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医疗品质_医院服务品质的策略(ppt 44)
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策略措施

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策略措施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医院服务质量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
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声誉。
因此,为了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医院管理者需要制定适当的策略措施。
在下文中,我将提出几个有效的策略措施,旨在提升医院服务质量。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沟通是医患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院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通过建立快捷、高效的沟通渠道,例如通过电话、微信等实现即时交流,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和疑虑。
同时,医院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医患沟通座谈会、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等方式,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及时改进服务。
2. 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不同患者对医疗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因此,医院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例如,对于老年患者或残障患者,医院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或特殊就诊通道,方便他们的就诊流程。
同时,医院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提供健康咨询等形式,提升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增强医患互动。
3.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医院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改进。
这包括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明确医疗服务的各项指标和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通过建立质量评估和考核机制,监测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定期进行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4. 强化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医护人员是医院服务质量的直接提供者,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技能直接影响患者的体验和满意度。
因此,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
这包括培训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提高他们的服务态度和表达能力;培训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和操作技巧。
5. 加强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医疗设施和设备的完善是保障医院服务质量的基础条件。
医院应加大对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保证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先进及可靠性。
医疗机构服务品质提升方案

医疗机构服务品质提升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出医疗机构服务品质提升方案,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1. 加强员工培训为了提升服务品质,医疗机构应加强员工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定期的培训课程,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强调良好的沟通和亲和力,使员工能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 加强团队合作和协作,以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2. 优化就医流程医疗机构应优化就医流程,使患者能够更快捷、便利地接受医疗服务:- 简化挂号和排队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提供在线预约和挂号服务,方便患者预约医生和就诊时间;- 设立咨询台和导诊员,为患者提供指引和帮助。
3. 提升医疗设施和设备医疗机构应提升医疗设施和设备,以提供更先进的医疗服务:- 更新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准确诊断;- 提供舒适和优质的就诊环境,使患者感到安心和舒适;- 引进新技术和治疗方法,提高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
4. 加强患者反馈和沟通医疗机构应积极收集患者的反馈,通过沟通改进服务品质:- 建立反馈渠道,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定期组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服务的评价;- 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改进和调整服务策略。
5. 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服务品质持续提高:- 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设立质量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监督质量提升计划;-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结论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优化就医流程、提升医疗设施和设备、加强患者反馈和沟通、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等方面的改进,医疗机构可以提升服务品质,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这些改进措施将有助于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公众的健康和福祉。
医院如何提高医疗质量ppt

01 医疗质量管理概述
全面管理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related goes here.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全程管理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related goes here.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简洁大气医疗质量管理通用动态PPT模板
汇报人:代用名
谷、会走路的石头;;这些神奇的地方,我都想去看看。
其实我胆子也不是特别大,但是射手座的冒险精神让我
蠢蠢欲动,加强了我神秘求知世界的好奇感。不过话又
说回来,现在还不是时候,还是等到以后再说吧!世界
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了早日实现我的心愿,加油0!1 医疗质量管理概述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related goes here.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related goes here.
