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液故障和排除方法讲义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对策

静脉输液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对策

静脉输液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对策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问题。

本文将针对静脉输液常见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对策,以帮助医护人员解决这些问题。

一、静脉输液常见故障原因:1. 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速度过快会导致静脉内压力增大,引起疼痛、淤血和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

2. 输液速度过慢:输液速度过慢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3. 输液管堵塞:输液管堵塞可能是由于输液管道被空气、血块或结晶物质堵塞所致。

4. 输液针脱落:输液针脱落可能是由于插入不当、患者活动过度或插入部位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

5. 输液过程中滴速不稳定:滴速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输液瓶底与输液器之间的连接松动、输液器压力不均衡等原因造成的。

二、处理对策:1. 控制输液速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要求,合理调整输液速度。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当出现不适时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2. 定期检查输液管道:定期检查输液管道是否畅通,如发现堵塞,可采取轻轻按压输液管道或更换输液管道。

3. 确保输液针稳固:正确插入输液针,确保其稳固,避免因插入不当或患者活动导致输液针脱落。

4. 检查输液器连接:定期检查输液器与输液瓶底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避免因连接松动导致滴速不稳定。

5. 及时处理故障问题:一旦发生故障问题,如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输液管道堵塞等,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处理。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故障问题的发生。

2. 定期检查输液设备:定期检查输液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如输液器、输液管道、输液针等,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加强培训和学习: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更好地应对静脉输液故障问题。

4. 注意患者的反应:在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输液并进行处理。

输液故障排除法

输液故障排除法

液体不滴
4.压力过低,由于输液瓶位臵过低或 患者肢体抬举过高或患者周围循环 不良所致。 处理:适当抬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 位臵。

液体不滴


5.静脉痉挛,由于穿刺肢体暴露在冷的环 境中时间过长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所 致。 处理:局部进行热敷以缓解痉挛。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可先夹紧滴管上端的 输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体降至 露出液面,见到点滴时,再关闭调节孔,松开 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即可。 2.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将输液瓶取下, 倾斜输液瓶,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待 滴管内液体缓缓下流至露出液面,再将输液瓶 挂回输液架上继续输液。
输液过程中,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输液过程中,如果茂菲氏滴管内的液面 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 管的衔接是否松动、滴管有无漏气或裂 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Thanks!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1.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先夹紧滴管下端的输 液管,然后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面升至所 需高度(一般为1/2~2/3滴管高度)时,再关闭 调节孔,松开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即可。 2.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可先夹紧滴管下端的 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迫使输液瓶内的液体 下流至滴管内,当液面升至所需高度(一般为 1/2~2/3滴管高度)时,停止挤压,松开滴管下 端的输液管即可。
输液故障排除法
骨科 杨 帆
液体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可 见局部肿胀并疼痛。 处理: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液体不滴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顺利滴 入血管。 处理:调整针头位臵或适当变换肢体位 臵,直到点滴通畅为止。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内容提要:一、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二、输液速度与时间计算方法三、输液泵使用法案例导入:患者男性,68 岁,确诊肺源性心脏病 20 余年,因呼吸困难伴喘息加重入院,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部位回抽无回血、局部肿胀、疼痛。

请思考:1.此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2.护士针对此情况应如何处理?一、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一)溶液滴入不畅1.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输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回抽无回血、局部肿胀、疼痛。

应立即拔除针头,更换输液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表现为回抽有回血、但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

处理方法:应调整针头位置,也可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为止。

3.针头阻塞表现为回抽无回血,溶液不滴,折叠调节器下端输液管,向针头方向挤压近针头端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且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已阻塞,须拔除针头,更换输液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因输液架位置过低,患者肢体抬举过高或患者周围循环不良所致。

表现为滴速缓慢。

处理方法为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或放低肢体位置,以加大压力,使液体滴入顺利。

5.静脉痉挛因患者穿刺部位暴露在较冷的环境中时间过长,或输入液体温度过低所致。

表现为滴液不畅,但有回血抽出。

处理方法:可在局部行热敷、按摩,缓解痉挛。

(二)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茂菲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可取下并倾斜输液瓶,瓶内针头露出液面,待滴管内液体缓缓流下至所需液面高度,将输液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

茂菲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可夹住滴管上段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待液面下降至滴管露出液面时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上段输液管继续滴注。

(三)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反折滴管下端输液管,挤压滴管,迫使液体流入滴管内,直至液面升高至所需高度时,停止挤压滴管,并松开反折即可输液。

