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pdf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实验中,可以不用温度计的是( ) A.制乙烯 B.制溴苯 C.制硝基苯 D.石油分馏 2.全部属于纯净物的组合是( ) A.福尔马林、白酒、食醋 B.汽油、油脂、酚醛树脂 C.石炭酸、盐酸、冰醋酸 D.甘油、乙醇钠、氯仿 3.将1mol某饱和醇分成两等份。
其中一份充分燃烧后生成1.5 mol CO2,另一份与足量钠反应生成5.6 L H2(标准状况)。
这种醇分子结构中除羟基外,还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
则这种醇是( ) 4.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
下列各组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 A.Li,F B.Na,Cl C.Na,F D.Mg,O 5.通式为CnH2n-2的一种气态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这种烃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A.2种B.3种C.4种D.5种 6.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放置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a为非密置层,配位数为6 B.图b为密置层,配位数为4 C.图a在三堆空间里堆积可得 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D.图b在三维空间里堆积仅得简单立方堆积 7.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 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C.HCl 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 D.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 8.有一种脂肪醇,通过一系列反应可变为丙三醇,这种脂肪醇通过消去、氧化、酯化、加聚反应等变化后可转化为一种高聚物 ,这种醇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A.CH2=CHCH2OH B.CH2ClCHClCH2OH C.CH3CH2OH D.CH3CH(OH)CH2OH 9.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上,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Na+共有6个 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 10.X、Y、Z、W均为常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且物质类别不同,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X是羧酸,Y是酯 B.Z是醛,W是羧酸 C.Y是醛,W是醇 D.X是醇,Z是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答案符合题意,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已知化合物A(C4Si4H8)与立方烷(C8H8)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则C4Si4H8的二氯代物的 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3B.4 C.5 D.6 12.科学家最近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模型如右图(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X是一种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 C.X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有5个 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多 13.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区别苯和乙苯: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B.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加硫酸铜晶体观察现象 C.乙醇的消去反应、皂化反应、淀粉的水解反应均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D.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加入硝酸溶液,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检验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B.甲酸与乙二酸互为同系物 C.用浓Na2SO4、CuSO4溶液或浓硝酸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 D. (水杨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生成 、CO2和H2O 15.夏日的夜晚,常看见儿童手持发光的“魔棒”在广场上嬉戏。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卷Ⅰ(48分)说明:1、本卷分卷I和卷II,共30题,8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I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II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l 27 Na 23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有①石油的分馏②煤的干馏③油脂的硬化④蛋白质的盐析⑤蛋白质的变性⑥橡胶的老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①②④B.①④C.③④⑥D.①③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B.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苯酚的水溶液后会放出二氧化碳C.甲烷、苯、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3.下列各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C4H8和C5H10 B. C3H8和C4H10C.C2H4O2和C3H6O2D.C6H5OH和C6H5CH2OH4.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A.3,3-二甲基-1-丁烯B.2,2-二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1-丁烯D.2,2-二甲基-3-丁烯5.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CH2CH ClB.CH CHC.CH CH2D.CH2C(CH3)CH CH26.右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7.分子式为C4H8O3的有机物,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性质:①在浓硫酸存在下,能分别与CH3CH2OH或CH3COOH反应;②在浓硫酸存在下,能脱水生成一种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该物质只存在一种结构形式;③在浓硫酸存在下,能生成一种分子式为C4H6O2的五元环状化合物。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22.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c(H+)=c(OH-)=10-6 mol·L-1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23. 将含有0.4molCuSO4和0.2molNaCl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得到0.3molCu,另一
X2(g) + 3Y2(g)2XY3(g) △H=-92.6 kJ.mol-1
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容器
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的时间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X2Y2XY3①1302分钟放热
46.3kJ②0.41.21.2/Q(Q>0)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用XY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Y3)=1/30moI.L-l·s-1
电极上析出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A.4.48L
