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合集下载

孟郊的《游子吟》全诗鉴赏

孟郊的《游子吟》全诗鉴赏

孟郊的《游子吟》全诗鉴赏【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意思】慈母手中做着的针线,是为远游他乡的儿子缝制身上的衣裳。

临行时密密匝匝地缝了又缝,只担心他在外面迟迟不归。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他乡的人。

【赏析】慈祥的母亲不顾年老眼花,仍然手拿针线,为儿缝衣。

密密地缝呀缝,生怕儿子迟迟不回,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结结实实。

反复缝衣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把母亲对子女的抚爱之情,感人至深地抒写出来。

语言朴实、自然,亲切感人。

慈母的一片笃厚深情催人泪下。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母亲对远行子女的关爱,盼其早归。

常用以形容深挚的母爱。

[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可是,一别就是二十年啊! 母亲日里想,夜里盼,希望有一天儿子能翩然来到身旁。

(蒋巍、贾宏图《大洋的此岸和彼岸》)【全诗】《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解】这是一首母子亲情的颂歌。

表现慈母爱心有许多角度。

诗人只取慈母为游子缝衣的极其普通的生活细节,以凝聚的笔力刻画,于细微处见精神,掘发出极不寻常的意蕴。

开头四句,两两对称,联系紧密,凝成一体,表现游子行前母亲为其赶制新衣的意象。

“密密”二字十分传神,既精确地刻画出了慈母针线细密紧张操劳的行为形态,又微妙地传达出了慈母温厚细腻周到的情感精神,最后两句形象议论强调指出:母亲的爱象春三月的阳光温厚和暖而又广大无私,儿女却如承受阳光恩惠的小草,赤诚回报,谁说能报答其万一呢?着一反问,非常有力,使母亲之至爱深情得到了艺术升华。

“诗人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此诗原有作者自注:“迎母漂上作。

”诗因从作者自身感念至深体验来,所以语虽平实,但亲情自出,非常感人,成为千古流传的绝唱。

【全诗鉴赏】孟郊出身贫寒,早年丧父,全靠母亲教养长大。

一生坎坷,为生计尝尽人间辛酸,五十岁才作了溧阳县尉。

游子吟古诗翻译及赏析

游子吟古诗翻译及赏析

游子吟古诗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范本、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templates, theme class meeting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游子吟古诗翻译及赏析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游子吟,唐代古诗】 游子吟古诗

【游子吟,唐代古诗】 游子吟古诗

【游子吟,唐代古诗】游子吟古诗《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游子吟唐代古诗的信息,我们来看看下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赏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诗人简介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1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

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

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

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游子吟》全诗及赏析

《游子吟》全诗及赏析

《游子吟》全诗及赏析《游子吟》全诗及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子吟》全诗及赏析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意思】谁说区区小草,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给予它的恩泽? 寸草心:寸草,小草。

心,草木的茎干也叫做心。

寸草心喻指儿女的孝心。

三春晖:三春,指春季三个月。

晖,阳光。

三春晖喻母亲养育抚爱之恩。

【赏析】寸草:小草,喻指游子。

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以形象的比喻,写出儿子对母亲的真情。

整句意思是:谁说儿子像小草般细微的孝心,报答得了像春天阳光般博大温暖的母爱呢?【用法例释】一、用以说明儿女尽管孝顺,仍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慈爱之心。

[例]是的,我从小离家读书,在外面有了工作,有了家,也有无数条理由不能照顾到父母,可是父母的心却每一刻都随着我的心在跳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的体验,是多么深刻而透彻啊! (竹林《永远的赞歌》)二、用以比喻个人难以回报祖国、人民或党的恩情。

[例]我作为一个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深感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很多,而自己的贡献太少了。

虽然自己也做了一些工作,然而正如古诗所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金戈《有感于“欠账”》)【全诗】《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①游子吟: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②迟迟:时间长久貌。

③“谁言”两句:以小草报达不尽春天阳光沐浴的恩情,比喻儿子永远报达不尽母亲哺育之恩,赞美伟大的母爱。

《游子吟》古诗带注音及意思

《游子吟》古诗带注音及意思

《游子吟》古诗带注音及意思《游子吟》注音:yóu zǐyín游子吟mèng jiāo孟郊címǔshǒu zh ōng xiàn ,yóu zǐshēn shàng yī。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lín xíng mìmìféng ,yìkǒng chíchíguī。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shuíyán cùn cǎo xīn ,bào désān chūn huī。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的意思是: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此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游子吟古诗的意思

游子吟古诗的意思

游子吟古诗的意思游子吟古诗的意思《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子吟古诗的意思,欢迎大家分享。

《游子吟》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

其全文古诗如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前言】《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游子吟》唐诗原文

《游子吟》唐诗原文

女羞夫婿薄,客耻主人贱。

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

《游子吟》注释①游子吟:乐府《杂曲歌辞》名。

②薄:鄙薄。

③贱:轻视。

④遭遇:待遇。

同众流:谓视同平庸之辈。

⑤低回:徘徊。

⑥照面:比喻看人只看表面。

⑦心如练:谓心地纯洁。

练,白熟绢。

⑧当荣盛:在显达兴盛时。

⑨白日驰:以太阳飞驰比喻荣华易逝。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

字君虞。

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家居郑州(今属河南)。

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

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

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

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

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

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益的诗全集栏目。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

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游子吟》繁体对照女羞夫婿薄,客恥主人賤。

遭遇同眾流,低回愧相見。

君非青銅鏡,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塵,不謂心如練。

人生當榮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馳,何異弦上箭。

游子吟完整8句

游子吟完整8句

游子吟完整8句《游子吟》有不同作者的不同版本,本文为您逐一整理并解释。

1、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2、游子吟--唐代顾况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

太行何难哉,北斗不可斟。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

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梦魂无重阻,离忧罔古今。

胡为不归欤,辜负匣中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楚水殊演漾,名山窅岖嶔。

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

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鳣鱏。

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湮沈。

层城登云韶,王府锵球琳。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译文:用旧的马槽想念已日渐老去的马儿,迷路的鸟儿想念自己的巢穴。

天上浮云遮蔽了家乡,远离家乡的游子还在痛苦徘徊。

悲痛不已一直不愿前行,那天边的层云已渐渐积聚厚重的得挡住了东边的高山。

接待客人的厅堂寂静无声,簌簌而下的落叶仿似绵绵不休的秋雨。

远行的游子想到旅途艰难,所以悲痛难绝。

仅仅一首以浮云而做的词,又怎能表达其中的忧思郁闷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只盼望自己能一展所长。

为什么现在还不能归去呢,因为常年病痛无法出行。

还未年老双鬓却已斑白,只是因为心中忧思太多。

越过太行山有多困难呢,美酒连那酒杯都不能斟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画》唐.王唯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