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
《爷爷和小树》教案(15篇)

《爷爷和小树》教案(15篇)《爷爷和小树》教案(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爷爷和小树》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爷爷和小树》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认识10个字。
2、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平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的第5课,爷爷和小树(教师板书)齐读课题,什么事把爷爷和小树联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指导学生看图1、出示第一幅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出示第二幅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有谁,在干什么?3、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两幅图上,打开书。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
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看看画出的字和标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4、抽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指导学生读准到、穿、冷、热这几个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1、自己读读第一段⑴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吗?⑵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⑶学生自己练习读。
⑷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⑸指名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⑴自己出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⑵同桌互查标句子是否正确,互查后说说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⑶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精选3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书包范文为大家带来了《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从课文中识字,还可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
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3、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汉字。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学习汉字不陌生,但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容易冲淡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果复现次数不够的话,识记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本设计力求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交替进行,使课堂中学生听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猛增,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
本设计遵循儿童学习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过程】一、导读板块:1、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穿着衣服的小树吗?(预设谈话范围:在哪里见过?什么样子的?)2、教师小结:播放收集到的小树“穿衣”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
4、认识生字:爷(指导学生识记)[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这些经验,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导入到课文的阅读,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板块:1、识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优秀8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优秀8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从课文中识字,还可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
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3.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汉字。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学习汉字不陌生,但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容易冲淡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果复现次数不够的话,识记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本设计力求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交替进行,使课堂中学生听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猛增,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
本设计遵循儿童学习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过程】一、导读板块:1、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穿着衣服的小树吗?(预设谈话范围:在哪里见过?什么样子的?)2、教师小结:播放收集到的小树“穿衣”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
4、认识生字:爷(指导学生识记)[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这些经验,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导入到课文的阅读,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板块:1、识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把已经认识的字擦掉。
2、检查识字情况,师生交流。
(1)出示第一个自然段,请学生认读,重点指导生字“棵”的读音。
(2)出示第二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到、给、穿、暖、冷”的读音。
(3)出示第三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开、伞、热”的读音。
《爷爷和小树》优质教学教案设计优秀4篇

《爷爷和小树》优质教学教案设计优秀4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一一、激情导入师画树,问:同学们,看老师画的什么?(一棵小树)有一位老爷爷和这棵小树之间还发生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呢,想不想听一听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爷爷和小树》师板题:爷爷和小树(生齐读课题2遍)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到这一课,61页上边蓝色条里其余的`生字宝宝和咱们大家玩捉迷藏呢,他们都躲到了课文里,请借助拼音熟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他们找出来吧。
注意: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熟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2、我找个同学起来读读课文。
(生评)三、识字写字看来,课文中的那些生字宝宝成了我们的拦路虎,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得把他们给扫除。
1、识字。
(1)看,老师已经把这些生字宝宝请到了这里,(出示小黑板:带拼音的字)让我们来做“口腔体操”吧,请位小老师带着大家拼读,看谁的口形最标准?(指名读、开火车领读、南北赛读)(2)老师变魔术让拼音宝宝去休息了,你还能读吗?(出示大树,大树上挂满五颜六色的苹果,苹果上有不带拼音的生字,新偏旁用不同颜色表示出来。
)自由读一读,看你能叫出哪几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你是怎么认识他的?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谁来当小老师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注意:说话要完整:我是用——方法记住了——字。
A、编谜语、儿歌。
a、太阳出来真舒服。
(暖)b、爸爸的爸爸拄拐杖。
(爷)B、做动作。
(开、穿、冷、热)C、组词(注意:暖和的音huo——多音字)D、实物(伞)E、加一加:(到、给、穿、冷、热)F、换一换、比较:(冷——苓,爷——爸,穿——窗,给——纸,暖——晚,到——刘,米——伞)G、反义词:冷——热H、口诀记忆:例如:”冷”——lěng,冷冷冷,左右结构,两点水,右边一个令,合起来就念冷,冷,寒冷的冷。
师适时讲授新偏旁。
注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让学生组完词后,个别说句子。
(4)、齐读——师随便指(看谁有火眼金睛)——男女赛读——组词读并领读(师趁机发送苹果卡片)。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公开课教案和教学设计3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公开课教案和教学设计3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一)、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三)、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重点难点(一)、激发同学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同学发现识字规律。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三)、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懂得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四)、会写“不”,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准备同学:1、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