B.5.6L C.6.72L
D.13.44L
24.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3Zn-6e-+6OH-===3Zn(OH)2
B.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
C.充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阳极有1 mol Fe(OH)3被还原
D.充电时,电池的锌电极接电源的正极
25.如图所示,图中四种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了0.002mol电子,此时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
顺序为(不考虑溶液的水解和溶液的体积变化)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 c( CN-),用“>、 > > (3)>, > ()①否 AB ② c(CH3COO-)> c(Na+)> c(H+)> c(OH-) (每空1分) (10分) (1)原电池 阳极 (2)CH4+10OH--8e-=CO32-+7H2O Ag++e-=Ag H2和NaOH (3)HCl C C 200mL CuCl2溶液 ③ Zn Zn 200mL0.005mol H2SO4溶液 ② Pt Pt 100mL CuSO4溶液 ① D HCl Ag Ag B HCl Fe Ag C HCl Ag Ag A HCl C Ag 200mL NaCl饱和溶液 ④ Fe C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化学试卷命题人:穆华张敏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Cl:35.5 Br:80卷Ⅰ(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汽油、乙烯均为石油分馏产品C.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硝基苯和苯D.有机化合物都能燃烧3.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了HC9N链状分子,其结构式为:HC≡C—C≡C—C≡C—C≡C—C≡N,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重星际有机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B.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C.该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D.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4.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①CH2=CH-CH=CH2②CH3-C≡C-CH3③CH2=CH-CN④CH3-CH=CH-CN ⑤CH3-CH=CH2⑥CH3-CH=CH-CH3A.③⑥B.②③C.①③D.④⑤5.奥运吉祥物福娃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nOC COO CH2C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点燃方法区别羊毛与聚酯纤维B.聚酯纤维和羊毛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D.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加聚反应6.与O CH CH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卤代烃在NaOH存在下水解生成的有机物都是醇B.所有的一元醇都能被氧化为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醛或酮C.与互为同系物D.分子式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8.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 .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B .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C .向浓溴水中加几滴苯酚观察沉淀D .1 mol·L -1 CuSO 4溶液2 mL 和0.5 mol·L -1 NaOH 溶液4 mL 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 ,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9.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 )A .戊酸丁酯B .葡萄糖C .丙酸丙酯D .甲酸乙酯10.下列有关OHCOCH 3O NNH ONH CH 2CH 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反应B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21H 20N 3O 4 C .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该有机物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11.转变为的方法是( )A .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后,再加盐酸B .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SO 2C .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 溶液D .与足量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 3溶液二、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12.分子式为C 5H 10O 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40种,在这40种酯中由相同的碳原子的酸与相同碳原子的醇形成的酯有( ) A.4种 B.8种 C.12种 D.16种13.已知同一碳原子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C HOH CO H 。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届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调研试题新人教版

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S:32 K:39 Fe:56 Cu: 64 Ag: 108卷Ⅰ(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2分,计24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合物的组成或性质,以此能够说明该化合物肯定属于有机物的是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在氧气中能燃烧,且只生成二氧化碳 D.熔点低,且不溶于水2.某苯的同系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同条件下12倍于其体积的氧气,如此该有机物是A.C8H16 B.C9H12 C.C9H14 D.C10H83.0.1mol/LHF溶液的pH=2,如此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答案是A.c(H+)> c(F-) B.c(H+)> c(HF)C.c(HF)>c(OH-) D.c(HF) > c(F-)4.最简式一样,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辛烯和3甲基1丁烯 B.苯和乙炔C.1氯丙烷和2氯丙烷 D.甲基环己烷和己炔5.:H+(aq)+OH-(aq)===H2O(l) △H=-57.3 kJ·mol-1。
