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一)00529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卷子(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2.“艺术除了表现它白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白己的路线开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B.鲁迅C.王尔德D.屠格涅夫3.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言语组织的A.整体性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4.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A.伯丁B.黑格尔C.英加登D.莎士比亚5.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X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7.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A.《人间词话》B.《典论》C.《论格》D.《宋元戏曲史》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表意型人物D.性格人物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群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式样是A.诗歌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1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B.抒情为主流C.议论为主流D.挖苦为主流11.寸于情作品的本位是A.感情B.理性C.形象D.叙事12.艺术与感情关系紧密,艺术是感情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13.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14.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表达是A.文学言语B.文学题材C.文学风格D.表现手法15.以下关于艺术感情与白然感情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是美好的B.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私人性D.艺术感情是自然感情的升华16.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制造性D.感情性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公平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开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18.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观赏的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9.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X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A.游戏B.巫术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D.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文学言语组织的文法层面包含A.词法B.句法C.篇法D.音律E.比喻2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E.如实描写23.人物类型有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4.文学风格的特征有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思想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E.文学风格的多样性25.艺术起源的观点常见的有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炫耀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每题3分)26.文学27.表达功能28.心灵共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0.文学言语组织有哪些层面31.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思的要素有哪些33.读者的期待视野包含哪些层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15分,第35、36小题每题10分)34.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2.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A.“风骨”说B.“自然”说C.“童心”说D.“境界”说3.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A.语言是小说的全部B.语言是小说的本体C.语言是小说的工具D.语言是小说的源泉4.“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此语出自()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顾炎武5.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6.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这表明()A.文学形象不必具备美的属性B.现代派艺术不再体现美的理想C.“丑”可以直接进入艺术作品D.“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判和改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7.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8.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A.理性B.情感C.直觉D.象征9.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A.以叙事文学为主导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C.以雅文学为主导D.以俗文学为主导10.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A.意象B.意境C.肌理D.格调11.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象征主义12.叙事的三个层面是()A.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故事、人物和结构D.事件、情节和情景13.“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14.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5.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高频主观题汇总

目录第一章文学观念 (1)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1)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 (3)第四章叙事作品 (4)第五章抒情作品 (6)第六章文学的风格 (8)第七章文学创作 (9)第八章文学接受 (11)第九章文学的源流 (14)第一章文学观念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和剧本等形态。
文学文本及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1)在专用概念上,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区别:文学文本是由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而尚未阅读的语言系统。
而文学作品则指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简言之,文学文本加上读者阅读才变成文学作品。
