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老年高血压是危害我国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可损害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降低其生活质量。
该疾病无法得到根治,只能通过一些干预措施,控制血压水平,加之老年人群患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低龄人群,因此,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大量医疗卫生资源,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老年慢性病进行管理[1,2]。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血压控制水平;健康知识知晓率;老年高血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社区治疗的51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各259例。
对照组男128例,女131例;年龄60岁~79岁,均年龄(69.33±4.20)岁;病程1年~13年,平均(6.42±2.08)年。
观察组男130例,女129例;年龄62岁~79岁,平均年龄(70.16±4.31)岁;病程1年~12年,平均(6.39±2.10)年。
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2014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3]中相关诊断标准;年龄≥60岁;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近6个月内发生过脑卒中或心肌梗死;②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
1.3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慢性病管理,来院门诊就诊,监测血压,电话随访了解血压控制情况与服药情况。
观察组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具体内容为:①信息系统:建立老年高血压患者电子档案,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血压监测及遵医行为等,保持长期有效联系,每周为患者提供1次免费体检。
②健康教育:邀请临床专家对社区医师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组建社区管理团队,由医师、护师及社区工作人员组成,明确职责,制作高血压疾病防治宣传资料,设置展板、知识柜,供患者自行翻阅,每月组织1次关于慢性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每周推送2次健康知识。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论著·防保康复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30期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于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受外界多种不良因素影响,发病率逐年上升[1]。
该病患者易存在脉压增加和收缩压增高等临床特征,随着病情持续发展,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2]。
当前,针对该病主要以加强治疗和社区预防为主要内容,扩展老年高血压相关配套护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
因此,本文通过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重点探究该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
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2.07)岁;病程2~8年,平均(5.0±1.47)年。
观察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64~80岁,平均(72±2.16)岁;病程3~11年,平均(6.0±1.83)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障碍疾病。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管理:包括遵医就诊、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等。
⑵观察组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4]:①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者开展高血压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宣教内容主要包括:a.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高蛋白质等类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食油腻、带寒、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等食物;勿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多饮水,保证大便正常通畅;多补充人体所需营养,严禁烟酒,由此可增强自身免疫力。
b.监测血压: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血压,嘱咐其要定期进行血压测定,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处理,防止错过最佳治疗阶段。
c.培养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生活习惯和作息;加强锻炼,多参加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进而提升自身免疫力[5-6]。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后的护理效果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后的护理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7T09:09:42.916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9期作者:邵萍[导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后的护理效果邵萍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卫生院,江苏无锡,214187【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后的护理效果。
方法:采集本院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收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处理,观察组运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比不同处理后患者血压变化、治疗依从性情况。
结果:在收缩压、舒张压等水平上,观察组干预后降低程度明显多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疗依从性上,观察组95.77%,对照组78.8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后,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血压水平,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整体状况更好。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护理效果高血压与基因遗传、体重、年龄、生活习惯、压力、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关联性。
该病需要做好各方面管理,一方面要做好用药,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生活管理,在饮食、运动、情绪管理上都需要做好配合。
本文采集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析运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后患者血压变化、治疗依从性情况,具体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集本院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收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
对照组中,男38例,女33例;年龄从60岁至84岁,平均(71.49±4.28)岁;病程从5年至14年,平均(6.72±1.39)年;观察组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从60岁至85岁,平均(72.18±3.96)岁;病程从5年至14年,平均(6.43±1.28)年;两组患者在基本年龄、性别、病程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对比研究意义。
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运用评价

