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过关必做习题集-章节习题第一章至第二章(含历年真题)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试题

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试题[问答题]1.根据环卫规划,为服务东部行政区,H市拟在城市主导风西南风的下风向,距主城区25km处新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该厂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4(江南博哥)00t,采用3×800t/d机械炉排焚烧炉和配套2×40MW汽轮发电机组配置形式。
工程内容包括新建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渗滤液处理、飞灰稳定化处理、炉渣综合利用等生产、环保设施,半地下柴油储罐、地面氨水储罐、循环冷却水系统等仓储公用设施以及生活、办公等设施。
生活垃圾由汽车运输进厂,经地磅称重后,在卸料大厅(地面标高±0.000m)卸入垃圾池(池底标高-7.000m),而后由吊车抓斗提升倒入料斗,经落料槽、给料器送入焚烧炉焚烧。
设计入炉垃圾低位发热值为7537kJ/ka,当入炉垃圾热值不足时,采用0#轻柴油助燃。
焚烧炉炉渣由排渣机送入贮渣池(池底标高-4.500m),再输送至炉渣综合利用区处置。
每台焚烧炉配套单独烟气处理系统,烟气经过SNCR(炉内喷入25%氨水)、余热锅炉、半干法吸收(氢氧化钙浆液)、干法吸收(碳酸氢钠粉料)、吸附(活性炭细粉)、袋式除尘、换热和SCR(25%氨水)处理达标后,由引风机引至车间外80m高的3管集束式烟囱中的1管排放。
垃圾池产生的渗滤液自流进入渗滤液收集池(池底标高-12.000m),经提升进入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预处理+厌氧+好氧+超滤”工艺处理,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再由市政管道排入H 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超滤系统产生的浓缩液经雾化喷嘴喷入焚烧炉处理。
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脱水污泥送焚烧炉焚烧处置。
卸料大厅为负压形式,垃圾池采用全封闭结构,卸料大厅通风排气与垃圾池产生的恶臭气体全部收集后,作为助燃空气送焚烧炉焚烧净化。
焚烧炉停运、检修期间,垃圾池产生的臭气采用一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净化后,通过44m高排气筒排放。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2)

[单选题]1.根据现行《水运工程混凝土质(江南博哥)量控制标准》,粉煤灰的试验方法应按现行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和()的有关规定执行。
A.《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B.《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C.《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D.《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判定依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单选题]2.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规定为()。
A.>5%且≤20%B.≤15%C.≤20%D.>5%且≤15%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规定为>5%且≤20%。
[单选题]3.对C50混凝土联锁块的抗压强度,《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要求其平均值不小于()MPa,单块最小值不小于()MPa。
A.50,42B.50,52C.60,50D.50,60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要求其平均值不小于50MPa,单块最小值不小于42MPa。
[单选题]4.土工合成材料取样后,如果暂不裁剪,应卷起保管而不能折叠保管,如果样品用于做()试验,样品保管时既不能卷起也不能折叠。
A.刺破强力B.梯形撕破强力C.动态穿孔D.静态顶破(CBR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土工合成材料如暂不裁取样品,应将样品保管在干燥、干净、避光处,防止受到化学药品浸浊和机械损伤,样品可被卷起,不能折叠,CBR-R样品不能卷起也不能折叠。
[单选题]5.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细度,要求不小于()m2/kg。
A.200B.300C.400D.500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细度,要求不小于300m2/kg。
[单选题]6.闪光对焊钢筋接头以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同一级别的每()个接头为一批。
A.100B.200C.300D.50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闪光对焊钢筋接头以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同一级别的每300个接头为一批。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真题(解答题)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真题(解答题)解答题(每题20分)第1题焦化验收项目题干第一题某焦化厂新建的60X104t/a焦炉煤气气源工程位于A县城东北6km的煤化工工业集中区。
本工程所在地环境空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境空气监测表明SO2、NO2、TSP等浓度达标,氟化物浓度超标,该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
经环评批复的新建工程主要包括焦炉、煤气净化系统和输气管线工程。
新建焦炉产生的煤气经两级脱硫装置处理,一级脱硫后的煤气用于焦炉加热和用作粗苯管式加热炉燃料,剩余煤气经二级脱硫后外供县城居民。
该厂焦油和氨水储槽处于焦炉北侧,粗苯贮罐位于厂区西侧,10000m3煤气储柜位于厂区西南角。
本工程废气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为苯、苯并芘、硫化氢和氨。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新建污水处理场处理,设计出水水质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处理后废水90%回用,其余废水送煤化工工业集中区处理。
该工程实际建设与环评批复一致,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经过3个月试生产已遂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
问题1、说明该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应调查的内容。
2、若要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监测哪些污染物?3、给出污水处理场验收监测点位置和监测频次。
4、为验收煤气脱硫装置的有效性,说明应设置的监测点位和监测内容。
5、环境监测部门在试生产期间取得的数据是否可以作为验收的依据?说明理由。
第2题金矿釆选扩建项目题干某拟扩建金矿来选项目,现有矿石开釆规模约迪3600t/d,井下开来、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涌水,目前没有明显影响该区域内4个村庄地下水的取用。
评价医域内有地表沉陷发生。
釆矿中的废石堆置于甲废石场,废石场堆存量已接近设计容积。
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装入草编袋内.先堆置于铺设普通水泥地面的堆棚内,堆棚有渗滤液收集池,然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置。
选矿废水回用不外排,尾矿浆含有Pb、Cu、Ag、Cr等重金属离子,排入尾矿库,尾矿库的上清液回用。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建材火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第四章建材火电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试题一垃圾焚烧电厂项目某市拟在城市东北郊区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为1000t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500t/d的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垃圾贮坑、焚烧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站等,年运行333d,每天运行24h。
入炉生活垃圾含有C、H、O、N、S、Cl等元素及微量重金属,其中收到基含硫率为0.06%,燃烧过程中S元素转化为SO2的份额为80%。
该厂拟采用“炉内低氮燃烧+急冷+半干法烟气净化+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焚烧烟气,烟气排放量为1.024×105Nm3/h,设计脱硫效率为80%,处理后的烟气由高100m烟囱排放;垃圾贮坑的气体收集送垃圾焚烧炉燃烧处理;拟建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垃圾渗滤液、卸料大厅清洗废水、循环冷却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A河;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固化处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送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
