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备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科目,是考生在高考中必须要掌握的科目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考生物学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
一、细胞与遗传1. 细胞理论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遗传基础遗传物质是DNA,由核糖核酸单元组成,控制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传递。
3.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是DNA上的一个特定片段,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并编码蛋白质。
4. 遗传的分子机制遗传的传递方式有性和无性生殖,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的基因形成了基因型和表现型。
二、生物的发展与进化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包括纲、目、科、属和种。
2. 种的起源与演化物种的起源与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方式实现的。
3. 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的形态比较、生物的胚胎发育等。
4. 进化辩证法进化是一个渐进和分支的过程,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逐渐产生变异,形成新的物种。
三、生物的稳态调控1. 自我稳态的维持生物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体内稳定的内环境。
2. 营养物质的消耗与吸收生物需要通过摄入食物来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并通过消化、吸收和排泄等过程实现。
3. 免疫与疾病生物体通过免疫系统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维护身体的健康稳态。
4. 生活方式与健康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能够促进健康。
四、生物技术与社会1.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利用细胞的分离、培养、传代等技术,用于治疗疾病和产生新物质。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来改变其性状和功能。
3. 生物制药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包括蛋白质药物、抗生素和疫苗等。
4. 生物安全与伦理生物技术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确保生物环境的安全。
八年级生物必备知识点

1.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胞的功能包括营养摄取、物质转运、代谢、生殖和遗传。
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指真核细胞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一分为二的过程。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无丝分裂是指原核细胞在繁殖过程中,直接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的细胞。
3.遗传与进化-遗传是指生物在繁殖中将遗传物质(DNA)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和形态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过程,是由自然选择和突变等因素所驱动的。
4.种群和生态系统-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能够相互交配的个体的集合。
-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圈和环境因素。
5.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的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的数量相对稳定而不发生大的波动。
6.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遗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制造出人工合成的基因,并将其引入其他生物体内的技术。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的生物学特性和系统,开发出一系列能够应用于生活和生产领域的技术。
7.生物分类与演化-生物分类是指对物种进行分类和命名的科学方法。
-生物演化是指生物种类和形态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过程,是由自然选择和突变等因素所驱动的。
8.植物的组成和结构-植物的组成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植物的结构包括细胞壁、叶绿体、水生气孔和木质部等。
9.动物的组成和结构-动物的组成包括外皮、肌肉、内脏和骨骼等。
-动物的结构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10.人体的组成和生理功能-人体的组成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等。
高一必背知识点生物(必备8篇)

高一必背知识点生物(必备8篇)高一必背知识点生物第1篇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
(不一定是遗传病)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三、人类遗传病类型(一)单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3、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4、类型:显性遗传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隐性遗传病伴x隐:色盲、血友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_尿症(二)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2、类型: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注意事项:调查遗传方式——在家系中进行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广大人群随机抽样注:调查群体越大,数据越准确六、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需要测定22+xy共24条染色体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高一必背知识点生物第2篇细胞器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生物必备50个知识点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物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1.在视野看到的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
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其实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着‘p’,视野里看到的其实是‘d’。
判断方法:把纸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度。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4.细胞的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轻刮口腔内侧、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用吸水纸吸)。
16.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绿色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均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生物学 必备知识

生物学必备知识1.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的组成与功能,包括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器的功能: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参与蛋白质折叠与脂质合成,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修饰与包装,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产能。
-细胞核的作用及其与染色体的关系,DNA复制和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2.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等构成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的连续性和功能上的统一性。
3.代谢活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脂肪酸氧化等。
