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咯血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与实际的医学依据。
方法:选取23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选取同期的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病灶显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咯血次数、咯血停止时间、咯血后最早进行护理操作时间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
结论:对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窒息发生率显著降低,转手术治疗比例显著下降,有利于控制疾病,提升护理满意度,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分析Predictive nursing of 23 cases of tuberculous hemoptysis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bined with massive hemoptysis,and to provide high-quality nursing measures and practical medical basis for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massive hemoptysis. Methods:Twenty-thre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with hemoptysi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wenty-thre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bined with hemoptysi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lesions and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cation rate,the average number of hemoptysis,the duration of hemoptysis,and the earliest nursing operation time after hemoptysi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 . Conclusion: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bined with massive hemoptysis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care.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the incidence of asphyxia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an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which is conducive to disease control and improves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use.Key words:pulmonary tuberculosis;hemoptysis;predictive care;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前言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因结核分枝杆菌导致肺部或其他脏器损伤,以肺部受累成肺息时应取患部的侧卧位舫止病灶向周围扩散尽量减少肺活量赴结核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低热、咯血等,大咯血引起窒息,是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咯血的急救护理

咯血的急救护理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的急症之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窒息等而造成死亡,因此,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咯血方面的急救护理,供大家参考。
发生大咯血的抢救流程1、轻拍背部,协助病人将血咯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让患者趴在床上,抬高脚部,轻拍背部,迅速排除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必要时提起患者双腿,患者一侧肩部可靠在床沿上,上半身向下,与地面呈45;90度,并托起头部向背曲。
3、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神志不清的,用开口器或筷子,金属汤匙等撬开牙关,再用开口器将患者的口张开,用舌钳拉出舌头,迅速负压吸出口腔及气管内异物,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呼吸道畅通后,高压吸氧并服用适量的呼吸兴奋剂,改善缺氧。
大咯血的护理对策一.一般护理活动期的患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给他人,特别不宜与儿童接触,病情稳定后最好独居一室,室内要阳光充足,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防止受凉感冒。
餐具要定时消毒,被褥要定期在阳光下曝晒,痰液最好吐在放有消毒液的痰盂里,也可吐在纸上进行烧毁,切忌随地吐痰。
当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机体恢复情况,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晨起进行深呼吸运动和扩胸运动,既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又可预防感冒,对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体位护理大咯血患者体位非常重要,以保持呼吸道通常和保持健侧肺功能为原则。
立即嘱患者头低足高患侧卧位,避免血流向健侧,医护人员托起患者下颌拍击背部,使血尽量排出。
三.防窒息的护理让患者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开放呼吸道,鼓励患者咳出积血,不要咽下,避免血流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鼓励患者维持正常呼吸频率,如患者想借屏气呼吸减少出血量,应进行耐心说明,屏气会造成喉头痉挛,使咯血不畅,有窒息危险,应准备压舌板、开口器、吸引器及急救药品,以便发生窒息时抢救。
四.大便的护理咯血时禁食,咯血停止后可给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应少量多餐,用温热的砂糖水,有止咳及安抚患者心情的作用,饮食不能过热,以免诱发或加重咯血,鼓励患者多食水果和蔬菜,忌用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
护理常规—咯血的护理

咯血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易引起咯血的基础疾病和咯血的诱因,询问以往有无咯血史,有无不良嗜好。
2.评估咯血颜色、性状、量(24h咯血量在IOOmL以内或仅为痰中带血,为小量,在100—500mL为中等量,在500mL以上或一次300-500mL,为大量)、持续时间及频率。
3.评估咯血时有无伴随症状,如心慌、头晕、气短、呛咳、贫血等。
4.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肺部体征及全身营养状况。
5.了解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结核菌培养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措施1.患者咯血未明确诊断之前,暂行呼吸道隔离。
2.卧床休息,大量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宜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患侧卧位(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对肺结核患者可防止病灶扩散)。
病室内应保持安静,躁动不安者,加床挡。
3.饮食护理:大咯血时禁食;咯血停止后,可给予温热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强和粗糙的食物;多饮水及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
4.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及遵医嘱用止血药物,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须注意观察有无恶心、便意、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
垂体后叶素能引起其他脏器如子宫,肠等平滑肌收缩,故孕妇禁用,高血压和冠心病者禁用或慎用。
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控制滴速,监测血压脉搏,血压维持正常水平。
5.对烦躁不安者常应用镇静药物,禁用吗啡、哌替咤,以免抑制呼吸。
大咯血伴剧烈咳嗽时可用可待因,但对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6.观察记录咯血量和性状。
7.及时发现咯血窒息的先兆,及时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8.大咯血的护理(1)护士守护床旁,安抚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2)发现患者突然大咯血,如现场无任何抢救设备,应立即将患者上半身移向床边,取俯卧朝下倾斜体位,轻拍背部,或抬起患者下半身呈倒立位,使躯体与床面呈45。
,托起头部向背侧稍弯曲,撬开牙关,清除口腔内血块,轻拍背部,以清除咽部积血。
(3)床旁备有抢救设备时,将患者平卧,撬开牙关,迅速行口腔、咽部负压吸引,吸出血液和血凝块。
咳血护理知识

