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第二轮专题考点复习 地球、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分布,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以及它们的分布和特征。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特征等。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形成原因、分布和对气候的影响。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的形成和特征。
4. 土壤类型与分布:- 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 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棕壤、黑土等的特点和分布。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布局的因素:气候、土壤、市场等。
3. 工业地理:- 工业的类型和分布。
- 工业区位因素:原料、能源、市场、交通等。
4. 交通运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 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导航、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配套ppt课件:(1)地球仪、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总部位于江苏 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 甲国(右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 定单。据此完成2~3题。
2.甲国位于( D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解析 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 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
9.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
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9题,从图中右侧浏览窗口可以看出,选中的对象 是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所以对应建筑分布窗口中面 积最小的是④,D项正确。
10.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 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 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
解析 第4题,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水域,空白部分代表陆地,根 据图示和经纬度定位,N是白令海峡,它既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的 分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正确;欧洲与北美洲分 界线为丹麦海峡。
5.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B )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
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
可以排除A、B、D,故选C。
悟真题
考向二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8.(2014·北京文综)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 的分布状况。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1 地球和地图 核心考点练1 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

A.伦敦(51.5°N,0°) 19时
B.旧金山(37°N,122°W) 10时
C.悉尼(34°S,151°E) 17时
D.开普敦(34°S,18°E) 20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第3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天桥走廊顶部到底部的高度只有3.2米,太阳 直径非常大,约为139万千米。行驶的汽车如果距离天桥太近,则拍摄出的 太阳无法刚好进入框内,因此要想拍摄出落日景观图,需要在距离较远的区 域才能拍摄。根据比例尺可知,a点距离天桥约有100米,且a点位于天桥的 西南侧,无法透过天桥拍摄到落日景观;b点与天桥距离约为400米,且b点位 于天桥的东北侧,因此b点具备拍摄条件,则汽车前进方向是由b向a,应为西 南方,故B正确。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日落时间,且太阳位于西南方, 则太阳直射南半球。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7时,则悉尼地方时约为19时,由于 太阳直射南半球,悉尼位于南纬34°,昼长夜短,最有可能拍摄出落日景观,故 C正确。
A.东南、东北
B.东北、东南
C.西南、西北
D.西北、西南
10.图示时刻,B、D两地的太阳高度差值为( C )
A.45°
B.59°
C.83°
D.90°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 第9题,M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W和160°E,由于 MA靠近0°经线,推断其为20°W经线,故图示半球为南半球。此刻,全球处于 同一天,即0时经线应该和180°经线重合,AC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0:40。又因 C点纬度为71°S,昼长达24小时,是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由此判断此刻太阳 直射点纬度为19°S。A点昼长为12小时,可知A点位于赤道上,太阳直射点 位于A点以南,其日出方向为东南,之后太阳向正南方运行,正午位于正南, 故10:40时太阳位于东南;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以北,因出现极昼,0时日出正 南,之后太阳向东南方向运行,之后向东北方向运行,12时位于正北,故10:40 时太阳位于东北。第10题,结合上题可知,B地所在经线位于180°经线构成 的经线圈,因此B地的时间正好是中午12时,故B点的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 高度,此刻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19°,可得B地(12°S)太阳高度为83°;而D地恰 好出现极昼现象,且其刚好处于子夜0时,D地此刻太阳高度为0°,因此两地 太阳高度差值为8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中地理知识点全解

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 空和管道等,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 优缺点。
交通运输布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经济 、社会、自然条件等,以实现合理布局。
贸易与经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 过贸易可以促进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提高 经济效益。
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全球贸易规则和争议 的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有助于促进区 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合作。
文化传统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 节等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区域地理
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东部沿海省份如江苏、浙江 、福建和广东等,这些地区经济
