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

合集下载

《诗经两首》注释

《诗经两首》注释

此后为《氓》①选自《诗经》(《十三经注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之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史称《诗经》。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乐歌。

这里第一首选自“风”,第二首选自“小雅”。

②【氓meng】民。

这里指诗中的男主人公。

③【蚩蚩】忠厚的样子。

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④【抱布货丝】拿布来换丝。

⑤【匪来货丝,来即我谋】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里来是商量婚事的。

匪通“非”,不是。

即,就。

⑥【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子,你。

淇,淇水,在现在河南境内。

顿丘,在今河南浚(xun)县。

⑦【匪我愆(qian)期】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

愆,拖延。

⑧【将(qiang)】愿,请。

⑨【乘彼垝(gui)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复关。

垝,毁坏、倒塌。

复关,卫国一个地方。

⑩【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没有看见复关,眼泪簌簌地掉下来。

这里的“复关”指代住在复关的那个人。

涕,泪。

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①【载】动词词头,无义。

②【尔卜尔筮(shi),体无咎(jiu)言】你用龟板占卜,用蓍(shi)草占卦,没有不吉祥的预兆。

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痕来推断祸福。

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体,卜筮的卦象。

咎,灾祸。

③【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贿,财物。

④【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落叶子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沃若,润泽的样子。

⑤【于(xu)嗟鸠兮,无食桑葚】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传说斑鸠吃多了桑葚会昏醉。

这句话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于嗟,感叹词。

于,通“吁”。

鸠,斑鸠。

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⑥【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唉,女子呀,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

士,男子的通称。

耽,沉溺。

⑦【士之耽兮,犹可说(tuo)也】男子沉溺于爱情里,还可以脱身。

诗经两首(旧教材)

诗经两首(旧教材)

静女【来源介绍】选自《诗经邶②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西汉被尊称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

本篇是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的民歌。

【原文】静女①《诗经邶②风》静女其姝③,俟④我于城隅⑤。

爱⑥而不见⑦,搔首踟蹰⑧。

静女其娈⑨,贻⑩我彤管⑾。

彤管有炜⑿,说怿⒀女⒁美。

自牧⒂归荑⒃,洵⒄美且异。

匪女⒅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解说】这是一首男女幽会的情歌。

少女故意躲在城角,“爱而不见”,男子急得坐立不安,“搔首蜘蹰”,这两句平实如话的描写,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

既而约会之时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欣喜若狂语带双关表达爱意的情态,又写得柔婉细腻,情意绵绵。

全诗清新活泼,生动有趣。

吟诵此诗,读者亦会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感动,而诚心祝愿这对恋人幸福美满。

【注释】①静女:文雅的姑娘。

②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③其姝(shū):姝,美丽。

其,形容词词头。

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④俟(sì):等待,等候。

⑤城隅(yú):城上的角楼。

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⑥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⑦见:通“现”,出现。

一说是看见。

⑧踟蹰(chí chú):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⑨娈(luán):美好。

⑩贻(yí):赠送。

⑾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

管,有人说是茅草。

⑿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⒀说怿(yuè yì):喜爱。

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⒁女(rǔ):通“汝”,你。

诗经两首生字注音

诗经两首生字注音

诗经两首生字注音前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作品,共计305篇。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的文学、音乐和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往往以少数生字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选取《诗经》中的两首诗歌,并为其中的生字进行注音,以方便读者理解和学习。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生字注音:•关关(guān guān)•雎鸠(jū jiū)•河(hé)•洲(zhōu)•窈窕(yǎo tiǎo)•淑女(shū nǚ)•君子(jūn zǐ)•逑(qiú)•参差(cēn cī)•荇菜(xīng cài)•左右(zuǒ yòu)•流(liú)•寤寐(wù mèi)•求(qiú)•思(sī)•服(fú)•悠哉(yōu zāi)•辗转反侧(zhǎn zhuǎn fǎn cè)•采(cǎi)•琴瑟(qín sè)•友(yǒu)•芼(mào)•钟鼓(zhōng gǔ)•乐(yuè)《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生字注音:•蒹葭(jiān jiā)•苍苍(cāng cāng)•白露(bái lù)•霜(shuāng)•所谓(suǒ wèi)•伊人(yī rén)•在(zài)•水(shuǐ)•一方(yī fāng)•溯洄(sù huí)•从之(cóng zhī)•道阻且长(dào zǔ qiě cháng)•溯游(sù yóu)•宛(wǎn)•中央(zhōng yāng)•萋萋(qī qī)•未晞(wèi xī)•湄(méi)•添(tiān)•坻(dǐ)扩展学习除了这两首诗歌之外,《诗经》还有很多其他精彩的篇章等待我们的探索和学习。

