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
新加坡碧山公园

新的生活方式
新的生道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过度的城市开发和显著的人口增长,使得 城市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和水源污染问题,因此建造了包括碧山公园 附近的加冷河混凝土河道在内的很多沟渠和排水沟,以减轻洪水泛滥。
改造河道
这一项目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自然化了的河流成为 了全国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用作饮用水来源,从而有助于新加坡水 资源的独立。(目前,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进口饮用水)。
背景
积极,美丽,干净水计划(Active,Beautiful,CleanWaters,ABCWaters)
从2006年开始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ABC),除了改造国 家的水体排放功能和供水到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 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水敏城市设计法,积极,美丽, 干净水计划(Active,Beautiful,CleanWaters,ABCWaters)也被称为ABC 在新加坡水域设计的亮点)来管理可持续雨水的应用。这一长期的举措,使得 100多个项目已经确定实施。到2030年,计划完成20个项目,使人们更容易与 水亲近。 加冷河碧山公园是ABC方案下的旗舰项目之一。由于公园需要翻新、公园 旁边的加冷河混凝土渠道需要升级来满足由于城市化发展而增加的雨水径流的 排放, 因此这些计划被综合在一起进行此项重建工程。在此项目中,62公顷的 公园空间被重新设计,以适应河流系统固有的动态过程,其中包括水位波动和 宽度,同时为公园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机会。2.7km的加冷河从笔直僵 硬的混凝土河道被改造成3.2km的蜿蜒自然河道。
安全考虑
城市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大自然的对立面,而如今,需要将二 者融为一体。城市的韧性需要增强,因为气候变化容易导致洪灾, 而干旱期则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发展。
2.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简介
LOREM IPSUM DOLOR
地点:新加坡 面积:65公顷,3km河道 委托人:新加坡的公共事务局 (PUB)和国家 公园委员会 景观设计:Atelier Dreiseitl GmbH 合伙人:Herbert Dreiseitl、Gerhard Hauber 项目管理和设计负责人:Tobias Baur、 Rudolf Mager、Leonard Ng、Hendrik Porst
在改造之前,加冷河是公园和社区之间一条 明确的边界线,由于急需升级改造,成为了 坚固的混凝土运河。设计团队摧毁运河、修 复河流的这一大胆举动超出了预期的承载能 力,而且比改造的混凝土运河花费还少15% 。经过简单且精心设计,公园和河流之间模 糊的界限将该社区城市用水系统的实用理念 转变成亲近自然的关系。
他们解决洪涝问题的方法令人 印象深刻。其水文和生态动机 很明确。让水獭回归城市也是 令人惊奇不已的。最重要的是 野生动植物和自然获得瞩目
CO改 造为蜿蜒的天然河流。这是第一 个在热带地区利用土壤生物工程 技术(植被、天然材料和土木工 程技术的组合)来巩固河岸和防 止土壤被侵蚀的工程。通过这些 技术的应用,还为动植物创造了 栖息地。新的河流孕育了很多生 物,公园里的生物多样性也增加 了约30%。
项目工程师:Andreas Bockmü hl, Stefan Brückmann
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供 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水敏城市 设计方法(也被称为ABC在新加坡水域设计的亮点)来管 理可持续雨水的应用。作为一项长期的举措,截止 2030年,将有超过100多个项目被确立阶段性实施,与 已经竣工完成的20个项目一道,拉近了人与水的距离。 碧山宏茂桥公园是ABC方案下的旗舰项目之一,由 于公园需要翻新,公园旁边的加冷河混凝土渠道需要升 级来满足由于城市化发展而增加的雨水径流的排放, 因 此这些计划被综合在一起,进行此项重建工程。加冷河 从笔直的混凝土排水道改造为蜿蜒的天然河流。 这是第一个在热带地区利用土壤生物工程技术(植 被、天然材料和土木工程技术的组合)来巩固河岸和防 止土壤被侵蚀的工程。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还为动植 物创造了栖息地。新的河流孕育了很多生物,公园里的 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了约30%。 公园和河流的动态整合,为碧山公园打造了一个全 新的、独特的标识。崭新、美丽的软景河岸景观培养了 人们对河流的归属感,人们对河流不再有障碍,恐惧和 距离,他们能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水体、河流,他们开 始享受和保护河流。 此外,在遇到特大暴雨时,紧挨公园的陆地,可以 兼作输送通道,将水排到下游。碧山公园是一个启发性 的案例,它展示了如何使城市公园作为生态基础设施, 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巧妙融合在一起,起到洪水管理、 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娱乐空间等多重功用。人们和水 的亲密接触,提高了公民对于环境的责任心。
滨水景观与整体规划 共33页

采用当地本土元素作为灵感来源
设计师采用枫叶,不仅是让铺地形式更加丰富的 一种方法,而且是对加拿大文化传统的尊重,这 样的设计能带给人们格外的惊喜和欢乐。基于传 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设计,能够让设计充满本土 特色,具有深深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能够打动人 们。对当地人来说,具有归属感;对外地游客来 说,具有文化特色。
