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生物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地理第三次联考(12月)试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地理第三次联考(12月)试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地理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共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我国总人口继续增长,2014年末达到13.68亿人,受人口年龄结构以及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出生人口从2010年1592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1687万人,保持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老年人口不断上升。

2011年,我国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9.4亿后开始回落。

2014年降至9.3亿。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总量达到2.12亿人。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政策规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人口问题的是A.人口基数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素质低D.老龄化严重2.出台普遍二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③减轻国家负担④放弃计划生育政策⑤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下图为某国移民来源图。

该国2000年到2010年移民人口持续增长。

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最可能为A .西班牙B .日本C .美国D .德国4.自2011年以来该国移民人口持续减少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 .移民政策收紧,入籍困难B .经济发展停滞,就业困难C .环境容量有限,污染加剧D .国家发生战争,政局不稳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剖示意图与各类土地付租能力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则发展b2功能区的原因是A.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B.农耕区附近,乳肉蛋食品丰富C.盛行风上风向、河流上游,环境优美D.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6.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交通运输功能区已不能满足客货周转的需要,该城市要规划建设一个飞机场,该飞机场较为合理的位置是A.aB.bC.cD.d欧盟 210万拉美非洲中巴经济走廊是继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的中国在南线部署丝绸之路建设的新一条路径。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_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_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有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树状分类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B.纯净物C.化合物D.纯净物2.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的常见化学式为( )A.XY B.XY2C.X2Y D.XY33.以下变化过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灼烧氯化钠火焰呈黄色 B.碘的升华C.明矾常用于净水D.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钝化4.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萃取分离B.转移溶液C.量取液体D.称取NaOH固体5.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B.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进行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C.加入NaOH溶液,加热,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一定含有NH4+ D.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6.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A.Na2O2和CO2B.CO2和NaOH C.Na和O2D.NaOH和AlCl37.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Cl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Al2O3②Al(OH)3③MgCl2④NaHCO3.A.①②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L﹣1NaHCO3溶液中,Na+数目为N AB.2.4gM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N A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原子个数、电子总数均相同D.标准状况下,11.2L的水中含有0.5个N A水分子9.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3.4gNH3.下列对这三种气体的相关量的关系比较不正确的是( )A.质量:②>①>③ B.氢原子数:②>①>③C.体积:②>①>③ D.密度:②>③>①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与过量氨水:Al3++4OH﹣═AlO2﹣+H2OB.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C.氯气与水反应Cl2+H2O⇌Cl﹣+H++HClO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11.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以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u2+、NO3﹣、CO32﹣B.Mg2+、Na+、Cl﹣、SO42﹣C.Mg2+、NH4+、NO3﹣、CO32﹣ D.NH4+、K+、OH﹣、SO42﹣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B.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单质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D.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13.下列有关以下物质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纯碱:往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再蒸发溶液B.制氯气:以粗盐为原料,经过除杂、浓缩得饱和食盐水,再进行电解所得溶液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再用H2还原得镁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14.下列除杂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加热固体至质量恒定B.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往该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C.CO2中混有HCl:将其通过装NaOH溶液的洗气瓶D.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I2: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分液15.某溶液中有100mL2mol•L﹣1 XO4﹣阴离子,加入300mL1mol•L﹣1 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氧化成Na2SO4,则还原产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1 C.+3 D.+416.下列各个选项中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B.NaCl→Cl2→Fe Cl3C.CO→CO2→C D.Al2O3→Al(OH)3→AlCl3二、非选择题(52分)17.(14分)为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Fe2O3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1)若取a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样品中铝的质量是__________g.(2)若另取a g样品将其加热引燃,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则a为__________ g.(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体积为__________L.18.已知反应A+B→C+D+E.(1)若该反应为氯碱工业的主要反应,E为可燃气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若得到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E,则该过程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写出C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若A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①若B为盐酸,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②若C为一种难溶于水可溶于强酸的白色固体物质,则B可能为__________.19.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判断:(1)写出KAl(SO4)2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2)A混合物溶于水所得到的沉淀是__________,往该沉淀中加入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4)固体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0.