-ATP作为能量货币的角色及其产生方式。
4.遗传与变异-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转录和翻译机制,中心法则。
-遗传定律: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等。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及其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5.生态学-生物净化的概念,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
6.免疫学-抗体的合成与分泌,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反应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7.人体生理学-体液的组成与功能,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
-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重要生理过程。
8.现代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如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载体等)及其在现代生物科技中的应用。
9.细胞分化与发育-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调控,干细胞及其分化潜能。
10.植物生理-植物细胞的液泡与细胞液,光合作用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高中生物必备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必备复习资料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生物的基础。
1、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细胞质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器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动力车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组成。
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2、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三、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2、 ATP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四、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生物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

生物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
1. DNA和RNA
- 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
体的结构和功能。
- RNA是DNA的合成和使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起到转录和
翻译的作用。
2. 细胞结构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部分。
-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物,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3. 遗传学
- 遗传学研究遗传变异和遗传传递规律。
-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单位,由DNA编码。
- 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
的重要基础。
4. 细胞分裂
-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
- 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复制、等位基因分离等过程。
5. 免疫系统
- 免疫系统是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的防御系统。
-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防御机制。
- 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起到重要作用,包括T细胞和B细胞。
6. 消化系统
-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
- 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7. 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 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突触组成。
- 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是信息传递的化学信号。
以上是生物学业水平考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你备考有所帮助。
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细胞和细胞器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 类固醇、磷脂、蛋白质在细胞膜的作用3. 细胞的生殖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4.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 液泡、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6. 细胞的酶及酶的作用机制7.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学1. 生物的遗传基础: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2. 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复制起点、DNA聚合酶等3. RNA的合成与功能:mRNA、tRNA、rRNA4.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5.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6. 基因的分离与连锁分子生物学1. DNA的结构:脱氧核糖核酸2. RNA的结构:核糖核酸3. 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4. DNA修复与遗传修补5. DNA的重组与重组组合6. 基因的发现与功能研究7.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生物进化1. 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2. 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地理、比较解剖等3. 生物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随机漂变、基因流4. 进化的速度:慢进化、快进化5. 生物分类与系统发育6. 生物地理学与生物进化7. 人类的进化与社会中的进化思想植物生理学1.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 植物的生长调节:激素的作用机制、内源性和外源性调节因子3. 植物的传导: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4. 植物的水分平衡:水分吸收、输送和排出5. 植物的营养与资源利用:动物生理学1. 动物的能量代谢:呼吸、消化2. 动物的内分泌调节:激素的作用机制3. 动物的传导与支持: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骨骼肌的收缩4. 动物的水分和盐分平衡:排泄生态学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位2. 环境污染与保护:水污染、大气污染3.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圈、生态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循环4. 生态位与物种的生存策略:竞争、协作、共生5. 生态学的应用:城市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以上就是生物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们常吃的西瓜和西瓜仔分别属于植物体的:(A )
A果实和种子B茎和种子C茎和果实D 种子和果实
2.豆角两侧坚韧的“筋”,橘子辫子上的“丝络”,老丝瓜的“丝瓜瓢”。
实际上是:(D )
A胞间连皮B细胞厚壁C果皮上的D果实里的导管和筛管
3.如果一株番茄植物比其它的矮小瘦弱,而且叶片发黄,那么可判定该棵番茄缺少:(B )
A钾肥B 氮肥C磷肥D 硼
4.病毒必须在什么环境中才能有生命活动(C)
A空气B土壤C生物的活动胞D 水
5.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的变化是:(D )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6.切西瓜和番茄时,流出的汁液是(B)
A水分B细胞液C细胞质D液泡
7.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便是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水烫死,细胞内的物质流到水中了。