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响,其反响热分别为△H1、△H2、△H3,如此△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A.△H1=△H2>△H3 B.△H3>△H2>△H1C.△H3>△H1>△H2 D.△H2>△H1>△H36.某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如此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A.CH3CH2OCH3B.CH3CH〔OH〕CH3C.CH3CH2OH D.CH3CH2CHO7.如下8种有机物:① CH2==CH2 ② ③CH3OH④CH3Cl⑤CCl4 ⑥HCOOCH3⑦CH3COOCH2CH3⑧CH3COOH按官能团的不同可分为A.4类 B.5类 C.6类 D.8类8.50℃时,如下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答案是A.pH=4的醋酸中:c〔H+〕= 4.0 mol·L-1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D.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9.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如下反响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 2 PbCrO4〔s〕+2H+〔aq〕ΔH< 0该反响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响条件,如下示意图正确的答案是10.如下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酸或碱溶液中的K W比蒸馏水中的大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C.在Na2S 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D.NaCl 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样11.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复原的过程B.钢铁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响式为2H2O+O2+4e-===4OH-C.氯碱工业中,阳极发生的反响为2Cl--2e-===Cl2↑D.镀锌铁皮的镀层损坏后,铁更容易腐蚀1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参加0.1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化学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调研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 未新能的特点是资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新能标准的是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③⑤⑥⑦⑧D .③④⑤⑥⑦⑧2. .已知:①1 mol H 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kJ 的能量 ②1 mol Cl 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kJ 的能量 ③由H 原子和Cl 原子形成1mol HCl 分子时释放 431kJ 的能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 2 (g) + Cl 2 (g) == 2HCl(g)B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 ·mol -1C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 ·mol -1D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 kJ ·mol -13. 反应4NH 3(g)+5O 2(g )=4NO (g )+6H 2O (g )在2升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 3减少了0.12 mol ,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A .H 2O 0.002 mol·L -1B .NO 0.001 mol·L -1 C .NH 3 0.002 mol·L -1 D .O 2 0.0025 mol·L -1 4. 纳米钴(Co )是加氢反应的催化剂,500K 时催化反应:CO(g)+3H 2(g)CH 4(g)+H 2O(g) △H<0。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纳米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但平衡常数不变B .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的浓度减小C .温度越低,越有利于CO 催化加氢D .从平衡体系中分H 2O(g)能加快正反应速率5. 某温度下,反应SO 2(g)+21O 2(g)SO 3(g)的平衡常数K 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g)2SO 2(g)+O 2(g)的平衡常数K 2的值为A. 2500B. 100C. 4×10-4D. 2×10-26.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红棕色的NO 2,加压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 3的反应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7. 下列关于水的电离不正确的是A.加酸或碱一定抑制水的电离B.加盐一定促进水的电离C.升高温度,水的PH值变小D.常温下任何稀的酸、碱、盐水溶液中K W=10-14 8.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9. 常温下a mol·L-1稀氨水和b mol·L-1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对混合后溶液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若a=b,则c(NH4+)=c(Cl-) B.若a>b,则c(NH4+)>c(Cl-)C.若a>b,则c(OH-)>c(H+) D.若a<b,则c(OH-)<c(H+)10. 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HCO3-、Al3+、Cl-、NO3-B.pH=11的溶液中:S2-、K+、CO32-、Cl-C.pH=1的溶液中:Fe2+、NH4+、Mg2+、NO3-D.水电离的c(H+) = 10-12 mol/L的溶液中:Fe3+、SO42-、K+、Na+11. 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
2014-2015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下)期末化学复习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计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位素及其应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13C、15N的质量数分别为13、15,质子数分别为6、7,利用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及同位素的概念来解答.解答:解: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7、8,故A错误;B.13C为原子,C60为单质,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15N与14N为质子数都是7,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15﹣7=8,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较简单,熟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判断可解答.2.元素周期表中某IIA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同一周期的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不可能为()A.x+25 B.x+1 C.x+11 D.x+10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过渡元素,第ⅠA、ⅡA之后是第ⅢB,在第六、七周期中的过渡元素又出现镧系和锕系,根据周期表的结构来回答.解答:解:因为是同一周期的IIA族,即同一横行往右一个主族,在第二、三周期原子序数增加1,因而可以x+1;又因为IIA族与IIIA族元素在第四周期起有过渡元素,因而又可以为x+11;在第六、七周期的过渡元素中又出现镧系和锕系,因而又可以为x+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识,注意把握周期表中的列和族的关系及副族元素的位置,题目难度不大.3.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都是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含有上述中两种相互作用的晶体是()A.SiO2晶体B.Ar晶体C.NaCl晶体D.NaOH晶体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可能为原子晶体,也可能为分子晶体,在分子晶体中还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晶体中存在共价键,故A不选;B、Ar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故B不选;C、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微粒间以离子键结合,故C不选;D、氢氧化钠属于离子晶体,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氢氧根离子中O元素与H元素间形成共价键,所以氢氧化钠中含有两种作用力,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同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不同类型晶体的构成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4.