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9-20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含解析)

19-20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含解析)

19-20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下列关于单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m、时间单位s、力的单位NB. 长度是基本物理量,其单位m、cm、mm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 由a=F可得到力的单位1N=1kg⋅m/smD. 根据单位制运算,v2(v指速度,R指半径)的单位是m/s2R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在3s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4mB. 0〜6秒内,甲、乙两物体位移都为零C. 第3秒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D. 2〜4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8m4.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F=80N的力竖直向上拉该物体时,则地面对物体的弹力为()A. 0NB. 20N,方向竖直向上C. 20N,方向竖直向下D. 100N,方向竖直向下5.一辆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司机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则()A. 经3s,汽车的速度大小为6m/sB. 经3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9mC. 经3s,汽车的速度大小为2m/sD. 经3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2m6.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如果宇航员拿着两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在月球上,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小球,则()A. 质量大的下落得快B. 质量小的下落得快C. 两球下落的时间相同D. 两球下落的加速度不同7.在升降电梯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小亮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小亮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为40kg,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亮同学的体重减少了B. 小亮同学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小亮的支持力C. 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 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一定竖直向下58.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直线水平运动,1s末撤去恒力F,其υ−t图象如图所示,则恒力F和物体所受阻力F f的大小是()A. F=9N,F f=2NB. F=8N,F f=3NC. F=8N,F f=2ND. F=9N,F f=3N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拉力F=100N作用下,一直沿足够长的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取g=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合力可能大于80NB.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定等于140NC. 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一定小于47D. 物块的加速度可能等于2m/s2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个光滑的竖直圆环,中央有孔的小球P和K套在环上,由伸直的细绳连接,它们恰好能保持静止状态,已知K的质量为m,OK连线水平,PK连线与水平线夹角为30°。

19-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含解析)

19-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含解析)

19-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2016年11月28日,重庆市境内的第二条高速铁路--渝万高铁正式通车,渝万高铁全长247.407公里。

首趟渝万高铁动车组C6402次城际列车7:06由重庆发车,8:51列车飙拢万州北站,全程用时1小时45分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7:06为时刻B. 1小时45分钟为时间C. 247.407公里为路程D. C6402次城际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41Km/ℎ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不同物体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不同的D. 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3.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x−t图象中t1时刻v1>v2C. 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物体和4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图线2和图线4中,t2、t4时刻都表示物体反向运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为0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0B. 物体的加速度变大,其速度可能减小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能不变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是变化的5.在“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把两只力传感器勾在一起并与计算机相连,获得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大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为零C. 作用力先变化,反作用力后变化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6.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3g,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A. 13mg B. 2mg C. mg D. 43mg7.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每秒内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物体就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如果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也不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如果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直线,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8.一雨滴从空中某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则雨滴运动的v−t及a−t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A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 F sinθB. mg−F sinθC. 竖直向上D. 向上偏右10.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并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P、Q间的弹力逐渐增大B. 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 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D. Q受到P和MN的合力逐渐增大11.如图所示,小车在外力作用下沿倾角为θ的斜面运动,小车的支架上用细线拴一个摆球,悬点为O,现用过O的水平虚线MN和竖直虚线PQ将竖直平面空间分成四个区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小车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则稳定后细线可能在Ⅲ区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夹角B. 若小车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则稳定后细线可能在Ⅳ区与竖直方向成一定夹角C. 无论小车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稳定后细线都不可能在Ⅰ区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D. 无论小车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为多大,稳定后细线都不可能沿与ON重合的水平方向12.如图,水平面上从B点往左都是光滑的,从B点往右都是粗糙的.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小物块甲和乙(可视为质点),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和μ乙,在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开始向右运动,它们在进入粗糙区域后最后静止。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分)某段时间,某物品价格持续上涨。

如果将该物品价格“。

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该物品价格“下降”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你认为“该物品价格上涨出现减慢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解答】解:物品价格上涨,说明价格还是在上涨着,相当于速度在增加;出现减慢趋势,是价格还在上涨,但涨的慢了,就相当于速度变化的慢了,即加速度在减小,故A 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4分)帝企鹅是南极常见的一种动物,如图所示的是一只处在南极极点的帝企鹅。

