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29文学概论(一)201310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二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二

文学概论(一)(课程代码:00529)模拟考试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各种文学观念中,把作品本身视为一个“自足体”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客观说认为文学已经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2.当今文艺学对“文本”的一般理解是()。

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文本的概念。

文本这个词现在不仅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扮演活跃的角色。

但它含义丰富而不易界定,给实际运用和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一般来说,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3.作家个体体验的第一个特征是()。

A.情感的诗意化B.意义的深刻化C.感受的个性化D.诗意的超越化【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个体体验的首要特征。

文学是作家的个体体验,这种体验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情感的诗意化。

一旦作家动笔写他的情感领域的人、事、景、物,那么所写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

4.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音律上主要的特色是()。

A.双声B.叠字C.叠韵D.押韵【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音律。

双声指两个字声母相同。

叠字指两个单音节词重叠的语音现象。

叠韵指两个字韵母相同。

押韵指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的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的语音特色是叠字。

5.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

A.中国文学的主题B.中国文学的母题C.中国文学的美D.中国文学的文体【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层面。

文学概论(一)00529

文学概论(一)00529

文学概论 ( 一)00529 考纲解读文学概论(一)00529 考纲解读第一章文学看法一、单项选择题1.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品、艺术家、赏识者四个因素构成的理论家是(艾布拉姆斯 )2. 提出文学作品存在层次论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3.在公元前 500 年的古希腊期间,最早提出“艺术模拟自然”论点的思想家是(赫拉克利特)4.在中国古代,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人是 (荆浩)5.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表露”的是(表现说)6.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属于(适用说)7.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适用说)8.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学说为(再现说)9.“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心雕龙》),主假如讲 (文学看法变化的时代原由)10.因为塑造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资料不同,艺术能够分为不同的类型,文学属于(语言艺术)11.狹义上的文化是指(个人的修养及其程度)12.符号论的文化看法的提出者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13.假如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切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就必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起码反应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列宁)14.“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依照可然律或必定律可能发生的事作出这一论断的古希猎理论家是(亚理士多德)15.“作为看法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必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筋中的反应的产物。

”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毛泽东)16.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的源泉问题用的是(反应论)二、多项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文学看法有(再现说、适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2.英国有名的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的各方面”包含(物质设施、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社会组织)3.我国有名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文化看法包含 (精神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4.在广义的文化看法中文化被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5.文学审盛情识形态的内涵包含(从性质上看,有公司偏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特点看,是认识又是感情;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6.作家的体验的特征有(感情的诗意化,意义的深刻化,感觉的个性化)二、名词解说题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改正确的名称应当叫作文学学。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卷子(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2.“艺术除了表现它白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白己的路线开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B.鲁迅C.王尔德D.屠格涅夫3.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言语组织的A.整体性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4.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A.伯丁B.黑格尔C.英加登D.莎士比亚5.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X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7.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A.《人间词话》B.《典论》C.《论格》D.《宋元戏曲史》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表意型人物D.性格人物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群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式样是A.诗歌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1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B.抒情为主流C.议论为主流D.挖苦为主流11.寸于情作品的本位是A.感情B.理性C.形象D.叙事12.艺术与感情关系紧密,艺术是感情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13.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14.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表达是A.文学言语B.文学题材C.文学风格D.表现手法15.以下关于艺术感情与白然感情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是美好的B.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私人性D.艺术感情是自然感情的升华16.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制造性D.感情性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公平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开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18.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观赏的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9.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X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A.游戏B.巫术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D.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文学言语组织的文法层面包含A.词法B.句法C.篇法D.音律E.比喻2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E.如实描写23.人物类型有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4.文学风格的特征有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思想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E.文学风格的多样性25.艺术起源的观点常见的有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炫耀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每题3分)26.文学27.表达功能28.心灵共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0.文学言语组织有哪些层面31.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思的要素有哪些33.读者的期待视野包含哪些层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15分,第35、36小题每题10分)34.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考试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考试真题

