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DNA和病毒标志物检测在出入境检疫人群中的应用重点

合集下载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国卫医发〔2015〕95号附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2015年12月前言《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自施行以来,对促进血站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血站核酸检测的全面覆盖和血液管理工作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原有的“血液检测”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

指导血站加强能力建设,规范核酸检测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血液安全水平,我委对“血液检测”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组织制定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做出相应规定。

其中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血站在制定自身的操作规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

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程》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供血站参考。

各血站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程》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血站使用的技术操作规程。

如有关血液标准、规范与《规程》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以《规程》规定为准。

本《规程》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同时废止。

为不断提升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规程》将每3年修订1次。

目录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2 全血采集 (3)3 血液成分制备 (8)4 血液检测 (15)5 血液隔离与放行 (30)6 质量控制 (32)附录A 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硫酸铜目测法) (43)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47)附录C 血液检测试剂(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表 (64)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65)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71)附录F 血液质量控制检查方法 (73)附录G 血袋标签确认方法 (80)附录H 血站使用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目录 (82)附录I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83)1 献血者健康检查1.1 目的按照国家有关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见附录)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乙肝hbv-dna病毒数量标准 (2)

乙肝hbv-dna病毒数量标准 (2)

乙肝hbv-dna病毒数量标准乙肝(HBV)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肝炎疾病。

HBV-DNA是HBV病毒所含的一种核酸,HBV-DNA病毒数量标准是可以评估乙肝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本篇文章将重点阐述乙肝HBV-DNA病毒数量标准、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乙肝HBV-DNA病毒数量标准HBV-DNA病毒数量可以通过PCR扩增技术测定,计量单位为“国际单位/ml”(IU/ml),也可以用“拷贝数/ml”(cp/ml)表示。

目前,国内外对于HBV-DNA病毒数量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

根据中国抗病毒治疗指南2019年版,“HBV-DNA<500IU/ml”被认为是阴性,”HBV-DNA≥500IU/ml“被认为是阳性。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建议标准,“HBV-DNA≥2000IU/ml”属于阳性。

HBV病毒的复制速度与其病毒数量呈正比关系。

一般来说,患者血清中HBV-DNA病毒数量越高,说明患者的乙肝病情越严重,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也就越明显。

因此,通过测定HBV-DNA病毒数量的高低,可以评估乙肝的病程严重程度,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二、乙肝HBV-DNA阳性的治疗方法1. 治疗目标乙肝的治疗旨在抑制HBV病毒复制,降低肝炎的病情恶化,减少肝损伤,同时通过肝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2. 抗病毒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等,这些药物都可以有效地抑制HBV病毒的复制。

因此,高病毒载量的乙肝患者,可以选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以取得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

拉米夫定: 口服适用,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最广泛,能有效控制HBV病毒复制,是治疗乙肝的一线药物。

恩替卡韦: 口服适用,单次日剂量可减轻。

一般耐药率较低。

适用于HBV 基因突变的患者以及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

阿德福韦: 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一线药物,纯量形式为口服胶囊,也可以采用注射方式应用。

乙肝病毒(HBV-DNA)试题

乙肝病毒(HBV-DNA)试题

乙肝病毒(HBV-DNA)试题一、选择题:(5分/每题)1、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临床用途不包括下列哪一点?()A、检测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监测其病毒载量变化。

B、检测肝脏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监测其病毒载量变化。

(正确答案)C、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基线水平和变化情况的监测,用于评估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和治疗效果监测。

D、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结果不得作为患者病情评价的唯一指标。

2、关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内标的作用正确的是:()A、监测临床样本的采集是否正确;B、乙型肝炎病毒(HBV)内标为HBV核酸保守区的一段扩增靶序列。

C、乙型肝炎病毒(HBV)内标常来监测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 PCR抑制物,避免假阴性。

