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与解析(完整版)
2015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强化试题及答案3-4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强化试题(3)验收监测某综合医院竣工环保验收项目素材某综合性医院选址在城市中心地带,设有床位300张,设有放射科(X光机、CT机)、传染病区等23个诊疗科室,员工400人。
辅助生活设施有盥洗卫生、办公室、洗衣房等。
公用工程中有1台DZL2-1.25-III型燃煤锅炉,配有XZD-2型单筒旋风除尘器,烟囱高25 m;1台YFL-Al型医疗废物焚烧炉,烟囱高6 m。
医疗废水二氧化氯处理系统一套,厂区绿化面积1300 m2。
工程总投资预算5000万元,环保设施投资85.4万元。
工程于2001年3月立项,2003年7月试运行,2003年8月进行监测验收。
废水经排洪沟排入淮河干流(III类)。
项目污水处理工艺路线见图1。
问题1.简述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标准的确定原则。
2.分析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范围。
3.简述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废气和废水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
4.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污染源监测的重点是哪些?并简述本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简述本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标准的确定原则。
验收标准的确定原则:按照环境影响管理一致性、连续性的特点,验收标准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时的施行标准。
对建设期新出台和修订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仅在验收时参照评价,不作为验收的依据。
本项目的验收监测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源达标排放标准,包括污染源的主要污染指标浓度监测达标,污染源排放口技术指标达标(如排气筒高度达标、废水排放口规范、监测点位设立规范等),排放总量达标(重点包括总量控制指标达标);二是验收监测的采样测试方法标准。
验收监测方法标准选取原则:验收检测时,应尽量按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列出标准测试方法。
2.分析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范围。
医院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范围包括:医院医疗废水消毒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废水达标情况、锅炉废气消烟除尘处理效率和烟气达标情况、焚烧炉废气消烟除尘效率和达标情况。
最新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评分标准(a4版)(2015-4-15)资料

2014年《案例分析》真题第一题冶金机电类:汽车制造扩建项目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为1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等。
该厂工作制度为250天/年,实行双班制。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
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
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2万辆/年。
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节拍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
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喷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
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苯、二甲苯及其他有机类物质)收集后送入RTO装置处理。
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s 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水质要求。
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1所示。
问题:1、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2、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3、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2014年《案例分析》真题第二题社会区域类:污水处理厂项目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座规模为30000t/d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和相距3km处的规划新农小区。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考试参考答案20150526

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考试参考答案第1题:污水处理厂1、现有污泥处理设施处理污泥干化间的污泥合理性,理由?不合理。
理由:污泥干化的废气温度约为60-65度,而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为22-30度,废气温度过高会影响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及处理能力,甚至会杀灭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
2、项目是否存在重大风险源?说明理由沼气罐区最大沼气储量为0.97T*16=15.52T小于50T的临界量。
甲醇罐区大储量为16T*6=96T小于500T的临界量。
两沼气罐区与甲醇罐区相距280M构成一个危单元。
根据《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相关规定:15。
52/50+96/500加权小于1得知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3、大气环境监测特征因子现状监测因子:H2S,CH4,臭气浓度,甲醇醇,甲硫醚等。
