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10月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标准版【高清版】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及解析第I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7世纪之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是()。
A.个性说B.类型说C.共性说D.写实说2.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通常称为()。
A.误读B.共鸣C.灵感D.召唤3.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
A.正义感B.生命力C.激情D.美感4.我国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是()。
A.庄子B.刘勰C.王昌龄D.王国维5.《牡丹亭》处理情与理的方式是()。
A.合情合理B.悖情悖理C.牵理就情D.牵情就理6.一般说来,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的()。
A.节制抒发B.自然流露C.深藏不露D.服从理性7.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是()。
A.思想B.情感C.韵律D.节奏8.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A.客体制约主体B.主体驱使客体C.主客体双向建构D.主客体互不关联9.既是象征主义的理论纲领,又是象征主义的忠诚实践,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是()。
A.《恶之花》B.《交感》C.《荒原》D.《西风颂》10.下列诗句按王国维的标准属于“隔”的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B.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C.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D.谢家池上,江淹浦畔11.文学文本存在的基本方式是()。
A.形象B.文字C.语言D.纸张12.我国古代将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统称为()。
A.小说B.骈文C.散文D.古文13.先秦时代所谓“文学”是指()。
A.诗歌及文学性散文B.一切文化学术的总称C.政令律法D.教育中的一门学科1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
”A.希望发生的事B.将发生的事C.事件引发的情D.可能发生的事15.第一次在文学中运用“现实主义”一词的文学家是()。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二

文学概论(一)(课程代码:00529)模拟考试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本身视为一个“自足体”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客观说认为文学已经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2.当今文艺学对“文本”的一般理解是()。
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文本的概念。
文本这个词现在不仅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扮演活跃的角色。
但它含义丰富而不易界定,给实际运用和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一般来说,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3.作家个体体验的第一个特征是()。
A.情感的诗意化B.意义的深刻化C.感受的个性化D.诗意的超越化【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个体体验的首要特征。
文学是作家的个体体验,这种体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情感的诗意化。
一旦作家动笔写他的情感领域的人、事、景、物,那么所写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
4.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音律上主要的特色是()。
A.双声B.叠字C.叠韵D.押韵【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音律。
双声指两个字声母相同。
叠字指两个单音节词重叠的语音现象。
叠韵指两个字韵母相同。
押韵指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的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的语音特色是叠字。
5.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
A.中国文学的主题B.中国文学的母题C.中国文学的美D.中国文学的文体【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层面。
00529 文学概论(一) 习题1

1 [单选]提出文学作品存在层次论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 )A艾布拉姆斯B赫拉克利特C柏拉图D英加登2 [单选] 符号论的文化概念的提出者是德国现代哲学家( )A黑格尔B康德C歌德D卡西尔3 [单选]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 )A文学中的语言B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D诗化的语言4 [单选] 下列不属于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特性的一一项是( )A具有整体性B具有表现性目的C具有想象性D具有个性特征5 [单选]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就是说()A要呈现出形象的具体模样B要传递出对象的具体声音C要传达出作者的具体感受D要传达出更高的心灵旨趣6 [单选]我国意境论的基本内容与理论框架形成于(A汉代B清代C唐代D宋代7 [单选]在西方第一部全面研究叙事艺术理论的专著《学》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德谟克利特D贺拉斯8 [单选]传统叙事作品采取的主要叙述视角是(A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视角变换叙述9 [单选]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A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再现作品B叙事作品、再现作品和戏剧作品C小说作品、诗歌作品和散文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10 [单选] 艺术情感传达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欧盖尼·弗尔龙B约翰·罗斯金C托尔斯泰D科林伍德11 [单选]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A生活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高超的技巧D真挚的情感12 [单选] 对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B创作个性是大于文学风格的概念C创作个性是等于文学风格的概念D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两个概念无关13 [单选] 文学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是指作品的( ) A文采B情调C气势D氛围14 [单选] 文学创作主体是指( )A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作家个体B日常生活中的作家个体C即将进入创作过程的个体D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个体15 [单选] “不平则鸣”说的提出者是( )A司马迁B韩愈C杜甫D苏东坡16 [单选]艺术灵感的特征包括( )A突发性B丰富性C功利性D游戏性17 [单选]文学的生产、传播与产品都是指向( )A消费B出版C流通D销售18 [单选] 首先提出预备情绪理论的人是( )A咔契B克罗齐C英加登D伊瑟尔19 [单选]“艺术起源于劳动”理论的有力提倡者是( )A沃拉斯切克B拜尔顿C毕歇尔D普列汉诺夫20 [单选] 司空图主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 )A情景相生B情中见景C景中藏情D情景并茂21 [多选] 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 ) A精神生活方面B社会生活方面C物质生活方面D社会组织方面E政治生活方面22 [多选]三国时期思想家王弼,在继承庄子“言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学文本构成的三层面说是()A声B形C言D象E意23 [多选]文学形象的系统性的两种意义是()A艺术世界的有机性B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C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D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E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24 [多选]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大众化、最有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样式是()A小说B戏剧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E散文25 [多选] 艺术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如( )A趣味B神韵C格调D特质E规律26 [名词解释题] 文学形象27 [名词解释题] 隐喻28 [名词解释题] 艺术灵感29 [简答题] 为什么说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30 [简答题] 如何理解文学典型的特征性?31 [简答题] 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具有哪些特点?32 [简答题] 什么是陌生化?试举例说明。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卷子(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2.“艺术除了表现它白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白己的路线开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B.鲁迅C.王尔德D.屠格涅夫3.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言语组织的A.整体性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4.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A.伯丁B.黑格尔C.英加登D.莎士比亚5.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X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7.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A.《人间词话》B.《典论》C.《论格》D.《宋元戏曲史》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表意型人物D.性格人物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群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式样是A.诗歌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1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B.抒情为主流C.议论为主流D.挖苦为主流11.寸于情作品的本位是A.感情B.理性C.形象D.叙事12.艺术与感情关系紧密,艺术是感情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13.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14.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表达是A.文学言语B.文学题材C.文学风格D.表现手法15.以下关于艺术感情与白然感情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是美好的B.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私人性D.艺术感情是自然感情的升华16.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制造性D.感情性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公平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开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18.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观赏的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9.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X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A.游戏B.巫术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D.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文学言语组织的文法层面包含A.词法B.句法C.篇法D.音律E.比喻2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E.如实描写23.人物类型有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4.文学风格的特征有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思想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E.文学风格的多样性25.艺术起源的观点常见的有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炫耀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每题3分)26.文学27.表达功能28.心灵共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0.文学言语组织有哪些层面31.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思的要素有哪些33.读者的期待视野包含哪些层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15分,第35、36小题每题10分)34.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2.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A.“风骨”说B.“自然”说C.“童心”说D.“境界”说3.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A.语言是小说的全部B.语言是小说的本体C.语言是小说的工具D.语言是小说的源泉4.“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此语出自()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顾炎武5.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6.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这表明()A.文学形象不必具备美的属性B.现代派艺术不再体现美的理想C.“丑”可以直接进入艺术作品D.“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判和改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7.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8.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A.理性B.情感C.直觉D.象征9.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A.以叙事文学为主导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C.以雅文学为主导D.以俗文学为主导10.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A.意象B.意境C.肌理D.格调11.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象征主义12.叙事的三个层面是()A.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故事、人物和结构D.事件、情节和情景13.“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14.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5.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自考文学概论(一)(2014.10)真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一)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 "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C.作品与读者的关系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学者,四要素的名称,四要素的关系难易程度简单讲解"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西方的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