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密度D.质量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体积相等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根据ρ=、m=nM、N=nN A结合分子构成计算.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体积相等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A.N=nN A知,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其分子数相等,每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相等,所以其原子总数相等,故A正确;B.根据A知,其分子总数相等,每个分子中质子总数不相等,所以其质子总数不等,故B 错误;C.根据ρ=知,相同条件下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二者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密度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根据m=nM知,物质的量相等时其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二者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质量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题目难度不大.5.设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中子数为2N AC.1L 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 AD.1molFe与足量O2或Cl2反应均失去3N A个电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NO2和N2O4化学式最简比相同,只需计算46gNO2和中所含的原子数即可;B、氢原子的质量数为1,氢原子中的中子数为0;C、醋酸属于弱电解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D、Fe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解答:解:A、NO2和N2O4化学式最简比相同,只需计算46gNO2和中所含的原子数=×3×N A=3N A,故A正确;B、标况下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氢气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故B错误;C、1L 浓度为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溶质醋酸1mol,醋酸为弱酸,1mol醋酸电离出的离子一定小于2mol,则醋酸溶液中含离子总数小于2N A,故C错误;D、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1molFe反应失去电子数不是3mo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氢气中不含中子.6.有机物CH3﹣CH═CH﹣Cl能发生()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⑥不能发生C.只有⑦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双键、﹣Cl,结合烯烃及卤代烃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含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使其褪色、发生聚合反应;含﹣Cl,可发生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则一定不能发生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和卤代烃性质及反应类型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7.以下各微粒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H3O+B.BF3C.CO2D.PCl5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对AB n型分子,A的族序数+成键数=8,则满足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含有H元素的化合物中H元素一定不满足8电子结构;解答:解:A、H3O+中含有氢原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故A错误;B.BF3中,B原子的族序数+成键数=3+3=6,所以不满足所有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B错误;C.CO2中,C原子的族序数+成键数=4+4=8,所以满足所有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C正确;D.PCl5中,P原子的族序数+成键数=5+5=10,所以不满足所有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8电子结构的判断,难度不大,清楚元素化合价绝对值+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8,则该元素原子满足8电子结构是关键,注意离子化合物不适合.8.用密度为ρ1g/cm3质量分数是ω的浓盐酸,与水配制成体积比为1:4的稀盐酸,密度为ρ2g/cm3,则所配制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A.mol/L B.mol/LC.mol/L D.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根据m=ρV、n=、c=,浓盐酸与水配制成体积比为1:4来计算解答.解答:解:浓盐酸与水配制成体积比为1:4,设体积分别为VL、4VL,则浓盐酸的质量为ρ1Vg×1000,则HCl的质量为1000ρ1Vω,n(HCl)=1000×mol,稀溶液的质量为1000p1Vg+4000Vg,溶液的体积为mL,所配制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mol/L=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明确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相关的计算公式即可解答,难度不大.9.已知元素的离子a A n+、b B(n+1)+、c C n﹣、d D(n+1)﹣均是由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C>D>A>B B.原子序数:C>D>B>AC.离子半径:D>C>B>A D.单质的还原性:B>A>C>D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离子a A n+、b B(n+1)+、c C n﹣、d D(n+1)﹣均为由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则自左向右元素分别是A、B、D、C,所以原子序数是C>D>B>A,结合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解答:解:离子a A n+、b B(n+1)+、c C n﹣、d D(n+1)﹣均为由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则自左向右元素分别是A、B、D、C,所以原子序数是C>D>B>A,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是A>B>D>C,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原子序数C>D>B>A,故B正确;C.阴离子比阳离子多一个电子层,阴离子半径较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D>C>A>B,故C错误;D.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还原性A>B>D>C,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难度不大,是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2H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考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律的作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CO2是非极性分子;B.CH4、C2H2都含有C﹣H键,为极性键,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D.H2O为V形.解答:解:A.CO2的结构式为O=C=O,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B.CH4、C2H2都含有C﹣H键,为极性键,分别为正四面体和直线形分子,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故C错误;D.H2O为V形,CS2、C2H2是直线形分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较为综合,涉及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以及分子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11.