2012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B )1-22A .德谟克利特B.赫拉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2.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说的西方现代学者是( D )1-17A .艾略特B.韦勒克C.苏珊?朗格D.艾布拉姆斯3.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音律上的特色是( B )2-115A .双声B.叠字C.叠韵D.押韵4.艺术“至境”概念最早见于( D )3-137A .刘勰《文心雕龙》B.严羽《沧浪诗话》C.王夫之《姜斋诗话》D.叶燮《原诗》5.主张人物性格描写要“表现出心情和灵魂的深度”的人是( D )3-152A .莱辛B.歌德C.席勒D.黑格尔6.下列诗歌中,属于“言史诗”的是( B )3-136A 李白《赠汪伦》B.杜甫《石壕吏》C.孟浩然《春晓》D.朱熹《观书有感》7.无视角限制的叙述通常属于( C )4-208A .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无人称叙述8.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叫做( B )4-200A .虚构时间B.叙述时间C.现实时间D.阅读时间9.胡应麟认为《水浒传》的艺术价值在于( C )4-199A .把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都写出来B.情状逼真,笑语欲活C.游词余韵,神情寄寓处D.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10.在西方,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作品是( A )5-259A .《交感》B.《神曲》C.《失乐园》D.《浮士德》11.“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说这句话的人是( B )7-368A .柯勒律治B.华兹华斯C.乔治?桑D.莫泊桑12.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 B )5-257A .经验主义B.理性主义C.表现主义D.直觉主义13.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 A )6-301A .创作个性B.言语结构C.审美效果D.修辞技巧14.魏晋南北朝时期提出“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的人是( D )6-297A .刘勰B.陆机C.钟嵘D.萧纲15.关于文风与人格的关系,扬雄提出的著名观点是( A )6-293A .心画心声说B.文如其人说C.知人论世说D.为情造文说16.艺术变形的根本目的是( C )7-392A .为了使艺术形象更生动B.为了引发读者的共鸣C.为了使作品意蕴更深刻D.为了增强作品的易读性17.认为艺术情感是“智慧的情绪”的学者是( B )7-367A .别林斯基B.维戈茨基C.普列汉诺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18.“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 A )8-405A .胡适B.鲁迅C.梁启超D.林语堂19.现代主义文学的第一个流派是( D )9-495A .表现主义B.直觉主义C.存在主义D.象征主义20.在西方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浪漫主义”概念的人是( B )9-491A .康德B.席勒C.歌德D.雨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文学概论一00529答案及试题

文学概论一00529答案及试题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气盛言宜”的是( )A.杜甫B.柳宗元C.孟子D.韩愈2.戏剧起源于( )A.史诗B.宗教C.神话D.巫术3.提出“童心”说的明代学者是( )A.李贽B.袁宏道C.金圣叹D.叶燮4.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是( )A.老子B.孔子C.王弼D.庄子5.“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A.姚斯B.爱德华·布洛C.英加登D.伊瑟尔6.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

他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而言语则是( )A.信息B.系统C.知识D.口语7.刘勰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指的是( )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 )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9.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对于性格在叙事文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高度评价的哲学家是( )A.康德B.费尔巴哈C.黑格尔D.谢林10.宣称作者之死是现代文学阅读活动起点的是( )A.约翰·巴思B.科勒C.罗兰·巴尔特D.詹姆逊11.“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出自( )A.泰勒《原始文化》B.弗雷泽《金枝》C.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D.维柯《新科学》12.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方式是( )A.印象式批评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D.随意式批评13.文学作品指的是( )A.文学文本B.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C.读者已经阅读的文学文本D.文学语言14.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解析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解析