(正确答案)D、乙型肝炎病毒(HBV)内标用于判断阴性结果。

3、下列哪项不属于乙肝病毒(HBV)的传播途径?()A、输血B、母婴传播C、性传播D、空气传播(正确答案)4、乙型肝炎病毒(HBV)样本保存错误的是()A、抽取静脉血后应立即放置到-20℃冰箱内保存;(正确答案)B、室温不超过4个小时;C、血清或血浆样本-20±5℃保存3 个月;D、血清或血浆样本放置于-70℃以下可长期保存。

5、关于室内质控(ICQ)的设定方法是:()A、新批号的质控品可直接使用厂家给出的靶值及质控限;B、查看新旧两个批号质控品定值差异不大或无,直接使用原来的质控数据;C、推荐使用厂家试剂盒附带的质控品,得到的室内质控结果的离散程度更小;D、选用第三方质控品,与旧批号质控一起检测20个数据获得暂定的平均值及质控限。

(正确答案)6、室内质控品的选择不包括:()A、价格便宜;(正确答案)B、稳定性好;C、均匀性好,瓶间差小;D、基质效应小或无。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日常工作中的正确度验证?()A、实验室之间的室间比对;B、实验室内部的仪器比对;C、新、旧试剂之间的批号验证:D、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平均值及质控限的设定。

乙型肝炎dna定量标准

乙型肝炎dna定量标准

乙型肝炎dna定量标准乙型肝炎(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

HBV是一种DNA病毒,它的基因组由约3.2 kb的DNA组成。

乙型肝炎dna定量标准是用来测定HBV DNA的数量。

这个标准通常用于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HBV,以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毒负荷。

HBV DNA定量是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来实现的。

PCR是一种在实验室中复制DNA序列的技术。

在PCR反应中,DNA模板被加入到PCR反应混合物中,该混合物包括引物、酶和核苷酸。

引物是一种特殊的DNA片段,它们会结合到DNA模板的两端,并指示酶从这些端开始复制DNA。

酶会将核苷酸添加到新合成的DNA链上,直到整个DNA序列被复制完毕。

通过PCR,可以将少量的DNA扩增成大量的DNA,从而使得HBV DNA定量成为可能。

乙型肝炎dna定量标准通常使用国际单位(IU)或拷贝数(cp/mL)来表示HBV DNA的数量。

IU是一种标准化单位,它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

拷贝数是指HBV DNA在样本中的实际数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对于HBV DNA定量,应该使用IU/mL来表示结果。

此外,WHO还建议使用标准化的HBV DNA定量试剂盒进行测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根据乙型肝炎dna定量标准,对于患者而言,一般认为HBV DNA水平在2000 IU/mL以下是低病毒载量,而2000 IU/mL 以上则是高病毒载量。

在治疗过程中,目标是将患者的HBV DNA水平降至低于检测限度(通常为20 IU/mL以下)。

这通常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长期治疗。

总之,乙型肝炎dna定量标准是用来测定HBV DNA数量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HBV,并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毒负荷。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自己的HBV DNA水平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并更好地控制乙型肝炎的发展。

国境口岸传染病快速检测技术规范SNT5176-2021

国境口岸传染病快速检测技术规范SNT5176-2021

SN/T5176—2021国境口岸传染病快速检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国境口岸病原生物实验室进行传染病快速检测的技术方法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国境口岸病原生物实验室对入出境人员进行传染病快速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N/T 1239 国境口岸霍乱检验规程SN/T 2752 卫生检疫人员的自我防护规范WS 233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59 疟疾的诊断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国境口岸病原生物实验室 pathogen testing laboratory at forntier port国境口岸设立从事病原生物检测的专设场所,主要开展入出境人员传染病现场快速检验,是卫生检疫的基层实验室。

3.2 快速检测 rapid test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能缩短检测时间,以及在样品制备、实验准备、操作过程简化和自动化上简化的方法。

3.3  流感样症状 flu-like symptoms与流行性感冒相类似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体温37.5 ℃以上,伴畏寒、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等;呼吸道有卡他症状,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