2、结合自身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维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1、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和人类维护树木的各种方法。
2、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1、师:昨天你们去观察小树了吗?师:把你喜欢的树画下来了吗?谁愿把你的画贴到黑板上?(同学上讲台贴画。
)师:大家画得都很美,说明大家都很喜欢小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小树有关的课文,相信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会更加喜欢小树的。
2、(出示课件:5 爷爷和小树)师:请你借助拼音读读课题。
3、师指“ye”问:大家看,这两个音节有什么不一样?生:这两个音节一个有声调,一个没有声调。
生:没有声调的应该读轻声。
(同学齐读课题)(二)、自主识字:1、师:自身先读读课文。
2、(点击课件)师:大家看,在这一片绿色的大森林里,生长着许多小树,小树上的这些字,你认识了吗?自身借助拼音读读这些字,看看你能认识多少。
师:下面请大家自身读读,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3、(点击课件)师:你看,小树上的字没有拼音了,现在还能读出来吗?自身再读读。
4、师:请同学们拿出字卡,同位互相检查一下,看看都认识了吗?不认识的同位互相教一教。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三篇精选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
认识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0个字,指导不、开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打开书,自己读一《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三篇精选,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
认识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0个字,指导不、开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打开书,自己读一遍课文,看看这些字你都会认了吗?一边读一边牢牢地记在心里。
2、按自然段读:老师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3、导语:你们看这棵小树长得多好呀!那你们知道吗?树叶下面可藏着许多秘密呢!谁愿意揭开秘密?二、新课:1、师将深色叶子翻开(书上词)小伞、爷爷、撑开、穿上、暖和、一棵树、冷热、给我、来到⑴两人互读:谁有不正确的及时帮他纠正。
⑵请学生当小老师,会读哪个就带着大家读哪个。
2、这些词里有咱们这节课要认的10个字,他们也在树叶下面藏着呢,快看看都是谁?伞、爷、棵、到、冷、热、给、开、穿、暖⑴你都认识他们吗?自己快认一认。
⑵指名当小老师,带读这些字。
⑶重点字挑出来,再读,爷、到、冷、热、伞认识父、人、刂、灬、冫偏旁。
⑷通过图,用基因识字的方法讲解父:古时候,儿子犯错了,爸爸教训儿子的时候,手里要拿着一根棍子,就是父。
爷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弯曲的样子。
还学了哪个字有父?(爸)扩字:爹、斧、釜3、游戏:试试谁的反应快!将本课要认的字发给学生(两人一组,一组一个字)学生说字,拿这个字的学生站起来,带读。
4、两人一组用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5、朗读课文,把这些字记住。
6、我会写。
不:⑴观察:有几笔写成?⑵每一笔是什么?⑶观察每笔的位置。
⑷师范写。
⑸生描红笔顺,再独立写一个字。
开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
三、小结。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优秀7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优秀7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一1、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简短的记叙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
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课文语言浅显,用词也不是很深奥,明白如话的叙述,非常适宜孩子朗读。
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学情分析学生在一个单元的识字教学后,初步掌握了最基本的识字方法,了解象形、形声的构字法,所以课后的生字,好多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识记,如“伞”,“冷”,“暖”,“热”等字。
并且经过一单元的课文教学,学生初步建立了句子概念,基本能在朗读课文时,做到词语连读,并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但是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还没有找到一种学习方法,离开老师的指导,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解。
因此,教给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是阅读教学不管哪个阶段都应培养的任务,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我的设计意图是,在识字学词的重点之上,还有一个意识,应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以逐步培养自读自悟的阅读能力。
我觉得在学语文的起始阶段,以上两者都很重要。
1、认识10个生字(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会写4个字。
认识笔画“┐”和“刂、冫、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识字、写字(不、开、四、五),理解重点词语,朗读。
初步感受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1、生字卡片;摘苹果游戏(苹果、树、磁铁);一把油伞;笑脸贴纸;轻快的音乐;收集有关树的知识,树对人类的好处等资料。
一、字谜导入,学习新词“爷爷”,读好轻声。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连词读好课题)二、小组合作,自学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出课后要求认读的生字,想办法记一记。
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按学号开火车,一人读一句。
爷爷和小树教案(优秀7篇)

爷爷和小树教案(优秀7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
认识笔画“竖弯”和“立刀、两点水、人字头、四点水”4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难点:小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好。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71课时)一、导入新课1、复习背诵儿歌《轻轻地》提问: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树木的呢?2、板书课题:齐读,读好“爷爷”提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勾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同桌互相抽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3、教师抽读,提示易读错的字音。
(“给”;“穿、伞”的平翘区分;“暖、冷”的边鼻音区分。
)4、出示文中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
爷爷一棵小树到了给我穿上暖和冷了撑开伞不热四十五个5、请学生把这些生字送回到文中读。
(让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课文情况)教师讲述:今天学的课文和前面学的诗歌不一样了,它没有一句一句的诗句,而是一段一段的。
下面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认识什么叫一段。
引导学生认识段落。
并引导学生给每个段落标上序号。
请学生分段落读课文(巩固段落,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注意把字音读准。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学习生字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
提问: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记“棵”(加一加“木”+“果”,复习“木字旁“;或猜字谜“左边画树,右边画果子)。
出示“一棵小树“,还可以说什么?2、教师讲述: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北风一阵阵刮过,地上有许多树叶。
小树会在寒风中说些什么呢?请学生观察图1,说说爷爷在做什么?请学生读第2段,并请其他学生评议读的情况。
重点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想象说话: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会说什么?认识生字“到、给、穿、暖、冷”,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可以给这些生字找什么朋友?(记字形,理解字义)3、指导学生朗读第2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今天有一位老爷爷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 老爷爷带来了他的好朋友一棵小树。
小树与爷爷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5课《爷爷和小树》。
齐读课题。
生:爷爷和小树
师:同学们,爷爷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吗?