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均匀的球体,关于此帝企鹅与重力有关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帝企鹅的重心一定在其体外B.帝企鹅受到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C.帝企鹅受到的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D.帝企鹅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其受到的重力【解答】解:A、帝企鹅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重心可以在企鹅以外,也可以在企鹅体内,故A错误;B、处在南极极点的帝企鹅受到的重力一定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故B错误;C、受到的重力受到的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故C正确;D、重力属于万有引力,而帝企鹅静止在水平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力属于弹力,二者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受力物体都不同,故D错误;第1 页共13 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10月份)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10月份)

2019-2020 学年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 小题,共32.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 末到第 5s 初这 1s的时间间隔B.矢量的大小就是标量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可以改变D.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2. 某人先向正东方向运动x 米,然后又沿西偏北又运动了x 米,则该人运动的总位移大小为A. xB.C.D. 2x3. 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它与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则该质点在时的瞬时速度和到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 B.C. D.4.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向上B.C.,向上D.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的加速度是,向上,向下15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第二段用时,则物体A. B. C. D.6.以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则刹车后A. 汽车在第内的位移为B. 汽车在前内的位移为C. 汽车在最后内的平均速度为D. 汽车在内的平均速度为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 AE 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 A 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B.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C.物体从 A 到 E 的平均速度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8.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在第内和第内的位移分别为和,则汽车的刹车时间是A. 3sB.C. 4s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16.0 分)9.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 18m 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从顶端由静止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分)某段时间,某物品价格持续上涨。

如果将该物品价格“。

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该物品价格“下降”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你认为“该物品价格上涨出现减慢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2.(4分)帝企鹅是南极常见的一种动物,如图所示的是一只处在南极极点的帝企鹅。

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均匀的球体,关于此帝企鹅与重力有关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帝企鹅的重心一定在其体外
B.帝企鹅受到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
C.帝企鹅受到的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D.帝企鹅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其受到的重力
3.(4分)如图所示,跳高是一种由有节奏地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时横杆所处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

关于跳高过程中各阶段的物理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从地面单脚起跳是因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B.运动员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惯性大小不变
C.运动员能下落到地面是因为重力维持了运动
第1 页共19 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下列有关质点或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视为质点B. 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C. 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必须选静止的物体D.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并且选择不同的物体做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结果是相同的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a=ΔvΔt求得的加速度是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B. Δv表示在Δ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C. 加速度定义式a=ΔvΔt ,其中ΔvΔt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是标量D. 加速度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物体的初速度大C. 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D. 在t1以后的任意时刻,甲物体的速度大于同时刻乙的速度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时,速度的变化为Δv;紧接着位移为x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Δv。

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 (Δv)2(1x1−1x2) B. (Δv)2(1x1+1x2) C. (Δv)2x2−x1D. (Δv)2x2+x15.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t时间落地.则当它下落12t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A. 12H B. 34H C. 14H D. √32H6.一辆汽车沿着平直道路行驶,在0~40s内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汽车离出发点最远距离为30mB. 汽车没行驶的时间为20sC. 汽车在前20s的平均速度大小22.5m/sD. 汽车在前10s内与后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7.倾角为θ=37°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给A施以一水平力F,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sin37°=0.6,cos 37°=0.8),如果物体A能在斜面上静止,水平推力F与G的比值可能是()A. 3B. 2C. 1D. 0.058.(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则该物体()A. 3s内位移大小为55mB. 第3s内位移大小为25mC. 1s末速度的大小为5m/sD. 3s末速度的大小为30m/s9.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C. 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D. 在t=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0m/s10.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球的距离保持不变B. 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C. 两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D. 两球的加速度保持不变11.用与竖直方向成α=30°斜向右上方,大小为F的推力把一个重量为G的木块压在粗糙竖直墙上保持静止.则墙对木块的弹力F N大小和墙对木块的摩擦力F f大小分别为()A. Fsinα,Fcosα−GB. F,GC. Fcosα,Fsinα+GD. Fsinα,012.如图所示,A和B两质点的位移−时间s−t图象,则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开始计时时,B质点在A的前方s0处B. 在0~2t1时间内,A质点加速度比B大C. 当t=t1时,两质点相遇D. 当t=2t1时,两质点相遇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打点D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2。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合肥市六校联考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8为单选,9-12为多选,共48分)1.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A. 位移B. 质点C. 力的合成D. 加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A.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不需要理想化的条件,A错误;B.将物体视为质点,保留了物体质量的属性,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一种理想模型,B正确;C.力的合成采用了等效替代法,C错误;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需要理想化条件,D错误。