(2)在一般使用术语时,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分往往并不明显,两者有时可以不加区分地用来指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
第二节文学语言组织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1、什么是“文学语言”和“文学中的语言”?二者有什么不同。
(简答题)(1)文学语言,又译标准语,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它通常与口语或土语相对,是指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2)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系统。
二者的不同在于,文学中的语言属于文学文本的语言,而文学语言组织正是文学中的语言的具体体现。
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1、文学语言组织的特性有哪些?(简答题)(1)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
(2)文学语言组织具有整体性。
(3)文学语言组织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
第三节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1、文学语言组织有哪些层面?(名词解释题)(1)语音层面,指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
(2)文法层面,主要指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
(3)辞格层面,主要指文学语言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节奏★★★1、名词解释:音律(名词解释题)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密训资料】文学概论(一)00529

知识点名称 文学活动四
要素 ★★
再现说 ★
表现说 ★
实用说 ★★
独立说 ★★
体验说 ★
文学观念演 变与文学自
身的演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学定义所 包含的命题
★
符号论的文 化概念 ★★
揭示人的生 存境遇和状
况 ★ “价值阅读” ★
第一章 文学观念 内容
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2.马克思 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句话说的是审美主体审美能 力的重要性。3.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了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柳宗元提出“美不 自美,因人而彰”。4.文学活动的全部过程:生产、传播、消费、接受。 1.再现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 仿或再现。2.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就是再现说。3.与西方的再现说相似相通的是 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其真”说(荆浩提出)。4.赫拉克利特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的论点。5.苏格拉底认为:“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 1.表现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2. 西方的真正的表现说产生于 19 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3.华兹华斯第一 次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4.柯勒律治认为:“有一个特点是所有真正的诗人 所共有的,就是他们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5.雪莱 在《为诗辩护》中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6.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 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②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③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 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1.实用说指在文学四要素关系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 手段。2.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 乐说”。3.在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上,“言志说”和“教化说”双管齐下,成为中国古代文 学观念的重要特色。4.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 才能符合众望”的观点。5.中国古代文论家把诗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 移风俗”的有效手段,他们强调的是文学创作的道德原则。 1.“独立说”是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这种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 式、纯审美等。“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客观说,认为文本高于一切,, 它一旦产生,便完全获得了客观的性质。 1.读者“体验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 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2.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认为,作品中有许多“不定点”, 这些“不定点”使作品成为“待机存在状态”,必须经过“具体化”的阅读体验行为,才 能使作品真正实现为作品。
2023年10月 文学概论(一)00529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文学概论(一)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说:“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强调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A.历史关系B.诗意关系C.哲学关系D.社会关系2.汉代《毛诗序》认为,诗可以用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它体现的文学观念属于A.再现说B.表现说C.实用说D.独立说3.提出著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美学家是A.黑格尔B.康德C.英加登D.歌德4.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A.尚未发生的事B.即将发生的事C.可能发生的事D.不会发生的事5.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的美学家是A.狄德罗B.瓦莱里C.苏珊•朗格D.克莱尔•贝尔6.标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文论家是A.钟嵘B.皎然C.司空图D.刘熙载7.《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A.普洛普B.热奈特C.格雷马斯D.托多罗夫8.胡应麟认为,《水浒传》的艺术价值在于“游词余韵,神情寄寓处”。