发达,人口密集,交通便捷。
中部地区
包括湖北、湖南、河南等省份, 这些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农业 发达,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产区。
THANKS
感谢观看
气象观测与预报
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 和气象预报的制作流程。
生态与环境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阐述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生态平衡的重要 性,分析生态破坏的原因和后果。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提倡环境保护意识,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和实践。
环境污染与治理
讨论常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影响和治理方 法,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冬季寒冷干燥。
03
水文资源
中国拥有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以及丰富的湖泊和淡水资源。长
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中国人文地理
人口与民族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超过14亿。中国 有56个民族,汉族是最大的民族。
经济发展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地球的特点主要包括:球体特征、地球与太阳系、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陆地等。
地图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地图的类型、制图方法、地球的经纬度和地理坐标等是地图制图的基础知识点。
1.地球的球体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星球,其球体特征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决定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2.地球与太阳系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系。
太阳系的组成、地球的位置和运动规律是地球与太阳系的基础知识点。
3.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地球上水的分布、形态和运动规律是地球上水资源的基础知识点。
4.地球上的陆地地球上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大陆地球上,地球的陆地分布、形态和地貌是地球上陆地的基础知识点。
5.地图的类型地图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内容,地图可以分为物质地图、政治地图、经济地图、气候地图等不同类型的地图。
6.制图方法地图的制图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投影、柱面投影和圆柱投影等不同制图投影方法。
7.地球的经纬度和地理坐标地球的经纬度和地理坐标是地图上标明地点位置的重要内容,地球的经纬度和地理坐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是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点。
二、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是地理信息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掌握好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应对未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中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点。
2.遥感遥感是通过航天器或航空器对地表进行观测和探测,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掌握遥感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点。
3.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导航和时间信息。
高三地理第二轮专题

高三地理第二轮专题
第一节:地理概述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现象,涵盖了广
泛的内容。
在高三地理学科的学习中,第二轮专题是进一步深入了解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案例和实践。
第二节:自然地理
在自然地理方面,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地球的物理特征和自然环境。
这包括地球的结构、板块构造和地质运动等地球内部现象,以及大气、水文和地貌等地球表面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形成过程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人文地理
而在人文地理方面,我们将关注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人地
关系。
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都会对地理环境产生相应
的影响,并形成不同的地理格局。
通过了解人文地理的内容,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案例分析和实践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是
密不可分的。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
问题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意义。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如地质考察、景观观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结语
高三地理学科的第二轮专题,是地理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地理学科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理分布对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在地球与地图这一部分的复习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包括地球的多样性和地球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2. 经纬度的作用和地理坐标的应用,学会使用经纬度进行定位和测量。
3. 地球的运动和地球日、地球季节的形成原理,包括公转、自转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
4. 地理环境与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种类和制图方法。
5. 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水文和土壤等基本特征。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和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态和特征,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地球的宜居性环境1. 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包括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2. 地球表层环境,包括土壤的形成和类型、地貌的特征和地球表面的水文系统。
3. 地球的气候环境,包括气候的成因和气候类型。
4. 地球的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和总结,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宜居性环境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持。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的基本现状和特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等。
