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实验07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原卷版)

【同步实验课】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2.了解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实验仪器】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弹簧夹、火柴【实验试剂】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并 。
(2)向锥形瓶中加入 。
(3)塞好带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
(4)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
(5)滴加液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慢慢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6)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1. 反应原理(1)文字表达式: (2)符号表达式:2. 催化剂(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一变两不变”①一变: ;(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 ①两不变: 。
(物理性质可以改变) 【注意】①催化剂 (填“能”或“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①催化剂 (填“能”或“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①同一化学反应 (填“一定”或“不一定”)只有一种催化剂;同一物质可以在 的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3)验证某物质是催化剂的方法①改变反应速率:设计 实验,观察加入该物质前后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改变。
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 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称量该物质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①化学性质不变:一般进行实验,观察重新加入反应物的现象和原来的现象是否相同。
3. 分液漏斗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方法①:连接装置后,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再将导管的末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锥形瓶,若,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①:连接装置后,夹紧止水夹,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活塞,一段时间后,,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发生装置的评价1.(2023春·湖南永州·九年级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2.(2023秋·全国·九年级随堂练习)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B.小乐想多次重复该实验以获得普遍规律,但是实验中的二氧化锰不能重复利用C.由于反应时快速产生氧气使得集气瓶内压强不断增大,充气气球会变小,红墨水会左移D.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仪器是长颈漏斗3.(2023春·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中)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B.C.D.4.(2023秋·福建泉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用酵母粉催化分解双氧水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检验的家庭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触摸瓶身明显发烫,说明该反应放热B.塑料瓶膨胀,只是因为反应产生气体C.将燃着木条伸入瓶内检验有氧气生成D.加入酵母粉会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多5.(2023秋·湖南岳阳·九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放出大量氧气的实验装置,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6.(2023·安徽芜湖·校考模拟预测)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 导学案 10

制取氧气1 (导学案)一预习1、工业制取氧气(____变化):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即(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_____,然后____,利用____不同,_____先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_______。
通常氧气加压后储存在_____色钢瓶中。
2、实验室制取氧气(1)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里能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注意:同一化学反应可以有_____的催化剂催化剂______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催化剂的特点为能够_______;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不变的。
(2)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药品:_________________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步骤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____,反应前后本身_____和______都不变,即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起到_____作用3、分解反应:由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
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课堂练习1、学习了过氧化氢分解制得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用后,团团和圆圆发现红转粉末(主要氧化铁)也会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产生影响〔提出问题〕红砖粉末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中起什么作用呢?〔猜想与假设〕团团的猜想:红砖粉末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不起催化作用圆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试管C中没有现象时,重新加入过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使用二氧化锰而不是红砖粉末,由此你得出的一条结论或提出一个由探究价值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2、小明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结论: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该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问题1:小明同学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问题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实验结论,他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拓展讲解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查 1.按要求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 2.装入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定 3.固定试管和集气瓶.
点 4.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收 5.收集气体 移 6.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 7.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 水倒流引起试
管炸裂
放 8.正放集气瓶
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三、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收集装置如图:
空气 氧气
氢气 空气
向上排空气 法:密度明 显大于空气 (O2、CO2 等)
向下排空 气法:密 度明显小
于空气 (H2等)
排水法:不溶 于水或不与水 反应(O2、N2
等)
拓展—多功能瓶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密度大于空气)
空气
空气
比空气重, 在空气的下 方,排空气 法时就把空
,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
桌面上;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
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
。
• 右图①中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
。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
(如右图②),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
。
• (2015山西中考化学).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 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之一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对应的
排水法: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验满 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带火星 木条伸至瓶口,复燃。
放置
正放
方法
H2放置: 倒放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燃着的木条伸 至瓶口,木条 熄灭
正放
中考问题思考
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 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 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理化实验操作考试

