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还是西方建筑史--以罗马为例
外国建筑史第四版

外国建筑史第四版《外国建筑史第四版》是一本研究外国建筑发展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各个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演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外国建筑史第四版》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古代建筑史。
古代建筑以埃及金字塔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为代表,这些建筑物体现了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宗教信仰的力量。
希腊和罗马的建筑则体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精髓,如希腊的帕台农神庙和罗马的斗兽场。
此外,印度和中国的古代建筑也各具特色,如印度的泰姬陵和中国的长城。
第二部分是中世纪建筑史。
中世纪建筑以欧洲的教堂和城堡为主要代表,这些建筑物体现了基督教信仰的力量和封建社会的体制。
高大的教堂尖顶和复杂的拱顶结构成为中世纪建筑的特色。
此外,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建筑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以清真寺和宫殿为代表,如埃及的开罗城堡和摩洛哥的哈桑塔。
第三部分是现代建筑史。
现代建筑以工业革命为背景,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标志性建筑,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和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同时,现代建筑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倡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如玻璃幕墙和太阳能板。
第四部分是当代建筑史。
当代建筑以多样性和创新性为特点,体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师们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如迪拜的哈利法塔和中国的鸟巢。
同时,建筑技术的发展也为当代建筑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如钢结构和高层建筑的出现。
总结来说,《外国建筑史第四版》全面地介绍了古代、中世纪、现代和当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各个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演变和影响。
同时,本书还介绍了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启发。
无论是建筑专业人士还是对建筑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② 万神庙 ·正殿建于120-124年 ·沿革: 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雷击火毁 公元120年建圆形神庙 公元202年建希腊式门厅 ·跨度43.43M ——古代建筑跨度之冠 ·顶端高度也是43.3M ·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征天宇。它中央开一个
角斗场、神庙与浴场
纪念性建筑
帝国时期,歌颂权力、 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 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出 现了凯旋门、纪功柱和 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 等纪念性建筑
·3世纪起帝国经济衰退、建筑活动也逐渐没落。 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395年分裂为东、西 罗马帝国。直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古罗马建筑特征与成就 1·建筑技术方面,古罗马发生了一次飞跃。它突
奥古斯都拱门型制单门洞三门洞实例泰塔斯第度凯旋门8年建于82年组合柱式完美的构图单门洞凯旋门的代表?影响?构图?法国星形广场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2年年?三门洞凯旋门的代表之一?影响构图?赛弗拉斯凯旋门?2年建于公元203年?三门洞凯旋门的?代表之一?二二纪纪功柱纪念柱?起源?实例?图拉真纪功柱?建于公元113年?位于图拉真广场?高3523m?型制?雕刻?三三广场?起源希腊化时期以市场为主的广场纪念性广场?实例?罗曼努广场?庞培广场?帝国广场?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四哈德良宫殿陵墓?哈德良离宫?占地7平方公里?四周围绕人工河?列柱式门廊和高?墙与外界隔开?118125?长水池130??哈德良墓?建于135140年?为直径732m5?高高457m的鼓?形建筑?立于90m2高?229m的台基上?中世纪用作碉堡4455威特鲁维与建筑十书威特鲁维古罗马军事工程师生卒年不详
西方建筑史 古罗马

九、建筑十书
第十书 序言 八 水银 一 机械和工具 九 朱色 二 牵引机的制造方法 十 黑色 三 运动的两个要素 十一 蓝色和暗红色 四 扬水机的制造方法 十二 铅白和铜绿 五 水车 十三 紫色 六 螺旋式扬水装置的制造 十四 代用色料 方法 第八书 序言 七 克 西比 斯的机械 一 水脉探查法 八 水力共鸣器的制造方法 二 雨水 九 行程计的制造方法 三 各种水的性质 十 轻弩炮的均衡 四 水质检验法 十一 重弩炮的均衡 五 水准测量 十二 弩炮的调制 六 输入道 十三 攻城机械 第九书 序言 十四 称做龟的机械的制造 一 天空和行星 方法 二月 十五 赫革托耳的龟的制造 三 黄道十二星痤 方法 四 北天星痤 十六 城市防御机械 五 南天星痤 六 星占学 七 阿那勒穆玛 八 日规和水钟的制造方法