统计刷题次数 : 408 错误率 : 75%2.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 )A.一种语言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性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是由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结构而成的。
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又分为制度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又可以分成许多种类,例如哲学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中就包含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在这里我们强调了作品与社会的联系。
统计刷题次数 : 255 错误率 : 40%3. 与历史文化相比,文学更重于( )A.情感B.真实C.事实D.理智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文学与其他文化的互动关系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因此,一篇作晶的本原和实质是诗人作家的属性和活动。
文学创作的起因不是诗人,作家模仿人类及其特征所获得的愉快,也不是为了打动欣赏者并使其获得教育的终极原因,真正的动因是诗人,作家内心的感情,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
统计刷题次数 : 408 错误率 : 0%4. 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 )A.黑格尔B.歌德C.席勒D.希尔特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故事,人物与行动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黑格尔。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和“教化说”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重要观念的是( )A.“文以载道说”B.“寓教于乐说”C.“言志说”D.“娱乐说”2.英加登认为“形而上特质”只有某些文本才会具有,而这些文本指的是( )A.“恐怖的文学”B.“伟大的文学”C.“荒诞的文学”D.“经典的文学”3.“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指的是( )A.文学形象并不满足于对生活做简单的摹仿B.文学形象是重视形似的C.绘画形象要求与儿童的心理状态相似D.对绘画和文学形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4.西方“典型”的文艺理论思想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A.鸦片战争时期B.五四以后C.建国以后D.文革时期5.贺拉斯提出著名的“寓教于乐”说,其代表作是( )A.《诗学》B.《诗艺》C.《美育书简》D.《拉奥孔》6.对文学作品要能够做到“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文学的美感。
而“出入说”的提倡者是( )A.鲁迅B.梁启超C.王国维D.宗白华7.中国传统的风格理论起源于( )A.魏晋B.汉代C.隋唐D.秦代8.在创作过程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 )A.润色与修改B.艺术传达C.材料储备D.艺术构思9.认为文学本身是一个不依赖任何外在事物而独立自足存在的感情与想象的世界,这种批评方法是( )A.接受美学批评B.形式主义批评C.结构主义批评D.社会批评10.“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出自( )A.泰勒《原始文化》B.弗雷泽《金枝》C.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D.维柯《新科学》11.小说起源于( )A.史诗B.宗教C.神话D.巫术12.中国对文艺理论的贡献是( )A.意象B.意境C.典型D.性格13.提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A.雨果B.别林斯基C.歌德D.康德14.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是( )A.弗洛伊德B.荣格C.弗莱D.弗雷泽15.“韵味说”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认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的是( )A.王国维B.陆时雍C.王昌龄D.司空图16.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粗略叙述,被称为( )A.省略B.减缓C.停顿D.概略1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是( )A.苏珊·朗格B.立普斯C.克莱夫·贝尔D.黑格尔18.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是( )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19.模仿说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逐渐被取代,取代它的是( )A.现实主义思潮B.浪漫主义思潮C.现代主义思潮D.后现代主义思潮20.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了文学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该篇是( )A.时序B.神思C.风骨D.体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高频主观题汇总

目录第一章文学观念 (1)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1)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 (3)第四章叙事作品 (4)第五章抒情作品 (6)第六章文学的风格 (8)第七章文学创作 (9)第八章文学接受 (11)第九章文学的源流 (14)第一章文学观念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和剧本等形态。
文学文本及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1)在专用概念上,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区别:文学文本是由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而尚未阅读的语言系统。
而文学作品则指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简言之,文学文本加上读者阅读才变成文学作品。
(2)在一般使用术语时,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分往往并不明显,两者有时可以不加区分地用来指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
第二节文学语言组织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1、什么是“文学语言”和“文学中的语言”?二者有什么不同。
(简答题)(1)文学语言,又译标准语,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它通常与口语或土语相对,是指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2)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系统。
二者的不同在于,文学中的语言属于文学文本的语言,而文学语言组织正是文学中的语言的具体体现。
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1、文学语言组织的特性有哪些?(简答题)(1)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
(2)文学语言组织具有整体性。
(3)文学语言组织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
第三节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1、文学语言组织有哪些层面?(名词解释题)(1)语音层面,指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
(2)文法层面,主要指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
(3)辞格层面,主要指文学语言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节奏★★★1、名词解释:音律(名词解释题)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