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五.问题:
1.古罗马建筑的成就; 2.古罗马万神庙简介; 3.解释“巴西利卡”; 4.(选作)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关联与区别
(传承关系、建筑类型、建筑材料、建筑技术、 建筑风格等)。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四.小结:
1.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并大大向前发展, 达到古代奴隶制社会的最高峰。 2.使用券拱技术:筒形拱、交叉拱、肋架拱。 3.天然混凝土的使用,摆脱承重墙,解放了内部空 间。 4.在建筑理论方面:《建筑十书》总结了当时的建 筑经验,成为后来复兴古典的蓝本。 5.艺术成就: 建筑形式:柱式、券柱式、叠柱式、集中式构图。 审美意象:宏伟、壮观、封闭。 室内装饰: 富丽辉煌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二.古罗马的建筑特点:
4.柱式的发展
(1)类型: a 塔斯干柱式 b 罗马多立克柱式 c 罗马爱奥尼柱式 d 罗马科林斯柱式 e 组合柱式
二.古罗马的建筑特点: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希腊柱式
罗马柱式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二.古罗马的建筑特点: 4.柱式的发展
(2)券柱式:
在柱式的开间中 间夹着一个券洞的基 本构图单位。即在支 撑券洞的厚重墙体或 墩子上贴上一个装饰 性的柱子,而且从柱 脚到檐部线脚统一。
三.典型实例: 2.罗马大斗兽场---公共建筑
罗马大斗兽场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三.典型实例: 2.罗马大斗兽场---公共建筑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三.典型实例:
2.罗马大斗兽场---公共建筑
(1)概况:椭圆形平面,长轴188 米,短轴156米,周长527米。
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 观众席60排座位,分5区,等级 强 (2)结构: 底层7圈灰化石的墩子,每圈80个 1-2、2-3环形筒拱覆盖 3-4 放射形筒拱 4-5 环形拱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② 万神庙 ·正殿建于120-124年 ·沿革: 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雷击火毁 公元120年建圆形神庙 公元202年建希腊式门厅 ·跨度43.43M ——古代建筑跨度之冠 ·顶端高度也是43.3M ·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征天宇。它中央开一个
角斗场、神庙与浴场
纪念性建筑
帝国时期,歌颂权力、 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 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出 现了凯旋门、纪功柱和 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 等纪念性建筑
·3世纪起帝国经济衰退、建筑活动也逐渐没落。 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395年分裂为东、西 罗马帝国。直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古罗马建筑特征与成就 1·建筑技术方面,古罗马发生了一次飞跃。它突
奥古斯都拱门型制单门洞三门洞实例泰塔斯第度凯旋门8年建于82年组合柱式完美的构图单门洞凯旋门的代表?影响?构图?法国星形广场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2年年?三门洞凯旋门的代表之一?影响构图?赛弗拉斯凯旋门?2年建于公元203年?三门洞凯旋门的?代表之一?二二纪纪功柱纪念柱?起源?实例?图拉真纪功柱?建于公元113年?位于图拉真广场?高3523m?型制?雕刻?三三广场?起源希腊化时期以市场为主的广场纪念性广场?实例?罗曼努广场?庞培广场?帝国广场?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四哈德良宫殿陵墓?哈德良离宫?占地7平方公里?四周围绕人工河?列柱式门廊和高?墙与外界隔开?118125?长水池130??哈德良墓?建于135140年?为直径732m5?高高457m的鼓?形建筑?立于90m2高?229m的台基上?