罗马万神庙
六、经典建筑
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看, 大角斗场(75-80年)是古罗马建筑的代 表作之一。大角斗场长轴188米,短轴156 米,中央的“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 米。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分为五区。 前面一区是荣誉席,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 的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位比较高的公民 坐的。 它的结构是真正的杰作。运用了混凝土的 筒形拱与交叉供,底层有土圈灰华石的墩 子,平行排列,每圈30个。底层平面上, 结构面积只占六分之一,在当时是很大的 成就。 结构,功能和形式三者和谐统一,形制完 善,在体育建筑中至今没有原则上的变化。
图拉真广场
及纪功柱
八、建筑理论
古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建筑理论体系。 《建筑十书》由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所著, 全书分为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内 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西方 古典建筑型制、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建筑 师的培养等等。成为自文艺复兴以后三百多年建筑学上的基 本教材。
西方建筑史

西方建筑史主要分类中国对建筑历史的研究一般分为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
根据时间又分别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
西方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的古代建筑,事实上是一脉延续至今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时期的建筑。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和美国建筑史的研究是按照现代对于世界建筑风格变化的认识按文明圈划分门类,以时间先后列序并综合评价。
其中有欧洲及中近东建筑风格,远东建筑风格,非洲建筑,玛雅建筑,印度建筑等。
研究演进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筑历史的研究经过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自我本位到相对中立的过程。
其中以英国的建筑史典籍弗莱撤建筑史为例,一开始只列出了西方人是已久的从中近东初期文明风格到文艺复兴风格的主线,而后来才出现的建筑之树中引入了当时已经开始研究的远东建筑风格以及其他一些非欧洲的风格进入,但是只是作为相对于欧洲的历史性风格而言的非历史性风格出现。
而到了1961年,因为对东方的持续研究使得西方的学者认识到了东方风格的历史性,因此将建筑之树变成贯穿始末的两大部分,并且将非历史性风格更名为东方风格,将历史性风格更名为西方风格,取消了建筑之树。
后进一步将东西两大部分同时取消,而将各个文明圈内的建筑风格演变用时间分章节,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专家专门编写特定地区条目。
这也是符合世界历史学研究的总进化过程的。
建筑风格演进古埃及建筑古埃及建筑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一是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
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二是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
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
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
三是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
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3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西方古建筑史

西方古建筑史西方古建筑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以下是西方古建筑史的详细概述: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323年):- 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要形式,神庙通常由石材建造,采用典型的希腊柱式,如多立克柱式和伊奥尼亚柱式。
- 最著名的古希腊神庙是雅典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它代表了古希腊建筑的巅峰。
古罗马时期(公元前753年-公元476年):- 古罗马建筑受到古希腊的影响,但在技术和规模上更加先进。
罗马建筑师发明了拱顶、圆顶和穹顶等建筑技术。
- 罗马建筑以公共建筑为主,如浴场、剧院、竞技场和宏伟的罗马斗兽场。
- 著名的古罗马建筑包括罗马斗兽场、罗马竞技场和巴西利卡。
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中世纪建筑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教堂成为主要的建筑类型。