(四)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多因滴管或滴管以上输液管漏气所致,应更换输液器。

二、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在输液过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系数称为该输液器的点滴系数(gtt/ml)。

常见输液故障

常见输液故障

常见输液故障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见输液故障及对策
1、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3)针头阻塞,一手捏住滴管下输液管,另一手挤压靠近针头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松手后又无回血,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可抬高输液瓶位置或更换体位。

5)静脉痉挛,局部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

6)其他:体位、输液管折叠、瓶内负压
2、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可倾斜溶液瓶,使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上,必要时用手挤压输液管上端,瓶内空气即进入输液管内,让液体缓缓流下,直至露出液面。

3、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可捏紧滴管下端输液管,同时挤压上端输液管,迫使液体进入滴管内。

4、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检查滴管上端橡胶管和滴管有无漏气、裂隙,必要时更换。

5、输液器上端脱落,勿回插,及时更换。

6、输液器漏水,若上端拔出另插,若下端及时更换。

7、输液反应: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外渗、空气栓塞
输液过程中及时巡视,观察患儿精神、面色,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调节合适滴速,及时劝阻外出输液的患儿及家长;做皮试前,须询问患儿是否过敏史,父母有无过敏史(若一方有亦需报告医师)且皮试等待20分钟内患儿及其家长勿离开病区(如外出吃饭、检查均不可);头孢或青霉素类抗生素停药超过一天24H,则须重新做皮试。

门诊流程:挂号、取药、验血
急诊流程:中午、晚间
门诊输液流程。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常见输液故障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常见输液故障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常见输液故障在事业单位医疗护理考试中,常见输液故障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很多没有临床工作经验的考生比较陌生。

在这里,给大家统一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

1.溶液不滴(1)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应拔针并更换针头,另选静脉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表现为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3)确定针头阻塞: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可确定针头阻塞;应拔针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病人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以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或放低病人肢体。

(5)静脉痉挛:由于病人所穿刺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导致静脉痉挛;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2.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1)如滴管侧壁无调节孔,可将输液瓶取下并倾斜,使瓶内针头露出液面,待滴管内液面降至所需高度时,即可挂回输液架上,继续输液。

(2)如滴管侧壁有调节孔,可夹闭滴管上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待液面降至所需高度时,将调节孔关闭,并松开上端的输液管。

也可采用与滴管侧壁无调节孔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3.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1)不论滴管侧壁有无调节孔,均可夹闭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待滴管内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时,即可松开下端输液管,继续输液。

(2)如滴管侧壁有调节孔,还可夹闭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当液面升高至所需高度时,即可关闭调节孔,松开下端输液管,继续输液。

4.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输液过程中,如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各接头是否松动,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输液故障及处理

输液故障及处理
询问陪同人员
向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了解患者在输 液过程中的情况,有无异常表现。
检查法
检查输液装置
检查输液瓶(袋)是否悬挂正确、稳定 ,输液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无漏气。
VS
检查穿刺部位
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异 常情况。
综合分析法
01
结合观察、询问和检查结果进行 综合分析,判断输液故障的性质 和原因。
常见输液故障及处理方法
包括输液不畅、输液渗漏、输液反应等多种故障, 针对不同故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输液 速度、更换输液器等。
输液安全与质量控制
强调输液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药物配伍禁忌等安 全注意事项,以及定期对输液设备进行质量检测 和维护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输液系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智能化的输液系统, 能够实时监测输液过程并自动调整输液参数,提高输液的 安全性和效率。
02
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 施,确保输液安全。
04
处理输液故障策略与技巧
立即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观察患者反应
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 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呼吸急促、 寒战、发热、皮疹等异常症状,
应立即停止输液。
报告医生
停止输液后,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 并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以便医生 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给予相应治疗措施
对症治疗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症状,医生可能会给予抗 过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措施。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医 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如更换药物、 调整药物剂量等。
观察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 果。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液体不滴
3.针头阻塞 折叠滴管下的输液管,同时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
且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切忌强行挤压,
以免血块进入静脉造成栓塞。 4.静脉痉挛
用热水袋或热输液管折叠、病人姿势改变等时也会出现输液溶液不滴。
常见输液故障和排除方法
实习学生:肖文 带教老师:杜琨 北京中医药大学
常见输液故障
(一)液体不滴 (二)滴管内液面过高 (三)滴管内液面过低
(四)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液体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此时药液输入皮下组织,局部有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
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妨碍药液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 到滴注通畅为止。
(二)滴管内液面过高
排气时,挤压滴管次数 过多,压力过大
(三)滴管内液面过低
(四)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松动
滴管漏气或裂隙 头皮针与输液器脱开