(16分)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再称取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加热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2)方案二:按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定反应所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分液漏斗中所装液体为硫酸.请回答以下问题.①实验前先__________.②洗气瓶B中所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③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__________装置前后质量的变化.(填“A”、“B”“C”或“D”)(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20.0g,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为19.7g.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②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③通过计算可得到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2015-2016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有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树状分类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B.纯净物C.化合物D.纯净物【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混合物和纯净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很形象的分类法,按照层次,一层一层来分,就像一棵大树,有叶、枝、杆、根,各层之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解答】解:A.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不是溶液和化合物,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又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两类,故B正确;C.无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氧化物包括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两种,故C 错误;D.有机物和无机物是纯净物中化合物的范畴,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以及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2.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的常见化学式为( )A.XY B.XY2C.X2Y D.XY3【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是Na+、Y是O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化学式.【解答】解: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是Na+、Y是O2﹣,要使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X、Y离子个数之比为2:1,所以其化学式为X2Y,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判断、化合价判断等知识点,属于基础题,题目难度不大.3.以下变化过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灼烧氯化钠火焰呈黄色 B.碘的升华C.明矾常用于净水D.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钝化【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灼烧氯化钠火焰呈黄色,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碘的升华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明矾常用于净水,是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钝化,铝被浓硫酸氧化为氧化铝,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4.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萃取分离B.转移溶液C.量取液体D.称取NaOH固体【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A.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B.转移液体应防止液体外流;C.应用10mL量筒量取;D.氢氧化钠应放在左盘.【解答】解:A.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分液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故A正确;B.转移液体应防止液体外流,应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C.用100mL量取有较大误差,应用10mL量筒量取,故C错误;D.氢氧化钠应放在左盘,且放在小烧杯用称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5.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B.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进行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C.加入NaOH溶液,加热,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一定含有NH4+ D.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能使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B、根据焰色反应的正确操作分析;C、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氨气是碱性气体;D、能使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解答】解:A、亚硫酸根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加入硝酸后,硝酸能把亚硫酸钡氧化成硫酸钡,所以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不一定有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滤去黄色光的干扰,故B错误;C、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故C正确;D、能使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所以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不一定有氯离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难度不大,注意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6.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A.Na2O2和CO2B.CO2和NaOH C.Na和O2D.NaOH和AlCl3【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钠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一般来说二元酸或对应的酸酐与碱的反应、多元弱酸对应的盐与酸的反应、铝盐与碱或偏铝酸盐与酸的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的程度不同,而钠与氧气反应,反应的温度不同,产物不同,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Na2O2和CO2的反应,温度不同、量不同不会引起产物的改变,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A正确;B.根据CO2和NaOH的相对量的不同可生成Na2CO3、NaHCO3或两种都有,故B错误;C.Na和O2反应的温度不同,产物不同,常温下生成氧化钠,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故C错误;D.NaOH溶液和AlCl3溶液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氯化铝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物间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与反应产物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7.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Cl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Al2O3②Al(OH)3③MgCl2④NaHCO3.A.①②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有Al、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铵盐、弱酸酸式盐、氨基酸等,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有Al、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铵盐、弱酸酸式盐、氨基酸等,①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所以能和稀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正确;②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所以能和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正确;③Mg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和稀盐酸不反应,故错误;④NaHCO3属于弱酸酸式盐,能和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明确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性质特殊性,注意知识的总结归纳.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L﹣1NaHCO3溶液中,Na+数目为N AB.2.4gM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N A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原子个数、电子总数均相同D.