E
克拉码头
入口
C B
D A
喷泉广场
新加坡克拉码头
业态配置: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零售占比较少,涵盖办公 服务形成复合功能
克拉码头形成了以餐饮和休闲娱乐为主,辅以零售和服务的业态格局。这样的格局促使项目 成功跻身观光旅游“城市休憩区”。
功能模块 餐饮
休闲娱乐 零售 服务
业态组合 餐厅
餐吧BAR 咖啡店
夜店 娱乐店 零售店
花车 办公
店铺数量 19 15 4 12 2
7
6
占比 58%
22% 11% 9%
新加坡克拉码头
项目资源梳理:地处原跳蚤市场和商脉,坐落大量码头历史建 筑,水景为最优势资源。
很早之前,新加坡河是货物驳船停靠的理想位置,于是河两岸 修建了大量仓库。随着历史变,排屋仓库渐渐弃用,克拉码头 逐渐变成跳蚤市场等传统商贸聚集地。可见,水景、传统商脉 河和历史建筑构成了克拉码头改造之初拥有的资源。其中河岸 水景无疑是最优势资源。
新加坡克拉码头
总体布局:以强势资源水景作为主线贯穿项目主体,并通过灯 光营造下色彩斑斓的水影效果进一步强化水景的亮化作用。
以喷泉广场为中心分成A~E5个区域,喷泉广场 作为中心节点,配合5个主要入口,易于聚集人 气和疏散人流。
A、D、E区域为新加坡或国际知名的品牌餐馆、 咖啡屋,拥有优美的水景视角,B、C区域以夜 店、酒吧和纪念品商店为主,道路在夜间会出 现露天摊位经营。
加冷河_碧山宏茂桥公园

1 长期战略运河改造项目1970年,新加坡开始大规模地将天然河流系统转变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以便更有效地排放雨水和防止洪涝灾害。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加冷河被改为混凝土河道。
这种硬质的工程技术一直为这个国家服务,直到今天,新技术和新知识证明:只有采用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解决城市水环境遇到的多方面挑战和需求。
2006年,新加坡国家公用事务局提出了“活跃,优美,清洁(ABC)—全民共享水资源”的宏伟计划,将沟渠和水道改造成美丽的滨水环境,鼓励社区也加入保持水道清洁的工作,通过创建近水的社区空间,鼓励人们爱惜水源,保持水源清洁,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花园,这一计划的目标如下。
·将原有运河、排水渠和湖泊改造成明快流动、赏心悦目、清澈的溪流、小河和湖。
·市民可以在清澈的水边嬉戏、玩耍,充分利用水的自然特质。
·连续流畅的蓝色水域和绿色种植带互相交织,与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
·软景绿坡的自然河流。
·建立动植物群落栖息场所。
·增加生态多样性。
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Bishan-Ang Mo Kio Park along Kallang River摘 要:世界各地因迅速城市化及气候变化,正急速面临水资源开发的挑战。
各个国家和城市都想方设法地确保水资源充足,并力求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给人们。
如何创造可持续性的水资源解决方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加坡在这方面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与经验。
德国戴水道景观设计公司(Atelier Dreiseitl)在此背景下设计了新加坡最大和最有名的公园之一——碧山—宏茂桥公园。
关 键 词:风景园林;自然河流;生物多样性;雨洪管理;生物净化群落;生态护岸技术文章编号:1000-6664(2012)10-0088-05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9-05; 修回日期:2012-09-12Abstract: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water challenge is rising around the world due to rapid urbaniz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This puts a stress on cities and countries to ensure sufficient water resources and deliver water to consumers in a sustainable way. There is significant interest in how to create sustainable water solutions –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development. This is an area of expertise that Singapore could share with regard to the water management experience under this background . Atelier Dreiseitl designing company fulfilled the plan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biggest park in Singapore, which is Bishan-Ang Mo Kio Park.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tural river; biodiversity; rainwater management; cleansing biotope; ecological revetment technique(德)迪特尔·格劳 撰文 / (Germany)Dieter Grau 吕焕来 译 /Translated by LÜ Huan-lai 孙 峥 校 /Proofread by SUN Zheng·创造与河流嬉戏玩耍的互动体验感。
