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对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考试说明的理解

合集下载

解读2体验磨练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解读2体验磨练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解读《2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南靖四中黄良鹤我们知道《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准绳,也是复习的依据。

《考试说明》规定了所要掌握的能力点和知识点及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且附有题型示例。

那应如何解读《考试说明》呢?一、我认为学习《考试说明》要总体把握这些:⑴了解和熟悉今年的《考试说明》在学科中的知识点、能力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类型、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物理:0.55-0.60)和分值分布等方面的延续情况和变动情况。

尤其是学科近来的微调和变动的情况更要了然于胸,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在复习中落实。

⑵针对学科的能力点和知识点,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归纳概括,构建科目的知识的网络。

对《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⑶关注《考试说明》后面的各科题型示例。

示例,往往是《考试说明》规定的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具体体现,诸如知识和能力点的分布情况、题型、题量、分值比例、难度系数等等,它都显现得一清二楚,让人可感知。

更重要的是,示例,多少隐含着高考命题的信息和动向,因此,我们更不能忽视。

⑷以《考试说明》内容和形式为准绳,随时观察和分析各地试卷和模拟试卷。

分析各试卷中,体现《考试说明》某一类内容和形式的新题型及这种新题型出现的频率,分析并揣摩体现《考试说明》新精神的原创的新题型(如今的选考题),及时敏锐地把握考试的新动向。

二、2010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与2009年考试说明的比较(一)、不变点:从命题指导思想至考试内容的第四点试题难度(二)、变化点:(1)Ⅰ卷中选择题题型由原来的“不定项选择”调整为“单项选择”(2)Ⅱ卷中选考部分的选项编码由原来的“编号”改为“字母”(3)考试内容的第五点题型示例由原来的13题修订为12题(选择题易2题、中、难各1题,实验题易、中、难各1题,计算题易、中、难各1题,两个选考模块各1题容易题)。

与09年相比替换了3题(2题多选选择题,1题实验题),删去1题计算题。

(4)参考试卷中只保留了一道选择题和实验题,其余试题均重新编入。

对201考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考试说明的理解试

对201考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考试说明的理解试

对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考试说明的理解一、关于《考试说明》中:“内容比例”热学约占8%,原子物理约占8%的理解8%是要出两个单选题(8分)?还是要出一道双选题(6分)?研讨结果:各出一道双选题(6分)的可能性较大。

二、关于选修3-3部分的备考《考试说明》中“分子动理论”部分有个说明:“定性了解”如何解释?实验十三:“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如何备考?选修3-3部分的复习策略和具体备考操作?(何时复习?用多少时间复习?复习重点在哪?)研讨结果:“分子动理论”部分有个说明:“定性了解”,意味着这部分的内容即使要考也只能是非常简单,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分子力、分子势能的图像之类的问题不太可能考。

“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实验即使要考也只能是选择题。

选修3-3部分的复习策略是广泛撒网(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每一个考点都要复习到),集中收获(对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能量守恒问题重点复习,但绝不必拓展加深)。

三、关于试题难度的定位《理科综合》整卷难度预设值为多少?0.6~0.7?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难度预设值是否相同?分别是多少?物理学科单选题、双选题、实验题和计算题难度预设值分别为多少?研讨结果:《理科综合》整卷难度预设值为0.6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难度预设值相同,均为0.6物理学科单选题、双选题难度预设值约0.8;实验题难度平均预设值在0.5~0.6之间;计算题难度平均预设值在0.4~0.5之间。

与原X科物理考题相比,绝对难度肯定降低。

四、关于试题长度的定位整卷试题长度(文字量)是否≥5000字?三科试题长度(文字量)是否预设大致相同?整卷试题长度(文字量)预设是否想让80%的人能做完?研讨结果:三科试题长度(文字量)预设大致相同;整卷试题长度(文字量)预设让中上水平的学生能做完。