生:不同,第二个读轻音。
师:我们再来读一遍。
生:爷爷和小树。
师:我们先来认识认识这节课的生词。
(出示课件)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开始。
生读。
师:谁想来读第一行?
生读。
指正错误的。
师:第二行?
生读。
指正错误的。
师:第三行?
生读。
指正错误的。
师:谁想当小老师来领读呢?
指名读。
(2人)
师: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吗?
生:能。
师:谁想来试试?
指名读。
齐读。
开火车读。
倒着读。
师:藏在这些词里的字宝宝你还能认识吗?
生:能。
师:给你的同坐读一读,开始。
生读。
师:你同桌有不认识的吗?
生说。
师:在交流方法前我们来认识认识本课的新偏旁(出示课件立刀、两点水、人字头、四点)。
师:跟老师读立刀、两点水、人字头、四点。
师:谁有什么好的办法帮他记住呢?
生:组词、加一加、说一句话。
师:你记住了吗?再来读一读。
师:老师这有一种记词法——联想法,根据事物的样子记住这个字。
伞的外面像人字头,伞里面的支架就像两个点,一个横和一个竖就像伞的把。
这就是联想法。
希望这种方法能帮助你记住更多的字。
我们再读一遍。
男生齐,女生齐。
师:下面老师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这些好朋友了。
(出示课件单个字)
师:同学们生字记得快,相信字也能写得很棒。
下面我们认识认识今天要写的字吧。
师:第一个“不”。
下面和老师一起书控。
他有几画呢?
生:4画。
师:在写之前,我们先观察,写的时候注意什么呢?
生: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
师:跟老师一起写一个。
师:下一个字“四”他有几画呢?
生:5画。
师:写“四”的时候注意什么呢?
生:"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
第四笔是"竖弯",这是新笔画。
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
师:跟老师读"竖弯"。
记住四先写里面,后封口写横。
师:下面把语文书打开第70页,在书上田字格中描红写两个。
师:在写之前摆好写字姿势,开始。
师:大家今天表现不错!现在我们休息一下,跟老师一起活动一下。
师:大家学得这么用心,相信你们把这些生字带回课文中,会读得更好!
师:谁来读课文?
指名读(三人)
3、感知自然段
师:同学们,看看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习的儿歌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
师:对,在一行的前面空了两格的,就是一个自然段,空了几次,就是几个自然段。
(看课件教学)在这里空2格,就是第一自然段,在前面写数字1,你知道第二自然段在哪吗?写几?第三自然段呢?下面同学们拿出笔在你的书上想来是这样标出其他自然段。
师:抬头看大屏幕,看你和老师标的一不一样,不一样的马上改过来。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找一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师:小树呀天天守在我家门口,就像是我的好朋友。
天天看到小树心情怎么样?能读出你的高兴吗?谁来读读让我们感受到你的高兴。
指名读
师:我能感受到你非常高兴。
师:还有谁想试试。
指名读。
出示课件。
师:寒冷的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吹着,小树的叶子已经掉光了,它会有什么感觉?生:冷。
师:爷爷是怎样帮助小树的呢?
生: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板书穿衣)
师:看看图,暖和的衣裳是什么呢?
生: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者草席。
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使我们感到暖和,还可以说暖和的什么呢?
生:暖和的帽子,手套,被窝
师:当你穿上暖和的衣服不冷了,多高兴啊,谁想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你的高兴呢。
生读。
(2人)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
生:
师:你真是棵懂礼貌的小树;哦,你真棒,已知道报答、感恩了;你们真是一棵棵懂事的小树呀。
师:自己练习读一读第二段,一会我找同学填空。
出示课件:()天到了,()给小树穿上()。
小树()了。
师:谁想来填一填
生说。
师:谁还想再来填一填
生说。
师:谁能看着图片背出第二段呢?
生说。
师:同学们学的真认真。
那小树是怎样报答爷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今天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