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运用评价发布时间:2021-09-24T02:20:40.1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3期作者:贺明[导读] 观察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贺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30【摘要】目的:观察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6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之中,均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接诊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与社区慢性病管理。
结果:经测量与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入组时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与对比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检验后证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测量两组血压水平,组间比较与检验后证实,观察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比组,(P<0.05)。
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管理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患者;高血压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水平异常上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多有发生[1]。
为获得理想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还需要做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工作。
本组研究观察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6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之中,均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接诊的患者,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33例,27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为(65.33±2.16)岁。
患者临床确诊、自愿参与研究且精神状况良好,与工作人员交流无障碍。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与社区慢性病管理,两组一般情况经检验相近P>0.05。
1.2方法观察组开展社区性病管理:(1)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血压情况、治疗方案,并记录患者的饮食喜好、日常生活习惯等。
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实施效果观察

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实施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实施效果。
方法:选取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不采取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慢性病管理模式。
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遵医行为情况。
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定时服药、定期检查、饮食合理及规律生活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病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控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慢性病管理模式高血压社区遵医行为【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38-02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已成为人类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剧逐渐增高,已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而升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达40%[1]。
高血压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诸多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独立因素,同时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长期高血压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及结构,最终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2]。
由于高血压的慢性自然病程,许多患者意识不到高血压的严重性,导致就诊率、控制率远低于理想水平。
如何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遵医行为对防治高血压相关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我社区对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慢性病管理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3岁。
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2.5岁。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管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对管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老年高血压;常规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导致我国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多发于老年患者,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脉压出现增大、收缩压增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1]。
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尤为重要[2]。
本院选择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分析进行分析探究,见下文。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收取的时间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
观察组中,有32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总例数的36%(18/50),年龄在45-74岁之间,平均年龄(59.53±2.13)岁,病程在1-10年之间,平均病程(5.52±2.10)年。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9(60.03±2.13)岁,病程在1-11年之间,平均年龄(6.32±2.03)年。
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其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治疗及护理,并密切观察患者血糖及血压情况等)。
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慢性病的普遍性,老年高血压的管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管理效果的管理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包括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
首先,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
老年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等手段,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认同感,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例如,社区医生可以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掌握血压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从而促进患者遵循治疗计划。
第三,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能够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由于病情的长期缠绵而感到痛苦和无助,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手段,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水平,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例如,社区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运动建议和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能够降低老年高血压的医疗成本。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病情复杂、生活习惯难以改变等原因,常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监护,造成了较高的医疗费用。