故选B。

2.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摩擦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弹力B. 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C. 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答案】A【解析】【详解】AB.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挤压且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面粗糙、接触面产生弹力且在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所以有摩擦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弹力,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不一定存在摩擦力,A正确,B错误;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错误;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并非运动方向,D错误。

故选A。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作用力,乙物体受到作用后,才产生反作用力,所以先有作用力,再有反作用力C. 甲、乙两队拔河,甲队取胜,说明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D. 重力和支持力组成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A【解析】【详解】A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正确;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 错误;C .甲队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甲队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同理乙队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乙队的拉力等大反向,所以甲队的拉力等于乙队的拉力,C 错误;D .相互作用力是作用于不同物体的相同性质的力,重力和支持力不是相互作用力,D 错误。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物理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物理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 m/s2,则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C.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单位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速度的单位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D.长度的单位km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相互作用的一对力究竟称哪一个力是反作用力是任意的4.质量为2kg 的物体,受到2N 、8N 两个共点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 A .0 B .4m/s 2 C .8 m/s 2 D .10 m/s 2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1 s 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乙的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甲的斜率为负,加速度为负,C 错误;乙的速度为正,与加速度方向相同,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正确;v-t 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0-1s 内,甲与乙的位移不相等,B 错误;甲的斜率比乙的斜率大,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v-t 图像。

6.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g 为重力加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情况下,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的词)看作质点的是()A.讨论地球..的公转B.研究杂技演员....做空翻时的技术动作C.比赛时,运动员分析乒乓球...的旋转效应D.计算整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从北京开往西安的火车预计13点到B.10秒初C.某场足球赛伤停补时3minD.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点开播3.下列6个物理量中,是矢量的一共有几个()瞬时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平均速率路程A.3个B.4个C.5个D.6个4.为了使公路交通安全有序,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2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兴化还有24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4km是位移km h是平均速度B.120/km h是平均速率C.120/D.果某人从此处开车到兴化用时30分钟,他在该路段还是有可能超速5.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已知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4t+2t3,则它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A.16 m/s B.28 m/s C.42m/s D.58 m/s6.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终恒定D.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始终保持不变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那么()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B.第3s初的速度比第2s末的速度大5m/sC.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大5m/sD.第3s末的速度比第2s初的速度大5m/s8.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可视为质点)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B.2RC.D.二、多选题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两条斜线段相互平行,则由图可知()A.t=0时,甲在乙的前面B.t=t2时,甲追上乙C.0~t1内,甲、乙速度相等D.t1~t2内,乙的速度比甲的大10.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5.0m/s11.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后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9s停止.在先后加速和减速的两个运动过程中()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C.位移大小之比为1∶1 D.位移大小之比为1∶91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物体在第1个T内位移为20m,第2个T时间末速度为40m/s,则()A.时间间隔T=2sB.物体的加速度a=5m/s2C.物体在前2T 时间内的位移是40mD.物体在第2个T 时间内的位移是60m13.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让物体运动C.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与使用的电源频率无关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越慢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4.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隔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___(选填“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打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m/s。

四、解答题15.一辆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以72km / h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30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34,求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16.汽车以v0=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过2s速度变为6m/s,若将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从开始刹车起,汽车6s内发生的位移;(2)汽车静止前2s内通过的位移.17.正以v=30m/s的速度运行中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分钟接一位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以加速度大小a1=0.5m/s2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车1分钟后做加速度大小为a2=1.5m/s2的匀加速运动,又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运行.求:(1) 司机从匀减速运动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共经历的时间t总;(2) 司机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18.据统计,开车时看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驾驶的23倍,开车时打电话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驾驶的2.8倍。