全国 2021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 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1 分,共 2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强调“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作品的交流活动中〞,这种文学观念被称为〔〕A. 再现说B.体验说C.实用说D.表现说2.德国 19 世纪著名作家歌德曾把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描述为〔〕A.艺术家必然是自然的主宰B.艺术家只能是自然的奴隶C.艺术家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D.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3.文学语言节奏的三种类型是〔〕A. 低音型、中音型、高音型B.声调、语调、情调C.长短型、上下型、轻重型D.单音型、双音型、和声型4.伊格尔顿听说的“语言学革命〞主要发生在〔〕A. 文艺复兴时期B.17 世纪C.启蒙运动时期D.20 世纪5.以下选项中,对“意境〞论描述不正确的是〔〕...A.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B. 意境是华夏审美理想的集中表达C.意境是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D. 意境是一切文学类型的最高追求6.“意象〞的古义指〔〕A. 内心意象B.表意之象C.艺术形象D.心理意象7.故事时间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表达语言的排列顺序相互对照,由此形成的关系是〔〕A. 次序B.视角1C.时距D.频率8.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属于〔〕A. 表情性人物B.表意性人物C.“性格〞人物D.“圆形〞人物9.“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A. 诗歌、小说、散文B.史诗、悲剧、喜剧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D.再现作品、表现作品、戏剧作品10.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诗歌〔〕A. 以叙事为主流B.以抒情为主流C.以议论为主流D.以挖苦为主流11. 现代风格学认为,作为未经使用的素材整体,语言是一种〔〕A. 编码B.解码C.中性代码D.核心代码12.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鲜明地表达了〔〕A. 时代风格B.地域风格C.民族风格D.流派风格13.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意思是指〔〕A. 意义决定语言B.语言决定意义C.语言与意义同等重要D.语言超越意义之上14.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文学创作的客体是〔〕A. 人的主观情感意念B.自然界中的事物C.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D.个体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15. 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冲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叫做〔〕A. 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6. 最早提出“胸有成竹〞说的是〔〕A. 陶渊明B.苏轼C.李贽D.郑板桥17. 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被称为〔〕A. 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8. 将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是〔〕A. 接受美学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2C.解构主义批评D.马克思主义批评19.文学接受者应该〔〕A. 具备专业知识B.接受职业化培训C.具有理论背景D.进行创造性阅读20.西方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是〔〕A. 游戏说B.巫术说C.劳动说D.摹仿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 )A.庄子B.刘勰C.王充D.王弼2.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3.英加登所说的“形而上特质”是指( )A.文学文本的必要构造B.文学文本的抽象概念C.文学文本的基督教内涵D.某些文学文本中的崇高、悲剧性等特质4.黑格尔说“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他的意思是说( )A.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5.下列诗歌全部属于意境诗的一组是( )A.《登高》、《秋兴》、《死水》B.《再别康桥》、《死水》、《炉中煤》C.《锦瑟》、《荒原》、《雨巷》D.《山居秋暝》、《天静沙·秋思》、《乌衣巷》6.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论及人物形象问题的著作是( )A.《诗艺》B.《诗学》C.《诗品》D.《诗式》7.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时距是( )A.减缓B.场景C.概略D.省略8.缺少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事件,就会破坏故事的( )A.形象性B.生动性C.思想性D.连续性9.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欣赏所引发的审美情感来源于作品的( )A.有意味的内容B.有意味的形式C.有意味的情感 D.有意味的故事10.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 )A.理性主义B.感性主义C.直抒胸臆D.交互感应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把文学风格分为八体的人是( )A.曹丕B.陆机C.刘勰D.严羽12.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语体称为( )A.抒情语体B.叙述语体C.对话语体D.自由语体l3.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风格”最初属于( )A.伦理学概念B.修辞学概念C.逻辑学概念D.政治学概念14.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差异的人是( )A.苏东坡B.郑板桥C.王国维D.刘熙载15.相似性想象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是( )A.联想B.记忆C.感知D.反射l6.柏拉图把诗人的艺术灵感的勃发状态称作( )A.升华B.欣悦C.净化D.迷狂17.在西方,有一种理论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一〕卷子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肯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提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 D )1-58A.马克思B.列宁C.恩格斯D.X2.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论著《文赋》的作者是( C )导论-12A.曹丕B.刘勰C.陆机D.钟嵘3.认为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的理论家是( B )1-68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普列汉诺夫4.在西方,第一部全面研究叙事艺术理论的专著《诗学》的作者是( A )4-192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德谟克里特D.贺拉斯5.明确直接提出“意境〞概念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A )3-159A.王昌龄B.皎然C.司空图D.刘禹锡6.“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提出这一论断的我国文论家是( C )3-161 A.王昌龄B.司空图C.王国维D.王夫之7.“每一个直觉或表象同时也是表现。

没有在表现中对象化了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就还只是感受和自然的事实。

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

〞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B )5-251A.布洛克B.克罗齐C.科林伍德D.卡西尔8.我国最早对文学风格进行分类,正式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以气分清、浊二体的人是( B )6-333A.曹操B.曹丕C.曹植D.陈琳9.在西方,最早把文学的风格分为“崇高的〞、“平凡的〞和“低下的〞三种的人是( D )6-332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西尼10.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小说是( A )8-433A.《红楼梦》B.《金瓶梅》C.《三国演义》D.《水浒传》11.提出“小说界革命〞的文论家是( D )4-193A.康有为B.刘熙载C.王国维D.梁启超12.“召唤结构〞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 )8-427A.伊瑟尔B.姚斯C.福柯D.德里达1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 A )8-401A.文学产品B.文学结构C.文学言语D.文学情节14.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式样是( A )4-196A.小说B.戏剧文学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15.审美的“心理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A )8-415A.布洛B.尼采C.叔本华D.黑格尔16.“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
A.卢克莱修B.西塞罗
C.贺拉斯D.朗吉弩斯
2.苏轼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属于A.品质阅读B.情感阅读
C.价值阅读D.兴趣阅读
3.“轮到你朗诵时你才说话。

”这里的“说话”指的是
A.语言结构B.言语动作
C.言语产品D.语言组织
4.提出“得意而忘言”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B.孟子
C.庄子D.荀子
5.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A.叠韵B.叠字
C.重复D.双声
6.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
A.《老子》B.《论语》
C.《孟子》D.《庄子》
7.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
A.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B.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C.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D.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
8.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
A.完整性B.连续性
C.思想性D.生动性
9.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