诗经两首《氓》《采薇》

诗经两首《氓》《采薇》
二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
婚前:氓之蚩蚩、 信誓旦旦
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 至凶暴起来
二、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 样的人
参考意见:
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 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 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 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王事靡盬gǔ 王室差事没个罢 不遑huá ng 启用想要休息没闲暇 忧心孔疚满怀忧愁太痛苦 我行不来生怕从此不回家
思考
问题一 :《采薇》前三节采用了什么手法
重章叠句
问题二: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内容: 关键词语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时 序的更替抒发了主人公的焦虑痛苦的 心情随着服役期限的无限延长越来越 重思乡之情越来越浓
❖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 也可以
❖雁是候鸟春天迁徙秋天大雁仿 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 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 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 的乡愁
小人所腓fé i 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牡mǔ 翼翼四匹马儿多齐整 象弭mǐ 鱼服鱼皮箭袋雕弓挂 岂不日戒哪有一天不戒备 玁xiǎn狁yǔn 孔棘jí 军情紧急不卸甲
朗读四五两章
一、这里写了些什么此处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
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
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
细节描写
饥渴难当
二、你还能读出什么怎么表现出来的
重点、难点具体分析
一、第一部分一~二章节: 回忆追述恋爱生活恋爱
一诵读一~二章节品味语言后概括两人的性 情
简析:男:急躁、任性;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音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赋直陈其事;比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注释(1)关关:雌雄两鸟的和鸣声。

雎鸠:一种水鸟,亦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

洲:河中沙洲。

(3)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品德好。

(4)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

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

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略呈心形,浮在水面上,茎可以吃。

(6)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捞取。

(7)寤寐:这里指时时。

寤(wù),醒时;寐,睡时。

(8)思:语助词。

服:思念、牵挂。

(9)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0)友:亲近。

(11)辗(zhǎn):半转。

反侧:侧身。

(12)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

(13)芼:择取。

(14)乐:同“悦”,娱悦。

二、参考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伴侣。

诗经两首 《诗经》两首课文

诗经两首 《诗经》两首课文

诗经两首《诗经》两首课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诗经里的内容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诗经两首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说明诗经赋比兴手法: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比兴指其表现手法的不同。

这三个概念是古代学者对诗经技艺的精湛概括。

赋既直接描述事物,叙述事物,雅诗和颂诗中多用这手法。

比就是比喻,诗经中运用普遍。

兴既触物兴词,从一物联想到另一物。

兴分2种情况。

有些与…《诗经》两首《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2、《诗经》三大内容:风雅颂3、《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岛上。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ào qiú)。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参差荇菜(xìng cài),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顺着水流左右采。

窈窕淑女,寤寐(wùmèi) 求之。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氓》和《采薇》是诗经中的两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氓》翻译与赏析【原文释义】氓之蚩蚩(氓,(méng):古义指男子;蚩蚩:老实的样子;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抱布(货币,一说布匹)贸(买)丝。

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婚事。

即:靠近;我谋:宾语前置)。

送子(对男子的敬称)涉淇(渡过淇水。

淇:淇水,卫国的河流),至(到)于顿丘(地名)。

匪我愆期(推延日期。

愆(qiān):过,误),子无良媒。

将(音(qiāng),请,希望)子无怒,秋以为期(把秋天当作婚期)。

乘彼垝垣(登上那破旧的墙。

乘:登上;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以(目的连词,来)望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

一说返回关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泪流貌)。

既见复关,载(相当于连词“则”)笑载言。

尔卜尔筮(你用龟甲和蓍草占卦。

卜:用龟甲卜吉凶;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体无咎言(卦象没有不好的话。

体:卦体,卦象;咎言:凶,不吉之言)。

以尔车来,以(介词,把)我贿(财物,嫁妆)迁。

桑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未落,其叶沃若(润泽貌)。

于嗟(相当于“吁嗟”,叹词)鸠(斑鸠。

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指男子)耽(沉湎于爱情)!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坠落)。