标准状况下,11.2L的水中含有0.5个N A水分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溶液的体积不确定;B.金属镁为+2价金属,根据质量计算出镁的物质的量及失去的电子数目;C.1molN2和CO所含分子数、原子个数、电子总数均相同;D.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解答】解:A.溶液的体积不确定,无法计算离子数,故A错误;B.2.4g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盐酸完全反应失去0.2mol电子,失去电子数目为0.2N A,故B错误;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原子个数、电子总数均相同,故C正确;D.因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则无法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注意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及电子守恒的应用,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9.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3.4gNH3.下列对这三种气体的相关量的关系比较不正确的是( )A.质量:②>①>③ B.氢原子数:②>①>③C.体积:②>①>③ D.密度:②>③>①【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6.72LCH4的物质的量,根据n=计算HCl的物质的量,根据n=计算3.4gNH3的物质的量,A、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根据各分子含有的H原子数目,计算各物质含有的H原子物质的量,据此判断;C、根据m=nM计算甲烷、HCl、氨气的质量,据此判断;D、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解答】解:①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0.3mol,②3.01×1023个H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③3.4gNH3的物质的量为=0.2mol,A、根据m=nM知,甲烷质量为0.3mol×16g/mol=4.8g,HCl的质量为0.5mol×36.5g/mol=33.25g,氨气的质量为3.4g,故质量③<①<②,故A正确;B、甲烷中n(H)=0.3mol×4=1.2mol,HCl中n(H)=0.5mol,氨气中n(H)=0.2mol×3=0.6mol,故H原子数目②<③<①,故B错误;C、根据V=nV m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体积③<①<②,故C正确;D、根据知,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密度①<③<②,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物质的量的基本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灵活运用基本公式分析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中等.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与过量氨水:Al3++4OH﹣═AlO2﹣+H2OB.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C.氯气与水反应Cl2+H2O⇌Cl﹣+H++HClO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B.电子、电荷不守恒;C.反应生成盐酸、HClO,HClO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D.碳酸钙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解答】解:A.氯化铝与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B.钠和冷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C.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l2+H2O⇌Cl﹣+H++HClO,故C正确;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H2O+CO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还原反应及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11.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以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u2+、NO3﹣、CO32﹣B.Mg2+、Na+、Cl﹣、SO42﹣C.Mg2+、NH4+、NO3﹣、CO32﹣ D.NH4+、K+、OH﹣、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强酸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解答】解:A.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且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A不选;B.酸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B选;C.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C不选;D.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OH﹣,且NH4+、OH﹣结合生成弱碱,不能共存,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B.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单质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D.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A.分液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B.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于萃取剂;C.蒸发时,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迸溅;D.加入沸石,可防止液体暴沸.【解答】解;A.分液时为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应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错误;B.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于萃取剂,可用苯或四氯化碳,故B错误;C.蒸发时,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迸溅,应使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C错误;D.加入沸石,可防止液体暴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及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3.下列有关以下物质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纯碱:往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再蒸发溶液B.制氯气:以粗盐为原料,经过除杂、浓缩得饱和食盐水,再进行电解所得溶液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再用H2还原得镁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考点】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工业制纯碱是利用侯氏制碱法;B.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制氯气和氢氧化钠;C.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来制取;:D.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制取.【解答】解:A.工业制纯碱是利用侯氏制法,在氨化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里通过量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后再加热分解得到,反应原理是:NaCl+NH3+CO2+H2O=NH4Cl+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故A错误;B.工业上利用粗盐经提纯后,再用惰性电解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原理是:2NaCl+2H2O2NaOH+H2↑+Cl2↑,故B正确;C.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氧化镁:MgCl2Mg+Cl2↑,故C错误;D.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2Al2O34Al+3O2↑,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及氯气和纯碱的工业,掌握铝、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侯氏制碱法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下列除杂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加热固体至质量恒定B.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往该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C.CO2中混有HCl:将其通过装NaOH溶液的洗气瓶D.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I2: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分液【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A.NaHCO3不稳定,解热可分解生成Na2CO3;B.溶液中Na2CO3能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C.二者都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解答】解:A.NaHCO3不稳定,解热可分解生成Na2CO3,可用于除杂,故A正确;B.向Na2CO3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溶液,达到除杂的目的,故B正确;C.二者都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可用萃取的方法除杂,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及除杂,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除杂的原则,题目难度不大.15.