3.4  免疫层析试验 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利用微孔膜的毛细管作用,通过液体样品在层析介质中的移动,以免疫胶体金或免疫酶染色,检测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学方法。

3.5  实时荧光PCR real-time PCR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选择合适的荧光基因和淬灭基1SN/T5176—2021团对核酸探针进行标记,利用对荧光信号积累的实时检测来监测整个PCR进程,通过扩增曲线对样品中特定的核酸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乙肝dna定量检测质控行标

乙肝dna定量检测质控行标

乙肝dna定量检测质控行标
乙肝DNA定量检测的质控行标是指用于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内部参照物或校正因子。

常用的乙肝DNA定量检测质控行标有以下几种:
1. 标准曲线法:通过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乙肝DNA 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

然后将待测样品的乙肝DNA浓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其浓度。

2. 外源引物法:引入一个外源的DNA序列作为内部参照,与待测样品中的乙肝DNA一起扩增。

通过比较外源引物的扩增效率和乙肝DNA的扩增效率,计算出乙肝DNA的浓度。

3. 内部控制法:在PCR反应中加入一个内部控制(IC),它与待测样品一起扩增。

这个内部控制可以是一个稳定且数量已知的基因或DNA序列。

通过比较内部控制的扩增效果和乙肝DNA的扩增效果,计算出乙肝DNA的浓度。

以上方法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试剂来进行准确测量,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可靠的定量结果。

具体的质控行标选择应根据实
验室设备和试剂的可用性以及实验要求来确定。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检测是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和减少感染风险。

在进行输血前,对献
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可以减少接收者暴露于潜在感染的风险,也可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下面将介绍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其临床意义。

1. 乙肝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
乙肝病毒是一种严重的肝炎病毒,通过血液、性传播或母婴传播。

输血前对献血者进
行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如果献血者出现阳性,说明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输血时需要
注意选择合适的血源,防止感染接收者。

3. 艾滋病毒(HIV)感染标志物检测:
艾滋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受损,造成人体易受感染。

检测献血者的艾滋病毒感染标
志物,包括HIV抗体和HIV核酸检测。

阳性结果表明献血者可能感染艾滋病毒,不宜作为
血液供体。

5. 疟原虫检测: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献血前进行疟
原虫检测,可以排除可能感染疟疾的献血者,减少输血引起的感染风险。

7. 副丙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标志物检测:
副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一种病毒,主要引起急性肝炎。

检测献血者的副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包括副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EV)和副丙型肝炎病毒核酸
检测。

阳性结果表明献血者可能感染副丙型肝炎病毒,不适宜作为血液供体。

乙肝dna定量内标法参考标准

乙肝dna定量内标法参考标准

乙肝dna定量内标法参考标准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它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较高传染性和危害性的疾病。

乙肝病毒DNA定量内标法是一种用于检测乙肝病毒DNA含量的标准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乙肝DNA定量内标法参考标准对于确诊乙肝病毒感染、评估疾病进展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乙肝病毒DNA定量内标法原理乙肝病毒DNA定量内标法是基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一种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引物特异性结合乙肝病毒DNA,在PCR反应中扩增目标序列,通过内标物(一种已知数量的DNA片段)作为参照物,可以精确测定样本中乙肝病毒DNA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准确检测乙肝病毒DNA在血液中的含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二、乙肝病毒DNA定量内标法参考标准1.中国肝炎防治方案根据中国肝炎防治方案,乙肝病毒DNA定量内标法的参考标准包括标本采集、检测方法、结果解读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标本采集应选择抗凝血样本,采血后应及时离心提取血清,并在4℃条件下保存。

检测方法应选择经过认证的PCR仪器和试剂盒,遵循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

结果解读应根据实验条件和内标物的测定值,进行准确的样本定量,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和治疗。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89ISO15189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临床检验实验室认证标准,对乙肝病毒DNA定量内标法的参考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实验室管理、质量控制、标本采集和处理、检测方法验证和结果报告等方面的要求。