教堂通常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具有高耸的尖顶、尖拱和花窗玻璃。
- 著名的中世纪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坎特伯雷大教堂和科隆大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恢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建筑师开始重视比例、对称和对光线的运用。
-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包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和罗马的圣安吉洛堡。
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 巴洛克建筑强调豪华、复杂和装饰性。
建筑师使用曲线、复杂的立面和雕塑来创造戏剧性效果。
-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凡尔赛宫、圣彼得广场和维也纳的圣查理教堂。
新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19世纪):- 新古典主义建筑回归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原则,强调对称、简洁和比例。
- 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包括美国国会大厦、巴黎凯旋门和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至今):-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性、简洁和纯粹性。
建筑师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
-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法国巴黎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和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以上是西方古建筑史的概述,涵盖了从古希腊到现代主义的不同时期和风格。
西方建筑史

一、欧洲古典建筑古希腊盛期的建筑、罗马共和盛期与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同称为欧洲古典建筑。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于半岛南部、爱琴海上诸岛、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它和后来古罗马盛期的文化,历史上同称之为欧洲的古典文化。
(一)古希腊建筑公元前5世纪中叶起的100余年间,史称古典文化时期,建筑也被称为古典建筑。
当时的建筑以神庙为中心,还有大量的公共活动场所,如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与敞廊等,建筑风格开敞明朗,讲究艺术效果。
1.柱式欧洲古典建筑是以石材为建筑材料的。
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决定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称为柱式。
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两大部分组成,典型的希腊柱式有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与科林斯柱式等三种,希腊柱式后来为罗马所继承与发展。
所谓古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玉柱式和后来古罗马发展了的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共称古典五柱式。
2.范例(1)雅典卫城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于公元前4世纪。
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岗上。
建筑物分布在山顶天然平台上。
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的铜像。
主要建筑物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以及卫城山门。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
帕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其他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
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2)帕提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至公元前432年,为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
其形制是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即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
建在三级台基上,两坡顶,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山花。
这种格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
神殿外围的多立克柱式被誉为此种柱式的典范。
该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风格开朗、比例匀称、雕刻精致,并应用了视差校正手法。