中世纪用作碉堡4455威特鲁维与建筑十书威特鲁维古罗马军事工程师生卒年不详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1、《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作,在建筑学术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2、帆拱:拜占庭建筑中的代表结构体系;它是指在穹顶水平切口和四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代表建筑为圣索菲亚教堂3、“少就是多”:1928年,由密斯提出;以结构的少换来功能的多和空间变化的多;以形式被净化后的少换来百看不厌的多;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4、粗野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设计倾向;其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他们的粗鲁组合;代表人物有柯布西耶代表建筑有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
5、雅典卫城:古希腊纪念希波战争胜利在雅典一座孤立的小山岗上修建;由卫城山门、胜利女神庙、帕提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等建筑组成;各个建筑居于不同的位置上,考虑到游行庆典时的视线;卫城整体构图和布局自由,各建筑间形成呼应对比,突出帕提农神庙的主体地位;其中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多立克柱式最高成就的代表,伊瑞克提翁则其代表着爱奥尼柱式。
6、哥特建筑:中世纪西欧代表建筑形制;它的结构特点为:使用过骨架券作为拱顶承重构件;使用飞券抵挡中厅十字拱起脚处侧推力;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拱和尖券;代表建筑为巴黎圣母院。
7、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制品,追求自然及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代表作有韦布设计的“红屋”;其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有一定的启发。
8、典雅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美国的一种设计倾向;其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代表人物有斯通、雅玛萨奇等;代表建筑有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等。
外国建筑史图表(古代史部分)

(6)巴西利卡(Basilica)。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厅性公建。如图拉真巴西利卡。
(7)居住建筑。一类是四合院式或明厅式,内庭与围柱院组合式如庞贝城中的潘萨府邸;另一类是城市中的公寓式。
(8)宫殿。罗马的阿德良离宫,斯巴拉多的戴克利提乌姆宫。
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
建筑空间创造
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建筑形式。
重要建筑类型:
(1)神庙。万神庙又叫潘泰翁,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
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办法。
(一)、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1米。
(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成,防御性强。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城市广场
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周围各类公建、庙宇自发性建造,形成开放式广场,代表性广场为罗马的罗曼奴姆广场。
帝国时期的广场以一个庙宇为主体,形成封闭性广场,轴线对称,有的呈多层纵深布局,如罗马的图拉真广场。
风格特征:其大型公建风格雄浑、凝重、宏伟,形式多样,构图和谐统一。
建筑师与建筑著作维特鲁威(Vitruvius)的《建筑十书》是现存欧洲最完备的建筑专著,书中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原则,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ppt课件

·空间:超人体尺度、封闭、静态、无导向 ·形式: —椭圆造型,便于观赏,豪华辉煌 —叠柱的运用:丰富了立面,减少了建筑的沉
重感 —立面构图: 多重对比,如虚与实、方与园、
光与影、凸与凹 ·结构 —以券拱架起一圈观众席。运用了混凝土的筒
形拱与交叉拱
