一点,但迟 早能学会。我真佩服打麻将的人,那真叫 用心来感受。
• 心态,比平衡——
• 打麻将令人最最佩服的就是打麻将的人永 远不抱怨别人,自从自己什么找原因。输 了钱的人只会说:“我‘点’好背。”然 后上洗手间拼命洗手,回来后,在“点” 好的人身上摸一把,再用别人的打火机点 上一支烟,狠狠抽一口,但是永远不会抱 怨别人。
错。
什么是幸福?
钱不能带来幸福,那些有大把钱的 富二代们未必幸福; 赚钱才能给人带来幸福!人家把自 己的钱心甘情愿的掏给我们是对我们能 力的承认。
因此,让社会承认才是幸福。
我们如何让自己幸福?
让我们从《弟子规》中,
探求规矩,
寻找通向幸福的大道!
幸福的人——
首先要懂得孝老爱亲,有家人
的支持才能有幸福的动力。
拜恭敬 勿摇髀
缓揭帘
执虚器
勿有声
如执盈
宽转弯
入虚室
勿触棱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幸福的人——
要善于与人沟通。
表 意 明 确 , 便 于 沟 通
将入门 人问谁
问孰存 对以名
将上堂 吾与我
声必扬 不分明
用人物
借人物
须明求
及时还
倘不问
后有急
即为偷
借不难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表意明确,吐字清晰,便于沟通。
模拟演练:
主管,麻烦您帮助我拿几个杯子 。
幸福的人——
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彼说长 见人善 见人恶 唯德学
此说短 即思齐 即内省 唯才艺
不关己 纵去远 有则改 不如人
莫闲管 以渐跻 无加警 当自砺
1、见善思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
心理学揭示:当人用心的时候, 大脑才能创造,当心里没有负担的时 候,大脑的创造力最强,人做事一定 是先用心,后用脑;心指挥脑袋。所 以,当你用心在工作中后,你自然就 会多思考!
2、聪明的学习,全面的思考
(1)为自己思考 •模拟场景:假设在一个非常热闹的包厢 ,客人点了一桌非常丰盛的菜肴,但是 你却发现,你少上了一盘菜。
•你会怎么办?
(2)为客人思考
•下雨天,为客人打伞; •下雪天,为客人的打伞的,同时小心搀扶客 人,以防他们不小心滑倒; •打伞将等餐的客人送去洗头店,还不忘将客 人接回来。
• 加班,比晚——
• 说好了 12 点收局,没到 12 点前,一定有人
举手要求“加班”。“实在不好意思,今
晚输多了,再打一圈吧。”打一圈就一圈
,你赢了别人输了,不打不好意思。所以
打麻将通宵达旦是常事。而且,第二天很
少有人抱怨自己又“加了一个夜班”。
• 环境,比珍惜——
• 打麻将的人从来不会抱怨工作环境。你又 没有见过打麻将的说,房子吊顶太矮、空 调不够冷、桌子太脏?打麻将的人冬天捂 着被子打,夏天光着膀子打;没桌子把纸 箱子放倒,放上板子就是麻将桌,洗脸盆 垫上报纸就是凳子,麻将打的照样热火朝 天。来一个兄弟说要请下馆子,4个人忙说 改天改天。
面对尊长,你应该如何应对?
或饮食 长呼人 称尊长 路遇长 骑下马 长者立 尊长前 进必趋
或坐走 即代叫 勿呼名 疾趋揖 乘下车 幼勿坐 声要低 退必迟
长者先 人不在 对尊长 长无言 过犹待 长者坐 低不闻 问起对
幼者后 己即到 勿见能 退恭立 百步余 命乃坐 却非宜 视勿移
你会微笑么?
• 心态 • 体态 • 语态
你是幸福的!
人为什么要上学?
因为要学更多知识。
人为什么要学习更多知识?
因为知识能让人的素质更高, 能力更强。
人为什么要素质更高、 能力更强?
因为素质高、能力强的人, 对社会更有用。
人为什么要对社会更有用?
因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赚钱更多。
人为什么要赚钱?
因为钱能带来幸福。
对吗?
你们凭什么不骄傲!
• 因为你努力!
• 因为你专业!
• 因为你的服务是最好的! • 因为你让顾客满意,并且微笑!
你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