帕提农神庙是多立克柱式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古典建筑杰出范例。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2 、券拱技术 - 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成就,对欧洲建筑 最大贡献,源于北邻,伊达拉里亚西亚的叠涩假券 • 穹顶a、筒顶拱-单一空间(侧推力大,且不灵活) a. 十字拱(交叉拱)-向复合空间发展(拱力集中在四个角柱上) 摆脱了承重墙,解决承重问题,解决了内部空间 b. 拱顶体系-复合空间产生 • 一列十字拱-形成了有轴线的内部空间,空间通畅复杂 • 为了平衡十字拱的侧推力-一列十字拱串联,互相平衡纵向的 侧推力而横向的侧推力,由两侧的若干筒形拱抵住,筒形拱 的侧轴,同这一列十字拱的纵轴相垂直,他们本身的横推力 相互抵消,只在最侧才需要的承重的墙体。 a. 肋架拱:用肋梁减轻自重,减少侧推力,摆脱承重墙。 • 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维护部分,在一系列发券之间,铺设 石板或混凝土。 • 减轻屋面荷载,并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摆脱承重墙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六、代表建筑 • 1、大角斗场(大斗兽场):圆形剧场,共和末期,AD70-80年位于 罗马城,角斗场时型制服胎于剧场,两半圆形剧场相对而成。 • A、圆形:长轴100m,短轴156m,周长527m 是服务区:容栏,角斗士准备室,派水管道(坡度62%,观赏条 件好) • 表演区:地板撒砂土,a、防打滑b、吸血 • 大解场也可以从输水道引水,积水成湖,表演海战场面,AD248庆祝 罗马1000年时 • B、结构-混凝土筒形拱与交叉拱。空间关系复杂,但井井有条,看台 架在三层放射状排列的混凝土筒型拱上,每层80个喇叭形拱,底层平 面上,结构面积只占六分之一 • C、材料-使用经济合理 • 不同部位的混凝土骨料不同,基础的骨料较重,越往上骨料越轻,基 础用火山石,墙用凝灰岩和灰华石,拱顶用浮石,柱子,楼梯,座位 等用大理石
第五章
外国建筑史笔记

外国建筑史笔记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每个时代的文化、社会和艺术风貌。
在世界范围内,外国建筑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古代文明时期。
在这些古老的文明中,建筑艺术已具备了惊人的成就,为现代建筑师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灵感。
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奇迹之一。
这些庞大的三角形建筑物能够保存法老的遗体和财富,以保证他们在来世安全穿越。
金字塔的建造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精心的设计。
这些建筑展示了古埃及人民的高度组织能力和卓越的工程技术。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与埃及的截然不同。
古希腊人注重建筑的轻盈和优雅。
在古希腊城邦中,有许多伟大的建筑作品,如雅典的帕台农神庙。
这座神庙是由长长的大理石柱子支撑着的,精细的雕刻和比例的完美配合使其成为古代世界中的建筑杰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罗马的建筑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的特点,并发展出独特的风格。
古罗马工程师采用了拱形结构,使得他们能够建造更宏伟的大型建筑,如赛马场和建筑群。
而古罗马斗兽场则充分展示了他们在建筑和工程领域的卓越才能。
中世纪的欧洲见证了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兴起。
哥特式建筑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特点是高大、细致的尖顶和镶嵌玻璃的彩色窗户。
巴黎的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之一,其壮丽和精致的设计成为了欧洲建筑史的里程碑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建筑艺术的中心。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们开始回归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风格,并加入了新的艺术元素。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巨大的圆顶成为了现代建筑技术的开创。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现代建筑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钢铁和玻璃成为了建筑材料的新选择,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城市规划成为了当时的潮流。
例如,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和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标志性建筑,展现了现代建筑师的创造力和勇气。
20世纪的建筑史见证了许多新的创新和实验,如包豪斯学派和现代主义建筑。
包豪斯学派强调功能主义和简洁性,追求合理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世*建筑史行建造,但在法兰克王国的传统中心地区,法兰西北部和德意 志东北部,在9世纪便已经出现了所谓加罗林风格。10世纪以后,各地的技术逐渐走向成熟t 出现了更多的地方风格,倒如奥托风格于德意志,诺曼风格于诺曼底和英格兰,等等。现在一 般将9-10世纪,或至少10世纪,称为前罗马风时期。值得注意的足,这些地方风格全都产生 于远离罗马帝国中心甚至从未进入罗马帝国版图的地方.标志着起源于东地中海的两方建筑开 始覆盖到整个欧洲大陆。 至1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和朝圣活动的开展,欧洲重新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各地 的建筑技术和风格开始融合,递形成罗马风。故岁马风时期目前一般认为实为1卜12世纪・罗