4、大气环境预测评价结论是否正确?理由经预测分析,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同项目在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居民反映污水处理厂夏季有明显恶臭不能开窗通风,并有投诉相矛盾。
而报告中无任何治理恶臭的改进措施,存在环评结论与现状不符合的情况。
第2题:机械装备制造1:不合理:理由:烟气脱硫设施正在改造实施中,扩建后能否达标排放不清楚。
2:扩建后新增的锅炉采用布袋除尘+双碱法处理新增锅炉的废气,未解决“以新带老”的问题。
W1的污染因子铜、镍、铬、COD、BOD、PH等。
3:布点原则:1:各生产车间、锅炉房、污水处理厂前1M、高1。
2M处布设监测点位。
未搬迁的居民点房前布设监测点位。
2:监测因子:LD,LN,LEQ。
3监测频次:每天测4次,昼夜各2次,连续测2天。
4:PM10超标个数为2个,总统计数据为7个,未检出数据为0,超标率为2/7=28%,其中15日,16日各超标11.7和30.9。
第3题:原油管道工程1、识别A输油站运营期废气污染源及污染因子。
(1)废气污染源主要有:油泵、燃油加热炉、2000立方的拱顶泄放罐及紧急切断阀、污油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015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常考题型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常考题型解答题(每题20分)第1题古圣砂岩开采项目【素材】某水泥有限公司拟开发利用古圣砂岩矿资源,年产872179t砂岩。
项目矿界范围面积0.44km2,分为北东矿块和南西矿块。
高速公路所在地段位于矿区中部,高速公路两侧边界与露采边界距离各为50m。
距厂区破碎站北侧约100m为古圣移民住宅区,总计约100户;距南西矿区厂界约150m为肖冲队,住户约15户。
矿山北侧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古圣河),主要用于农田灌溉。
工程内容包括矿山开采(无爆破开采)、公路开拓运输、破碎系统和皮带运输。
皮带廊道位于古圣移民住宅区东侧约80m。
设计圈定砂岩矿石资源量2299.44万t,矿山服务年限为26.36年。
矿山前期生产为露天矿开采,矿山最终为凹陷开采,最终形成深度为8m和24m的两个采坑。
矿山开采为无爆破法开采,用液压挖掘机直接挖掘,台段高度8m。
从采场军破碎站运输矿石采用矿用27t自卸汽车,并釆用反击式破碎机对矿石进行破碎,带式输送机运输。
矿山年工作280d,每天工作两班,每班8h。
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如下:矿区及周围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P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古圣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
【问题】1.该项目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是什么?2.该项目主要的环境、生态影响是什么?营运期应釆取的环保措施有哪些?3.进行项目环评预测时,应收集哪些资料?4.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内容有哪些?第2题新建80万m3/d自来水厂项目【素材】A市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拟新建一座设计能力为80万m3/d的长征自来水厂。
长征自来水厂取水口位于B河江心。
B河全长1100km,在取水口上游3km至下游3km范围内无废水排放口,B河在A市段水量丰富且水质良好,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水体。
15年环评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2015年环评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第一题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
路线全长160㎞,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h,路基宽26m,设互通立交6处,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
试营运其期日平均交通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
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 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臵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全路段建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措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2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水平距离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m的直立型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
问题: 1、对于 Q 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 、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 、为确定声屏障对 S 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4 、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说明理由。
解答:1、对于 Q 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调查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位臵(或明确出入点桩号)及穿越保护区的功能区,并附线路穿越保护区位臵图;(2)调查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并附功能区划图;(3)调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重点保护鸟类的种类、种群、分布及其生态学(或生物学)特征,栖息地条件(或植被类型、水域条件等);(4)调查工程建设及运行对保护区结构、功能及重点保护鸟类造成的实际影响;(5)调查工程采取的声屏障与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措施的具体情况及其有效性(或是否满足环评及批复的要求)。
2015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前必做卷

2015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前必做卷注册环境影响评价⼯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前必做解答题(每题20分)第1题新建10万t/d污⽔处理⼚项⽬【素材】A市拟新建⼀座规模为⽇处理能⼒10万t的城市污⽔处理⼚,该项⽬建成后将收集该市的⽣活污⽔和⼯业废⽔,其中⼯业废⽔占40%。