咳血护理知识简介咳血是指咳嗽时咳出带有血液的症状。
咳血可能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严重情况下可能威胁生命,因此正确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咳血的原因、护理措施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1. 咳血的原因咳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支原体肺炎等可导致肺部出血,从而出现咳血症状。
(2) 呼吸系统疾病肺癌、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导致肺部出血,引起咳血。
(3) 外伤或损伤胸部受伤、手术后或使用呼吸机时可能发生肺部出血,造成咳血。
(4)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血液稀释等情况可导致机体凝血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咳血。
2. 咳血的护理措施对于咳血的患者,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来保证他们的安全与舒适:(1) 保持患者的安静咳血时,患者情绪紧张,需要保持心情稳定。
护理人员应尽量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保持安静环境,提供一个放松的氛围。
(2) 给予恰当的体位患者应保持半坐位,以减轻上腔静脉压力,降低咳血的风险。
(3) 给予适量的液体适量饮水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补液平衡,促进血液稀释,减少咳血的程度。
(4) 避免剧烈咳嗽剧烈的咳嗽可能进一步加剧出血,护理人员应教患者正确的咳嗽姿势,并避免过度用力。
(5) 观察血液性质及量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咳血的性质和量,记录相关信息,并向医护人员及时反馈。
(6)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一些止咳药、消炎药等药物,以缓解咳嗽症状,并促进康复。
3. 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对于严重的咳血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 转换体位将患者的上体稍稍向前倾斜,以减少出血速度。
(2) 给予氧气给予高浓度氧气,维持患者呼吸道开放,增加组织氧供,促进血管收缩。
(3) 心理疏导在紧急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恐慌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提供安全感。
(4) 寻求及时医疗救助对于咳血无法控制或呈大量咳血的患者,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以便进行确切诊断和治疗。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导读: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死因。
……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主要的死因。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进行抢救大咯血的同时,给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在稳定患者情绪、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1.1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稳定患者情绪。
小量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鼓励患者轻咳,将余血咳出,避免将血液留在呼吸道内或吞咽血液。
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咯血停止1周为宜。
尽量减少搬动,并采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减少血液流向健侧支气管引起病灶播散与肺不张。
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使血液尽量排出,以防止因咯血误吸导致窒息发生,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补充营养,给予支持疗法。
大咯血时应暂禁食,待咯血停止后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与半流质饮食,禁食过热或过冷及刺激性食物,咯血停止3天后方可普通饮食。
因患者卧床休息,肠蠕动减慢和饮食减少,易发生便秘。
嘱患者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再度诱发咯血。
可给患者缓泻剂或开塞露,并可用温水灌肠。
1.2 心理护理肺结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来势凶猛,发病比较突然,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的情绪变化。
特别是在初次咯血和大量咯血患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流加快,肺循环血量增多,不利于止血。
高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喉头痉挛而易发生窒息。
只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利于咯血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因此,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安慰和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少数患者由于经常小量咯血,对肺结核咯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自己咯血表现持无所谓态度,同样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的说服,认真讲解肺结核咯血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充分认识咯血的严重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咯血及咯血窒息的发生。
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治疗及护理

