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二十九)中国农业分布图的判读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图表专项突破中国农业分布图的判读课件中图版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图表专项突破中国农业分布图的判读课件中图版

1.进行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及相关地理事物确定区域位置。如上图中南部地区为 祁连山地,北部为河西走廊。 2.分析区域特征,如上图中南部山地海拔较高,地势南高北低,黑水河大致由东南 流向西北。由年等降水量线数值判断该区域气候干旱。 3.分析农业生产条件,例如从自然条件来看,该区域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夏季 热量充足;有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提供水源;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等有利条件。由于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4.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如河西走廊农业生产中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 碱化、水资源不足等问题。 5.探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如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 业产业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
图表专项突破 中国农业分布图的判读
[典题导入] 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②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③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
④Ⅴ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Hale Waihona Puke ②④D.①④(2)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 )
①Ⅰ区 ②Ⅲ区 ③Ⅳ区 ④Ⅴ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图形解读]
提示: 土地 科技 经济 上海 青藏 [尝试解题] (1) _____C_____ (2) _____B_____
粮食
[判读方法]
(1)分析北纬41°~43°成为春播燕麦黄金生长纬度带的原因。 (2)说明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 (3)请为我国燕麦产区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高考地理中国主要农作物地图

高考地理中国主要农作物地图

中国主要农作物地图1影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2耕作制度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4农业特色5主要农作物分布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

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

海南还出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2)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2020版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二十)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二十)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二十)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农业地域类型图多以区域图、农业生产结构图、农业生产流程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区域内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图形解码]答案:(1)D(2)C判读技巧1.根据农业区域分布判断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然后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如下图是美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判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即可判断:A为畜牧业和灌溉农业,B为商品谷物农业。

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

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

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

如下面农场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3.根据农业中存在问题判断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

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

4.根据农业生产对象、目的与规模判断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如下表:(2017·河南八市质检)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农业景观。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水稻种植业2.据图判断()A.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季和闲季错开B.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C.水热条件决定着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D.该地位于我国太湖平原解析:第1题,图中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混合,属于混合农业,故选B。

2019版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十九)农业区位图的判读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十九)农业区位图的判读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九)农业区位图的判读 Word版含解析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九)农业区位图的判读农业区位图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生产条件或考查某种农作物和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2019·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

美国大盐湖(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

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

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图形解码]答案: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判读技巧分析农业区位图的目的是做好农业区位选择,而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分析农业区位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两个:1.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在进行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

图乙(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解析:第(1)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首先要根据材料一明确奇异果的生长习性和需求,然后结合材料二从纬度、洋流、风向、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普伦蒂湾沿岸的自然条件即可。

第(2)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区位优势比较。

我国生产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需要从市场大小、产品竞争力、距离市场远近以及产品上市时间等方面分析。

对我国和新西兰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即可找出答案。

答案:(1)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020年地理高考总复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地理高考总复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地理高考总复习综合测试题(含答案)2020年地理高考总复习综合测试题★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地形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2.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A.700km B.550km C.1100km D.850km3.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A.0℃B.-5℃C.2℃D.-2℃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大致为()A.沿等高线B.沿山谷线C.沿山脊线D.连接聚落5.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019年3月24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 )A.23日20:30B.23日10:30C.24日20:30D.24日10:307.当图中“今天”为3月24日时( )A.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B.大多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C.仅少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D.所有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该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8.上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9.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a B.b C.c D.d读“热力环流示意图”(曲线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各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值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A.②→①B.④→①C.③→②D.④→③季节性冻土冬季冻结春季融化,已经成为制约水文、农业、工程方面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2020高中区域地理 图表分项导练18 中国的农业

2020高中区域地理 图表分项导练18 中国的农业

图表分项导练(十八)中国的农业基础过关练下图为“我国商品性农作物基地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一大批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起决定性的区位因素是()A.巨大的市场需求B.国家政策和措施C.便利的交通运输D.农业科学技术2.N地区盛产长绒棉,其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肥沃的黑土B.丰富的水源C.充足的光照条件D.平坦辽阔的地形3.图中M地限制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地形D.热量1.B2.C3.D[第1题,我国商品粮、棉基地建设是国家政策宏观指导的结果。