用0.2mol/L Na2SO3溶液32mL,还原含2×10﹣3mol X2O72﹣的溶液,过量的Na2SO3用0.1mol/L KMnO4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O4被还原成Mn2+),共消耗KMnO4溶液1.6mL,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Na2SO3被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KMnO4发生还原反应,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X2O72﹣中X元素发生还原反应,令X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a的值.解答:解:已知:n(Na2SO3)=0.2mol/L×0.032L=0.0064mol,n(X2O72﹣)=2×10﹣3mol,n(KMnO4)=0.0016L×0.1mol=0.00016mol,Na2SO3被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KMnO4发生还原反应,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X2O72﹣中X元素发生还原反应,令X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价,则0.0064mol×(6﹣4)=0.00016mol×(7﹣2)+2×10﹣3mol×2×(6﹣a),a=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等,难度中等,表示出得失数目是解题关键,熟练掌握电子转移守恒思想的运用.12.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说明两种晶体的晶体类型相同,导致变化时克服作用力相同,根据晶体类型判断即可.解答:解:A.溴和苯都是分子晶体,由液态转化为气体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A正确;B.干冰属于分子晶体,转化为气体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铵是离子晶体,转化为气体时克服离子键,故B错误;C.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熔融时克服化学键,铁属于金属晶体,熔融时克服金属键,故C错误;D.食盐属于离子晶体,溶于水克服离子键,葡萄糖属于分子晶体,溶于水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及晶体类型的关系,侧重考查基本理论,明确晶体构成微粒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确定晶体类型,题目难度不大.13.某有机物,分别取钠、氢氧化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可加热),则消耗此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6:4:5 B.3:2:3 C.3:2:2 D.1:1:1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能和钠反应是官能团是醇羟基、酚羟基和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酚羟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醛基,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能和钠反应是官能团是醇羟基、酚羟基和羧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酚羟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醛基,钠、氢氧化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可加热),消耗钠、氢氧化钠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5=6:4: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醛、醇、羧酸、酚的性质,注意醛基和羧基都能和氢氧化铜反应,为易错点.14.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中与共价键键能大小有关的是()①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②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③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④NaF、NaCl、NaBr、NaI熔点依次降低.A.仅③B.①③C.②④D.②③考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①F2、Cl2、Br2、I2属于分子晶体,影响熔沸点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②HF、HI、HBr、HCl属于共价化合物,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是共价键;③金刚石、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影响熔沸点的因素是共价键;④NaF、NaCl、NaBr、NaI属于离子晶体,影响熔沸点的因素是离子键.解答:解:①F2、Cl2、Br2、I2属于分子晶体,影响熔沸点的因素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无关,故①错误;②HF、HI、HBr、HCl属于共价化合物,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是共价键,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越稳定,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HF,HC1,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故②正确;③金刚石、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原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故③正确;④NaF、NaCl、NaBr、NaI属于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大,键能越小,熔沸点越低,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无关,故④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的熔沸点的比较,分子的稳定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晶体的类型以及影响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因素的判断.15.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它的正确说法是()A.维生素A分子式为C20H30OB.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C.维生素A不易被氧化D.1 mol维生素A最多可以和6 mol氢气加成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维生素A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结合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确定有机物分子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0H30O,故A正确;B.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难溶于水,故B错误;C.维生素A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易被氧化,故C错误;D.因1mol该物质含5molC=C键,则1mol维生素A分子最多可跟5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结构中的官能团为解答的关键,熟悉烯烃、醇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6.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水结成冰体积膨胀考点: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分析:A、根据水的分解破坏的键判断;B、根据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非金属的非金属性性之间的关系判断;C、根据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判断;D、根据氢键对冰的结构、密度的影响判断.