关键词t外陶建筑±.两方建筑史.教学体系.前岁乌凡.^nDo∞
Abstract: The reaI teaching content ofForeign Architecmml History,a COTe course ofChine=se architecture pro怔ssional education.{s mainly western architecluraI history.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histerical and soci柚background and the meaning ofthis phenomenon.puts forward some key point Pre.romemcsque and Romanesque.Europe architactufal development in 17-18 century exeept and France.and Art Occo.what a”ignored in teaching w船km architectural history,and gives Italy persOnaIthinkingon constructing amore reasonable Cour¥_eofstadvjnforeign architeeturaI history. Dc∞ geywords:Foml口AIehitgcturaIHissow,wemmArchit“mral such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欧洲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路易十四于1643年登上 法国王位,在他的长期统治下,法国进入鼎盛时期;西班牙从此失去一流大国地位;德意志地
20∞世界建筑史教学%Ⅱ究茸K研讨会(论文粜
方完全变成一盘敞沙.神圣罗马帝国从此名存实亡:荷兰tf【I瑞典成为欧洲强国:被得世于1672 年出生.他将发动俄罗斯的改革开放运动。甚至就连自从伊丽莎白一世工驾薨逝以来一直处于 功端之中的英伦::岛。也在1688年进行“光荣革命”.完成了联台王国的建设。 在此期间,意大利也洛克和法国古典主义成为欧洲建筑主流,但寅际r它们是一个硬币的 两面: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下若起和得到保护的欧洲大小君主,在凡尔赛的启示和激励之 下,疯狂地为自己建遗大型建筑。这个时期是欧洲建筑的一个十分璀璨而又相当多样化的时期, 除法国和意大利之外,在备地都出现了杰出的建筑师和建筑作品.尤其在结束了宗教冲突的德 意志和中欧请邦国。如费舍尔,希尔德巾兰特.被{!擎尔曼.纽曼.均为一时之选。维也纳的盎 理教堂、上美景寓,德粜斯顿的茨温格宫,维尔兹堡的主教富.班贝格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 均为人间杰作,是最杰出的晚期巴洛克作品。[9]甚至在不列颠的伦敦,也有面思爵士这样的杰 出业余建筑师建造了圣保罗太教堂这样的鸿篇巨制,混台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伯托孟特和米 开朗基罗、意人利和{击国的影响。[10] 这个多姿多彩的年代,在巾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差异甚大。在前述5所 学校的教学大纲中.教学时数从0学时至4学时不等,平均为1 6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比例 则自o%至8.33%不等,平均为3 01%。(图6)说实话,8.33%的比例或许是高了点,但完全不提 恐怕是小合适的。
之外。至今仍无明显影响。
嘲2原台湾总督府外戢。K胛akura最镕
”“”5謦翟豢毳增“妒
三、西方建筑史的若干村题 这样.外国建筑史的主要教学任务,实际上应该是
图4舶口法院大棱,姚麓撬黪
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西方建筑?它的发展过程如何?它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如何?它是如何从东 地中坶地区的种地方风格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总体而言,目前通行的教学体系运行得相 当不错,但仍有一些小问题值得思考。 3.1前罗马风和罗马风 n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欧洲陷入长期的程乱和分裂状态;此一状态至800年查理曼加冕为 望帝时基本结束。此后.欧洲各地的建筑话动逐渐恢复。虽然在各地多半都只能根据本地以往
为l 65。(图5)这5份大纲来自5所历史非常不同的学校,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罗马M建筑教学时数及占课程总学时百分比
I
学校5
!一『—一
一——r。_uL-1
学校4
学授3
一
丽糊面墼
}—。÷2司
7
学校2
学校1
■_一|
—:一
田5罗马风建筑在5所院校外国建蟪史教学大纲中所占学时丑比例,黼统¨制圈
3.2
17-18世纪欧洲除意大利和法国以外其他地区建筑发展