2. 人口与城市化,包括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成因。
3. 城市与城市系统,包括城市的类型和发展特点、城市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4.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习中一个重要的专题,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这一部分的复习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包括能源问题、水资源问题和生态破坏等。
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发展模式。
3. 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包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环境治理的措施。
4. 地球环境变化和应对策略,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新高考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1地球和地图课件

第5题,要保证全年都有太阳照射,需要保证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即 冬至日可以获得太阳光照;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H=90°-(32°+23°26')=34°34';再由两栋楼的间距50米,可以求得4号楼冬至日 有阳光照射的高度L=50×tan34°34'≈35米,再由楼高54米可以求出4号楼19 米以下的楼层正午没有太阳光照;每层楼高3米,因此7层的一部分及其以下 楼层冬至日都没有太阳光照,即8层及其以上的楼层冬至日有太阳光照;再 由随楼层升高房价相应提高可以判断,满足小明购房条件的最佳楼层为8 层。
(3)日出、日落的方向及日影朝向。
时间
日出、日落方向及日影朝向
北半球春、 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此时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
秋分日
日影朝东
81°26'≈6.6)( C)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
解析:第3题,由于该楼盘所在地区的经度为121°E,所以当地地方时和北京 时间接近。小明在南阳台看日落,说明该日日落方向为西南方向,根据太阳 视运动原理可以判断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时间在当地地方时18:00之 前,32°N纬线所在地区冬至日日落时间也在16:00以后,故当时的北京时间 最有可能为17:30。第4题,根据“关于冬至日对称的两时间点太阳直射点的 纬度位置大致相当”原理,可知次年2月22日和10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位置大致相当,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当,所以从10月22日至次年2月22日4个 月期间正午4号楼底楼无阳光照射,从而推断一年中有阳光照射的时间约 为8个月。
(3)判断新旧日期的比例。 ①如前面所述,求出新旧日期所跨的经度数,然后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②确定180°经线上的地方时(设为X)。 a.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X/24。 b.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24-X)/24。 c.新旧日期之比:X/(24-X)。 析方法 确定新旧日期的范围或判断新旧日期的比例,关键在于确定0(或24) 时经线,同时注意不是0 °经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 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 点,例如该题组中的第(1)(3)题,通过经纬网定位是解 决这两个题的前提,如果不能通过经纬网确定甲、乙两 地的位置,是不能准确判断它们的地理特征的。所以在 平时复习过程中,对主要经纬线及其穿越的重要地理单 元的熟练掌握尤为重要。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三 “两读”、“两看”判读等值线
等值线的判断具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我们可以概括为“两 读”、“两看”。
第一,读等值线图的名称,以明确等值线图反映的地 理事物和考查的知识主干。图名信息可能存在于题目要求 中,也可能以文字信息形式标注于图的下方,还有可能在 图中用具体的图例进行标识。第二,读数值,确定等值距。 通过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确定等值距,进而比较不同位 置的点的数值大小;寻找图中有无闭合区域,根据“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确定闭合区域的数值范围。
大部分地处热带,大部位于非洲 东北部,处于非洲和亚洲交界处, 北面是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是亚非 的分界,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 纬度的东半球,独占澳大利亚大陆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1)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新疆喀什(39°24′N,75°54′E)区时为6月10日8:00
利用地形和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
选 线
引水线路的选择要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要 将水从高处引往低处,使水自流,以节约调水费用
输油线要尽可能短,尽量避开山脉、河流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口袋形的洼地、小盆 地地区;大坝宜选择在峡谷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量 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大坝建设工程量小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1)若图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 约为( )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2)若图表示南半球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 图与之相符的是( )
处于中、高纬度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 中、高三个纬度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大洲 纬度范围
南美洲
54°S~ 12°N
大洋洲
47°S~ 30°N
经度范围
82°W~ 35°W
110°E~ 130°W
南极洲 62°S以南 360°
位置特征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 热带面积广
赤道、日界线穿过, 跨东、西和南、北半球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1)各大洲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
大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纬度范围
10°S~ 80°N
35°S~ 37°N
36°N~ 71°N
7°N~ 72°N
经度范围
26°E~ 169°W
17°W~ 51°E
10°W~ 66°E
170°W~ 20°W
位置特征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 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 球,以热带为主
专题 1 地球、地图和 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 1 │ 专题备考引擎