解答:解: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非化学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影响化学性质.A、水的分解破坏的是化学键,不是氢键,故A错误;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F、Cl、Br、I的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同一主族的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与氢键无关,故B错误;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是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不存在氢键,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D、氢键具有方向性,氢键的存在迫使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所以水结成冰时,体积增大.当冰刚刚融化为液态水时,热运动使冰的结构部分解体,水分子间的间隙减小,密度反而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氢键的存在对物质的影响,学生要注意①氢键是一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属于化学键;②能形成氢键的物质主要有NH3、H2O、HF;③特征:比化学键弱,比分子间作用力强.17.香兰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宜人的芳香气味,是制作巧克力的辅助原料,下列关于香兰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8H8O3B.可与银氨溶液反应C.可与NaOH溶液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该物质中含有醚键、酚羟基和醛基、苯环,具有醚、酚、醛和苯的性质,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等,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根据结构简式知,分子式为C8H8O3,故A正确;B.含有醛基,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C.含有酚羟基,具有酸性,所以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C正确;D.含有甲基,所以所有原子不能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即可解答,侧重考查醛、酚的性质,难点是判断原子是否共面,易错选项是D.18.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蒸发过程中无溶质析出),这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mol/L B.6mol/L C.6.25mol/L D.6.75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设14%KOH溶液的质量为m,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设14%KOH溶液的质量为m,则:m×14%=(m﹣100g)×28%,解得:m=200g,溶质氢氧化钾的质量为:m(KOH)=200g×14%=28g,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为:n(KOH)==0.5mol,蒸发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该80mL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c(KOH)==6.25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浓度计算,涉及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19.某一有机物A可发生下列变化:已知C为羧酸,且C、E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可能结构有()A.4种B.3种C.2种D.1种考点:有机物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分析:A能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D,B与酸反应,应为盐,D能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应为醇,则A应为酯,C和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E不含醛基,如C 为乙酸,则D为CH3CHOHCH2CH3,如C为丙酸,则D为CH3CHOHCH3,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的分子式为C6H12O2,A能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D,B与酸反应,B 应为盐,D能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D应为醇,则A属于酯,C和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E不含醛基,则C不可能为甲酸,若C为乙酸,则D为CH3CH(OH)CH2CH3,若C为丙酸,则D为CH3CH(OH)CH3,若C为丁酸,则D为乙醇、E为乙醛,不可能,所以A只能为:CH3COOCH(CH3)CH2CH3或CH3CH2COO2CH(CH3)2,总共有两种可能的结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C和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特点,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以此推断对应的酸或醇的种类和推断出A的可能结构.20.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碳酸钠反应消耗碳酸钠物质的量相同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莽草酸中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具有酸性,鞣酸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中和和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莽草酸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鞣酸含有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莽草酸不含苯环,不能遇三氯化铁溶液显色,故B错误;C.鞣酸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D.鞣酸含有酚羟基,可与碳酸钠反应,二者消耗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124 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 AB.12 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 AC.12 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4N AD.60gSiO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通过n=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结合各晶体的结构确定各个化学键的个数.解答:解:A、n(P4)==1mol,1个P4分子含有6个P﹣P键,因此124g P4含有的P﹣P键的物质的量为6mol,P﹣P键的个数为6N A,故A错误;B、12g石墨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n===1mol,在石墨晶体中一个碳原子形成3个C﹣C键,每个C﹣C键由2个碳原子构成,因此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物质的量为1mol×3×=1.5mol,C﹣C键的个数为1.5N A,故B正确;C、12g金刚石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n===1mol,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C﹣C键,每个C﹣C键由2个碳原子构成,因此12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物质的量为1mol×4×=2mol,C﹣C键的个数为2N A,故C错误;D、n(SiO2)===1mol,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形成4个Si﹣O键,因此60g SiO2中含Si﹣O键的物质的量为4mol,Si﹣O键的个数为4N A,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侧重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混合晶体结构的考查,掌握物质的晶体结构是解题的关键.22.据报道,某种合金材料有较大的储氢容量,其晶体结构的最小单元如图所示.则这种合金的化学式为()A.LaNi6B.LaNi3C.LaNi4D.LaNi5考点:晶胞的计算.