01 医疗质量管理概述
01
以患者为中心原则
关注患者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变化,尽量满足患者的需 求,并创造条件力争超越患者期望,即达到魅力质量。
片区质控小组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related
科室质控小组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related here
02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全员管理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related goes here. Put your text about this part
医疗服务的品质保证与提升方法

医疗服务的品质保证与提升方法医疗服务的品质保证与提升是实现良好医疗体验和提供优质健康护理的关键因素。
在一个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医疗行业中,保证医疗服务的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以确保医疗服务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
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医疗服务品质的基础。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质量标准和指南,监测和评估医疗服务的各个方面。
通过建立这样的体系,可以更好地规范和监督医疗服务的提供,确保医务人员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遵循最佳实践。
持续教育和培训医务人员也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的重要手段。
医学科学不断发展,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不断涌现。
因此,定期更新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使之与时俱进,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医院应该提供培训计划和机会,使医务人员能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加强医患沟通也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的重要方面。
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过程的理解和参与,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焦虑。
医务人员应该学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并清晰地传达诊断和治疗计划。
同时,医院可以通过建立投诉和反馈机制,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改进和调整医疗服务。
引入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医疗也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的有效方法。
借助电子病历和医疗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效率,减少信息丢失和错误,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数字化医疗还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历和医嘱,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度和效率。
关注医院的设施和环境也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的重要方面。
一个良好的医院环境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创造更好的治疗体验。
医院管理者应该注重改善和优化医疗设施,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整洁和有序。
同时,提供舒适的等候区和便利的服务设施也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体验。
积极推动医疗质量评估和认证也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评估和认证,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善和提升计划。
医院可以参与国家或地区的医疗质量认证,或寻求国际组织的认证,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医院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医院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 设立24小时客户服务中心,提供及时回应和解决患者问题的渠道。
- 建立在线平台,让患者可以随时预约、查询医生信息和获取医疗建议。
- 注重内部沟通,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2. 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 招聘和培训高素质的医务人员,确保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
- 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需求。
3. 注重医患关系和患者体验
- 建立友善、尊重和关怀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 提供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包括清洁整洁的病房和舒适的候
诊区。
- 加强患者教育,提供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增
强患者的健康意识。
4. 强化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
- 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流程规范、质量评估和
持续改进机制。
- 加强医疗安全控制,确保医疗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和事故预防。
- 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
业素养。
5. 加强社会责任和公共形象建设
- 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认可度。
- 加强与政府、媒体和其他相关方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公共形象。
- 定期发布医院的质量数据和改进成果,增加透明度和信任度。
以上是医院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通过有效的沟通、全面的医
疗服务、良好的医患关系、强化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以及加强社会
责任和公共形象建设,医院能够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策略

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策略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策略引言: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对患者和医疗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还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口碑,增加机构的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策略,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1. 提高员工沟通能力:医疗机构应通过培训和沟通技巧提升员工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倾听。