拟建⼯程分污⽔处理⼚(污⽔处理⼯程)和与污⽔处理⼚相配套的城市污⽔收集系统、截流千管、中途提升泵站等设施,该污⽔处理⼚采⽤⼆级⽣化处理⼯艺。
污⽔处理⼚⼚址⽬前为旱地,不属于基本农⽥保护区范围。
污泥经压缩、脱⽔、⼲化处理后送该市⽣活垃圾填埋场进⾏填埋处置。
污⽔处理⼚的尾⽔受纳⽔体为B河,B河由南到北穿越A市,在A市市区段⽔体功能为⼀般景观⽤⽔。
B 河上游为⼀座供⽔⽔库,在枯⽔期时断流。
据现场踏勘,污⽔处理⼚⼚界正南120m处有黄家湾居民200⼈,东南⽅向100m处有晨光村居民180⼈。
已知B河⽔⽂条件简单,⽔深不⼤,污⽔处理⼚排污对B河的影响可采⽤河流⼀维稳态⽔质模式进⾏预测。
【问題】1.从环境保护⾓度出发,列举理由说明优化的污泥处理及处置措施。
2.请根据进⽔和出⽔⽔质计算BOD5、COD,SS、氨氮、TN、TP的去除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表1⾥。
3.请列出预测该污⽔处理站排放⼝下游20km处BOD5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4.公众参与⽅式可以采取哪些形式?在该项⽬公众参与调查中应给出哪⼏个⽅⾯的环境影响信息?5.污⽔处理站产⽣的恶臭可以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第2题新建电⼦元器件⼚项⽬顺达公司拟在本省某开发区内建设⼀座电⼦元器件⼚。
该省级开发区有集中的污⽔处理⼚和供热系统,其他环保基础设施也较完善,⽬前开发区污⽔处理⼚的设计处理能⼒为10万m3/d,实际处理能⼒为6.5万m3/d。
污⽔处理⼚接管⽔质要求为COD350mg/L、NH3-N25mg/L、TP6mg/L,其他⽔质标准应当满⾜《污⽔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及表4三级排放标准(氟化物20mg/L、总铜2.0mg/L、总砷0.5mg/L)。
环评-2015-案例分析(考点整理)

生态环评原则/等级:1、原则:坚持(重点与全面、预防与恢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2、特殊生态敏感区A(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地);重要生态敏感区B(风景名胜区、森林/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
3、等级:划分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一级(A、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的B)、二级(面积2~20或长度50~100的B、面积≥20或长度≥100的一般区域)、三级。
3-1、上调1级:矿山井工开采可能明显改变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的。
生态现状调查:1、应给出的结果:一级(应给出样方实测/遥感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二级(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三级(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
2、方法:资料收集法、现场勘察法、专家和公众咨询法、遥感调查法、生态监测法。
生态影响评价:1、方法:列表清单法、图形叠置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类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生物多样性评价法、景观生态学法。
2、基本图件:三级(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工程平面图、土地利用或水体利用现状图、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二级(三级+地表水系图、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一级(二级+植被类型图、生态监测布点图)。
3、推荐图件:三级(陆域可根据评价需要选做植被类型图或绿化布置图A;当涉及山岭重丘区时,可提供地形地貌图;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地表水系图;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图;重要生态敏感区→关键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图);二级(A;山岭重丘区→地形地貌图和土壤侵蚀分布图;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图B;地下水→水文地质图件C;海域→海域岸线图和海洋功能区划图;当已有土地利用规划时,可提供已有土地利用规划图和生态功能分区图D);一级(山岭重丘区→地形地貌图、土壤类型图和土壤侵蚀分布图;B;C;海洋和海岸带→海域岸线图/海洋功能区划图,根据评价需要选做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图、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场分布图、滩涂分布现状图;D;地表塌陷→塌陷等值线图)。
2015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解答题特训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解答题特训一、解答题(每题20分)第1题问题1.识别运营期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
2.建库是否会影响水坝上游河段的稀释自净能力和工农业排水?说明理由3.简要说明水库对半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4.指出本工程对两岸农田的不利影响途径与减缓影响的措施。
第2题问题1.简要说明对二级保护植物现状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2.简要说明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应给出的结果。
3.简要说明线路选线应从哪几方面考虑减轻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给出对学校教室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方案。
5.指出公路运营期存在的水环境风险。
第3题问题1.指出本项目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给出其中某一类生态环境敏感目标现状调查应获取的资料。
2.自然保护区内可否布设井位,说明理由。
3.指出天然气集气管线建设期的生态环境影响。
4.给出气田运行期环境风险源。
5.确定气田开发对古墓葬群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第4题问题1.根据国家煤炭开釆政策,本工程应配套建设的工程是什么?说明理由。
