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考前三个月冲刺 专题1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202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PPT--经纬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 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基础性—必备知识固根基] 考向1 地图上的位置和距离 (2021·北京高考)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 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 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7.在图中最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根据等高线数值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的原则,③、④处为山 谷,可能发育河流;①、②处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故D项正确。
8.规划在图中修建一座大坝,库区最高蓄水位为250米,则
大坝的高度最合理的是( )
A.40米
B.110米
C.140米
1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
一区域( )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处荒漠边缘
解析 突尼斯中南部地处撒哈拉沙漠北部边缘地区,地理环境恶
劣,人类难以进行实地的考察,利用遥感技术来获取地表信息,则不
受影响。
[素养1 人地协调观] 考向7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与“3S”技术 (2021·安徽六校高三素质测试)2020年7月26 日,重庆武隆区发生山体滑坡,壅塞乌江支流, 形成堰塞湖,威胁沿河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如图为滑坡示意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9.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东南
D.正南
解析 据图可知,②位于河谷地带,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水
外泄,应向与河谷垂直的两侧高处逃生。结合图中指向标和等高线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点归纳1.遥感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可以说,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
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命题趋向】本专题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结合各类资源的普查、环境和灾害的监测考查遥感的应用。
第二部分是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三部分是结合野外测量、飞机、轮船的航行等考查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本专题主要考查3S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高考重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3S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侧重考查了在沙漠逃生、交通工具和国土整治、矿产勘测等方面的实际使用。
2.从考核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3S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呈现,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但分值不重。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和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关于3S技术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图文转换能力。
命题趋势:结合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在交通、治安及救助导航中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地球的含义可能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
【回归教材】测试要点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学的技术核心,它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者有机结合,即被称为“3S”。
目前,3S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技术。
测试要点二: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①资源普查:矿产、水、土地、森林草场、野生动物资源等;;②灾情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③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
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考前3个月 解题方法规范选择题 方法

方法一图表信息法地理试题中,往往借助地理图表给出相关信息,地理图表形式多样,主要有分布图、统计图表、景观图、示意图等,每种图表都有特定的判读思路。
下面逐一分析。
1.分布图判读分布图的基本步骤如下:(1)读图名。
读图时必须对分布图作总体认识,如读“世界铁矿分布图”,就应注意图名中所含信息:范围——世界;主要内容——铁矿分布。
(2)读图例。
读图例后再去读图中内容,才能提高判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需要指出的是,图例是人为规定的,考试题目中,既可能使用常规图例,也可能根据需求设定新的图例,如“▲”在常规图中是铁矿符号,但在特定图中则可能表示其他地理事物,如某城市、某观测站、某山峰等。
(3)定位置。
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般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4)理信息。
根据图中地理事象的分布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设问内容相关的信息。
例1读“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瓦/平方米),回答(1)~(2)题。
(1)根据等值线数值递变的一般规律判断,乙地数值最有可能是( )A.150B.160C.140D.110(2)甲地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答案(1)D (2)A解析本图名并未出现在图下,而是题干中,明确的“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等值线分布图”,结合国境线轮廓可知是新疆地区。
本图是等值线图,且只有一种地理事物,故不需要图例,图中的线即为图名中指明的线,但有数据的单位,在题干中注明了“单位:瓦/平方米”,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单位值或数量级,比如人口增长率用“%”还是“‰”,要看仔细,人口总数用“人”或“百万人”、“亿”等,注意区分,可能会在题目计算时用到。
第(1)题,本图的位置由两处信息确定:一是题干中“我国”,二是图中轮廓,确定了是新疆地区。
最后整理信息,结合设问判断相关问题。
图中乙地介于100~150之间,理论上可取100~150之间(不含100和150)的任意值,故C、D均可选,但本题设问“根据等值线数值递变的一般规律判断”,“最有可能”的是多少,“一般规律”应是正常的渐变,而不是异常的突变,乙地点距100值更近,距150较远,故最可能取接近100而不是近150的值,选D。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

3.农业方面
4.部分遥感影像的解译标志
水体 清澈而深的水体呈蓝黑色,水浅时呈浅蓝色,含有泥沙时颜色变 浅,泥沙含量高时呈乳白色,有水生植物的呈红色或红色斑点。 平原 色调均一,其中常有水系形成的花纹,耕地形成的色斑,以及不同色调 的城镇。
山地 以山脊为界形成阴阳坡,在影像上阳坡为浅色调,阴坡为深色 调。山愈高,色调差异愈大。 沙丘 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江河、湖海岸边也有零星分布,在各波段均 呈浅色调,在沙漠地区水系稀少,河流只显示出较大的主干河道,而缺少 细小的支流。 黄土 在各波段均呈均匀的浅色调,其影像表现为密集型树枝状水系所 组成的花纹图案。 喀斯特地貌 色调较深,边界明显,有独特的“花生外壳”花纹图案。 火山 近圆形且水系为放射状。 土壤 颗粒细的为深色调,颗粒粗的为浅色调;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色调较 浅,含量高的色调较深;水分含量越大,色调越深;干旱季节的土壤盐 分含量高时色调变浅,地表积盐时,表现为不规则的白斑。
