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

合集下载

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双氧水(过氧化氢)在催化剂mno2(或红砖粉末,土豆,水泥,铁锈等)中,生成o2和h2o,化学式为:2h2o2===(mno2)2h2o+o2↑。

实验室制备氧气通常分成七步;
一查: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方法是;将导管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试管外壁,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处留有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装:即为华服药品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小心地送至试管底,平铺在试管底部.
三定:即用铁架台的铁夹固定试管通常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来确定试管高度,再根
据试管的边线与导管的长度确认水槽的边线.用铁夹缠在距试管口1/3处为.
四点:即点燃酒精灯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外焰对着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五收:即为搜集氧气当试管内光滑并已连续产生气体时已经开始搜集,搜集八十氧气的集气瓶应当
用玻璃片盖好,正放在桌面上
六安远:即为实验完结时,先把导管抽走水面,然后后移回去酒精灯反之,试管内温度可以减少,气压增大,水就可以沿导管滑液入试管而并使试管碎裂.
七熄:即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以防引燃灯内酒精。

实验室制氧气

实验室制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工业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空气中约含21%的氧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第一种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气态空气变为液态。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在-196℃的情况下,液态氮蒸发,剩下的就是液态氧。

通常我们把氧气贮存在蓝色的钢瓶里。

第二种制法: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蒸馏)(1)具体过程(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 、药品:过氧化氢(H 2O 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 2)空 气196℃),先蒸发出来183℃)B 实验原理:表达式:过氧化氢(H 2O 2) 水(H 2O ) + 氧气(O 2)化学方程式: 2H 2O MnO2 2H 2O+ O 2 ↑注: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C 、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D 、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 、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 、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表达式:氯酸钾(KClO 3)氯化钾(KCl ) + 氧气(O 2) 方程式:2KClO 3 MnO 2 △ 2KCl + 3O 2 ↑ 注意: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 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 4)△ 锰酸钾(K 2MnO 4)+ 二氧化锰(MnO 2)+ 氧气(O 2) 方程式:2KMnO 4K 2MnO 4 + MnO 2 + O 2↑C 、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 、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实验室中有三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氯酸钾制取氧气;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

氧气,化学式O₂,相对分子质量
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

熔点-218.4℃,沸点-183℃。

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ClO3==(催化剂MnO2写在横线上方)2KCl+3O2(气体上升符号)
优点:利用率高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MnO4==(反应条件:加热)K2MnO4+MnO2+O2(气体上升符号)
优点:不需要催化剂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
化学式:2H2O2==(催化剂MnO2写在横线上方)2H2O+O2
优点:不需要加热,环保节能。

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水中的氧气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不可再分的分子状态,以便进行量规含量测定或取得洁净的纯氧气用于实验室研究。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有三种:1.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反应
NaOH+H2O2→Na2O2+H2O
这种反应的典型的实验装置是Y气瓶,其原理是NaOH反应溶液中的过氧化氢被氢氧化钠氧化,生成活性氧,从而产生氧气。

2.氯、硫酸钠反应
2NaCl+H2SO4→Na2SO4+2HCl
这种反应的原理是氯从溶液中析出,然后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氯气发生反应,形成氧气和一些其他产物。

3.氢氧化钙、过氧化钠反应
Ca(OH)2+Na2O2→CaO2+2NaOH
这种反应是由氢氧化钙反应溶液中的过氧化钠被氢氧化钙氧化而形成的活性氧,从而产生氧气。

以上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均利用活性氧来分离水中的氧气,获得分子状态或纯氧气用于实验室研究,从而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但是,由于所选取的反应条件条件复杂,操作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影响最后结果,因此应当慎重进行。