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冷水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活细胞中的哪中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C )
A 细胞核B细胞壁C细胞膜D 细胞质
8.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原生物是:(B )
A细菌B病毒C真菌D疫苗
9.与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D )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D. 以上都是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正确解释是:(C )
A桃树的品种不同B光照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C温度影响了桃花的盛开D山寺空气稀薄,影响了桃树的盛开
11..在一个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D )
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上升
C 保持相对稳定D上升后又下降
12.在根尖的结构中,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了根毛,这部分内部还出现了导管,这是(D )
A根冠B分生部C生长区D成熟区
13.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量转化器是(B )
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质
1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C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15.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是(A )
A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B没有适宜的温度C没有一定的水分D没有充足的空气
16.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A )
A提高大气的温度,增加降雨量B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C多吸收二氧化碳D提高空气温度
17.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植物体内水分却是至下而上的,其运输的动力是(D )
A太阳光能B渗透作用C植物体内产生的能量D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
18.人们在河岸、山坡、沙地上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B )
A美化环境B保持水土C放牧畜生D获取柴草或树木
19.玉米开花季节,遇到下列哪种天气时,最容易造成减产?(A )
A连绵阴雨,气温较低B气温较低,雨水较少C晴空万里,微风吹D秋季多风
20.冬季河水中看不到水绵,而春暖后就可以见到水绵团漂浮在水面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
A水绵光合作用旺盛B河水温度的升高
C水绵的比重小于水的比重D春季呼吸作用加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21.一粒种子能够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种子内有(C )
A种皮保护着种子B子叶或胚乳中储存着营养物质
C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D胚根发育后深入土中
22.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带土移栽,原因是(C )
A减少水分的散失B防止营养流失C减少幼根根毛的损失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23.把蒲公英等植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回渗出白色的液汁,这些液汁是从( A )流出来的。
A导管B筛管C形成层D表皮
24.盐碱地种植作物,生长不好的主要原因是(D )
A土壤缺肥B土壤溶液浓度小
C盐碱地中缺氧D土壤溶液浓度大
25.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做处理。
将甲、乙、丙三
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D )
A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B 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能结果D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
和功能的基础单位。
27.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而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细胞的分化又是伴随着细胞的生长而进行的。
28.蒸腾的作用是指植物体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叶中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9. 所有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结构都是相同的。
(Ⅹ)
30.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能将载物台倾斜的原因是便于对光。
(Ⅹ)
31.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所以草履虫不能完成消化、排泄等复杂的功能。
(Ⅹ)
32.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水量也不同。
(√)
33.烘烤种子实验中,出现在试管壁上的小水珠来自于干燥的种子。
(√)
五.探究实验:本题共15分
34、下面是一组同学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以下是他们的操作过程。
先在盒子里铺上一层纸,纸是一边干一边湿的。
把10只鼠妇放到了盒子的左边。
然后盖上玻璃板,再在玻璃板的一边盖上书来遮光。
静置两分钟后开始统计。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⑴、请找出他们实验操作中的错误,说明原因:(2分)
答:干湿条件控制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无关,干湿条件的附加会影响本实验的科学性。
⑵、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只用一只鼠妇行吗?(2分)
答: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增加实验的可靠性,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⑶、为什么要设置一边光一边暗的环境?(2分)
答:因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光与暗是亮度差异的对照组,
35、如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每空1分)
(1)图中1号种子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缺水;
图中3号不能够萌发的原因是缺空气;图中5号种子不能够
萌发的原因是温度不适。
(2)图中2号种子萌发的原因是满足了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以上实验说明种子要萌发,除了满足种子自身条件
胚有活力,营养丰富之外,还要满足水份、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
(4)如果2号种子也没有萌发,请推测可能有哪些原因?可能胚不是活的。
(2分)
六.简答分析题:(20分)
36、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洛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前者包括动物和植物,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等。
(每空2分)
(2)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说明生物必须依赖适合的环境而生存。
(2分)
(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关系,请写出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用箭头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
(5分)
草→蟋蟀→蜈蚣。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
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分析。
(5分)
答:海洋蒸发、地表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使天空形成积雨云,从而产生降雨,一部分雨水渗入土中补充了地下水,而另一部分雨水则回归江河湖泊和海洋,形成生物圈周而复始的水循环。
唐朝大诗人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著名诗句虽然对大自然的描写很有气势,但尚有不足。
我认为奔流到海的黄河之水会因海洋蒸发而复回到黄河。
因此“不复回”一词的描述欠科学,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