而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开展药物评价和疗效监测、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和转诊指导等措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综上所述,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
然而,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因此,建议在推广和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医疗团队建设、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完善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以提高老年高血压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老年人是高血压患者的高发群体,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管理老年人的高血压病情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这种模式的应用来管理老年高血压病人,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本文将针对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一、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概念及特点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是指通过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全科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包括对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监测、药物配送、康复护理等。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提高对患者的全程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不足和看病难的问题。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多学科、全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这种模式下,患者可以享受到由社区医疗团队提供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不仅能够得到疾病的有效控制和治疗,还能够获得心理、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康复护理服务。
这种模式注重患者主体地位,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控制能力。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目前医疗资源的不足和高龄化问题使得老年高血压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来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在社区医疗机构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来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调查数据显示,在使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2.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住院率明显下降。
这说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急性并发症,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如下 : 收缩压 、 舒张压 、 体重指数 、 腰围、 尿微 量 白蛋 白, 空
腹血糖、 低密度脂蛋 白。 1 . 4 统计 学方法
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一 嘧回目窝国
老 年 高血 压 管 理 中应 用社 区慢 性病 管 理模 式 的效 果 观 察
张 玉 辉
( 宁波市江北区白沙街道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 , 浙江 宁波 3 1 5 0 2 0 )
【 摘要 】 目的 观 察分析老 年 高血 压管理 中应 用社 区慢
性病 管理模 式的效果 。 方法 我社 区于 2 0 1 3年 6月 1日起 实
应用 S P S S 1 5 . 0统计 学软件 分析数 据 ,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P < O . 0 5为差
病管理模式 ,随机选取 2 0 1 2年 6月 1日—2 0 1 3年 6月 1日期间
试 验组 患者 研 究 后 的 收缩 压 、 舒张压、 体 重 指数 、 腰围 、 尿 微
平均年龄 ( 7 0 . 8±1 0 . 9 ) 岁。2组患者的性别 、 年龄 、 病情 等一般 资料不 具有统计学差异 ( P > O . 0 5 ) , 可以纳入研究。
1 . 2 方法 给 予对 照 组 患者 常 规社 区健 康 护理 ,试 验 组 的
2 0 1 3年 6月 1日一 2 O 1 4年 6月 1日期 间我 社 区 的 3 0例 老 年 高
血压患者作为试验 组 , 测量 2组 患者 管理后 的收 缩压 、 舒张压 、
体重 指数、 腰 围、 尿微 量 白蛋 白、 空腹 血 糖 、 低 密度 脂蛋 白 , 观
察、 比 较 2组 患者 的 管理 效 果 。 结 果 试 验 组 的 收 缩 压 、 舒 张
压、 体质指数、 腰 围、 尿 微 量 白蛋 白 、 空腹 血 糖 、 低 密度 脂蛋 白等
患 者 多项 生理 指 标 , 优化 生活方式 , 作 为社 区健 康 管 理 重 点 加
以推 广应 用 。
险状况分 层评 估 , 制定健康计划 表 , 确保每月 1 次面访 以随时
【 关键 词 】 高血 压 老年 患者
效果观察
社 区慢 性 病 管 理模 式
更新病情信息 。对 出现急 、 重症 的患者应及 时送往上级 医院 以
学意 义 ( P < 0 . 0 5 ) 。见 表 1 。
表1 2组患者研究后 各项生理指标 比较( ; ± )
3 讨论
要危 险因素多种 多样 , 其 中健康 的生活方式 占有很重要 的一部 分 内容 , 其也是社 区慢性疾病管理 的重点 内容 。 本次研 究的重
点内容 为完善 临床信 息系统、 健康教育 、 卫生指导 、 完善 管理 系
近几年 , 国内外普遍关注社 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 老年高血 压等 慢性疾病 的预 防管理效果。据文献报道 , 老年 高血 压的主
社 区慢性病管理模式 内容主要如下 :①完善 临床信 息系统 : 确 保老 年高血压患者 的联 系方式 , 建立 电子档案 , 详细记 录患者 的生话 习惯 、 作息方式 、 治疗进度 、 血压 检测等 , 确保 每周 1 次
测血压 , 定期 随访 。②健康教育及卫生指导 : 主要参 照 2 0 0 8版
进一步掌握病情 。 ④完善社区宣讲模 式 : 以社区为中心 , 建立健
康关爱室 、 健康 活动 中心 、 卫生服务热 线等 , 确保常规 体检 、 危 险 因素评估 、 健康 情况反馈 的正 常进行 ; 可定期聘 请心血 管病 专家于社 区行 治疗指导 和病 情宣讲会 , 解决 患者疑难 , 使 患者 对病情有进一步的认识 。
的3 O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 另选取 2 0 1 3年 6月 1日一 2 0 1 4年 6月 1日期间我社区的 3 O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试验
组。对照组 中男 1 8 例 ,女 l 2 例 ;年龄 6 0 岁~ 8 0岁 ,平均年龄
量白蛋白、 空腹血糖 、 低密度脂 蛋 白均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
行 社 区慢 性 病 管 理 模 式 , 随机选取 2 0 1 2年 6月 1日一 2 O 1 3年
6月 1日期 问 的 3 0例 老 年 高 血 压 患 者 作 为 对 照 组 , 另 选 取
( 6 9 . 9±8 . 8 ) 岁; 试验组 中男 1 7例 , 女1 3例 ; 年龄 6 0岁 8 2岁 ,
的《 中国高血压患者 自我管理标 准手 册》 和《 中 国高血压防治指
南》 , 对社 区医师和社 区人员开展培训教育 , 并 由其完成对患者 的健康指导和生活规划 。③完善管理 系统 : 根据患者的心血管 病危险因素 、 血压状态 、 病情表现 、 系统状 态等完善对患者的危
指标 均优 于对照组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结论 老年 高血压管理 中应 用社 区慢性 病管理模 式的效果较好 , 明显改善
1 . 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 中, 2 组患者所参 照的生理指标
原发性高血压为老年患者 中一种 常见 的心脑血 管疾 病 , 患
者存在脉 压增加 、 收缩压增高 等多种 临床变化 , 也可发 生多种 并发症 , 严重影 响患者健康 , 目前 主要 以加 强患者 的治 疗和社
区预 防为 主要 内容 , 需广泛开 展老年 高血 压的配套 护理 , 同时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我社 区于 2 0 1 3年 6月 1 F t 开始实施 社区慢性病管理 , 社 区慢性 病管理模 式的主要 内容参照美 国家 庭医师学会 ( A A F P ) 制定 的标准 , 完成 了本次 社区慢性病 管理 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的试验性效果观察 , 现报告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