8-2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电子书

8-2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电子书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内容提要:一、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二、输液速度与时间计算方法三、输液泵使用法案例导入:患者男性,68岁,确诊肺源性心脏病20余年,因呼吸困难伴喘息加重入院,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部位回抽无回血、局部肿胀、疼痛。

请思考:1.此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2.护士针对此情况应如何处理?一、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一)溶液滴入不畅1.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输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回抽无回血、局部肿胀、疼痛。

应立即拔除针头,更换输液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表现为回抽有回血、但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

处理方法:应调整针头位置,也可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为止。

3.针头阻塞表现为回抽无回血,溶液不滴,折叠调节器下端输液管,向针头方向挤压近针头端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且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已阻塞,须拔除针头,更换输液针头,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因输液架位置过低,患者肢体抬举过高或患者周围循环不良所致。

表现为滴速缓慢。

处理方法为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或放低肢体位置,以加大压力,使液体滴入顺利。

5.静脉痉挛因患者穿刺部位暴露在较冷的环境中时间过长,或输入液体温度过低所致。

表现为滴液不畅,但有回血抽出。

处理方法:可在局部行热敷、按摩,缓解痉挛。

(二)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茂菲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可取下并倾斜输液瓶,瓶内针头露出液面,待滴管内液体缓缓流下至所需液面高度,将输液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

茂菲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可夹住滴管上段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待液面下降至滴管露出液面时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上段输液管继续滴注。

(三)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反折滴管下端输液管,挤压滴管,迫使液体流入滴管内,直至液面升高至所需高度时,停止挤压滴管,并松开反折即可输液。

(四)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多因滴管或滴管以上输液管漏气所致,应更换输液器。

二、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在输液过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系数称为该输液器的点滴系数(gtt/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墨菲式滴管内液面过低
• 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 先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 用手挤压滴管,迫使输液瓶 内的液体下流至滴管内,当 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时,停止 挤压,松开滴管下端的输液 管即可。
• 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可先 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然 后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 面升至所需高度(一般为 1/2-2/3滴管高度)时,再 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下端 的输液管即可。
常见输液故 障和排除方
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静脉穿刺的部位
• 周围浅静脉 • 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 • 头皮静脉
头皮静脉: • 小儿常用 • 特点:分部较多、表浅易见、不易滑动、
易固定 • 常用:颞浅静脉、额静脉、枕静脉、耳后
静脉 • 动静脉:静脉,血紫蓝色
动脉,血红色、搏动、树枝样苍白
二、穿刺静脉选择的注意事项
• 针头阻塞:更换针头,重新选择静脉穿刺。(切 忌强行挤压导管或用溶液冲注针头,以免血块进 入静脉造成栓塞)
• 压力过低:适当抬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 • 静脉痉挛:局部进行热敷以缓解痉挛。
针头堵塞:
注射器轻回抽无回血、感觉有阻力 轻轻挤压靠近针头端的头皮针软管,感
觉有阻力,松手又无回血
轻轻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软管,无回血
4、输液过程中,墨菲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输液过程中,如果 墨菲式滴管内的液面自 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 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 是否松动、滴管有无漏 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 输液器。
根据病人静脉的状况:
• 选择柔软、粗直、平滑、有弹性的周围静 脉
• 避开发炎、硬化、栓塞、多次穿刺以及关 节部位的静脉
• 局部皮肤无发炎、瘀斑、血肿等
三、常见的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常见的输液故障:
• 溶液不滴 • 墨菲式滴管内液面过高 • 墨菲式滴管内液面过低 • 输液过程中墨菲式滴管内
液面自行下降
2、墨菲式滴管液面过高
• 滴管侧壁没有调节孔时,可 将输液瓶取下,倾斜输液器, 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 待滴管内液体缓缓下流至露 出液面,再将输液瓶挂回输 液架上继续输液。
• 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可先 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然 后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 体降至露出液面,见到点滴 时,再关闭调节孔,松开滴 管上端的输液管即可。
1、溶液不滴常见原因:
• 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注入皮下,局部胀 痛)
•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 针头阻塞 • 压力过低 • 静脉痉挛
溶液不滴,不同的的原因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 针头滑出血管外:将针头拔出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 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