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
肺结核(也称痨病)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种,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消廋,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簌或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和痰中带血,严重者可有咯血的等呼吸系统表现,气急及并发症而危机生命。
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症状。
由于小血管和较大血管破裂,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咯血。
大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急症之一。
可造成严重的失血性休克,血液凝固成块阻塞气道,可造成窒息是病人猝死的重要原因。
因此,大咯血患者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通过对58例大咯血患者的急救护理,认为只有加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8例。
其中男性40例;女性18例,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20—75岁之间。
2、咯血病人的急救护理2.1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发现病人大咯血时,护士不得离开病人,应紧急参加抢救工作,备好抢救用品并及时通知医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输液通路,输液部位的选择,上肢为肘正中静脉,下肢为大隐静脉,必要时作静脉切开,对绝大多数病人行大隐静脉切开术,应用加压输液,以保证液体输入量并作好记录,再给予输全血,维持有效循环。
2.2心理护理: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急症之一,可造成窒息或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病人多死于窒息。
因此,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重要。
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焦虑情绪,给予恰当的解释,作好指导宣传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给别人及家属讲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鼓励别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因情绪波动而造成肺内血流加速导致咯血。
2.3大咯血的护理:病人出现明显紫绀,呼吸浅促,瞪目,牙关紧闭,挣扎,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说明病人有窒息征兆。
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

肺结核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一、概述•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率占20 % ~90 % ,大量的咯血可造成窒息、失血性休克、感染或病灶扩散.大咯血指一次咯血量在200ml 以上,或24 小时咯血总量在600ml 以上者。
肺结核大咯血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病灶吸收好转期,甚至是病灶已钙化的患者。
多发生在秋季,其次发生在春季。
当动脉出血或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时,大咯血来势凶猛,血液从口鼻一起涌出,极易发生窒息。
窒息是造成肺结核咯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效地防止肺结核患者发生大咯血和窒息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关键,在结核病临床诊疗中应对咯血患者合理施治,加强护理。
二、护理评估(一)临床症状观察与评估• 1 .评估患者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的速度以及患者对咯血症状的认识程度。
• 2 .评估患者咯血的诱因,多数患者咯血前可有剧烈咳嗽或过度劳累、着凉、感冒等诱因。
3 .咯血先兆的观察患者在咯血前常自觉胸闷、胸前区灼热感,心慌、头晕、咽喉部发痒,口有腥味或痰中带血丝。
• 4 .窒息先兆的观察临床征象如下:( 1 )咯血突然中断、出现胸闷、精神紧张。
( 2 )烦躁不安,患者急需坐起呼吸。
( 3 )咽部作响,突然呼吸急促,牙关紧闭。
( 4 )喷射性大咯血过程突然中断、呼吸困难或从口鼻腔中喷射出少最血液,张口瞳目。
( 5 )呼吸骤停,面色青紫,两手乱抓,神志不清,排尿、排便失禁。
• 5 .评估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
(二)辅助检查评估• 1 . X 线检查一般常规胸部摄片须在咯血停止2 周以上,待肺部余血清除后摄片,以免造成病灶播散的假象。
•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血型等。
反复咯血的患者应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束臂试验、血块收缩时间,必要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凝血活酶生成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及纤维蛋白溶解试验等。
• 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大咯血原则上是绝对禁忌,若作为抢救治疗措施应慎重考虑。
咯血患者的护理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咯血概述与病因 • 咯血患者护理评估与诊断 • 咯血患者基础护理措施 • 咯血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探
讨
目录
• 咯血患者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措 施总结
• 总结:提高咯血患者护理质量 ,促进康复进程
01
咯血概述与病因
咯血定义及症状
咯血定义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 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 ,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 程。
5. 生活调理
避免剧烈运动
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咯血症状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 状况。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症状表现
咯血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呼 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胸 痛、发热、乏力等表现。
常见病因分析
感染
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导 致肺炎、支气管炎等炎
症,从而引发咯血。
结核
肺结核等结核病可导致 肺部血管破裂,引发咯
血。
肿瘤
肺癌、支气管癌等肿瘤 疾病可侵犯肺部血管,
导致咯血。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 管疾病可导致肺部血管
心理干预方法论述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并改变不良 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应对
能力。
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 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 虑情绪。
心理教育
向患者传授疾病知识和应对技 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朋友等提供情 感支持,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
无助感。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家属培训
01
向家属传授心理护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其参与心理支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