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根据均摊法可以算出每个晶体结构单元中镍原子和镧原子的个数,再根据它们之比得化学式.解答:解:在晶体结构单元中镍原子分布在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另外在六个侧面的面心上以及在六棱柱体内也有六个镍原子,所以镍原子的个数为:=15,镧原子。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唐山一中2013—2014学年度期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原子量:H:1 C:12 S:32 O:16 Na:23 Fe:56 Al:27 I:127 Cu:64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 AB型的是 ( ) 2.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 C.AlON和(工业上通过电解法制备铝用的)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 D.AlON和(工业上通过电解法制备铝用的)Al2O3晶体 类型相同 .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B.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 C.Bi原子6p亚层(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D.Bi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下列说法与“低碳经济”不符合的是 A.大力研发新型有机溶剂替代水作为萃取剂 B.加强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研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甲烷和乙醇的燃烧热分别是891.0 kJ·mol-1、1366.8 kJ·mol-1,利用甲烷更“低碳”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使用的玻璃、陶瓷等仪器,在实验操作中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否则会引起安全事故。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不是基于上述原因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C、在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结束后,将大试管从铁架台上取下置于石棉网上冷却后再洗涤 D、钠与水反应时,只能取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盛水的烧杯中反应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 a 12 g 金刚石中含有的碳碳键的数目为2NA b 1 mol 明矾与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c 标准状况下,2.24L乙烯和丙烯等物质的量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75NA d 常温下,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2 NA e ,2.24 L C6H142NAf 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g 将2mol SO2与1mol O2混合,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一定是4NA h 常温下,100mL 1mol ? L-1 AlCl3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0.1NA A..a c f h B .a c e g C. a c e f h D. b d e h 8.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9.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沸点:H2Se>H2S>H2O ④结合H+能力:OH->CH3COO->I-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H=-57.4 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 ;△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化学试卷命题人:穆华 张敏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卷Ⅰ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O :16 Cl :35.5 Br :80卷Ⅰ(选择题 共52分)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 2CO 3溶液加以区别B .汽油、乙烯均为石油分馏产品C .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硝基苯和苯D .有机化合物都能燃烧 3.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了HC 9N 链状分子,其结构式为: HC ≡C —C ≡C —C ≡C —C ≡C —C ≡N ,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重星际有机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 B .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 C .该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D .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4.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 )①CH 2=CH-CH=CH 2 ②CH 3-C ≡C-CH 3 ③CH 2=CH-CN④CH 3-CH=CH-CN ⑤CH 3-CH=CH 2 ⑥CH 3-CH=CH-CH 3A .③⑥B .②③C .①③D .④⑤ 5.奥运吉祥物福娃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n OCCOO CH 2C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点燃方法区别羊毛与聚酯纤维B .聚酯纤维和羊毛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 .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D .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加聚反应 6.与OCH CH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最多有(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卤代烃在NaOH 存在下水解生成的有机物都是醇B .所有的一元醇都能被氧化为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醛或酮C . 与 互为同系物D .分子式为C 3H 8与C 6H 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8.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 .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B .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C .向浓溴水中加几滴苯酚观察沉淀D .1 mol·L -1 CuSO 4溶液2 mL 和0.5 mol·L -1 NaOH 溶液4 mL 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 ,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9.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 )A .戊酸丁酯B .葡萄糖C .丙酸丙酯D .甲酸乙酯10.下列有关OHCOCH 3O NNH ONH 2CH 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反应B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21H 20N 3O 4 C .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该有机物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11.转变为的方法是( )A .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后,再加盐酸B .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SO 2C .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 溶液D .与足量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 3溶液二、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2.分子式为C 5H 10O 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40种,在这40种酯中由相同的碳原子的酸与相同碳原子的醇形成的酯有( ) A.4种 B.8种 C.12种 D.16种13.已知同一碳原子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C HOH C OH 。