一辆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行驶时,司机低头看手机2s,相当于盲开50m,该车遇见紧急情况,紧急刹车的距离(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所行驶的距离)至少是25m,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1)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和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2)若该车以108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前方110m处道路塌方,该司机因用手机微信抢红包2s后才发现危险,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刹车的加速度与(1)问中大小相等。

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A【解析】A. 研究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能看成质点,A正确;B. 研究杂技演员....做空翻时的技术动作,杂技演员的肢体动作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

B 错误;C. 在研究乒乓球的运动时,乒乓球的形状和大小对乒乓球的运动影响很大,故乒乓球不能当作质点来处理。

故C错误;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隧道所需时间,火车的长度不可以忽略,故D错误。

故选:A。

2.C【解析】A.“13点”指的是一个时刻,故A错误.B.“10秒初”指的是10秒刚开始的一个时刻,故B错误.C.“3min”指的是一段时间间隔,故C项正确。

D.“19点”指的是一个时刻,故D项错误。

3.B【解析】速度、加速度、力、和位移都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都是矢量;时间和路程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是标量.所以是矢量的一共有4个.A.3个、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4个、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C.5个、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6个、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4.D【解析】A.24km是此处到兴化的路程,A错误;BC .120 km/h 是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一个瞬时速度,BC 错误;D .如果某人从此处开车到兴化用时30分钟,他在该路段最大速度不能确定,还是有可能超速,D 正确;5.C【解析】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x =4t +2t 3可知前3s 的位移为:x 3=66m ;前2秒的位移为:x 2=24m故第3s 内的平均速度为:326624m/s=42m/s 1x x v t --== A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B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C .描述与分析相符,故C 正确.D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6.B【解析】加速度的大小反映速度变化率的大小.判断速度的增大还是减小,根据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关系来判断,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增加,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反向,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重力等于阻力,做匀速运动,此时速度最大.雨滴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雨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此时速度最大,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C 错误,B 正确。

加速度的大小反映速度变化率的大小,加速度越来越小,则速度变化率越来越小。

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增加,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反向,速度减小.以及知道加速度的大小反映速度变化率的大小.7.C【解析】AC .加速度为5 m/s 2,知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为5 m/s ,故A 错;C 对;B .第3s 初与第2s 末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B 错误.D .第3s 末比第2s 初多2s ,所以速度增加了10m/s 2,故D 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点睛】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分析判断8.D【解析】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是一条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取决于运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题中气门芯的水平方向的位移R π,竖直方向的位移为2R ,根据矢量合成的规律,合位移为.A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B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C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D .描述与分析相符,故D 正确.9.B C【解析】A .由位移-时间图像可知,甲从原点出发,乙从距原点1s 出发,所以0t =时,乙在甲的前面,故选项A 错误;B .在位移-时间图像中,相交表示相遇,即在2t t =时甲乙相遇,在2t t =之前,甲距原点的距离小于2s ,乙距原点的距离等于2s ,所以2tt =时,甲追上乙,故选项B 正确; CD .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在10~t 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在21~t t 内,乙的速度比甲的小,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

10.B C【解析】A .离出发点最远的含义即位移最大,由图可知,最大位移为在5s 时,大小为35m ,故A 错误.B .由过程分析可知,0~6s 路程为: 35m 5m 40m s =+=故B 正确。

C .0~4s 内的路程为30m ,时间为4s ,则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4130m/s 7.5m/s 4s v t === 故C 项正确。

D .由过程分析可知,0~6s 内的路程为40m ,时间为6s ,则0~6s 内的平均速率为:6240m/s 6.7m/s 6s v t ===' 故D 错误.11.A B【解析】 设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据速度时间关系可知,3s 后物体的速度为v =3a 1,在匀减速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则其大小为:1123993a a v a ===,以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故A 正确;初速度为0,减速运动时末速度为0,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加减速时的平均速度都是022v v v +==,故B 正确;因为加速与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又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之比为1:3,所以加速阶段的位移和减速阶段的位移之比为1:3,故C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