通过水生态修复弹性应对雨洪的公园设计研究——以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通过水生态修复弹性应对雨洪的公园设计研究——以新加坡加冷河一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The Park Design of Resilient Response to Flooding Through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A Case Study of Bishan-Ang Mo Kio Park Along Kallang River昊漫I Wu Man陈东田I Chen Dongtian郭春君I Guo Chunjun王洪涛I Wang Hongtao范雯雯I Fan Wenwen中图分类号TU98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20)07—0073—04收稿日期2019-02-27摘要水生态修复是构建弹性海绵城市的重要环节。
在分析新加坡加冷河一碧山宏茂桥公园改造背景的基础上,从修复性的工程技术手段应用、清洁性的生态群落营造、可持续性的水文循环过程构建、循环性的废弃材料利用和公众参与性的管理机制建立等多个层面,剖析公园在应对城市雨洪和水资源管理上的巧妙构思和修复策略。
对公园无雨期、降雨期和降雨后的三种不同状态进行解析,阐述三种状态下公园的弹性运作过程。
归纳总结其经验,提出我国海绵城市背景下公园绿地建设的设计思路,丰富海绵型绿地内容的研究。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弹性应对海绵型绿地加冷河一碧山宏茂桥公园Abstract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ilient sponge ci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the Bishan-Ang Mo Kio Park along Kallang River,the ingenious conception and restoration strategies of park in dealing with urban rainstorms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storativ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clean ecological communities,sustainable hydrological cycle process,renewable waste material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In this paper we decompose three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park in rainless period,rainy period and after raining,then we expound the park's elastic operation process under three states.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and put forward the design idea of park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nge city,so as to enrich the research of sponge green spaces.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Resilient response,Sponge green spaces,Kallang River and Bishan-Ang Mo Kio Park“海绵城市”是基于我国城市内涝、水质污染、水资源匮乏等背景下提出的可持续性雨水管治理念,强化城市在应对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弹性能力。
经典滨水景观设计案例

六个经典滨水景观设计案例一、鲑鱼溪流公园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三、韩国清溪川改造项目四、澳大利亚Jack Evans船港五、加拿大多伦多舍伯恩海滨公共空间六、圣安东尼滨河步道===============================【一】鲑鱼溪流公园鲑鱼溪流是在2002年才出现在史丹利公园内的一道景观,不仅为大马哈鱼回游产卵提供了场所,其本身也具有非凡的生态意义。
鲑鱼溪流设计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为公园的游客展现这一自然过程,让他们不仅欣赏到城市中心溪流的美丽风景,而且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座连接水族馆和马尔金露天剧场,史丹利公园观景亭和温哥华水族馆之间的人行桥。
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公园游客引至桥上,向他们讲解溪流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溪流顺流而下,与咸水湖Seining湖交汇。
人造堰将溪流的咸水部分与再循环利用的淡水区分开来。
而这些圆木就将它巧妙地遮蔽了起来。
Seining池当中的水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抽出以集中回游产卵的鲑鱼。
观景台可以让学校的孩子们和游客更好地观赏鲑鱼。
Seining池下方的溪流建设旨在保护回游的鲑鱼,帮助它们回到池中产卵。
不同的溪岸和河床环境为的是为了创造出一个更自然的栖息地。
设计强调了城市公园环境和溪流边重建自然环境之间的强烈对照。
溪流上两座横跨的人行桥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提示公众对于鱼类栖息地的关注。
规划图清晰地表明了温哥华水族馆和煤港海岸之间的联系。
===============================【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ABC计划),除了改造国家的水体排放功能和供水到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
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可持续雨水管理的水敏城市设计方法。