拟建厂址位于城市东北部,距城市规划区约4km。
城区至厂址公路途经8村庄,厂址与8村庄相距1.5km,距厂址东侧800m有A河由北向南流过。
A河城市市区河段上游水环境功能为Ⅲ类,市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Ⅳ类,现状水环境质量达标。
[2014年真题](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中规定,焚烧炉的SO2排放限值为260mg/m3。
)【问题】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2.评价该厂SO2排放达标状况。
3.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判定该厂产生固体废物的类别,并分析处理方案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答: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如下:(1)垃圾临时储存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NH3、H2S、甲硫醇。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采掘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采掘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试题一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106t/a,服务年限25年。
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充填站。
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井筒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520m。
矿山开采范围5km2,开采深度-210m~-44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
采矿方法为空场法嗣后充填。
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输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
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km处,选矿工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至15km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85%送充填站,15%送尾矿库。
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铺设,途经农田区,跨越A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
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阀,当发生管道泄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
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6763—86)。
废石场位于副立井口附近,总库容2×106m3,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
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
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km处,占地面积80hm2,堆高10m,总库容7.5×106m3,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
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
尾矿库周边200m~1000m范围内有4个村庄,其中B村位于南侧200m,C村位于北侧300m,D村位于北侧500m,E村位于东侧1000m。
拟环保搬迁B村和C村。
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mm。
矿区地面标高22m~40m,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
矿区内分布有11个30~50户规模的村庄。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化工石化医药类建设项目环境影

5.提出防范埋地储罐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应采取的环境监控措施,说明理由。 答:防范埋地储罐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应采取的环境监控措施及理由如下: (1)储罐加设压力表,防止储罐爆炸。 (2)在储罐的地下水上游和下游以及储罐附近设地下水监测井。 (3)罐池内(或储罐区)设监控井定期监测土壤。埋地储罐泄漏首先污染罐池内填充 的沙土,然后进一步影响周围的地下水和土壤。
3.分别指出图 2-1 中 G1 和 G5 的特征污染因子。 答:图 2-1 中 G1 和 G5 的特征污染因子如下: (1)G1 的特征污染因子为:乙醇、乙酸乙酯; (2)G5 的特征污染因子为:A 产品的粉尘。
4.说明改造后的废气处理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作)碱洗,除去废气中的醋酸和乙酸乙酯; (2)除雾除湿,废气干燥,以满足活性炭吸附条件; (3)活性炭吸附,吸收 VOCs。
图 2-1 A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表 2-1 A 产品原辅料包装、储存方式及每批次原辅料投料量
改扩建项目拟采用埋地卧式储罐储存乙醇、乙酸乙酯等主要溶剂,储罐放置于防腐、防 渗处理后的罐池内,并用沙土覆盖。储罐设有液位观测报警装置。
该企业现有 1 套全厂废气处理系统,采用水洗工艺处理含乙醇、丙酮、醋酸、乙酸乙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拟布设 3 个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监测期间主导风向为东 北风。[2014 年真题]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轻工纺织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第一章轻工纺织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试题一纺织印染厂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
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1。
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
方案1是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1。
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表1-1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表图1-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 (A)。
][2011年真题]【问题】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2.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的重复利用率。
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扩展题】1.说明方案一和方案二中哪一个处理方案更为合理。
2.若要分析评价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是否达标,需明确清楚哪些内容?【参考答案】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答:(1)根据题中所给项目信息,各工序废水混合后COD的浓度为:(420×350+650×3100+40×13500+200×1300+350×250+60×1200)÷(420+650+40+200+350+60)=1814.8mg/L。
《环境影响评价》作业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作业习题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作业习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其评价对象都有哪些?2.环境标准的分类:()()()3.需要环评的规划种类:()()()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由()编制讨论习题:1.环境的概念?其基本特性有哪些?2.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3.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思考习题: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都有哪些?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作业习题: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2.目前我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不包括的工作环节有()。
A.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B.筛选重点评价项目C.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D.环境现状调查E.评价项目的经济可行性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是()。