② 奥朗日剧场 ③ 古马采鲁斯剧场
三·浴场
浴场是古罗马时期用于沐浴、文体、商务、社交等用 途的大型公共建筑。
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中有这样的文字:
发达的奴隶制把大量自由民从生产中排挤出 来,成了无业的游氓。但他们是罗马的全权公 民,一只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奴隶们频频起义 的背景下,在奴隶主内部激烈的夺权斗争中, 他们举足轻重。执政官和皇帝不仅要用国家的 或私人的钱财养活他们,还要用各种热闹的、
3·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476年)
·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奥古斯都称帝。 从帝国成立到公元后180年左右是帝国的兴盛 时期
·代表建筑: 大型公共建筑 如规模宏大与豪华富丽的剧场、
角斗场、神庙与浴场
纪念性建筑
帝国时期,歌颂权力、 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 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出 现了凯旋门、纪功柱和 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 等纪念性建筑
古罗马剧场
·券拱结构 ·半圆平面 ·封闭 ·实例 奥朗日剧场
古罗马角斗场
·券拱结构 ·圆形平面 ·封闭 ·实例洛克希姆角 斗场
2·实例
① 洛克希姆角斗场(一称“大角斗场”) · 建于70-82年,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 · 长轴188米,短轴156米;中央的角斗区长
轴86米,短轴54米。 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分为5个区 · 功能:交通路线分工明确,沙池有地下入
·罗马在统一半岛与对外侵略中聚集了自然资 源,有可能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 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2 、券拱技术 - 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成就,对欧洲建筑 最大贡献,源于北邻,伊达拉里亚西亚的叠涩假券 • 穹顶a、筒顶拱-单一空间(侧推力大,且不灵活) a. 十字拱(交叉拱)-向复合空间发展(拱力集中在四个角柱上) 摆脱了承重墙,解决承重问题,解决了内部空间 b. 拱顶体系-复合空间产生 • 一列十字拱-形成了有轴线的内部空间,空间通畅复杂 • 为了平衡十字拱的侧推力-一列十字拱串联,互相平衡纵向的 侧推力而横向的侧推力,由两侧的若干筒形拱抵住,筒形拱 的侧轴,同这一列十字拱的纵轴相垂直,他们本身的横推力 相互抵消,只在最侧才需要的承重的墙体。 a. 肋架拱:用肋梁减轻自重,减少侧推力,摆脱承重墙。 • 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维护部分,在一系列发券之间,铺设 石板或混凝土。 • 减轻屋面荷载,并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摆脱承重墙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六、代表建筑 • 1、大角斗场(大斗兽场):圆形剧场,共和末期,AD70-80年位于 罗马城,角斗场时型制服胎于剧场,两半圆形剧场相对而成。 • A、圆形:长轴100m,短轴156m,周长527m 是服务区:容栏,角斗士准备室,派水管道(坡度62%,观赏条 件好) • 表演区:地板撒砂土,a、防打滑b、吸血 • 大解场也可以从输水道引水,积水成湖,表演海战场面,AD248庆祝 罗马1000年时 • B、结构-混凝土筒形拱与交叉拱。空间关系复杂,但井井有条,看台 架在三层放射状排列的混凝土筒型拱上,每层80个喇叭形拱,底层平 面上,结构面积只占六分之一 • C、材料-使用经济合理 • 不同部位的混凝土骨料不同,基础的骨料较重,越往上骨料越轻,基 础用火山石,墙用凝灰岩和灰华石,拱顶用浮石,柱子,楼梯,座位 等用大理石
第五章
外国建筑史05-古罗马

☆ interior
☆ Pantheon Rome, AD125-128
Marble, brick, concrete
☆ Monticello
Virginia, 1769-1809
home of Thomas Jefferson
brick and wood
公共浴场Baths
·关于浴场:社交场所。
凯旋门Triumphal Arch
·来自于伊达拉里亚的木结构凯旋门
☆ Arch of Titus 81AD ☆ Arch of Septimius Severus ☆ Arch of Constantine, Rome, 312-315A.D.
关于凯旋门的构图和不同评价 比例分析:课外作业
☆The Arch of Augustus Susa, 9 – 8BC