五、关于考点覆盖问题高考命题是否有考点覆盖率的目标要求?是否要求≥25%?Ⅱ级要求的考点覆盖率是否要求≥50%?是否会更偏重力学考点的考查?研讨结果:高考命题有考点覆盖率的目标要求,但没有具体的目标,也不刻意追求;Ⅱ级要求的考点覆盖率会高一些,也不会刻意偏重对力学考点的考查。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型分析[论文]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型分析[论文]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型分析摘要:通过对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高考物理备考的对策措施,以期提高学生高考应考的针对性,提高高考考试成绩。

关键词:广东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10年广东省高考考试科目发生了重大变化,理科考生考3+“理科综合”,而“理科综合”中物理学科相应的高考考试时间和分值跟原来的x科中物理科相比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物理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高考物理题型的分析,积极适应考试变化,认真调整备考策略,对提高高考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从单科试卷转变为三科合卷,单科高考分值与考试时间减少,单个题目分值增加,但考查的知识并没有减少,综合卷将成为高考上线最主要的区分学科之一。

理科综合物理的总体难度中等偏易,实现了广东省考试大纲说明中关于全省得分率超过60%的要求。

1.试卷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着眼于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卷内容能较广覆盖广东省2010年《考试大纲说明》中“知识内容”部分,考查了35个知识点,重点考查高中物理的主要概念、定理和定律。

主干知识考查以力学和电学知识为主,比例达到八成以上。

在选择试题上比以往有更多数量的基础题、常规题,所设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一般是学生熟悉的,摒弃了人为设置思维障碍的命题思路,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2.试卷体现了全面考查与选优的功能理科综合的物理试题在全面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36题求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及试分析盘转动角速度ω的取值范围。

此题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

广东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广东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广东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广东省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已经正式出台,由于考试模式变动较大,2010届的教课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因此,广东省的广大师生需要及时调整复习方式,认真阅读最新《考试说明》,实现高考的平稳过渡。

详细内容请参阅《试题调研》专辑解读2010广东《考试说明》。

文综 / 理综变化:由单科考试变为综合考试,且全部为必做题。

(一)文综Ⅲ. 考试形式闭卷、笔答。

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

Ⅳ. 试卷结构Ⅴ. 内容比例Ⅵ. 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二)理综Ⅲ. 考试形式闭卷、笔答。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为300分。

(物理、化学、生物各100分)。

Ⅳ. 试卷结构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全卷共3 6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6题,双向选择题9题,非选择题1 1题。

试卷结构及题型分布见下表:Ⅴ. 内容比例说明: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内容渗透在上表中的化学各专题内容中考查。

Ⅵ. 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解读:1.从单科试卷转变为三科合卷,单科高考分值与考试时间减少,单个题目分值增加,但考查的知识并没有减少,综合卷将成为高考上线最主要的区分学科之一。

因此,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要稳扎稳打,构建系统的单元知识体系,不让任何一个考点漏网。

2.认真研究全国和部分省市高考综合卷,整理和分析综合卷的常考点、主干知识的结构及规律,尤其要注意这些试卷中的“主题型”试题的特点。

英语变化:2010年英语科笔试(含听力)卷面满分值150分,听力由35分变为15分,口语取消,其他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建议:⑴坚持常规的听力训练,不要降低对听力的要求。

⑵多朗读、多背诵、多复述(学生还可以多抄写),增强语感。

⑶读、写、译统筹兼顾,进行系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增强语篇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变化:2010考试说明与2009相比,基本没有变化。

(广东卷)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及详细解析

(广东卷)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图2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 、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AO 、BO 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 、F B ,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F A 一定小于G B .F A 与F B 大小相等 C .F A 与F B 是一对平衡力 D .F A 与F B 大小之和等于G 【答案】B【解析】由等高等长知,左右力对称,选项B 正确。