二、为什么是西方建筑史 名为外国建筑史而实际为西方建筑史,这种情形的产生,由来有自。1896年,英国人弗莱 彻教授父子出版了《弗莱彻建筑史》第一版,为西方建筑史建立了一个清晰无比的体系,从此 奠定了该书的权威地位;但在1901年该书的第四版中,小弗莱彻为该书第一次增加了一个被称 为“非历史风格”的部分,包括印度、中国、日本和阿拉伯建筑等等。相应地,原有的西方建 筑史部分则被称为“历史风格”。小弗莱彻,也就是后来的弗莱彻爵士,解释道:“它们并不是 西方建筑价值的一部分,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联系,更没有什么突出特征……但是作为一部完 整的建筑史,应当包括它们。”[4]据说这段话影响到梁思成先生,使得今天我们有一门叫做中 国建筑史的课程。但是外国建筑史的内容,则实际上基本仍是小弗莱彻所界定的这些内容。 1493年之前,西方建筑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基于欧洲的地区性建筑风格。但在这一年,哥伦 布到达巴哈马群岛,殖民时代开始,这种起源于东地中海地区的建筑风格从此开始向世界各地 扩张。这一年米开朗基罗才18岁,建筑的文艺复兴开始还不到100年,欧洲人的建造方式相对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优势还不明显甚至压根就没有,故此一扩张过程,最初多半仍然是基于火和 剑的。南美洲是欧洲殖民者最初开拓的地方,这里的殖民化最为彻底,欧洲建筑风格在这里最 终完全取代了原有的地方建筑传统,使其成为西方建筑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皮萨罗上尉 及其同伙所发挥的作用,肯定超过任何建筑师。[5]但在工业革命之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由于中国建筑传统的巨大存在,东亚其实是受到西方建筑影响最晚的地方。直至1840年, 除了一些大陆边缘岛屿和几座孤立的教堂之外,在整个东亚几乎没有西方建筑的痕迹。但在
2009 m#建筑史教学与研究目际研讨台(论文集
外国建筑史还是西方建筑史
蚺藉
(南一大学建筑系)
论文摘要: 中圈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外周建筑史》.实际教学内容一直是以西方建筑史为主体。 本文试图分析形成此一现象的历史与社会摹础及其意义,提出西打建筑史教学中若1。被忽视的 关键环节如前罗马风和罗马风、17一18世纪欧洲除意大利和法国以外其他地区建筑发展、An D%o萼内容,井就构建个更合理的外国建筑生教学体系提出个人的思考。
马风是一个时期而非一种风格:各地的传统、技术和趣味并不相同,但由于共同的目标——以 拱券覆盖教堂屋顶——而导致建筑形象具有某种共性。[8]
12世纪之后,哥特在重新联合起来的欧洲迅速普及,虽然各地仍有自己特点,但哥特作为 一种普遍的特征成为一种真正的国际式风格。 因此,前罗马风和罗马风的300年.即公元800--1100年.是一个关键时期,是罗马帝国 崩溃后欧洲建筑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事件对此后欧洲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发展至关 重要,对理解西方建筑历史至关重要。哥特的许多重要特征均在此时形成或开始形成。一些做 法影响到文艺复兴甚至更晚。但在目前通行的教学体系中,对这一时期过于忽略。笔者拜读了 5份兄弟院校的教学大纲,其中并无1份出现加罗林风格或前罗马风字样:罗马风部分的教学 时教从O.5学时至2学时不等,平均为1.1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比例则自I*至3%不等,平均
as
History,“uT∞ofSⅡly,PreⅧcsq∞.,m
一、什么是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是什么?这是个问题。对中国学生而言,除中国以外的切国家都是外国: 联合圆目前有192个会员国。蘸去中国.还有191个。显然,对一个18岁的年轻人而占。用4 或5_}F的时问学习191个国家的建筑史是不现实的。因此.获们必须作出选择,有选择地学习 某些国家的建筑史,『『lf放弃另一些国家的建筑史。 选择诽,放弃谁?这是更为困难的问题。倒如,莱索托王国的建筑史可能报有意思。在非 洲南部一片美丽的山地上.至迟 在16世纪前已经有巴苏陀人定 居:1830年代成立王国后.各种 欧洲传教士,包括罗马天主教和 各种新教便纷至沓来,建直教 堂:1840年代后遭到布尔人大举 ^侵:1868年起成为英吲保护 田:20世纪以后一直受到南非的 巨大影响。[1]在这个小王国. 巴苏陀人的游牧传统、英国或者 荷兰殖民者的建筑传统以及现 代建筑的影响,至今仍在大街上 并存。(罔1)然而.这个国家的 建筑史,实际上从未进入过中国 建筑教育体系.
罔I菜索托I围首郜马奏卢田I大街齿景.aepunk20摄影
2009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目前,在中国的外国建筑史教育中占去大部分时间的是所谓的西方建筑史。这个字眼本身 也是一个问题,什么是西方?显然不是所谓“西方极乐世界”,而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 经典解释:指欧美各国,有时特指欧洲各国和美国。[2]但即使如此,问题仍然存在:一欧洲国 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2005年获得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一项世界遗产,是它的 首都莫斯塔尔旧城和旧桥地区。世界遗产委员会称,“莫斯塔尔一直以来因其古老的土耳其房屋 和老桥(Stari Most)而闻名,并因此桥而得名。然而,在1990年冲突期间,这个古镇的大部分 地方和由著名建筑师思南(Sinan)设计的老桥都遭到了摧毁。……老桥地区融合了前土耳其、 土耳其东部、地中海和西欧建筑风格,是一个典型的多文化城市住区。”[3]然而,所提及的这 些建筑和建筑师实际上也从未进入过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相反,非洲国家埃及和亚洲国家伊拉 克的早期建筑,倒是在中国的外国建筑史教学中一向占有一席之地。 实际上,所谓西方建筑史,所指的很可能是一种建造方式、建筑风格或传统的历史,该传 统最初在东地中海地区形成,以后成为一种环地中海的建筑风格,影响所及甚至达到波斯湾; 后来,虽然在地中海南岸的影响逐渐消退,但其影响却向北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并且在各地 产生出分支;在殖民时代开始后,其西欧部分的一些分支影响到世界各地,并且率先实现工业 化,最后成为全世界主动接受的唯一一种建筑风格。此种风格或传统形成、发展的历史及其各 个时期的重要特征,就是中国的外国建筑史教学一贯的主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