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B.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C.项目投资额D.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E. 项目投资性质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 )。
A.准备阶段B.正式工作阶段C.报告书编制阶段D.汇报阶段E.项目环保验收5.划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时需考虑的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包括()。
A.自然环境特点B.环境敏感程度C.环境质量现状.D.社会经济现状E.项目所在地区污染程度6.划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时需考虑的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包括()。
A.工程性质B工程规模C.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D.污染物排放特点E.施工周期7.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分为()级评价。
A. 两B.五C.三D.四讨论习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2.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写的主要内容?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要点?4.什么是环境影响识别?其影响因子识别方法有哪些?5.环境影响预测方法都有哪些?思考习题:1.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都有哪些?第三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作业习题:1.一河段的K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水QP=6.0m3/s,BOD5(P)=6.16mg/l,B=50.0m,H均=1.2m,u=0.1m/s,J=9‰,K1=0.3/d,试计算混合过程污染带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1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表
1 / 1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 6 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 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 3 类功能区,南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 60.0dB(A), 夜间 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 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 类区标准为:昼间 65dB(A),夜间 55dB (A)。][2011 年真题] 【问题】 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 COD 限值为 500mg/L,方案 1 的 COD 去除 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按方案 1 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的重复利用率。 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 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 35%以上的要求。 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扩展题】 1.说明方案一和方案二中哪一个处理方案更为合理。 2.若要分析评价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是否达标,需明确清楚哪些内容?
由以上计算可知,方案 1 的 COD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 72.45%。
2.按方案 1 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的重复利用率。 答: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计算过程如下: (1)废水总量为:420+650+40+200+350+60=1720t/d,根据图 1-1 废水处理工 艺流程,方案 1 中的废水回用量:1720×40%×60%=412.8t/d。 (2)该项目的重复用水量:165+240+412.8=817.8t/d。 (3)该项目水的重复利用率:[817.8÷(1600+817.8)]×100%=33.8%。
【扩展题答案】 1.说明方案一和方案二中哪一个处理方案更为合理。 答:(1)方案二更合理。 (2)理由:方案二更符合污水分类分质处理的要求,更容易做到达标排放。方案一将 不同类型不同水质的废水混合处理,不符合废水分类分质处理的原则,处理难度加大,不容 易做到达标排放。
4 / 1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面源有效高度(m); (3)6 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构成的面源的长度(m)和宽度(m)。 (4)小时评价标准(mg/m3)。
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答:(1)南侧厂界噪声达标。 (2)理由:根据《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4—2009),新建项目的边界 噪声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该项目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 54.1dB(A),无论昼间和夜间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 类区标准值(昼间 65dB,夜间 55dB)。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一部分 章节习题及详解
第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轻工纺织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试题一 纺织印染厂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 3.0×107m/a 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 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 300 天,每天 24 小时连续生产。 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 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 1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 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
×3100+40×13500+200×1300+350×250+60×1200)÷(420+650+40+200+350
+60)=1814.8mg/L。
(2)出水水质要求: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 COD 限值为 500mg/L。
(3)COD 去除率为:[(1814.8-500)÷1814.8]×100%=72.45%。
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 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 35%以上的要求。
答: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如图 1-2 所示。
3 / 1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2 分质处理方案 (2)分析如下: ①通过废水特点分析,织造废水的 COD 浓度低(350mg/L)、可生化性好;水洗 废水的 COD 浓度低(250mg/L)、可生化性好、色度低。因此,上述两种废水可经过 处理后回用。分质处理方案如图 2-2 所示。 ②织造废水量为 420t/d,水洗废水量为 350t/d,这两种废水经处理后可回用 60%, 即废水回用量=(420+350)×60%=462(t/d)。则项目的水重复利用率为:[(165 +240+462)/(1600+165+240+462)]×100%=35.1%。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该回用方案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 35%以上的要求。 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答: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主要输入的源参数包括: (1)6 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的污染物排放速率[面源速率(g/(s·m2))];
2 / 118
圣才电子书
【参考答案】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 COD 限值为 500mg/L,方案 1 的 COD 去除
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答:(1)根据题中所给项目信息,各工序废水混合后 COD 的浓度为:(420×35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