有机物C CH 2CH 2CCl 3是选择性内吸传导性除草剂,俗称稗草烯,主要用于水稻田防除稗草,温度和湿度对药效影响大,温度高、湿度大药效发挥快。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卤代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B .该物质既有对映异构,也有顺反异构C .在碱性条件下充分水解,可生成羧酸盐D .1mol 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molH 2发生加成反应 14.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KMnO 4溶液HBr 乙醇溶液共热ZXA .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② 15.“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特征。
其中禁止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是重要举措之一。
以下两种兴奋剂的结构分别为:COCCH 2CH 3CH 2Cl Cl OCH 2COOH①利尿酸 ②兴奋剂X则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利尿酸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六个峰B .1 mol 兴奋剂X 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 2C .两种兴奋剂最多都能和含3molNaOH 的溶液反应D .两种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共平面16.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最简便的流程途径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还原反应 ⑤消去反应 ⑥酯化反应 ⑦中和反应⑧缩聚反应A .⑤②①③⑥B .①②③④⑤⑦C .⑤②①③⑧D .①②⑤③⑥ 17.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既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B .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 反应C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D .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18.烯烃、CO 和 H 2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醛,如: RCH=CH 2+CO+H 2催化剂−→−−RCH 2CH 2CHO 和RCH(CH 3)CHO这种反应称为羰基合成反应,也叫做烯烃的醛化反应。
试判断由分子式为 C 4H 8的烯烃发生碳基合成反应后,得到的有机产物共有(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19.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若干广泛用途。
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Na2CO3、NaOH、NaHCO3溶液反应C.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2种20.甲醛、乙酸和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7% B.28% C.54% D.无法计算21.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小于130。
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46.66%,其余为氧,则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碳氧双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卷Ⅱ(非选择题共48分)三、填空题(8分)2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实验室进行石油的分馏实验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入石油液面以下②由于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用乙醇萃取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③验证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④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时,把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⑤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先加入适量浓溴水,再过滤、分液,即可实现。
23.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且式量最小的单烯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分子式为C4H6的某烃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则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
四、实验题(16分)24.Ⅰ.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1)在a 中加入15 mL 无水苯和少量铁屑。
在b 中小心加入4.0 mL 液态溴。
向a 中滴入几滴溴,a 中液体立即沸腾,并有红棕色蒸气出现;a 中发生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
仪器a 的名称是 ;装置d 中的作用是 。
仪器c 为冷凝管,其进水口为 (填“上”或“下”)口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①向a 中加入10 mL 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滤液依次用10 mL 水、8 mL10%的NaOH 溶液、10 mL 水洗涤。
NaOH 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
(3)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
A .重结晶B .过滤C .蒸馏D .萃取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 逐滴加入B 中:(1)若B 为Na 2CO 3粉末,C 为C 6H 5ONa 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试管C 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B 是生石灰,观察到C 溶液中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 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溶液,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 是(填名称),C 是 (填化学式),与乙醛的混合后,该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推断题(24分)25. A~F 六种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32R CH CR R 2R CHO +R 1COR 2ii)i)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 是合成天然橡胶的单体,用系统命名法命名,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2)A 生成时,A 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E →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与Br 2按物质的量比1∶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有_______种(考虑顺反异构)。
(5)现有另一种有机物G ,已知G 与E 无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 2、H 2O 以及消耗的O 2均为定值。
请写出两种符合下列要求的G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