他强调的是A.题材的丰富性B.主题的深刻性C.结构的多样性D.语言的艺术性9.“过了几日”“转眼又是一年”之类的叙述方式属于A.省略B.概略C.减缓D.停顿10.西方抒情理论中的主流观点是A.再现论B.表现论C.体验论D.模仿论11.认为“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的西方理论家是A.黑格尔B.卡西尔C.布洛克D.克罗齐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它表达了作者的A.乡愁(怀乡之苦)B.幽怨(怨恨之意)C.嗟叹(知己之稀)D.悲伤(年华已逝)13.从语言的结构方式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抒情的A.语义策略B.语用策略C.语法策略D.修辞策略14.柏拉图用“神灵凭附”来解释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创作冲动D.创作动机15.在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思维方式B.人生理想C.道德规范D.艺术情感16.“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文学概论一00529规范标准答案及其试题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2.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这是指小说注重()A.结构B.声音美C.格律D.押韵3.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A.艾布拉姆斯B.艾略特C.英加登D.苏珊·朗格4.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A.自然世界的奥秘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C.客观世界的规律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5.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A.语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词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 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 )A.《周易·系辞》B.《庄子》C.王充《论衡》D.叶燮《原诗》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康德B.黑格尔C.姚斯D.理查兹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A.诗歌B.小说C.散文D.剧本10.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A.毛宗岗B.金圣叹C.脂砚斋D.张竹坡11.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12.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 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5.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A.创作冲动B.创作动机C.创作构思D.创作经验16.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B.创作动机的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17.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A.显露情感B.投射情感C.表现情感D.传达情感18.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A.情调B.气势C.氛围D.韵味19.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A.独特的言语形式B.作家的创作个性C.内容与形式D.读者感受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529 文学概论(一) 习题2

1 [单选]在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时期,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论点的思想家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赫拉克利特2 [单选]“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
“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 )A菲尔丁B恩格斯C列宁D卢纳察尔斯基3 [单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提出这个著名的语言定义的语言学家是( )A索绪尔B萨丕尔C伊格尔顿D黑格尔4 [单选]语言的语音层面A在诗、散文、小说中都有重要作用B在诗、散文中有重要作用,在小说中没有C在诗中有重要作用,在散文、小说中没有D在诗、小说中有重要作用,在散文中没有5 [单选]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这一论断说明了文学形象的()A具体可感性B艺术概括性C审美理想性D艺术感染性6 [单选]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A本质特征B形象特征C结构特征D美感特征7 [单选]在欧洲明确提出以类型化人物为中心的古典叙事理论的是()A贺拉斯B布瓦洛C狄德罗D黑格尔8 [单选] 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进行区分把人物区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文论家是()A霍克斯B热奈特C格雷马斯D福斯特9 [单选]“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一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
“对文学作品的分类作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雨果10 [单选] 移情论在西方的流行始于()A 17世纪B 18世纪C 19世纪D 20世纪11 [单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本诗表达的是A生命瞬间获得的欢欣B“百年孤独”的悲叹C“物我两忘的和谐D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12 [单选] 首先提出“风格即人"的文学家是( )A布瓦洛B布封C狄更斯D黑格尔13 [单选]文学风格通常被誉为( )A作家的徽记或指纹B文学作品共性的表现C文学作者共有的标记D思想的外衣14 [单选]“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2020年10月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作品层次说的美学家是(B)A.黑格尔B.英加登C.费希特D.歌德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此诗在文化意义上属于( C )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行为文化3.“得意而忘言”,此语出自(D)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4.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D)A.反复B.双声C.叠韵D.叠字5.“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这段话采用的辞格是(B)A.悖论B.反讽C.张力D.比喻6.就人物的性格而论,鲁迅在<阿Q正传》中创造的阿Q属于(D)A.扁平人物B.表意人物C.类型人物D.圆整人物7.叙事的三个层面是( A )A.故事、文本和叙述B.故事、人物和叙述C.故事、情节和叙述D.故事、环境和叙述8.第一人称叙述的特点是(A)A.有视角限制B.无视角限制C.由虚拟读者来讲述D.由真实读者来讲述9.能够体现隐在叙述者进行叙述的最为典型的文学体裁是(C)A.小说B.诗歌C.戏剧文学D.纪实小说10.在西方抒情理论中,主流观点是(C)A.传达论B.再现论C.表现论D.投射论11.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B)A.经验主义B.理性主义C.表现主义D.直觉主义12.提出“诗品出于人品”这一见解的学者是(C)A.王夫之B.沈德潜C.刘熙载D.王国维13.构成文学风格的关键因素是( B )A.作家的思维个性B.作家的创作个性C.作家的日常个性D.作家的气质个性14.与其他语体相比,对话语体的突出特征是(D)A.简洁化B.情感化C.形象化D.口语化15.艺术直觉过程具有( C )A.严密的逻辑性B.明确的目的性C.强烈的情感性D.深刻的思想性16.艺术变形创造出来的是一种( A )A.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形式B.具有现实性的艺术形式C.具有古典性的艺术形式D.具有客观性的艺术形式17.文学接受者的主体条件包括(B)A.内在素质和社会实践B.内在素质和接受心境C.知识结构和伦理意识D.知识结构和道德修养18.文学有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 C )A.严肃文学B.纯文学C.大众文学D.精英文学19.席勒把诗歌分为(A)A.“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B.“理想的诗”与“现实的诗”C.“古典的诗”与“浪漫的诗”D.“古代的诗”与“现代的诗”20.“文以气为主”,这种说法强调的是(D)A.