☆ Pompeii in AD79 Plan
☆ Pompeii Palaestrae
☆ Pompeii
☆ City of Timgad Plan
1 Forum 2 Theater 3 Arch established by Trajan North Afira
☆ City of Timgad
☆ Wall paintings bedroom of a villa, near Pompeii, Mid-1st century BC
☆ Main peristyle and Garden, J. Paul Getty Museum California
庙宇
·约前509年,罗马人建成卡彼托林大神庙(供奉三大神), 伊达拉里亚式,木石结构。 ·伊达拉里亚传统 前廊而非围廊 庙宇的世俗性:位于城市之中,观看面集中,故正面重要。 (与帕提侬的比较) · Maison Carree
01外建史(全)

2、构造: 分四级,各级土台外层用火砖砌成,而且砖色不同 第一级黑色象征地下世界;第二级红色象征人世,
第三级青色象征天堂,最上一级白色象征太阳; 塔的上层是一个小神庙祭室。
二、萨尔贡王宫(萨艮王宫)
1、坚固 2、人首翼牛像 3、观象台
4、重视装饰:有墙群,大量使用贴面 砖、琉璃砖,重点部位还做浮雕
——即“美加仑式”,在规则的长方形中,以 狭端为正面,门口设两个柱子,并且在这两端构 成三角形的山墙。
列柱式——在端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一 端或两端设一列柱(四或六根)。
列柱围廊式——在神庙四周设一圈柱廊。 假列柱围廊式——将柱演变为壁柱。 双列柱围廊式——内部为壁柱,外围一圈柱廊。
1、 实例:奥朗日剧场
2、罗马大角斗场 型制:平面采用椭圆形 结构:观众席架在环形拱和放射形拱上 功能:功能合理,疏散人流迅速;对以后
的体育馆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面:存在着多种对比
大角斗场
——外墙以灰白色凝灰岩砌筑,高50m,气势非凡
二、神庙
1、梅宋卡瑞神庙
2、万神庙(Panthon,又称潘提翁神庙) 门廊:面阔33m,正面八棵科林斯柱子;
南立面:采用一大片封闭的石墙,主要是为了起 到衬托的作用;
北立面:有意识地将门厅拉出,便于山下的观瞻
伊瑞克先神庙的西、南立面
伊 瑞 克 先 神 庙 的 女 像 柱 廊
5、雅典娜雕像
§3-5 希腊化时期建筑
一、突破了古典时期城邦的局限,随着经济的繁荣,建 筑的规模、类型、施工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 开拓了新领域:
b. 空间:内部空间简洁、多变,开创了内部 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
尼姆水道
返回
四、巴西利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一 人文状况 1、历史:
古罗马建筑
罗马城起源的传说:BC8拉丁公主西拉维姬看守圣火,与战 神私通生双子,神怒弃其婴,罗摩鲁斯兄弟为母狼所 哺,长大后建罗马城。 BC8-6,王政时代,有七个部落联盟首领统治,七丘之城。 BC510-BC30,罗马共和国-奴隶主贵族专政制,元老院(贵 族)掌权,自由民的共和政体。 BC30- AD395罗马帝国-元首制,奥古斯都称帝。军事强权专 政,AD1-3是罗马帝国最强大时期,也是建筑最繁荣 时期,AD4罗马分裂a、西罗马在AD5灭亡b、东罗马拜占庭帝国
• 五、古罗马柱式: 更华丽,稠密,复杂,继承了希腊
柱式,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柱式更华丽,更稠密,更复 杂了,因为罗马帝国的公共建筑物规模大了,作为失去建 筑物真实的尺度,也会使柱式显得更空疏,粗糙,各组成 部分,划分得更细一些,用复杂线脚代替简单线脚,用精 致的雕饰丰富他们。适合豪华的风气和审美习惯,堆砌过 分。 Doric-希腊朴素而偏于沉重被淘汰,不太粗壮而且有线 脚和柱础,易于其他几种柱式协调,但失去了鲜明的个性 Corintio-富于装饰性,被大量采用 复合柱式-Ionic的涡券,corintio的忍冬草叶上 塔斯干-简单,接近于Doric,但没有凹槽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D、功能-人流组织合理,先找各区入口,再找各区楼梯 • 座位-代体育场们采用 • E、立面-雄伟,离48.5m分4层,底下三层为券拱式拱部,第 层为实墙,由下而上依次为塔斯干,爱奥尼,科林斯,第4层 实墙,外饰科林斯壁柱,一圈80个开间只有长短轴两端4个大 门,稍有不同,椭圆形形体和券柱式造成了丰富的光彩变化 和对比,而它的单纯,简练使它又更显得宏大庄重 • 大角斗场壮丽的形象,给每个人的强烈印象,狄更斯,在 1846年写道,这是人们可以想象的最具有震撼力的,最庄严 的,最隆重的,最恢弘的,最崇高的形象,又是最另人悲痛 的形象,在它血腥的时代,这个大角斗场场巨大的,充满强 劲生命力的形象,没有感动过任何人,现在成了废墟,它却 能感动每个看到它的人,感谢上帝,它成了废墟。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3、木衍架-能分解辩受拉构件,受压构件, 并采用了相应的接点,构造方法和形式 • 4、空间的发展 • a、大空间的塑造,贡献卓越,(古代及文 艺复兴皆无出其右) • 局限-单一空间 • 发展:摆脱承重墙-十字拱十柱十墩,墙上 可以开窗 • b、单一空间,复杂组合空间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4、复合柱式:将Ionic的涡卷45度斜放加到科斯林柱头的忍冬草叶上去,