ISO15189认证可以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乙肝病毒DNA定量内标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乙肝病毒DNA定量内标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1.确诊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DNA定量内标法可以检测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含量,帮助医生明确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患者,定量内标法可以发现病毒复制水平的变化,评估疾病活动性和预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出入境体检监测的人员为研究对象,选择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且谷丙转氨酶(ALT),>40U,并 排除患丙型肝炎的人员(共207人次)。纳入本研 究的研究对象中,中国籍194例,外国籍13例,男 204例,女3例,平均年龄34.8岁。体检者空腹采 血后即刻分离血清,以备检测。 1.2检测方法
1.2.1
The positive
rates
tionship was analyzed.Results
of HBV—DNA were
98.65%and 68.00%in the HBsAg.
HBeAg,and HBcAb positive mode and the HBsAg,HBeAb and HBcAb positive mode,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mod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s
as
detected by ELISA.The serum HBsAg positive persons were selected
research
subjects.HBV—DNA
detected by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assay.The results of both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the rela—
(HBV—M)与HBV.DNA之间的关系,为感染性乙
HBV—M模式进行比较,大三阳与小三阳组别进行 比较。组问率和构成比比较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肝的检疫和监测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2015年1月一2015年10月在河北保健中心
2.1研究对象概况
2015年1月一2015年10月,河北保健中心累
乙肝免疫状态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Hj。酶联免疫
吸附法(ELISA)是检验检疫部门检测HBV—M的
取钆L上清液加入PCR管。强阳性对照品、弱阳性 对照品、阴性对照品、阳性标准品的处理方法与患者 血清标本相同。设定循环参数进行PCR反应,反应 结束后应用阳性梯度标准品的Ct值制作标准曲线, 再依据样品的ct值计算DNA的含量。 1.3统计学分析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hepatitis B in the quarantine popula—
tion.Methods
was was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in 2015,the quarantined population were studied and the HBV—M
to
In
case
HBsAg(+)and HBeAg(一),the
determine the infee—
tiousness.
【Key words】Hepatitis
Snrveillance
B virus DNA;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Entry—exit quarantined population;
另夕F,在对HBsAg(+)+HBeAb(+)+HBcAb (+)模式和HBsAg(+)+HBeAg(+)+HBcAb
(+)模式结合ALT值的高低分析HBV—DNA阳性 率发现,当ALT升高大于2倍40U时,其HBV—DNA 阳性率均低于40U≤ALT≤80U组,目一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病毒感染所处时期 有关,在免疫耐受期、病毒复制活跃,但ALT处于水 平无明显异常,但在免疫清除期,ALT继续或间接升 高,而HBV.DNA滴度一般大于105拷贝/mL。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口岸采用的酶联免疫 吸附法(ELISA)对出入境人员血清中乙肝病毒携带 情况进行筛查,尽管该方法具有方便易行,价格低廉 的特点,但还应对HBeAg阴性的人群加做HBV— DNA以确定体检人群是否在病毒复制期。如果考 虑经济原因无法做HBV—DNA检测,卫生检疫的咨 询医生应综合考虑乙肝ELISA常见模式与HBV. DNA的相关性,并结合体检人员的其他指标的检
志物(HBV—M)的相关性,为出入境检疫人群的乙型肝炎的传染性疾病监测和评估提供方法学依据。 方法选择2015年1月一2015年10月在本中心接受出入境检疫的人群,采用ELISA法检测HBV— M,对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大
三阳[HBsAg(+)+HBeAg(+)+HBcAb(+)]与小三阳[HBsAg(+)+HBeAb(+)+HBcAb(+)] 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98.65%和68.0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从出入境检疫人群疾 病监测的角度,HBeAg阳性,可判定其具有传染性,而对于HBsAg(+)而HBeAg(一)的体检者,应进 一步检测HBV—DNA以判断其是否具有传染性。