2.列出地面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3.针对明长城遗址,提出煤矿开釆需釆取的保护措施。
4.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给出矿井水回用途径。
5.给出本工程奸石场选址的环境保护要求。
第5题问题1.列出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应监测的项目。
2.计算硫酸雾的净化效率和排放速率。
3. 二甲苯的排放是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简述理由。
4.给出本工程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说明危险废物处置措施悬否符合相关要求。
5.根据各车间废水性质,应如何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第6题问题1.指出电厂烟囱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2.应从哪几方面分析灰场与环境保护要求的相符性?3.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现有工程需改进的方面。
4.石灰石湿法脱硫效率为90%,计算扩建工程完成后全厂SO2年排放总量。
第7题问题1.给出B装置竣工环保验收应调查的内容。
2.给出废水处理和排放验收监测点位布置和监测频次。
3.现有2004年12月A江江段监测数据能否作为扩建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的依据?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x104 m³/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
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
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置,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
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生产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
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
污泥脱水生产的滤液经除磷脱氰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
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污泥干化生产的废气温度约60-65℃,H2S、NH3浓度时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间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³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初期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 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
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问题:1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4.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是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第二题某机械装备制造厂,始建于1970年,厂区东西长800m,南北宽600m,生产部门有铸造、铸焊、机加、涂装、总装等车间,公用部门有锅炉房、油化库等,环保设施有车间污水处理站、全厂污水处理站等,其中,锅炉房现有2台10 t/h燃煤蒸汽锅炉(1用1备),烟气控硫系统改造正在实施中。
拟在现有厂区实施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更新部分铸造、机加工设备,扩建电镀车间、铸焊车间和锅炉房,改造全场给排水网,计划2016年底全部建成。
扩建锅炉房,在预留位置增加1台10t/h蒸汽锅炉,采用布袋除尘+双碱法处理新增锅炉烟气,锅炉房扩建后锅炉2用1备。
扩建电镀车间,新增1条镀铬生产线,采用多级除渣、预镀铬、中镀铜、终镀锘复合工艺,其中,中镀铜工段生产工艺如图2-1所示,所用物料有氰化钠、氧化亚铜等。
图2-1 中镀铜工段生产工艺流程图2010年,企业所在地及周边5平方千米范围已规划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目前,规划用地范围内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园区市政给排水官网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热力中心正在建设,预计2016年初热力中心开始向园区企业供热供汽,区内分散锅炉逐步拆除。
扩建的镀焊车间紧邻东厂界,经调查,与厂界距离最近的A村庄位于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以东,与厂界相距180m。
东厂界现状噪声略有超标。
近期区域1测点PM10,二氧化硫24小时平均浓度检测结果见表2-1.表2-1区域1测点PM10,二氧化硫24小时平均浓度检测结果单位:u g/m3问题:1.锅炉房扩建是否合理?列举理由。
2.给出中镀铜工段废水的污染因子。
3.给出噪声现状检测布点原则。
4.对标2-1中的PM10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评价结果。
第三题某原油管道工程设计输送量为8.0x106 t/a,管径720mm,壁厚12mm,全线采用三层PE 防腐和阴极保护措施。
经路由优化后,其中一段长52km的管线走向为:西起A输油站,向东沿平原区布线,于20km处穿越B河,穿越B河后没C截断阀室。
管线再经平原区8km、丘陵区14km、平原区10km后向东到达D截断阀室。
A输油站内有输油泵、管廊、燃油加垫炉、1个2000立方米的拱顶式潜放罐、紧急切断网、污油池和往后喝水处理设施等。
沿线环境现状,平原区主要为旱地,多种值玉米、小麦或棉花;丘陵山区主要为次生性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主要物种为黑松、刺槐、沙兰杨、枸杞、沙棘、荆条等,林下草本植物多为狗尾草、狗牙根和蒲公英等;穿越的B河为田类水体,河槽宽100m,两堤间宽200m。
自北向南流向,丰水期平均流速为0.5m/s,枯水期平均流速为0.2m/s,管道穿越河流出下游15km为一县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
陆地管理段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管沟深度2-3m,回填土距管预约1.2m左右,施工带宽度均按18m控制,占地为临时用地,管道施工过程包括清理施工带地表、开挖管沟、组焊、下管、清管试压和管沟回填等。