2011年亳州市理化实验操作考试2012-04-16 19:22:1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试题一药品的取用实验用品:试管三支,试管刷,镊子,药匙,纸条,擦拭白纸,粉末状药品,颗粒状药品,液体药品各一瓶、废液桶。
实验步骤及提示:1.正确取用三种药品。
2.分别将所取用的药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3. 洗涤仪器4. 整理实验桌、恢复原来状态。
5.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每空1分,共5空)1.取块状药品可用---------夹取,先将玻璃容器——-----——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
放下镊子,将试管缓慢竖起,使块状药品慢慢滑到试管底部。
2.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向——(手心.)实验操作评分标准表评分步骤操作考核内容满分值得分1清点仪器和药品(未向老师报告扣1分)12正确取用粉末状药品放入试管中将纸条对折成一纸槽。
打开盛碳酸钠粉末的药瓶,用药匙取一平匙碳酸钠,轻轻倒在纸槽一端,药匙放在洁净纸上,另一手把纸槽放入试管,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抽出纸槽放在桌上。
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盖好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用洁净约将药匙擦试干净。
药品外洒扣1 分;瓶塞正放扣1分;药品挂壁扣1分;不用纸擦药匙扣1分;没折纸槽扣1分;试管没放在试管架上扣1分。
23正确取用颗粒状药品放入试管中取下盛大理石块的瓶盖,将瓶盖塞倒放在桌面上,一手横握试管,另一手用镊子夹取大理石1~2块,放在试管口。
放下镊子,将试管缓慢竖起,使大理石慢慢滑到试管底部。
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外,用洁净纸擦试镊子。
取下瓶塞没倒放,(扣1分);试管没横握扣1分;大理石掉在桌面上扣1分;标签没向外放回原处(扣1分);不用纸擦镊子扣1分;不用镊子夹取扣1分;试管没放在试管架上扣1分。
24正确取少量液体药品于试管中一手取一支试管,另一只手将盛氯化钠瓶塞取下,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试管稍倾斜,向试管中倾倒1~2毫升溶液。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

26
问: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 水槽中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吸回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2021/5/27
27
小结: 4.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塞上棉花,塞紧橡皮塞; (3)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等气泡均匀连续出现时开始收集气体; (6)实验完毕后,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7)最后熄灭酒精灯。 简记: 查、装、定、点、收、移、熄。
2021/5/27
23
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 氧气?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因为开始冒出的 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 当气泡连续而均匀地 逸出时,开始收集 氧气。
2021/5/27
24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立在桌面上?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倒放会使氧气从瓶口 与玻璃片的缝隙中逸出。
2.通过讨论交流和实验,培养学生处理信 息、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意识;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 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1/5/27
3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装置、步骤的分析,培养学生
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理、科学地分析客
优点
(1)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2)操作较为方便
缺点
(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很集气体时, 为什么导气管要伸入集气瓶底?
目的是便于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2021/5/27
34
补充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
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

氧气的制取教案氧气的制取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氧气的制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氧气的制取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掌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氯酸钾至较高温度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察记录: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生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将试管内的二氧化锰迅速倒入热的氯酸钾中,把带火星木条伸到管口内观察现象。
实验室制取氧气笔记

实验室制取氧气笔记一、组装装置的注意事项1、把握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组装左右顺序及美观大方的的总体原则;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的1/3处,防止烧坏铁夹内的绒毛。
3、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4、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5、伸入试管中的导管不能过长,应稍露出橡皮塞即可;否则不便于气体排出;6、用排水法收集时,伸入集气瓶内的导管不能过长,否则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时容易脱离水面混入空气。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也可用加热的方法)2、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目的是让药品反应充分。
3、加热时应先预热试管,再用外焰集中对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4、当导管口出现连续而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5、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三、实验步骤查(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庄):装入药品;定(定):固定装置,用铁夹夹住试管点(点):点燃酒精灯收(收):收集氧气离(利):将导管移离水面熄(息):熄灭酒精灯四、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五、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无毒,,不会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六、验满方法1、排水法:当瓶口冒出大气泡时,则已满。
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1.组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宜宾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一)
组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考试时间:10分钟)
一、实验目的
正确组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二、实验用品
大试管(Ф25 mm×200 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抹布。
三、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
2.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整理复位。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宜宾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技能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一)
组装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一、实验目的:正确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二、实验用品:大试管(Ф25 mm×200 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 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 mL)、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二〇一五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十)
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考试时间:10分钟)
一、实验目的:正确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二、实验用品:大试管(Ф25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抹布。
三、考试题单: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拆除装置,整理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