选项A 错误,有可能大于;选项D 错误,不是大小之和而是矢量之和。

选项C 错误,这两个力的矢量和与重力是平衡力。

14.图3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 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J ,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J ,缸内气体的A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JB .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JC .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JD .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J 【答案】A【解析】由能量守恒,200800600E Q W ∆=+=-+=J ,内能增加600J ,则温度一定升高。

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评析

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评析

1. 3物体受力分 析与 1 . 力 学 1 . 体 的 等 l. 磁 感 应 定 律 4热 5气 6电 导 选 平衡 问题 第 定律 温变化过程 ( 体 棒切 割 磁 感线 题 的图像问题)

双 1 . 点 运 动 1 核 衰变类 型与 1. 7质 8 9交流 电 2 . 0力学 中一 2. 1 静电场 中 选 的图像 应用问 核反应 方程式 的基 本 知 概 念 的判 电场与电势 些 题 题 识 断 的基 本知识
理 科 综合 物 理 试题 谈 谈 自己的 看 法 .


试题 结构 及 考查 内容
试 题有单 项选择 题 4道 ,分 值 1 6分 ;双项 选择题 5道 ,分值 3 0分 ;非选择题 3道 ,分值 5 4分 ,其 中第 3 题 为考查实验能力 的 4
实验题 ,第 3 、3 题 为两道计算 题 ;物理部 分为 10分 . 5 6 0 下表列 出 试题所考 知识点 的分 布情 况 :
C 与 是一对平衡力 . D 与 大小之和等于 G .
解 析 :本 题 将 节 日 中挂 灯
个 知识点 ,而 不是常见 的 A、B ( C、D 或 )是 同 知识点相反 的两个选项 ,这样大大增加了试题对知 再如实验题也一改往年 的命题风格 ,直接考查学

笼实际生 活中实例 与物体 的平
衡 问 题 结 合 起 来 ,要 解 决 这 一 问 题 可 用 最 常 用 到 的正 交 分 解
图3
识点考查 的容量. 生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的掌握情况 ,如 :
例 2 ( 0 0年 广 东 理 综 ,3 ) ( ) 图 2是 某 。 21 4 1
法 ,设 厶4 B= 0 O 2 ,0点 受 到 、 、G三 力作 用 ,

2010广东高考理综

2010广东高考理综

2010广东高考理综引言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是广东省高考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部分。

这些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对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的考试内容、考试难度以及学生备考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

考试内容物理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向:1.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力与运动、动能与动能定理、功与能量、万有引力等;2.热学:包括热与温度、量热学定律、理想气体、热力学定律等;3.光学:包括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的干涉和衍射等;4.电学:包括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电功率和电能、电路的组成和分析等。

在2010年的物理部分考试中,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力学和电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2010年广东高考化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向:1.无机化学:包括化学式计算、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元素周期表等;2.有机化学:包括有机物的分类、官能团、有机反应等;3.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溶液的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

在2010年的化学部分考试中,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生物2010年广东高考生物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向:1.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组成、细胞膜结构、细胞的功能等;2.遗传与进化:包括遗传的基本原理、基因突变和基因的传递等;3.动物和植物的生殖: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生殖方式、生殖器官等;4.生物的调节与协调: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在2010年的生物部分考试中,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殖方式以及生物的调节与协调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难度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科目整体的考试难度适中,难度集中在难度系数稍高的题目上。

以下是对各部分的难度进行的详细分析:物理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部分的考试难度略高,尤其是在力学和电学方面的题目较为复杂,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物理理论知识和分析解题的能力。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卷物理试题简析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卷物理试题简析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综试卷物理试卷分析
试题特点:
1、覆盖面全、突出主干知识:试卷中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占分比重较大。

2、试题体现能力立意,信息新颖:试题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等方面注重贴近生活实际,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大多是典型、常见并为学生所熟悉的,但却不乏新颖
3、实验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同时渗透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试题注重考查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学中典型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的相关器材选择、实验误差的分析;电学实验中根据电路图作实物连线图,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问题,尤其是有效数字的确定,这些都肯定了教学和学习中对夯实实验基本功的要求。