国家政策也是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第2题,图中N地区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该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充足的光照条件是长绒棉布局的主导因素。

第3题,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 读“2011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顷)比较表”,完成4~6题。

A.内蒙古、海南B.山东、广东C.安徽、宁夏D.黑龙江、上海5.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A.多沼泽地B.水资源不足C.多泥石流D.多台风6.乙省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平坦B.光照强烈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4.A5.B6.D[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甜菜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吉、内蒙古、新等省区,甘蔗主要分布在闽、台、粤、琼、桂、滇、川等省区。

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省区为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第6题,由分析可知,乙为海南省,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但光照不足。

]读下图,回答7~9题。

7.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③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8.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①干旱②洪涝③水土流失④风沙危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③丙地区要注意盐碱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D8.B9.D[第7题,乙地处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种植业为主,但不是重要的棉花产区;丁地是三江平原,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的发展复习题(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农业的发展复习题(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区域农业的发展复习题“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进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

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A.投入资金少,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C.投入资金较小,商品率高,收益高 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2.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 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D.发展蔬菜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下图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D.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4.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A.I区B.Ⅲ区C.Ⅳ区D.V区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

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

下表为2018年双塔灌区农作物生产相关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塔灌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10倍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棉花需水量较少,种植效益高B. 棉花品种改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C. 市场需求量增加,棉花价格上涨D. 生态改善,适宜棉花种植的土地增加6.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出发,双塔灌灌区对农作物结构进行调整。

今后种植面积可能扩大的是A. 小麦B. 瓜类C. 棉花D. 蔬菜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14页)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14页)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一、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方小麦以其粒大、质优、口感好等特点著称。

2. 玉米:玉米在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米以其饱满、香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4. 薯类:马铃薯、红薯等薯类作物在北方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尤其在甘肃、陕西等地。

这些地区干旱少雨,适宜薯类作物生长。

二、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水稻: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口感细腻,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2. 柑橘:南方地区的柑橘产业具有世界知名度,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柑橘以其皮薄、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我国南方茶叶种类繁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4. 棉花: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棉花纤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对我国棉纺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枣树:新疆是我国枣树的主产区,尤其以若羌红枣、和田大枣等品种闻名。

新疆的枣树种植历史悠久,红枣品质上乘,营养价值高。

2. 葡萄:新疆葡萄品种繁多,口感各异。

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干享誉世界,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

3. 瓜类: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西瓜等瓜类作物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尤其是哈密瓜,以其甜度高、肉质细腻著称。

四、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青稞: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藏药: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藏药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二十九)中国农业
分布图的判读
中国农业分布示意图主要展示我国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以此考查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分布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014·安徽卷)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图形解码]
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
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判读技巧
第一步:进行区域空间定位。

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对象、生长特点、经纬度及相关地理事物确定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

第二步:分析区域特征和农业生产条件。

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入手,探究其农业生产方面的优缺点。

第三步: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确定具体措施。

下图为中国玉米优势种植区域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优势区域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地区土层浅,土壤肥力低
B.②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③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④地区地势平坦,热量充足
2.有关②玉米优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A.发展灌溉农业B.扩大灌溉面积
C.培育优良品种D.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第1题,①地位于东北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A项错误;②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多晴朗天气,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昼夜温差大,不是因为海拔高,B项错误;③地位于华北地区,秋高气爽,C项正确;④地区位于我国贵州地区,地形崎岖,D项错误。

第2题,②地位于西北地区,干旱缺水,A项错误;干旱地区不应该扩大灌溉面积,B项错误;干旱地区,培育耐旱品种,C项正确;西北地区主要防治土地的荒漠化,D项错误。

答案:1.C 2.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