2. 建立患者反馈机制:医疗机构应设立患者反馈渠道,如建立意见箱、在线反馈平台等,及时收集患者的建议和不满意之处,以便及时改进。
3. 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机构可以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从而找到改进的方向。
二、提升服务效率1. 优化预约和排队系统:医疗机构可以引入在线预约系统和智能排队系统,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2. 加强内部协作:医疗机构应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提高医疗流程的效率和连贯性。
3. 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医疗机构可以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信息的共享和医疗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 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质量评估标准,加强对医疗操作的监督和检查。
2. 开展持续的专业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3. 引进国际化的医疗标准:医疗机构可以引进国际上的医疗标准和认证体系,以规范医疗操作和提升服务质量。
四、注重患者体验1. 创造温馨的医疗环境: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装饰、音乐、照明等手段,打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2.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提供语言翻译、陪护服务等,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医疗机构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如何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如何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医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高度重视。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1.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立专门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管理。
2.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医院应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收集、分析和评估医疗服务质量的相关指标和数据,通过自查、互查、外查等方式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进行改进。
3.加强医疗技术和临床能力的培训与提升:医院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与提升,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
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方式,增加医疗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4.优化医疗流程和服务环境:医院应优化医疗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和体验。
同时,改善医院的服务环境,创造舒适、安全、干净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
5.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医院应加强医患沟通和信息共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院应设立投诉处理机构,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加强对患者需求的了解。
同时,医院应加强内部沟通,推行团队合作,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效能。
6.加强医患知情和知识普及:医院应加强医患知情,提供详细和透明的疾病诊疗信息,帮助患者做出明智的医疗选择。
医院还应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广大市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和知识水平。
7.加强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与推广: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与推广,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
通过与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及时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8.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医院应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医疗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事故防范。
要加强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跟进新技术,并时时刻刻保持对医学专业的深入理解。
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二、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医疗设备不断涌现,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准确、更快捷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医疗机构应该及时更新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医疗需求,并加强设备的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三、优化医疗流程和服务环境医疗流程和服务环境也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需要优化医疗流程,简化病人就诊的程序,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提高病人的就诊效率和体验感。
同时,医疗机构应该注重改善服务环境,提供舒适、干净、安静的就诊环境,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就诊体验。
四、加强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管理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应该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正确解读患者的症状和需求,给予患者科学、准确的医疗建议。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加强医患关系管理,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矛盾,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五、推行临床路径和质量控制体系临床路径和质量控制体系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临床路径是指按照规定的诊疗程序和标准,为特定疾病或特定诊疗需求的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质量控制体系是指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机制,监督医疗行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医疗机构应该积极推行临床路径,落实质量控制体系,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質指標計畫目的