4、试卷难度适中,难点向后偏移:试题难度整体适中,起点较低,层次分明,梯度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对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考试说明的理解
一、关于《考试说明》中:“内容比例”热学约占8%,原子物理约占8%的理解
8%是要出两个单选题(8分)?还是要出一道双选题(6分)?
研讨结果:各出一道双选题(6分)的可能性较大。

二、关于选修3-3部分的备考
《考试说明》中“分子动理论”部分有个说明:“定性了解”如何解释?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如何备考?
选修3-3部分的复习策略和具体备考操作?(何时复习?用多少时间复习?复习重点在哪?)
研讨结果:“分子动理论”部分有个说明:“定性了解”,意味着这部分的内容即使要考也只能是非常简单,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分子力、分子势能的图像之类的问题不太可能考。

“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实验即使要考也只能是选择题。

选修3-3部分的复习策略是广泛撒网(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每一个考点都要复习到),集中收获(对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能量守恒问题重点复习,但绝不必拓展加深)。

三、关于试题难度的定位
《理科综合》整卷难度预设值为多少?0.6~0.7?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难度预设值是否相同?分别是多少?
物理学科单选题、双选题、实验题和计算题难度预设值分别为多少?
研讨结果:《理科综合》整卷难度预设值为0.6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难度预设值相同,均为0.6
物理学科单选题、双选题难度预设值约0.8;实验题难度平均预设值在
0.5~0.6之间;计算题难度平均预设值在0.4~0.5之间。

与原X科物理考题相比,绝对难度肯定降低。

四、关于试题长度的定位
整卷试题长度(文字量)是否≥5000字?
三科试题长度(文字量)是否预设大致相同?
整卷试题长度(文字量)预设是否想让80%的人能做完?
研讨结果:三科试题长度(文字量)预设大致相同;整卷试题长度(文字量)预设让中上水平的学生能做完。

五、关于考点覆盖问题
高考命题是否有考点覆盖率的目标要求?是否要求≥25%?
Ⅱ级要求的考点覆盖率是否要求≥50%?
是否会更偏重力学考点的考查?
研讨结果:高考命题有考点覆盖率的目标要求,但没有具体的目标,也不刻意追求;Ⅱ级要求的考点覆盖率会高一些,也不会刻意偏重对力学考点的考查。

六、关于试题的综合性
每道试题的综合性(每道试题涉及的考点数)是否都会有所加强?
单选题?双选题?实验题?计算题?
研讨结果:总体说来,试题的综合性会有所加强,但只是试题涉及的考点数会有所增加,而不是难度会增加。

七、关于实验题、计算题的命题
实验题18分,是否分两个独立的小题,一题考查力学(或电学)实验,另一题考查电学(或力学)实验?两道小题的难度预设是否前易后难?
计算题第一题(总第35题)是否分成两个独立的小题?
计算题两个小题(第35题和36题)是否分值相同(均为18分)?
计算题两个小题(第35题和36题)是否第一题为纯力学题,第二题为力电综合题?还是别的组合?是否继续采用分层设问?
是否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可能没时间做最后一道计算题,甚至最后两道计算题?对策?
研讨结果:实验题分两个独立的小题的可能性大,两道小题的难度预设是前易后难。

计算题第一题(总第35题)分成两个独立小题的可能性不大。

计算题两个小题(第35题和36题)分值可能不同。

计算题两个小题(第35题和36题)主要考查力、电主干知识(Ⅱ级要求的考点),备考时可尝试多种组合,分层设问,梯度合理。

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应考,合理用时,力争得分最大化。

新高考背景下,应考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八、关于题型示例
题型示例第9题“C”选项:“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波动性”这种擦边题是否可能会出?
研讨结果:题型示例并不一定有太多的寓意,出擦边题的可能性非常小。

另外,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不会变,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性质不会变,实验题涉及的实验仪器通用性会比较强,如果涉及新仪器会提供足够的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