风向等信息(统称为数据源)进行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 测则是GIS技术的应用。GPS应用途径相对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 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 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命题视角一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 过程。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据图, 回答下题。
答案 C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用于获取地理事物的空 间信息和变化情况,没有定位功能,C项正确。受灾人口的空间分布和火 山活动的未来趋势需采用GIS来分析表达。
命题视角二 遥感的重要装置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航天员 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在此期间,“天宫二号”运 行在距地面近400千米的近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约90分钟。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7+到科技馆的共同线路= 138+到科技馆的共同线路 15+ 17+ 19+ 23+ 27+到科
向西
向西
技馆的共同线路= 101+到 科技馆的共同线路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第 (2)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主要 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 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
应用评价。用 GIS 了解不同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利 用了 GIS 的分析功能。第(3)题,考查工业布局或城市规划。 垃圾焚烧发电会产生大气污染,因此该厂址宜布局在主导风 向的下风向。结合盛行风向,厂址应在甲处,故选 A。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核心整合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一、遥感技术 1.特点与工作原理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2.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原理 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为地质 矿产资源 资源普查 水资源、土地资 源、 森林资源等 断裂或环形构造带,利用遥 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 的大致区域 通过遥感图像,运用图像处 理技术,提取相关资源的分 布、类型、健康状况等
处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四个方向到达科技馆的最短线路, 最后再找出四个方向中的最短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即可。解答时注意避开断 道和指向标信息。
A 处行 驶方向
最短 各行驶方向的最短距离 行驶方向 (结论) 33+20+23+ 27+到科技
向南
馆的共同线路= 103+到 科技馆的共同线路
向西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功能
高考复习 ┃ 高中地理第二轮总复习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 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1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练习

专题 1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考查点一 地图和经纬网的判读考向 1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2015 •广东文综)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 的物 理现象。
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题。
C.东北地区 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C.西南季风强弱 (2015 •全国文综I )1 .该省位于我国的 ( )B .华南地区D.西南地区 D. 土壤厚度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第3题。
3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 66.5 ° N B . 60° N C. 53° N D. 40° N(2015 •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第4题。
4.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A .南北方向B .东西方向(2015 •福建文综)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
读图完成 5〜6题。
5.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 )C.西北一东南方向考向 2 地图三要素D.东北一西南方向A. 东南 7月1日06时C.东北 1月1日12时B. 东北 7月1日06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6.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 1 中的 ( )A .甲B .乙C .丙D . 丁1 .经纬网的应用(1) 确定地理空间位置。
(2) 判断两点间的方向。
(3) 计算两点间的空间距离。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图、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本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基础题组点餐类APP的出现,为足不出户的人提供了便利,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2016北京东城期末)与到店就餐相比,商家利用手机平台销售外卖可以()A。
减轻对交通条件的依赖B.减少对市场位置的依赖C.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D.不必了解市场需求2.(2016北京东城期末)通过APP,可以查询到送餐员的即时位置和行驶路线,应用的技术是( )A.GIS和GPSB.GPS和RSC.RS和GISD。
数字地球和GIS2015年9月30日7点13分,中国第四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回答下题.3.(2016北京朝阳期中)北斗导航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A。
估算三江平原的小麦产量B。
统计分析北京市的人口状况C.动态监测太湖的水污染状况D。
测量黄山主峰的海拔4.(2018北京石景山期末)某大学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绘制了广州市公交等时线图(等时线是指在相同时间内利用公交可达最大范围的边际线),常用于研究“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新课标地理2009届高考倒计时冲刺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

新课标地理2009届高考倒计时冲刺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命题趋向】本专题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有关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及地球仪上的经纬网与地理坐标;另一部分是有关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
对于第一部分高考将会着重考查经纬线、地理坐标等实际应用问题; 第二部分主要考查地图知识的运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实际应用。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1)借助常见的图例、注记,利用地图上的方向判定规则、比例尺、等 值线判读技能等,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分布、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3)运用地图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及探寻地理事物间的联系。
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高考重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主要是以等高线图为切入口,考查识图能力;少量涉及地 图上面积的估算、地形特征的描述。
2 .从考核形式上看,有的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有的设置试题情景,情景上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
3 .从考查能力上看,识图能力是根本,也是知识迁移的基础,以后在多类等值线图中都可以借鉴等高线图的读图技巧。