第一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

第一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
加热
注意: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即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 催化剂,能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反应生成氧气。而二氧化锰在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新课讲解
【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中的作用
新课讲解
【现象分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1、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 没有气泡,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 温度越高,产生氧气的
新课讲解
二、催化剂
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的物质。
概括为:“一变,二不变”
催 化 剂 的 用 途
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
化妆品中含有延缓 皮肤衰老的催化剂
新课讲解
【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的多种催化剂
【实验结论】 多种物质都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但催化效果有所不同,其中二氧化锰是 过氧化氢分解的高效催化剂。
布置作业
在密闭空间,可使用“氧烛”来快速提供氧气。氧烛中含有氯酸钠(NaClO3)、 金属粉末(Al、Fe、Mg等)和催化剂等。
(1)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于哪种物质? (2)推测氧烛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 (1)原料中只有氯酸钠中含有氧,因此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于氯酸钠; (2)氧烛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强化练习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通常会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关于催化剂的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催化剂都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B、催化剂可以增加产品的质量 C、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D、如果不用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 【方法点拨】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 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析】A、有些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有些催化剂能减慢反应速率,故A错误;B、由于反 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因此催化剂不能增加产品的质量,故B错误;C、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催化 剂可能有多种,都能起到催化效果,故C正确;D、有些反应不用催化剂,反应也可以发生,故D错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过氧化氢分解:将过氧化氢H2O2注入装有氧化银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加热至80-100摄氏度,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

2. 过氧化锇分解:将过氧化锇K2O8加热至180-200摄氏度分解,生成氧气和金属锇的氧化物。

反应方程式为2K2O8 -> 2K2O + 5O2。

3. 碳酸钠与二氧化锰反应:将碳酸钠Na2CO3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二氧化碳和锰酸钠。

反应方程式为4Na2CO3 +
2MnO2 -> 4Na2MnO4 + 2CO2 + O2。

这些方法都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注意操作时的安全防护和废气处理。

同时,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品质较高,适用于许多化学实验和其他应用。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方法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用药品高锰酸钾(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粉末)、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氧化氢(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反应原理2MnO42MnO4+MnO2+O2↑2ClO32Cl+3O2↑2H2O22H2O+O2↑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优点稍加热就分解,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和高锰酸钾相比,药品白色,仪器容易清洗;相同质量的ClO3和MnO4,ClO3生成的氧气多不用加热,节约能源;生成物只有水,利于环保;二氧化锰容易回收缺点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使用紫色的高锰酸钾,不易清洗仪器和桌面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反应中生成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的氯气作为反应物的过氧化氢不宜长时间保存且浓度太大时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控制检验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氧气已收集满。

②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总之,从是否节约能源、是否利于环保、操作是否简单等方面综合比较,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1)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2)注意的问题: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抖,防止药品中的水分或反应生成的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③铁架台上的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离管口1/3处)。

④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⑤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

⑥加热时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虽然年年变,但很多题型是固定不变的,存在高分应试技巧。

高中化学是很多学生比较头痛的学科。

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有加热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双氧水制氧气这三种方法。

加热氯酸钾的反应方程式为2KClO3Mno2加热2KCl3O2↑,表明氯酸钾能够在加热条件下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1、原理及反应方程式加热高锰酸钾的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高能酸钾能够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双氧水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即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后分解成氧气和水。

2、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分离液态空气法、膜分离技术、分子筛制氧法吸附法和电解制氧法。

其中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

空气中约含21%的氧气,这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因为任何液态物质都有一定的沸点,人们正是利用了物质的这一性质,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

由于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

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氧气加压到15000Pa,并贮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中。

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含90%以上氧气的富氧空气。

富氧膜的研究在医疗、发酵工业、化学工业、富氧燃烧等方面得到重要应用。

以上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帮助同学们复习。

更多精彩内容,尽请关注高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氧气(O2)、二氧化碳(CO2)
复习课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方法,并能准确书写文字表达式
(2)、通过复习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初步学会选择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3)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验满和验证的方法
二、复习内容:
第一轮:必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
1、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欲鉴别它们,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通入石蕊试液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电解水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3、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

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据此选择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A B C
第二轮:选做题,每题20分
1、下图是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
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③
④⑤⑥
(2)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标号为⑤的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
时刻是
(3)待瓶内的水排完,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
水面后放置在实验桌面上,放置的方法是(填“倒立”、“正立”)原因是
(4)停止加热时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3、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

(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
为。

3、如图所示是用排水法收集的一瓶无色气体,据此推知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试通过实验探究该气体为何种气体?
4、拓展延伸,相信大家能行:根据右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排水法收集O2,则O2气体应
从装置的端通入;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CO2气体
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5、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紫黑色晶体,将A加热时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B,黑色固体C在B中燃烧发出白光,同时产生一种气体D,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判断各物质:
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