定型规定,量化 规定,柱式更华丽 5、淘汰了Doric产生新的Doric柱式-增加线脚,柱础 • 古典柱式:是指古希腊与古罗马的Doric柱式,Ionic柱式,科斯林罗 马的塔司干柱式和复合柱式 a. 与古希腊比柱式的艺术品位降低了 b. 创造了叠柱式和券柱式 c. 适用性扩大了,造型能力丰富多样 • 一直流行到19世纪,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才得以摆脱柱式 6、古罗马的柱式的一些做法,使一些柱式建筑降低了艺术水平券柱式从 结构要求-单纯的 装饰元素,忽略结构逻辑,片面的追求装饰,堆 满浮雕,承重构件也如此,17c的英国建筑师涡顿爵士,痛斥罗马的 科林斯柱式是充满了肉欲的,总体上说,罗马人对柱式的发展有积 极贡献,尤其创造了叠柱式和券拱式,并且初步制定了它们的规范, 使柱式使用性更灵活,造型能力更丰富多样。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工程技术是一切建筑得以实现的根本。 • 1、火山灰混凝土---大大促进了券拱结构的发展,是良好的天然混凝土, 古罗马人以维苏威火山灰+碎石+水 • 火山会混凝土的特点: • a、易开采,运输便利,便宜 • b、节约石材,减轻自重 • c、技术性不高,节省工匠。混凝土发展的条件,大大加快了加工速度 • 技术:分格浇注:拱顶用砖券分成小格后浇注,间隔不易流动;混凝土收 缩均匀,不产生裂缝,可分段浇注:砖券不厘,摸板厚度减少 • 活性材料:天然火山灰,相当于今天的水泥,水化拌匀后,凝结耐压很高 • 骨料:碎石,断砖,砂子 • 在多层建筑中底层用凝灰岩,做骨料 • 二层 灰华石 顶层 多扎浮石 • 古罗马宏伟壮丽的城市和建筑,工程量之大,靠的是工程技术的革新 • 拱券结构也用于混凝土的使用,使施工之难度有所降低 • 混凝土的可塑性使拱券较以前节省了大量需要高技术的做工(简称拱,万 神庙顶)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2、文化: 古希腊、叙利亚、小亚西亚,埃及文化 古罗马人对希腊文化,十分崇拜,古罗马建 筑是在古希腊建筑上,直接发展,是古希 腊建筑的延续和发展,BC190,古罗马人 战胜马其顿,征服希腊 • 3、宗教: AD1产生基督教,基督-希腊语中的救世主。 AD4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第五章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2、券拱技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成就,对欧洲建筑 最大贡献,源于北邻,伊达拉里亚西亚的叠涩假券 • 穹顶a、筒顶拱-单一空间(侧推力大,且不灵活) a. 十字拱(交叉拱)-向复合空间发展(拱力集中在四个角柱上) 摆脱了承重墙,解决承重问题,解决了内部空间 b. 拱顶体系-复合空间产生 • 一列十字拱-形成了有轴线的内部空间,空间通畅复杂 • 为了平衡十字拱的侧推力-一列十字拱串联,互相平衡纵向的 侧推力而横向的侧推力,由两侧的若干筒形拱抵住,筒形拱 的侧轴,同这一列十字拱的纵轴相垂直,他们本身的横推力 相互抵消,只在最侧才需要的承重的墙体。 a. 肋架拱:用肋梁减轻自重,减少侧推力,摆脱承重墙。 • 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维护部分,在一系列发券之间,铺设 石板或混凝土。 • 减轻屋面荷载,并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摆脱承重墙
古罗马建筑
• 5、文字 拉丁字母,现在宗教,法律,医学领域中多使用 《建筑十书》(p67)维特鲁威,BC1 a、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b、系统的总结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经验 c、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实用,坚固, 美观 d、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原理:a、忽视了券拱技术和天然火山灰混凝土的重大成就,贬低 了他们的质量 b、对柱式和一般的比例规则,做了过于苛细的量的规定 c、文字有点晦涩,有些地方焉语不详
• • • •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1、券柱式:一个券洞和套在它外面的一对柱子,檐部,基座等所形成