命题趋向:1.常规地图上方向、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可能会设置新情景,增加试卷的亲和 力,营造轻松、熟悉的考试氛围。
的难度要求可能降低;等高线与聚落、 【回归教材】测试要点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平均半径6371公里。
测试要点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轴,其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两极:地轴与地球表 面相交的点。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纬 度:以赤道为00,向南北两极度量到 900,北极点为900N,南极点为900S 。
3、经线:连接 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人们规定通过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 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 1800属于西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该省位于我国的( C )
A.西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解析 根据经纬网的判读及省份轮廓的
特征,可判断图示省份为吉林省,位于
我国东北地区,因此选C。
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
是( B )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解析 据等雾日数线的判读,该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
(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 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 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 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第4题。
地层新 地层 老关系 代号
C 新 ↓D 老
S
观测点坐标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3.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
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C )
A.66.5°N
B.60°N C.53°N D.40°N
解析 该机场位于50°N附近,根据经线圈上每隔纬度1° 距离约为111千米,那么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 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最多飞过纬度6°,即位 置可能在44°N到56°N之间。
专题1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内容索引
考查点一 地图和经纬网的判读 考查点二 “3S”的应用 专题提升练
悟真题
考向1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2015·广东文综)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
日数分布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数多;因为东部的地形是长白山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中西部降水少;河流的泥沙含量
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该省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故选B。
(2015·全国文综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 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 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 此地。据此完成第3题。
方向。
2.若此日A、B两点同时日出,则( ) A.此季节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B.此日A点昼长大于B点 C.此季节亚欧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D.此日之后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解析 若此日A、B两点同时日出,那么A、B都位于晨线 上,所以图中晨线的左侧是昼半球(如下图所示)。对于南 半球来说,纬度越高,白昼越长,A点纬度是50°S,故此 日A点昼长大于B点;此时北半球是冬季,因此季节北印 度洋季风洋流流向为逆时针;亚欧大 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此时太阳直射 点位于南半球,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答案 B
月,则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D正确。
6.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C )
A.甲
B.乙
C.丙
D.丁Biblioteka 解析 从等高线分析,图中甲、丁两地东侧地势较高,此
时不能看见日出景观;
乙地临近湖泊,不属于广袤草原;
而丙地等高线稀疏,属于广袤草原,且东南侧视野广阔,
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故选C。
明考向
1.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空间位置。 (2)判断两点间的方向。 (3)计算两点间的空间距离。
1.知识关联
2.易错点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若无标注说明,指向标指向北方。 (2)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 位的统一。 (3)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 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 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 确定方向。
5.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
是( D )
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
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解析 由图示纬度可推知该地区在赤道附近,日出地方
时在6时前后,结合经度可知该地区与北京时间的时差
在6个小时左右,故而A、B项错误;
若是拍摄月份为7月,日出方位应该为东北方向,若是1
(4)在经纬网图上,位于东经度的地点不一定位于东方。 当两点分别位于东西经线时,需要计算两点间的经度和。 如果两点间经度数值和大于180°,则东经度的点就位 于西侧。两点经度数值和正好等于180°时,则“可东 可西”。
3.方法技巧 (1)有经纬网的地图,可以不提供比例尺,经线上纬度差 1°,对应的空间距离是固定值(111 km),这就是隐含的 最精确的线段式比例尺。 (2)数字式的比例尺中,去掉后面的5个“0”,剩下的就 是千米数。 (3)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 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2.地图三要素 (1)方向的确定:①有经纬线的,按经纬线定向;②有方向 标的,一般默认指向正北;③什么标识都没有的,默认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 (2)比例尺的比较与计算:①相同的图幅,所跨经纬度范围 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②比例尺增大到n倍,图 幅面积大小是原来图幅面积的n 2倍。
析考点
4.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D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解析 根据表格中观测点坐标,可以建立行进路线,大致
为西北-东南走向。由材料可知,考察小组行进方向与构
造线方向垂直,即可得出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
D正确。
考向2 地图三要素 (2015·福建文综)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 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5~6题。
对点练
题组1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下图为经纬网图,已知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 10°。读图,回答1~3题。
1.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A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解析 根据经度划分的规律可知西经逐渐增加,所以图中
由B点所在30°W向A点所在40°W是西,即向右为西,
那么向左为东,向上为南,向下为北,A点在B点的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