B河穿越段施工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深度在3-15m之间,在河床第不最深处可达15m,穿越长度为480m,在西河堤的西侧和东河堤的东侧分别设入、出土点施工场地,临时占用月0.8 hm2耕地,场地内布置钻机、泥浆池和泥浆手机地、料场等。
泥浆池规格为20mx20mx1.5m,泥浆主要成分为膨润土,添加少量纯碱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定向钻施工过程产生钻屑、泥浆循环利用,施工结束后,泥浆池中的废弃泥浆含水率90%。
废弃泥浆及钻屑均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为保证B河穿越段管道的安全,增加了穿越段管道的壁厚,同事配备了数量充足的布栏艇、围油栏及收油机等应急措施。
工程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挖出土分层堆放、回填时反序分层回填,回填后采用当地植物回复植被。
问题:1、识别输油站和管道废弃及其污染因子。
2、给出大开挖段施工带植被恢复的基本要求。
3、分别给出废弃泥浆和钻屑处理处置建议。
4、为减轻管道泄漏对B河的影响,提出需考虑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第四题某拟建腈纶厂位于A市城区东南与建城区相距5km的规划工业园区内,采用DMAC(二甲基乙酰胺)湿纺二步法工艺生产1.4x105 t/a的差别化腈纶。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液制备车间、纺轮车间、溶剂制备和回收车间。
原料罐区、污水处理站,危险品库、成品库等。
原液制备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4-1,生产原料为丙烯腈、醋酸乙烯,助剂和催化剂有过亚硫酸氢钠、硫酸铵和硫酸,以溶剂制备和回收车间生产的DMAC溶液为溶剂(DMAC溶液中含二甲胺和醋酸),经聚合、气提、水洗过滤,混合溶解和压滤等工段制取成品原液。
废水W1送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气G1经净化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压滤工段生产的含滤渣的废滤布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图4-1 原液制备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原料罐区占地8000m2,内设2个5000m3丙烯腈储罐、2个600m3醋酸乙烯储罐和2个60m3二甲胺储罐,单个丙烯腈储罐呼吸过程中排放丙烯腈0.1kg/h。
拟将2个丙烯腈储罐排放的丙烯腈废气全部手机后用管道输至废气处理装置处理,采用硫洗+吸附净化工艺,设计丙烯腈去除效率为99%,处理后的废气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排风量200m3/h。
污水处理站服务于本企业及近期入园企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在R河左岸岸边排放。
R河水环境功能为III类,枯水期平均流量为272m3/s,河流断面呈矩形,河宽260m,水深2.3m。
在拟设排放口上游4km、河道右岸有A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10km 处为A市水质控制断面(T断面),经调查,R河A市河段的混合过程段长13km。
环境机构选用一维模式进行水质预测评价,预测表明T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低于标准限值。
评价结论为项目建成后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
问题:1.分别指出图4-1中废水W1,废气G1中等个特征污染物。
2.原液制备车间固体废物处理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计算原料罐区废气处理装置排气筒丙烯腈排放浓度。
4. T断面水质满足地表水功能要求的评价结论是否正确?列举理由。
第五题拟在桂江流域上游一级支流桂溪口水库,工程任务为防洪,供水,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约300km2,水库校核洪水位180.2m,总库容3.6*108 m³,正常蓄水位170.0m,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2.9*108 m³。
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最大坝高130m)、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导流建筑等。
拟建水库为水温分层型水库,配套建设分层取水装置。
拟选的3个砂砾科场分布在坝址下游河漫滩,2个石料场分布在坝址上游,其中1#石料场距大坝1.5km,石料开采高程控制在170.0m;2#石料场大坝5km,食疗开采高程控制在150.0m。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最高气温23.0℃,年平均最低气温14.0℃,多年平均降水量1855mm,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山林茂盛,多松、栎和竹;上游河谷山高谷深,河道蜿蜒,河岸陡峭,河漫滩及阶地不发育;中下游河谷地市稍缓,河道曲折,两岸有零星小台地和滩地,河床大部为砂砾覆盖。
河流中分布有多种鱼类。
项目可研报告中给出了坝址及下游河道典型断面流量水位关系曲线,建库前后典型断面典型年、月、日径流量和水位过程线,建库前后苦水年年径流量和最酷月流量。
拟建坝址处多年平均净流量11.2 m³/s,工程拟按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泄放河道最小生态基流。
坝址下游河流生态需水分析结果见表5-1水库蓄水后河流沿岸有2个自然村落被淹没,库区无文物古迹和据开采价值的矿产。
库区下游8km处河道现有1座鱼类增殖放流站。
经分析,4月份-10月份,上层取水的低温水影响范围2 km-10 km,底层取水的低温水影响范围达到20km。
问题:1.指出本案中可以表明坝址下游水文情势变化特征的信息2.指出本项目可能影响下游鱼类生境的主要因素,说明理由3.简要说明砂砾场、石料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重点4.指出本项目陆地生态调查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某农药厂位于化工园区内,现有A、B两个农药产品生产车间,主要环保工程有危险废物焚烧炉和污水处理站。
危险废物焚烧炉处理能力24 t/d,焚烧尾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200 m3/d,设计进水水质COD、NH3-N和全盐量分别为3000 mg/L、300 mg/L和5000 mg/L,现实状况实际处理废水150m3/d,COD、NH3-N和全盐量实际进水浓度分别为2600mg/L、190mg/L和4600mg/L,废水经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由专用管道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电,供汽依托园区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