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与氧气 实验室氧气制取装置(有答案)

第2课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操作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1)发生装置。
①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都是______体,且反应都需要加热,故加热高锰酸钾或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氧气都采用________装置。
②过氧化氢溶液是______体,二氧化锰是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采用________装置,如下图。
(2)收集装置。
如下图,______为排水集气装置,______为向上排空气装置。
A B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
如上图。
将导管一端放入水槽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水槽中是否有气泡冒出。
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将高锰酸钾药品装入试管内。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________________。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定要先______)。
(5)收: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或______________法)。
(6)移:收集氧气完毕,先要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3.操作注意事项:(1)凡是制取气体的实验,首先要做的一定是检查装置的________。
(2)试管口要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试管口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4)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能________,目的是便于试管内的气体排出。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产生的气泡________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理由是待试管和导管内的空气排尽后收集到的氧气才会纯净。
(6)收集完毕,先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中炸裂试管。
4.氧气的验满:把____________放在集气瓶口,如果________,则氧气已收集满。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例1]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实验室制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工业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空气中约含21%的氧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第一种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气态空气变为液态。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在-196℃的情况下,液态氮蒸发,剩下的就是液态氧。
通常我们把氧气贮存在蓝色的钢瓶里。
第二种制法: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蒸馏)(1)具体过程(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 、药品:过氧化氢(H 2O 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 2)空 气196℃),先蒸发出来183℃)B 实验原理:表达式:过氧化氢(H 2O 2) 水(H 2O ) + 氧气(O 2)化学方程式: 2H 2O MnO2 2H 2O+ O 2 ↑注: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C 、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D 、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A 、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 、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表达式:氯酸钾(KClO 3)氯化钾(KCl ) + 氧气(O 2) 方程式:2KClO 3 MnO 2 △ 2KCl + 3O 2 ↑ 注意:MnO 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 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 4)△ 锰酸钾(K 2MnO 4)+ 二氧化锰(MnO 2)+ 氧气(O 2) 方程式:2KMnO 4K 2MnO 4 + MnO 2 + O 2↑C 、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D 、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实验室制取气体得常见装置图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得两套发生装置:
该装置适用于固+固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以上三种装置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与液态,反应不需加热、
检查装置第二与第三气密性得方法就是: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液面以下,继续加水,然后观察长颈漏斗管中得液面高度就是否变化,如果液面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
二、实验室收集气体得三种收集装置:
排水法:
一、适用范围: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得气体
二、优点:1、易于收集到较纯得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就是否已经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一、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得气体
二、优点:操作较为方便,需验满
向下排空气法:(1)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小
得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得气体
(2) 优点:操作较为方便,需要验满
三、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得装置图
四、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得装置图。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课件,38张PPT)

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不是反应物
是反应物
二氧化锰自身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过氧化氢自身反应,放出氧气,二氧化锰只是加速了反应进行。
通过什么现象判断二氧化锰是否为反应物?请你结合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特点进行思考。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参与反应,质量变小
比较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
设计实验
时间:2024年9月15日
m1
称量
m2
反应
分离(洗涤)
干燥 称量
设计实验
m1=m2——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m1>m2——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反应后黑色固体的质量不变,能证明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吗?
m剩余二氧化锰 + m参加反应二氧化锰
不能!
还要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m剩余二氧化锰 + m生成物
思考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黑色固体还是二氧化锰?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氧气的制取
1.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氧气的工业制法
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反应类型上是否相同?
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思考: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吗?
思考:你能修正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的定义吗?
在轮胎中加入炭黑、氧化锌(ZnO)和二氧化钛(TiO2)等物质,可以减缓橡胶老化。
在食用油中加入没食子酸丙酯可以抑制食用油变质。
在化学反应中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装置图: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着氧气流通过试管进入水中,使水变紫色。
试管口为什么要向下倾斜?原因: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点燃酒精灯为什么要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原因: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使试管炸裂。
5、收:收集气体排水法:氧气难溶于水,不跟水发生反应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检验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6、移: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7、熄:熄灭酒精灯为什么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原因: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原理:2H2O2 === 2H2O + O2↑装置图:活塞的作用: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装置图: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3、收:收集气体方法: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4、满:进行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满。
5、验:检验气体检验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实验室也可以用以下装置图制取二氧化碳。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当堂达标
❖完成助学课时1练习。
有以下实验步骤,请对下列步骤进行排序: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即是否漏气)。
②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约1/3壶的过氧化氢溶液。
③向锥形瓶中加入约半匙二氧化锰固体,将带有导 管的橡皮塞塞紧锥形瓶瓶口。
④向集气瓶中灌满水,将玻璃片磨砂面从瓶口的一 侧推向另一侧,盖上集气瓶,且不留气泡,并将 集气集倒放在水槽中。
催化剂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减缓反应的催化剂
补助
两分钟记忆
催化剂:
①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②在反应中催化剂是参加化学反应的。
③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能加快也可能 减慢。
④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不是唯一的。
⑤一种物质可以作多个反应的催化剂,但一 种酶只能作一气应选择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⑤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调节合适的流速,待导管 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将导管口放在集气瓶口, 开始收集气体。
⑥当瓶口有大气泡往外冒出时,则已集满,在水下 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 上。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即是否漏气)。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约半匙二氧化锰固体,将带有导 管的橡皮塞塞紧锥形瓶瓶口。
√√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氧气应选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制取氧气的装置
❖
A
B
气体的验证和验满
❖ 1、氧气的验证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 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 2、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就验满 验满的方法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 条复燃,则气体已集满。
氧气的装置图 2.掌握任务4。
制取装置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5%的双氧水,二氧化锰粉末
仪器:分液漏斗1支,双孔橡胶塞1个、导管,水槽1只,集气瓶100mL,毛玻璃片,小木条,火柴1盒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试验装置气密性
2.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塞紧橡胶塞,再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3、打开活塞,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气体。
4、等集气瓶中液面下降至瓶口,瓶外有气泡产生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方在桌子上。
5、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2.3 制取氧气共18张ppt

现象: 木条并不复燃
错误 正确
5
【新课教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中的作用
步骤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迅速反应,木条复燃
错误 正确
C.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实验室通常用它加热制备氧气
D.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下列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起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会减少,因为参与了化学反应
C.当物质不能反应时,若加入适量催化剂就可以促使其反应
6
【新课教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探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把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 迅速反应,木条再次复燃
正确
7
【新课教学】-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中的作用
步骤4:反应再次停止后,取出二氧化锰进行干燥,称量,对 比之前加入时的质量。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受热时分解出氧气,还有锰酸钾(K2MnO4)和 二氧化锰(MnO2)生成。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 K2MnO4 + MnO2+ O2
3
【新课教学】-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发生装置(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固体加热型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制备氧气
实验室制备氧气 -------加热或者分解药品
工业制备氧气 ------低温、高压分离液态空气(P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图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两套发生装置:
该装置适用于固+固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以上三种装置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不需加热.
检查装置第二和第三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液面以下,继续加水,然后观察长颈漏斗管中的液面高度是否变化,如果液面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
二、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三种收集装置:
排水法:
一.适用范围: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
气体
二.优点: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一.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二.优点:操作较为方便,需验满
向下排空气法:(1)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小的
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2)优点:操作较为方便,需要验满
三、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四、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