發展有效的指標 與自己或同儕比較了解自己醫院的表現究竟
如何 進行績效改善
品質是一種績效的評估
品質指標的優點及限制
藉由同儕間比較可以有下列好處:
幫助機構發現改善的機會 促進機構內部的合作 促進機構文化的改變
特性 完整性 合作性 時效性
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
發展原因 醫療體系逐漸增加的財務壓力 新醫療技術的快速引進 不當的醫療照護與結果浪費醫療資源
臨床路徑特點
針對數量大、高危險性與高成本的診斷 或處置。
追蹤監控項目
諮詢與評估
藥物治療
檢驗與檢查
全員品質保證(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 CWQC)
除了全面品質管制的觀念外,CWQC更 強調品質管制不只是所有部門皆有責 任,各個部門內部的各級員工也必須 全心全意的積極參與。
品管圈(Quality Circles) 由基層員 工組成的小組,經過適當訓練之後, 透過定期的會議及其他活動,組員主 動的提出、討論並解決與工作成效有 關的各種問題。
7. 護士的專業能力 8. 專科醫師的陣容及獲得性 9. 醫療併發症的追蹤記錄 10. 緊急醫療的可獲得性 11. 價錢 12. 食物的味道與溫度
Brent Jacobsen
環境五S活動
整理(Seiri):將物品分為要與不要兩類,不 要的則丟棄,以騰出空間。
整頓(Seiton):放置物品方法需標準化,就定 位,以減少尋找時間。
費根堡(Feigenbaum):品質不是最好的, 它只是在某些條件下的最好,這些條件指的 是產品的價格以及實際的用途。
石川馨:品質是一種能令消費者或使用者滿足, 並且樂意購買的特質。
品質的定義(續)
王永慶:品質是要追求人、事、物的品質。
人:員工的專業能力與知識、敬業精神及對醫 院的向心力。
1.門診指標系統:17項 2.急診指標系統:40項 3.住院指標系統:56項 4.加護指標系統:26項
共計139個
每年約30萬元(僅限急性照護指標)
1.無結構性指標及營運面指標。 2.臨床指標分類較細(以疾病別、 處置別再細分)。 3.有許多「鎮靜與止痛」的指標。 4.每月蒐集參加醫院醫療品質指標 ,並定期提供各項指標平均值等 資訊,並可以與國外醫療機構比 較。
品管圈
TQC 之經營管理架構圖
方針 管理
機能別-部門別管理
日常管理
高階管理者 中階管理者 基層管理者
環境5S活動、品管圈、提案制度 基層員工
標準化(如ISO9000、CP)
何謂品質
簡單的說,品質就是符合顧客需求。
何謂醫療品質
病患可以方便得到最佳醫療結果,使病 患及其家屬能夠滿意,並在成本與效益 方面得到合理化。
限制:
無法直接測量品質 無法提供病患或醫師特別的資料 無法提供即時的分析 無法直接提升品質
國內品質指標計畫現況
國內兩大品質指標系統
TQIP(Taiwan Quality Indicator Project) 及THIS(Taiwan Health Indicator System) 兩大系統
醫師如何與病人互動
醫療是專業也是服務 病患是你的顧客 視病猶親、尊重生命
如何與病人建立良好關係
專業也可以是親切及平易近人 建立平易近人的專業形象 專業形象建立有助於博取病患信賴
專業形象建立
充足的專業知識 充分掌握病情 純熟的技巧 服裝儀容
最好的評估策略是同時選取各評估方法(結 構、過程、結果)的最適指標,以增加其評 估的正確性。
提高醫院服務品質的策略
人員方面 重視第一線人員的禮儀與形象 定期選拔模範員工,以激勵員工士氣 善用員工義工及院外義工,以增加服 務人力 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以獎勵優良員工
提高醫院服務品質的策略(續)
設施及環境衛生方面 病人優先停車,以增加病人就醫的方 便性 院內公園化、家庭化且指標清楚,增 進病人就醫的舒適感及方便性 100%的清潔,以增加病人就醫舒適感 設施規畫重視病人的隱私權 結合專業的生活服務 設置無障礙空間
提高醫院服務品質的策略(續)
管理制度與流程 提供多管道的掛號方式 診間電腦化,促進醫病關係 設立全功能櫃檯 由專責單位或人員處理病人的抱怨及設 立服務專線 落實品管教育,隨時灌輸員工品質知識 病人有受尊重的感覺如開診廣播
推動臨床路徑之注意事項
取得醫師及其他人員的認同、參與及共識 實施完整的教育訓練課程 訂定實際的目標 簡化、合併相關工作及表單,以減少臨床
工作人員的負擔 透過各種管道建立全員的共識
品質指標計畫
品質是無形的 管理者如何知道醫療品質好或不好 發展有效品質指衡量品質 品質指標計畫的目的
ISO品質系統特性
強調系統性(整體性)品質 重視說、寫、做一致 較強調標準化文件化 較適用於常規性工作如行政、實驗及
檢查部門 較不適用於醫療專業診斷及治療 必須持續性推動如定期稽核
醫療品質的要素
合適性—符合社區或個人需要 可近性—容易取得所需醫療資源 可接受性—水準滿足個人或社區需求 效益性—達到既定的醫療效益 效率性—減少資源的浪費
病患滿意度調查
以問卷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詢問病患或家屬特 定問題,以瞭解服務品質
問卷形式:特定問題的問卷、無特定問題的 問卷、混合式問卷
問卷內容: 醫院清潔、人員服務禮儀、服務效率、餐點 服務、治療成效、對醫院整體服務評價、其 他建議等
病患滿意度前12項重要因素
1. 醫院清潔度 2. 住出院的順利度 3. 帳單的正確度與簡潔度 4. 職員親切度 5. 病患需求回應時間 6. 可獲得的技術層次
THIS及TQIP之基本資料及指標比較
TQIP
THIS
負責單位 參加醫院數
品質指標數
年費 差異說明
醫療品質策進會
75家 醫學中心17家,區域醫院45家 ,地區教學醫院7家、精神專 科醫院6家。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
109家 醫學中心10家,區域醫院 40家,地區教學醫院25家 ,地區醫院34家
急性照護指標 1.住院:共14類 2.門/急診:共5類 共計285個細項 長期照護指標 精神照護指標
從醫療服務的消費者角度:
醫療品質是對於醫療照護需求的反應、溝通 與關心的程度、病況減輕的程度、以及身體 功能改善的程度。
何謂醫療品質
品質是什麼? 符合顧客的需求 醫療的顧客主要是病人(外部顧客),
而病人的需求是什麼?當然是「藥到病 除,早日出院」。
醫療機構常見品質提升方法
品管圈 臨床路徑 滿意度調查 標竿學習 ISO 品質系統 5S運動
每年3萬元
1.偏重結構性指標(如:專任 主治醫師率、醫師病床比) 及營運面指標(如:佔床率 、平均住院日、滿意度)。 2.每月蒐集參加醫院醫療品質 指標,並定期提供各項指標 平均值等資訊 3.有執行錯誤率統計。
ISO 9000系列
國際標準化組織於1987年制訂,1994年 修訂ISO 9000系列(Int’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將品質管理及品質保證體系建立國際標 準。
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除了包含前述四種品管的概念外,另強 調依照顧客現有及潛在需要的標準而不 斷改進,務求能較競爭對收更能滿足顧 客的期望。
強調主動、顧客導向的品質管理觀念。
品質管理演進圖
品質控制
品質保證 全面品質管制
ISO 9000 全員品質管制 全面品質管理
如何提升醫療品質
品質的定義
戴明(Deming):品質是一種以最經濟的手 段,製造出市場上最有用的產品。
裘蘭(Juran):品質就是合用(fitness for use),而所謂合用又可分為兩大方向, 即沒有瑕疵與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品質的定義
克勞斯比(Crosby):品質就是符合要求的 標準(conformance to requirement)
活動與安全
治療
病患教育
營養供給
出院計畫與協調
臨床路徑的效益
降低成本 影響醫師的醫療模式,減少不必要
的處置及降低醫師間處置的變異 保持一定的醫療成效及品質 增加醫護人員團隊間的互動及合作
發展臨床路徑的步驟
成立臨床路徑發展小組 收集相關文獻及資料 選擇欲實施臨床路徑的診斷 製作臨床路徑的相關文件 教育 記錄並監測實施的過程 檢討差異、修訂臨床路徑
壞蘋果理論
品質保證 (Quality Assurance, QA)
除了要控制品質,將不符合標準的產品 (服務)找出來外,還要系統的追溯不 符標準之原因,並採適當措施加以改善 使不再重犯。
全面品質管制 Total Quality Control(TQC)
強調產品或服務的品質管制工作並不 是機構內一個或兩個部門的責任,而 是所有部門皆有責任。
發展臨床路徑的步驟
選擇診斷別或處置別 選定發展流程 記錄現有流程 瞭解變異原因
執行臨床路徑
No
結果可接受嗎?
進行改善
Yes 繼續監控
發展臨床路徑
資料來源:Coffey,R.J et al(1992)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aths. Qualit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事:工作流程的標準化、管理規章的合宜性及 工作簡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