自我徂尔(到你家,嫁与你),三岁食贫(多年过着贫苦的生活。

三岁:指多年)。

淇水汤汤(水盛流貌),渐(沾湿)车帷裳(女子车上的布幔)。

女也(语气词,表示停顿,下面同此)不爽(差错),士贰(差错)其行(德行)。

士也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不以操持家务为劳苦。

靡:无,不;室劳:指家务活);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夙:早),靡有朝矣(不止一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诗经两首《氓》《采薇》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诗经两首《氓》《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霏”,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十分出色的 诗句,几千年来激荡着读者的心。清代王夫 之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一倍 增其哀乐。”你同意吗?
这四句诗,包含了两个情景交融的画面,以景显情, 韵味无限,非常经典:“当年我离开家乡戍守边关,正
是风光旖旎的春天,春风中丝丝的垂柳,仿佛亲人难舍
难分的牵挂,生死未卜,离家的心是多么伤痛!现在, 经过多少岁月,经过多少磨难,九死一生,终于迎来胜 利的那一天,终于可以回家了!然而,陪伴“我”的, 只有风,只有雪。百感交集,凄怆难言。回家的路是那
样漫长,谁理解这回乡路上的孤单!
韦凤娟在她的评论中写道: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这个身心交瘁的
士卒,冒着雨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 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浓重的远方。只给 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 息。”
合作探究
2、“作战”部分。 “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
形象感画面感很强,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充分运用你的想象,再现宏伟的战争场面。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意象优美,堪称神 来之笔。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谈谈你的理 解。
“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极写战
马高大强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装备,显示出赫赫
《诗经》二首
《氓》
《采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 总集。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 305 首。 汉以前被称为 《诗》 或 《 诗三百》。 内容:风 雅 手法: 赋 比 颂
诗经“六义” 兴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 的源 头。
风 雅 颂 赋
民间乐歌 宫廷乐歌 宗庙乐歌和舞歌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 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诗经》两首精彩开篇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与《书》《易》《礼》《春秋》并称“五经”。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

”句中的“诗”就是“诗经”。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我们一起走近《诗经》,去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学习目标1. 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

2. 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3.背诵并能默写诗歌。

学习重点赏析诗歌,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朦胧美、意境美、音乐美。

学习难点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中人物情感。

知识链接《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风”共160篇;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雅”共105篇,又分“大雅”“小雅”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j ì sì]宗庙的舞曲歌辞,“颂”共40篇。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关雎一、新课导入雎鸠啼鸣,荇菜参差,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更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在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诗歌,圈点诗歌的生字词。

雎( ) 鸠( ) 窈( )窕( ) 逑( )荇( ) 寤( )寐( ) 芼( )2.重点词语解释。

(1)重点实词关关:洲:窈窕:逑寤寐:芼:(2)词类活用琴瑟友之友:钟鼓乐之乐:(3)古今异义左右流之流,古义:今义:3.填空《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本来只称《》,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经》分为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

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为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其基本表现手法为“”。

“赋”:的意思。

“比”:就是,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4..用现代汉语写出诗句的意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朗诵指导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淑女是君子的好匹配。

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

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

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二)整体感知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三)主旨探究《关雎》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四)写法探究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2.《关雎》这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咏。

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四、拓展延伸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诗经》:我国第一部《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国语》:我国第一部《春秋》:我国第一部《左传》:我国第一部五、达标检测阅读《关雎》1,《关雎》抒发了什么情感、?2;试分析一下,本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3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第二课时蒹葭一、新课导入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

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

根据著名作家琼瑶的作品《在水一方》改编的电视剧《在水一方》,主题歌就是根据《蒹葭》改写的。

让我们唱着《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诵诗歌,圈点诗歌中的生字词。

蒹葭( ) 溯洄( í) 晞( ) 湄 )跻( ) 坻( ) 涘( ) 沚( )2.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蒹葭:苍苍:溯洄:溯游晞:道阻且跻:坻:涘:沚:(2)词类活用道阻且右右:(3)古今异义道阻且右右,古义:;今义:。

白露未已已,古义:;今义:。

3这首诗意境朦胧,画面感非常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一下。

4..用现代汉语翻译《蒹葭》。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为什么?(二)主旨探究主人公追寻的伊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三)写法探究1.《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唱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四、自我测试: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3、能力提高(1)《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2)《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写作手法相同吗?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3)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就是这种距离之美如:朝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还有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

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㈡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不是生和死而是——————而是————————————————————————五.拓展延伸:(2010·四川眉山)阅读《蒹葭》(节选)(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1分)(2012四川安顺)阅读古诗《蒹葭》,按要求完成10—12 题。

(6 分)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 分)阅读古诗《蒹葭》1、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2、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

3、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4。

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诗经》两首答案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诗歌,圈点诗歌的生字词。

雎(jū) 鸠(jiū) 窈(yǎo)窕(tiǎo) 逑(qiú)荇(xìng)寤(wù)寐(mâi) 芼(mào)2.重点词语解释。

(1)重点实词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2)词类活用琴瑟友之友:名词用作动词,做朋友。

钟鼓乐之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左右流之流,古义:择取;今义:流出。

3.《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

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4.用现代汉语写出诗句的意思。

【交流点拨】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

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找右边找。

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

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

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

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二)整体感知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交流点拨】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甲: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