某溶液中有100mL2mol•L﹣1 XO4﹣阴离子,加入300mL1mol•L﹣1 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氧化成Na2SO4,则还原产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1 C.+3 D.+4【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n(Na2SO3)=0.300L×1mol•L﹣1=0.3mol,n(XO4﹣)=0.100L×2mol•L﹣1=0.2mol,XO4﹣和Na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根据原子守恒计算RX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据2此分析解答.【解答】解:n(Na2SO3)=0.300L×1mol•L﹣1=0.3mol,n(XO4﹣)=0.100L×2mol•L﹣1=0.2mol,XO4﹣和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设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0.3mol×(6﹣4)=0.2×(7﹣x),x=+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明确转移电子守恒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6.下列各个选项中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B.NaCl→Cl2→Fe Cl3C.CO→CO2→C D.Al2O3→Al(OH)3→AlCl3【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B.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C.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Mg反应生成C;D.氧化铝和水不反应.【解答】解: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可以一步实现,故A不选;B.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Cl2,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最高价态,所以可以一步实现,故B不选;C.CO燃烧生成CO2,Mg在CO2中燃烧生成C和MgO,所以可以一步实现,故C不选;D.氧化铝和水不反应,所以不能一步实现,可以先将氧化铝溶于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得到Al(OH)3,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之间转化,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及物质之间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注意C中Mg能在二氧化碳燃烧,为易错点.二、非选择题(52分)17.(14分)为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Fe2O3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1)若取a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2﹣+3H2↑;样品中铝的质量是5.4g.(2)若另取a g样品将其加热引燃,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Al2O3+2Fe,则a为21.4 g.(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和Al2O3+6H+=2Al3++3H2O,同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体积为4.48L.【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铝热剂是金属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金属铝可以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根据氢气的体积计算金属铝的质量;(2)金属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金属铁和氧化铝,根据铝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然后得出铝和氧化铁的总质量;(3)氧化铝、铁都能够与盐酸反应,分别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铝的物质的量计算出铁的物质的量及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后得出生成氢气的体积.【解答】解:(1)铝热剂是金属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金属铝可以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即2Al+2NaOH+2H2O=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根据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当生成的氢气(标准状况,下同)体积为6.72L时,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样品中Al的质量为:0.3mol××27g/mol=5.4g,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5.4;(2)铝与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由于恰好完全反应,其中铝的物质的量是0.3mol×=0.2mol,则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2mol×=0.1mol,质量为:160g/mol×0.1mol=16g,则铝和氧化铁的总质量为:5.4g+16g=21.4g,故答案为:2Al+Fe2O3Al2O3+2Fe;21.4;(3)铝的物质的量是0.3mol×=0.2mol,根据反应2Al+Fe2O3Al2O3+2Fe可知反应产生铁的物质的量是0.2mol,氧化铝、铁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Al2O3+6H+=2Al3++3H2O,0.2mol铁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标准状况下0.2mol氢气的体积为:22.4L/mol×0.2mol=4.48L,。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12月)数学试卷(理)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12月)数学试卷(理)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数学(理科)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集合{}(){}222230,log 1,=A x x x B x x x A B =--≤=->⋂则( )A. (]23,B. ()23,C. ()32--,D. [)32--,2. 欧拉公式cos sin ixe x i x =+(i 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4ie 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3.已知函数()2af x x x=++的值域为(][)-4+∞⋃∞,0,,则a 的值是( )1.2A 3.2B .1C .2D4.在等比数列{}n a 中,378a a =,466a a +=,则28a a +=( ) A .-9 B. -6 C.6 D.9 5、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体积为( ) A .83π.3B .32C π .8D π 6、在矩形ABCD 中,AB =22,BC =4,点E 为BC 的中点,点F 在边CD 上,若AB →·AF →=22,则AE →·BF →的值是( )A.2 2 B . 2 C .0 D .1 7. 若函数()ln f x x a x =+不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B .(],0-∞C .(),0-∞D .()0,+∞8.若ln 2,5a b == 01,sin 4c xdx π=⎰,则,,a b c 的大小关系( ) A .a b c << B.b ac << C .c b a << D .b c a <<-129、已知ω>0,函数()sin()42f x x ππωπ=+在(,)上单调递减.则ω的取值范围是( )1.02A ⎡⎤⎢⎥⎣⎦, 13.24B ⎡⎤⎢⎥⎣⎦, 15.24C ⎡⎤⎢⎥⎣⎦, (].02D ,10.对于数列{a n },定义数列{a n +1-a n }为数列{a n }的“差数列”,若a 1=2,{a n }的“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n,则数列{a n }的前2015项和2015S =( )2016.22A - 2016.21B - 2016.2C 2016.21D +11. 定义行列式运算:12142334a a a a a a a a =-.若将函数()f x=sin 2cos 21x x 的图象向左平移m (0)m >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奇函数,则m 的最小值是( ) A .32π B .6π C .π65 D .3π12.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且tanA 28,1tanB cb c b +=+=,则△ABC 的面积最大值为( ).4AB3C3D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试题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试题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will the woman pay?A. By cash.B. By credit card.C. By check.2. Where was the man born?A. In America.B. In Canada.C. In England.3. Which season is it now?A. Spring.B. Summer.C. Winter.4. When will the man get on a plane?A. At 8:00.B. At 8:15.C. At 8:30.5.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A. Spain.B. Sweden.C. Switzerland.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can’t Janie understand?A. Her homework.B. Her history test.C. Her English paper.7. Who will the man help?A. His father.B. His sister.C. The woman.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地理试题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地理试题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