作品内容的多样化B.作品形式的简约化C.文学背景的复杂化D.创作主体的个性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 ( 一)00529 考纲解读文学概论(一)00529 考纲解读第一章文学看法一、单项选择题1.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品、艺术家、赏识者四个因素构成的理论家是(艾布拉姆斯 )2. 提出文学作品存在层次论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3.在公元前 500 年的古希腊期间,最早提出“艺术模拟自然”论点的思想家是(赫拉克利特)4.在中国古代,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人是 (荆浩)5.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表露”的是(表现说)6.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属于(适用说)7.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适用说)8.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学说为(再现说)9.“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心雕龙》),主假如讲 (文学看法变化的时代原由)10.因为塑造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资料不同,艺术能够分为不同的类型,文学属于(语言艺术)11.狹义上的文化是指(个人的修养及其程度)12.符号论的文化看法的提出者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13.假如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切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就必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起码反应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列宁)14.“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依照可然律或必定律可能发生的事作出这一论断的古希猎理论家是(亚理士多德)15.“作为看法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必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筋中的反应的产物。
”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毛泽东)16.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的源泉问题用的是(反应论)二、多项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文学看法有(再现说、适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2.英国有名的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的各方面”包含(物质设施、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社会组织)3.我国有名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文化看法包含 (精神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4.在广义的文化看法中文化被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5.文学审盛情识形态的内涵包含(从性质上看,有公司偏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特点看,是认识又是感情;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6.作家的体验的特征有(感情的诗意化,意义的深刻化,感觉的个性化)二、名词解说题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改正确的名称应当叫作文学学。
文艺学包含文学发展史、文学责备和文学理论这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
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全部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线上说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3.文学看法: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4.再现说:是指在文学四因素中重申“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以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拟或再现。
在西方,最古老的“模拟说”也就是再现说。
5.经验:指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取的知识和技术。
四、简答题1.文学四因素理论有何启迪意义?答: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因素理论其实不复杂,但却把文学活动的因素及其联系揭露得很清楚。
全部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亦即“世界”。
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建出具存心义的文本,这就是“作品”。
假如把作品充耳不闻,不跟读者会面,也还不可以构成完好的文学活动,所以读者也是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所睁开的活动,这就是艾布拉姆斯的对于文学四因素的看法,这也是该理论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理论启迪。
2.本文与作品有何差异?答:过去我们常常把单个的本文当作作品,也就是把置放于书架上的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剧本集当作是文学。
本质上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
这些集子严格地说只好称为本文,是死的东西,还没有变为活的审美对象,还不是作品。
只有在经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接受后,本文才在读者的头脑中化为绘声绘色的拥有诗意的艺术形象,才成为审美对象,这才变为为作品,作品是经过读者阅读、体验、想象的对象,作品是与读者的参加创建分不开的。
3.综合性的文学定义是什么?共有哪几个命题?答: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款式,是一种社会的审盛情识形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包含着人的个体体验,它交流人际的感情交流。
用一句话归纳为: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拥有社会审盛情识形态性质的、凝集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看法包含了五个主要命题:(1)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2)文学是一种审盛情识形态;(3)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集;(4)文学是作者与读者交流感情的一种独到渠道;(5)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4.文学有什么文化意义?答:文化既然是人类的符号思想和符号活动所创建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既然人与符号与文化是三位一体的,那么文学的文化意义就必定与人的生计状态、人的生计意义、人与人交往交流状况以及人所神往的理想亲密有关,一句话,是与人的精神关心亲密有关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文化意义起码有以下五点:(1)揭露人的生计境遇和状况;(2)叩问人的生计意义;(3)交流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4)神往人类的未来;(5)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五、阐述题为何说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答:文学源于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并且只需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旧是这种产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毛泽东说:“作为看法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必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筋中的反应的产物。