【考情报告】
专题 1 │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 1 │ 专题备考引擎
【复习策略】
本专题需强化复习的主要内容有经纬网及其分布 规律、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其判读。在复习过程中要注 意以下几点:
第一,运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具体判断重要 经纬线穿越的地区、国家、大洲等;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地球表面“对称性”的运用
地球的球体形状决定了其有多方面的对称性表现及地理意 义,主要表现如下表:
对称中心 对称要素
特征
地心
对跖点
两点分属南北 半球,纬度数相 等;经度数互补 且分属东西经度
赤道
两点分属南北 维度(度)半球,纬度数相
等
地理意义
①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 ②一点的昼长与另一点的夜长 相等;③两点的季节往往相反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 本题以等压线为载体,考查等值线的 数值变化、疏密和弯曲状况。图示等压线数据的变 化反映了气压场性质的改变;疏密不同反映了风力 大小的不同;弯曲状况说明低压槽所确定的锋面位 置和雨区分布。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四 等高线图在“选点”、“选线”和“选面”中的应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点评】 由于和地球运动相关的地理计算既能考 查读图分析能力,又能考查综合思维能力,因此是历 年来高考的常考热点。第一,复习时,要熟练掌握地 球运动的规律及计算原理;第二,要紧密结合试题提 供信息,灵活分析解答思路;第三,除教材所学知识 外,要善于总结归纳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本题组 第(1)题中,地球上对称性的运用就是善于总结发现的 技巧之一,也是解答该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相同
距离夏至日(或冬 时间 至日)的时间天数
相同
地理意义
①两经线分属于东西半球;②两 条经线的昼夜变化趋向相同
以春分日(或秋分日)为对称分布 的两日,一日的昼长等于另一日的 夜长,昼夜长短的变化相反
①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日) 为对称分布的两日的正午太阳高 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相 同;②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 日)为对称分布的两日的昼夜长短 的变化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部分地处 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 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
中、高纬度地带
美国 (本土)
25°N~ 49°N
125°W~ 73°W
本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 有海外州夏威夷要点探究
国家 巴西 德国
跨经度最大的洲,以 南寒带为主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2)八个主要国家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
国家 日本(四
大岛) 印度
俄罗斯
纬度范围
31°N~ 46°N 8°N~ 33°N
43°N~ 78°N
经度范围
130°E~ 145.5°E
72°E~ 97°E
28°E~ 170°W
位置特征
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 地带的群岛国家
气象站要选择在高度适中、地面开阔、周围没有其他屏障的 地点
选 港口或码头宜选择在等值线密集、海水较深的海湾,要尽量 点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避免造成航道淤积
瞭望塔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四周无山地遮挡视线的地方
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向阳地方
公路线要尽可能沿等高线修建,避免通过断崖等地,要尽量
①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 ②一点的昼长与另一点的夜长 相等;③两点的季节往往相反; ④两点位于同一经线时,地方 时相等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对称 中心
地轴
春分日 (或秋 分日)
夏至日 (或冬 至日)
对称 要素
特征
经线 (度)
两条经线度数 互补且分属东西 经度
距离春分日(或秋 时间 分日)的时间天数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 陡缓、水源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农业的地域类型:如种 选 植业宜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发展,山地和丘陵则可以发展 面 林业
工业区要建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地形 相对开阔的地方
居民区应选择在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形平坦开阔 的向阳地段,此外,还应考虑交通、风向等因素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答案】 C 【解析】 据题图,由8时到20时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 ①地的海平面等压线密度增大,表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应该逐渐增强,选项A错误。而②地在8时左右时,处于单 一的暖气团控制下,为晴朗天气,但是在20时,②地已经位于冷 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 ②地为阴雨天气,选项B错误。 从两图中的低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以明显看出,低气压中 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且呈增强趋势。8时,图中低压中心气压值 为1000百帕,并且等压线相对较稀疏,而在20时,低压中心的气 压值为995百帕,并且相邻的等压线相对密度较大,水平气压梯 度力增强,风力大,选项C正确。从两图动态变化中很容易看出, 图中的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选项D错误。
时,甲地的景象可能是( )
A.旭日东升
B.艳阳当空
C.夕阳西下
D.夜阑人静
(3)乙地所属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答案】(1)A (2)C (3)C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 的判断能力。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该 地位于美国西海岸,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 水温比同一纬度低,海水等温线应该向南(低纬)弯 曲。第(2)题,喀什位于东五区,甲经度为120°W, 位于西八区,相差13小时,所以,喀什为6月10日8 时,甲地应该为6月9日19时。第(3)题,结合乙地的 纬度知该地位于40°N~60°N之间,为温带海洋性 气候,此气候在欧洲分布范围最广。
专题 1 │ 重点要点探究
第三,看等值线的疏密,明确数值变化特征。对于 不同的图,等值线疏密表示的含义不同。例如,等高线 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河流的流速越快;等压线越密 集的地方,风力越大。第四,看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和弯 曲状况。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走向问题。例如,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延伸的方向为地形走向,与 等高线垂直的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二是 凸出方向。明确等值线的凸出方向是高值区还是低值区, 实际数值高低总与凸出方向的值区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