)1.国庆节的晚上天文爱好者李辉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象观察,20时08分一颗亮星进入镜头,如果保持天文望远镜不动,第二天这颗亮星再次进入镜头的时间为()A.10月2日20时08分B.10月2日20时C.10月2日19时56分4秒D.10月2日20时4分4秒2.下列现象与图1中地球运行到①处附近时基本相吻合的是()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B.南半球处于夏季C.洞庭湖观鸟节开幕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某某(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见图2):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

据此回答3~5题3.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 B.36°34′ C.53°26′ D.66°34′4.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A.23°26′ B.30° C.46°52′D.60°5.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6.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 浓烟散射地面辐射,提高大气温度B. 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 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作物冻害D. 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7.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是因为晴朗的夜里()A.空气中的水汽多B.大气逆辐射弱C.太阳辐射弱D.地面辐射弱8.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图3为对流层大气等压面垂直分布图,图中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abcde为不同气压值。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12月)英语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12月)英语试卷(含答案)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英语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永安一中审题:永安一中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问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first?A. To the beach.B. To the bank.C. To the bathroom.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The man forgot to do his hair.B. The man forgot to put on a tie.C. The man is wearin g clothes that don’t match.3. How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feel?A. Annoyed.B. Hungry.C. Excited.4. Why didn’t the man answer the phone?A. He lost it.B. He didn’t hear it.C. His phone ran out of power.5. Who did the woman want to call?A. James.B. Drake.C. Daniel.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教育最新K12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英语第三次联考(12月)试卷

教育最新K12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英语第三次联考(12月)试卷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英语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 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问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first?A. To the beach.B. To the bank.C. To the bathroom.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The man forgot to do his hair.B. The man forgot to put on a tie.C. The man is wearing clothes that don’t matc h.3. How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feel?A. Annoyed.B. Hungry.C. Excited.4. Why didn’t the man answer the phone?A. He lost it.B. He didn’t hear it.C. His phone ran out of power.5. Who did the woman want to call?A. James.B. Drake.C. Daniel.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_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试题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_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试题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友情提示:要把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函数y =-3sin ⎝ ⎛⎭⎪⎫12x +π4的周期,振幅,初相分别是( )A.π4,3,π4 B .4π,-3,-π4 C .4π,3,π4 D .2π,3,π42. 点P (sin2015°,cos2015°)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3. 若角α为第三象限角,则α2角所在的象限是( )A .一或二B .一或三C .二或三D .二或四4. 若扇形的半径变为原来的3倍,而弧长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 )A .扇形的面积不变B .扇形的圆心角不变C .扇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D .扇形的圆心角扩大到原来的3倍 5. 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112+-=x x y 与1-=x y B .33x y =与2x y =C .0x y =与01xy = D .x x y 2=与x y =6. 设y =f (x )(x ∈R )是定义在R 上的以4为周期的奇函数,且f (1)=-1,则f (11)的值是( )A .-1B .1C .2D .-27. 将函数y =sin2x 的图像向左平移π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像的解析式是( )A .y =1+cos2xB .y =1+sin2xC .y =1-cos2xD .y =cos2x 8. 若cos ⎝ ⎛⎭⎪⎫π2+φ=32,则cos ⎝ ⎛⎭⎪⎫32π-φ+sin(φ-π)的值为( )A . 3 B. - 3 C .33D. -339. 函数)(x f 是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1()0()2(f f f >>- B. )0()2()1(f f f >-> C .)2()0()1(->>f f f D .(2)(1)(0)f f f ->>10.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02=--x e x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 )11. 函数y =log 2(2cos x -3)的定义域为( )A.⎣⎢⎡⎦⎥⎤-π6,π6B.⎣⎢⎡⎦⎥⎤2k π-π6,2k π+π6(k ∈Z ) C .[2k π-30°,2k π+30°](k ∈Z ) D.⎝⎛⎭⎪⎫2k π-π6,2k π+π6(k ∈Z )12、已知函数|lg |,010,()16,10.2x x f x x x <≤⎧⎪=⎨-+>⎪⎩若,,a b c 互不相等,且()()(),f a f b f c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 ) A .(20,24) B .(10,12) C .(5,6) D .(1,1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入答卷指定位置).13. 已知幂函数)(x f y =的图象过点=)9(),2,2(f 则 .14.已知函数3log (0)()1(0)2xx x f x x >⎧⎪=⎨⎛⎫≤ ⎪⎪⎝⎭⎩,则1()27f f ⎛⎫⎪⎝⎭=____. 15. 函数y =1tan 2x -2tan x +2的值域为________.16. 给出下列命题:①函数y =sin x 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②函数y =cos(ωx +φ)的最小正周期T =2πω;③函数y =sin ⎝ ⎛⎭⎪⎫23x +72π是偶函数;④函数y =cos2x 的图像向左平移π4个单位长度,得到y =sin ⎝⎛⎭⎪⎫2x +π4的图像.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质量总和不到体重的千万分之一,但是对人的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A.Na K Cl S O B.F I Fe Zn CuC.N H O P C D.Ge Ca Cu Mg C2.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C.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D.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3.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重。