的构图单元-券十柱式(直线与曲线,方形和圆形,实体和虚实空 的绝妙组合形体变化和光影变化很丰富) • 券拱结构-罗马 • 柱式-石头的梁柱结构的艺术形式-古希腊用柱装饰券-避免整形象的 承重感,以明确的形开间解立面构图 2、叠柱式:柱式的叠合使用,解决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 • 比较粗壮的简洁的柱式放在地层,越往上越华丽,符合力学原理, 通常底层为塔斯干(罗马多立克)-爱奥尼-顶层为科林斯-科林斯的 壁柱 • 建筑构图手法多了,大型建筑的尺度准确了,但是由于多种做为风 格标志的柱式的混用,使建筑风格就不纯净了 3、巨柱式:一个柱式贯穿二三层-文艺复习时期比较流行 • 解决大尺度建筑立面构图上,水平划分的单一性 • 同叠柱式合用可以突出重点,但带来尺度失真的问题。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三、希腊化时期,建筑发生了那些变化?(古希腊扩张 时期)
• 罗马人是伟大的建设者,BC3,古罗马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 即位,到AD149去世,他在罗马城修建了广场, 巴拉丁山上 阿波罗庙凯撒纪念堂,玛尔且勒剧场,玛尔斯战神,这些大 型宗教和公共建筑,改善了城市的供水,修复了对外者的大 道,奥古斯都的副手阿格里尼不但是个热心的建设者,而是 且能亲自做设计,兴建了罗马第一个所豪华的皇帝公共浴场, AD1c的罗马历史学家苏多尼斯写道:“奥古斯都得到的是一 座砖头的罗马城,留下的都是一座大理石的罗马城 市。”AD649 7月18号罗马发生大火,燃烧了整整9天烧毁了 三分之二的城市。传说皇帝尼禄,在弦琴的伴奏下,一面歌 喉,一面欣赏大火的光辉,火灾之后,尼禄得到了重建罗马 的机会。街道又宽又直,两旁房屋的正面临街,为了防火, 房屋的底层都要用砖头砌筑,房屋之间要留间隙,从城外引 水存入畜水池以备消防之用,在大街道上建造柱廊,使罗马 更卫生,更安全,更美丽。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1、公共建筑类型增加。会场、剧场、旅馆、 浴场、码头等有固定模式。功能适应性强。 • 2、技术手法改进。拱券,面砖,起重技术 (强有力的结构方法,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 • 3、建筑风格(向集中式构图发展)反映东西 文化的交融。由于东方文化的融入,在纪念性 建筑中采用集中式构图。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古罗马大角斗场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入 口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入 口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细 部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柱 式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柱 式源自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柱 式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四、古罗马建筑的结构体系;拱券技术 • 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的最大特点,最大成就。古罗马建筑的典型 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风格等都同拱结构有着血肉的联系。 正是出色的券拱结构技术使罗马的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 的可能,使罗马建筑那种空前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可能, 使罗马简化住那种空前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物质的根据,罗马人 继承了古希腊的建筑遗产,但由于券拱技术的改造,改变了建筑 的形制形式和风格,券拱技术保证他们不会成为简单的模仿者。 • 古罗马建设和建筑的伟大成就得力于它的拱券结构,也得力于它 的混凝土工程技术。 • 古罗马建筑的大幅度创新,前进,突破了古希腊建筑传统,简化 了建造技术就,降低了成本,加快了速度,扩大了建筑物的容积 和体量。改变了建筑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方法,重塑了建筑大形制。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世界建筑史上最光辉的一章,说它是 奇迹也不为过,古代建筑最高峰,最有创 造力的时代之一,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主要 集中在永恒之都罗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