加冷河-碧山公园是ABC方案下的旗舰项目之一。
该项目占地62公顷,花费4500万欧元,于2012年2月建成。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景观考察分析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景观考察分析摘要:城市一直以来被认为与大自然站在对立面。
而 21 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需要被正确对待。
2006 年新加坡水务局发起了一项“A(active)B(beautiful)C(clean)” 计划。
碧ft宏茂桥公园作为ABC 计划下的重点项目之一,提倡在解决城市排水功能的同时,创造供居民享用的活力空间。
A landscape survey analysis of Bishan-Ang Mo Kio Park ,in SingaporeSHEN xuliChengBang Design Group Co,LtdAbstract:The city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to be opposite to nature 。
Todayin the 21st century,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getting wors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also needs to be treated correctly.In 2006, the Singapore Water Authority launched an A(active) B(beautiful) C (clean) program.As one of the key projects under the ABC program, Bishan-Ang Mo Kio Park promotes the vitality space for residents while solving the urban drainage function.海岛城市的新加坡,年降雨量约 2400mm,但国土面积的限制使得城市用来收集和储存雨水的土地特别有限。
生态修复实践案例

生态修复实践案例2021-02-12 17:20公园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顿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展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开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
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本文和大家分享几那么国外生态修复实践案例。
1、新加坡榜鹅水道公园〔Punggol Park〕榜鹅水道公园位于新加坡榜鹅镇,全长为4.2km。
它原来是一条跨越榜鹅镇的小型沟渠,现已成为新加坡最长的人工水渠。
榜鹅镇原本是新加坡东北边的一个偏僻小镇,而榜鹅水道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开展,并带动全镇迈向一座生态宜居之城。
榜鹅水道由此被誉为“榜鹅威尼斯〞。
榜鹅水道一共分为四个功能区:绿色画廊区、休闲娱乐区、遗产保护区和自然湾区。
在绿色画廊区,游客可以悠闲地漫步,欣赏公园的自然植被和野生动物。
在休闲娱乐区,朋友或家庭可以在此聚会并享受沙滩时光,健身爱好者可以沿着水道两旁的绿道一边进展慢跑或骑行运动,一边欣赏周围的风光,同时设计者还设置了一个以水为主题的乐园,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嬉水的场所。
进入遗产保护区,人们可以看到榜鹅路旁的遗迹以及周边古老的大树,尤其为年老的居民带来怀旧的回忆。
而在自然湾区,游客可以聚集在一起欣赏美丽的滨水风光,同时也可以进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整个榜鹅水道的设计和施工都凸显了生态和环保的理念,原本的榜鹅水道由于水流动性缺乏,水质一直不能到达较高的标准。
设计师希望利用生态浮床和栽植红树林的方法净化水体,同时在水道两侧增加生态排水沟,使地表径流水在排入水道前进展净化。
另外为了解决水体含氧量偏低的问题,设计者还通过设置增氧泵和人工喷泉的方式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从而使原本的死水转化为清洁水源,从而丰富了榜鹅水道的生物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发展而增加了雨水径流的排放
生态保护:第一个在热带地区利用土壤生物工
程技术来巩固河岸和防止土壤被侵蚀的工程
功能 水敏城市设计Fra bibliotek到特大暴雨时,兼作输送通道,将水排到下游。展示了如何使城市公园 作为生态基础设施,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巧妙融合在一起,起到洪水管 理、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娱乐空间等多重功用。人们和水的亲密接触, 提高了公民对于环境的责任心。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 KALLANG河道修复
涂然 孙星 阮剑波 黄妍妍
加冷河-碧山公园是ABC方案下的旗舰项目之一。该项目 占地62公顷,花费4500万欧元,于2012年2月建成。
整体布局图
综合性质
游憩:软景河岸景观、获得了2012新加坡游憩
场地设计奖和2012世界建筑节年度最佳景观设 计项目奖。
绿地规划和生态要素
城市雨水管道改造,建设可持续雨水管理 利用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实现生态保护 提供市民休息娱乐场所
总体评价
安全防护
安装了全面的河道检测和水位传感器预警系统、警告灯、警笛和语音通 告设备
生态工法技术
该技术包括石笼、土工布、芦苇卷、筐、土工布和植物,是指将植物、 天然材料(如岩石)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稳定河岸和防止水土流失。植 物不仅有美观的功能,还起到重要的结构支撑的作用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