”人民生活“是全部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停的独一的源泉。
”《在延安文艺会谈会上的发言》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独一源泉,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全部因素都来自社会生活,文学的题材、主题、情况、人物、情节、结构、语言和技巧等都来自生活或生活的恩赐、启迪和表示。
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不是单純的自然物,而是社会物,这里包含了时代、民族、社会形态、阶级、公司以及法律、宗教、道德、伦理、政治、文化传统等复杂关系。
这样,文学之反应不行能不过是对于纯真自然物的反应,而常常是一种带存心识形态性的反应。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应,但文学不等于社会生活自己,社会生活一定经过作家脑筋的能动的察看、反应、体验、研究、感悟、加工、提炼和描绘,一句话,经过艺术的改造,才能转变为文学。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创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起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决不行把文学对生活的反应视为机械的复制和刻板的摹写,一定认可作家主观世界对生活的能动改造。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一、单项选择题1.把文学文本区分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即“精”、“粗”两个层面的清朝桐城派文论家是(姚鼐)2.人们往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3.“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依靠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看法、情绪和欲念的方法。
” 提出这个有名的语言定义的语言学家是(萨丕尔)4.把语言详细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语言”的语言学家是(索绪尔)5.主张“文学作品的形式应当被感觉为动向的形式”的理论家是(迪尼亚诺夫)6. “文学语言的特别本领能够产生一种特有方式的客现性和语言的组织性.经过这种本领,作品所产生出来全部的东西都变为一个一致体。
”作出这个论断的是(凯塞尔)7.以下不属于文学语言组织所拥有的特征的一项为哪一项(拥有想象性)8.语言的语音层面(在诗、散文、小说中都有重要作用)9.文法层面包含(词法、句法、篇法)10.“文学中的语言”是指(文学文本的语言)11.“比喻”所表现的是(相像原理)二、多项选择题1.三国期间思想家王弼,在继承庄子“言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学文本构成的三层面说是(言、象、意)2.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有名诗人但丁提出的诗的四种意义是(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神秘意义)3.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的有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多重图式化相貌,再现的客体,意义单元)4.文学文本构成的三个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文学意蕴世界)5.作为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的节奏,一般有三种种类,即(长短型,高低型,轻重型)三、名词解说题1.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详细语言系统,如运用语言写成的特定小说、诗、散文和报告文学等。
能够说,文学文本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含诗、小说、散文和剧本等形态。
2.文学文本四层面说: 20 世纪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了有名的“文学文本四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相貌;再现的客体。
3.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点: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详细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例。
它主要表现为:内指性、音乐性和陌生化。
4.陌生化:主假如从读者的阅读成效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奇特或失常特征。
依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看法,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峙的。
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少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平时语言中是习以为常的。
而“陌生化”就是力争运用新鲜的或奇怪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奇特的感觉。
5. 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广泛的和基本的特点,是文学语言毋须外在考证而内在自足的特征。
四、简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的音乐性?答:音乐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拥有的富于音乐成效的特征。
作家在组织文学语言时,不单要追求表“意”,并且要追求表“音”,甚至有时还会为了表音而重组语言,或许完好让表意听从于表音。
如毛泽东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句台词“迎来春季换人间” 改成“迎来春光换人间” ,以“色”换“天”,既是为了求得表意上的详细和生动,更是要追求音乐美:在全句平声中嵌入一个仄声字,一举打破声音的平板格局而造成奇妙的跌荡起伏成效。
2.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的陌生化?答:陌生化,主假如从读者的阅读成效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奇特或失常特征。
依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的看法,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峙的。
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少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平时语言中是习以为常的。
而“陌生化”就是力争运用新鲜的或奇怪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奇特的感觉。
如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写道:“火即是你。
/火即是我。
/火即是他。
/火即是火。
”这些诗句仿佛是逻辑不通、横三竖四的,但正是这些新鲜而奇怪的诗句,却能够产生一种陌生化的力量。
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形象的详细可感性就是说(要传达出更高的心灵旨趣)2.黑格尔以为:“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这一论断说了然文学形象的(详细可感性)3.文学的写实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典型)4.提出“特点”这一看法的德国艺术史家是(希尔特)5.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责备他说 : “我感觉遗憾的是,在人物个性的描绘方面看不到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