35.5%。 2.2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HBV— M,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应用法国梅里 埃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对血清进行测定并记
录。ELISA检测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
乙肝病毒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性 从表1可以看出:20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
(P<0.05)。1.3.5模式的HBV.DNA含量为5.9×
000rpm离心10rain,弃去上清液,加入25/zL处理 液,100℃热浴lOmin。再于13 000rpm离心10min,
106±2.5×105,明显高于其他模式。
表1五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模式分析(n=207)
2.3
ALT含量与HBV—DNA阳性率的相关性 从表2可以看出:当ALT含量增高大于2倍正
性,且谷丙转氨酶(ALT),>40U的样本共有四种乙
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其中HBsAg(+)+HBeAb
公司提供。
1.2.2
(+)+HBcAb(+)模式(即1.4.5模式)所占比例 最多,为48.31%(100/207),其次为HBsAg(+)+ HBeAg(+)+HBcAb4.5模式检出的HBV.DNA 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万方数据
国陋题垂堂苤查!Q!!生!!旦筮!!鲞筮!塑!!!!婴尘!!!!』!!卫生!!∑i塑!!赶:Q!!!!竺!!!!:!!!:望:盟!:! 表2两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结合 ALT值的DNA含量分析[n(%)]
万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5 J。 本研究显示,河北省出入境人员的表面抗原阳 性率为2.86%,低于全国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 (9.51%),也低于接种乙肝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 率(5.28%)‘61,这可能与出入境人群相对受教育程 度高,传染病预防意识强,年龄相对年轻,疫苗接种 率较高有关系。 多年来,临床医生一直以HBeAg阳性作为判断 乙肝病毒是否在体内复制并具有传染性的重要指 标,本研究显示,当HBsAg、HBeAg同时阳性时,患 者体内HBV.DNA复制较为活跃,其传染性较强,而 仍有1%左右的人HBV.DNA为阴性,据文献报道, 当HBsAg、HBeAg同时阳性时,HBV.DNA阳性率在 94%一100%之间‘7。8 J。其可能因素为其DNA含量 低于试剂检测限或病毒感染早期,亦或HBV基因的 s区发生有意义的点突变或插入、缺失突变一o。这 在出入境人群筛查过程中,可认为是小概率事件。 一般认为,HBeAg转化为HBeAb则意味着乙肝病 毒复制结束,病情向好多方面转化¨0‘。在出入境人 群的传染性肝炎的监测过程中,也将HBsAg、HBeAg 阳性,且ALTI>40U作为传染性乙肝的诊断标准,但
um
can
If HBeAg was positive,the
ser—
be considered of
to
be contagions in the disease surveillance of the entry and exit quarantined people. HBV—DNA should be further examined
【关键词】
乙肝病毒DNA;乙肝病毒标志物;出入境检疫人群;监测
Ap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al DNA and population SH/Ling—li, spection and
seruln
markers detections in the entry-exit quarantined
LI Yun,YAN Ji—huan,LI Wei,LUO Ming, HUA No.Healthcare Center
ofHebei
Emry—Exit In—
Quarantine Bureau,Shijiazhuang
05009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d
serum
318
国匝疸壹堂苤查!Q!!生!Q旦筮垫鲞筮j塑!!!!翌生!!型』!!婴堂垡旦翌!!型:Q!!!!堕!!!!:!!!:!!:№:!
乙肝病毒DNA和病毒标志物检测在出人境 检疫人群中的应用
史玲莉
李云
闰冀焕
李薇
罗明
华娜
【摘要】
目的探讨出入境检疫人群中乙肝病毒DNA(HBV—DNA)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标
运用SPSS 13.0软件,将表面抗原阳性的四种
常用方法。但该方法无法判定乙肝病毒是否在进行 复制,根据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
用分子生物学检测HBV—DNA可以反映病毒复制情
况,可作为感染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提供依据。本研 究采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两种方法在出入境 人群中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