研究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

下列有关人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肝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B.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减少,抗寒能力提高C.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生成D.水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中可充当反应物4.以下对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合成便具有生物活性B.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全部的抗体、绝大多数的酶、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5.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液泡膜的主要成分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6.玉米果穗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7.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

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A.a+b,40 B.a,20 C.大于a,20 D.小于a,208.如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图中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最可能是脂肪C.若图中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其一定是染色质D.若图中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9.有三个核酸分子,分析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核苷酸链,则它们是A.三个DNA B.三个RNAC.二个DNA、二个RNA D.一个DNA、二个RNA10.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NO4 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11.如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B.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C.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D.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1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理描述正确的是A.拍摄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B.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C.运用染液能将死细胞染成蓝色,是因为死细胞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丧失,染液分子进入细胞内而着色D.新宰的畜、禽类的肉放置一段时间后口味变好,是因为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了新的蛋白质而引起的13.在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细胞核A.②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14C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图中能正确描述的曲线是15.植物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液泡C.中心体和核糖体 D.内质网和液泡16.下列结构中的遗传物质,能形成染色体的是A.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 B.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C.细菌、蓝藻中的DNA D.病毒体内的DNA或RNA17.不同种类的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的能力有所不同,其原因之一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A.磷脂不同 B.脂质不同 C.蛋白质不同 D.糖类不同18.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①核膜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9.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甘油进入细胞20.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③洋葱表皮细胞④干种子细胞⑤蛙卵细胞⑥洋葱根毛细胞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⑤21.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他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22.在探究活动中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下列有关材料选择及处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需对叶绿体进行染色,否则将看不到实验现象B.提取细胞膜,需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否则会提取到其他的生物膜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需选择颜色近于白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实验,需选择成熟的植物细胞,否则将看不到实验现象23.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2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B.酶只能在活细胞中起作用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形态结构不同的活细胞中D.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25.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马铃薯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

在马铃薯片X上出现泡沫,在马铃薯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A.X没煮过,Y煮过,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B.X煮过,Y没煮过,因为煮过的薯片中的酶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合成C.X没煮过,Y煮过,因为过氧化氢能分解马铃薯片中的酶D.X没煮过,Y煮过,因为薯片中的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但该酶在高温中又会失活26.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C.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27.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

右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 条件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B.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C.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明显降低D.若在A点降低pH或提高温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28.图示为吸收K+和NO3-的曲线。

影响A.B点和B.C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B.载体数量,离子浓度C.能量,载体数量D.能量,离子浓度29.下列实验目的与材料或方法匹配正确的是30.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③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④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⑥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②③D.②③⑥31.利用高浓度盐水杀菌防腐的原理是()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水分渗出而死亡32.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C.③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33.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34.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不同的溶液加以处理。

m时开始用不同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细胞,n 时再用清水处理之前被处理过的洋葱表皮细胞,测得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溶液后,发生d曲线的变化,则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B.对于a曲线加入溶液后,再用清水处理没有变化,证明细胞已经死了C.发生b曲线变化,是因为加入的溶液中溶质可进入细胞液导致的结果D.c曲线表明经m时加入的溶液处理后细胞已死亡35.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

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 协助扩散 D.胞吐36.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A.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37.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温度升高时,e点不移,d点右移C.H2O2酶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左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38.如图表示一个酶促反应,则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A.蛋白酶、蛋白质、多肽B.淀粉酶、淀粉、麦芽糖C.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D.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39.如图是油菜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高B.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逐渐增多,说明种子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增加C.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大致相同D.种子萌发时,可溶性糖逐渐增多,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不需要消耗糖40.下面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e 表示细胞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