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题

合集下载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题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题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填空题1、在冲压变性过程中,材料需要最小变形力的区域为变形的弱区,在冲压工艺和模具结构设计时,应使变形区成为弱区。

2、冲裁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断裂分离阶段。

3、板料弯曲时,变形发生在弯曲圆角部位,直边部分不变形。

4、当弯曲变形结束卸载后,由于弹性恢复 , 使工件弯曲半径与模具尺寸不同,这一现象称为弯曲回弹。

、5、盒形件拉深拉深时,直边部分变形近似于弯曲变形,圆角部分近似于筒形件拉深。

6、高盒形件拉深时,方盒形件毛坯一般为圆形,各中间工序为圆筒形件拉深,最后一次拉深成方盒形;矩形件毛坯一般为长圆形或椭圆形;,先拉成椭圆筒形件,最后一道拉深成矩形件。

7、内圆孔翻边属伸长类翻边,变形区材料受切向拉应力、径向拉应力,在孔的边缘处切向拉长、厚度方向变薄,是开裂的危险处。

当竖边高度不能一次翻出时,可采用拉深、预冲底孔再翻边的方法。

8、筒形件拉深过程中,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使凸缘材料易产生起皱,主要防止措施:采用压边圈和施加大小合适的压边力。

9、冲裁工件的校平模具主要有平面模和齿形模两种。

10、冲压模具主要分为单工序模、级进连续模和复合模。

单工序模是单工序、单工位;级进连续模是多工序多工位;复合模是多工序、单工位。

11、冲裁件的剪切断面一般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四部分组成。

12、弯曲成形中,长度保持不变的金属层叫中性层,它偏向;凹模(或内)侧。

13、弯曲成形中,常用弯曲系数(或最小弯曲半径)来表示变形程度。

14、筒形件拉深时,底部圆角处的材料厚度厚度最小、强度最低以及两拉一压的应力状态,使其成为最薄弱处,最易发生开裂。

15、任何直径的半球形件拉深系数都为定值 0.71 ,均可一次拉成。

16、复杂形状的拉深件,应先做拉深模,经确定毛坯尺寸后,再做落料模。

17、与筒形件拉深相比,板料起伏成形的最大变形特点是:外部材料不进入;变形区,变形区材料受两向拉应力,产生拉伸变形,材料厚度变薄。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一及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一及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1.冷冲压2.落料3.排样4.弯曲5.压力中心二、是非题。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 使冲压件与板料沿着要求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工序为变形工序。

()2. 冲裁间隙一般指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差值。

()3. 生产实践证明: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间隙,使落下的料或冲出的孔都带有锥度,落料件的大端尺寸等于或接近于凹模刃口尺寸。

()4. 冲裁件的压力中心一般位于零件的几何中心。

()5.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通常孔的精度比轴的精度高1个级别。

()6. 圆形或形状简单的冲裁件,模具通常采用配合加工方法制造。

()7. 在测量与使用中,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孔径是以小端尺寸为基准。

()8. 在模具材料选取上通常凸模较凹模材料要硬一些。

()9. 垫板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调节模具的闭合高度。

()10. 冲裁凸、凹模刃口的圆角半径通常取值较小。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1. 冲裁端面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2.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公差,主要取决于冲裁件的和。

3. 冲压加工可分为和两大类。

4. 冲裁时板料的变形过程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5 .连续模又称、。

6. 冲裁时,凸模和凹模要与制件或废料发生摩擦,凸模越磨越,凹模越磨越,结果使越来越大。

7. 根据材料的经济利用程度,排样方法可分为、和三种。

8. 凹模外形一般有和两种。

9. 冲裁时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通常有和两种方法。

10. 窄板弯曲后横截面呈_______形状。

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_________的,而应力状态是___________。

11. 当弯曲件几何形状不对称时,为了避免压弯时坯料偏移,应尽量______________的工艺。

12. 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______________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______________应变,而中性层______________。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超全)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超全)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超全)共24页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冲压模具答: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2.冲裁模答: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

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3.落料答:冲裁后若以封闭曲线以内的部分为零件称为落料。

4.单工序模答: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5.复合模答: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6.级进模答: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7.模具的闭合高度答: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冲模在最低工作位置时,上模座上平面至下模座下平面之间的距离.8.冲裁间隙答:指冲裁模中凹模刃口横向尺寸DA与凸模刃口横向尺寸dT的差值。

9.冲模压力中心答: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

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的正常工作,应使模具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

10.正装式复合模答:凸凹模安装在上模,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装在下模的复合冲裁模。

11.倒装式复合模答:凸凹模安装在下模,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装在上模的复合冲裁模。

12.弯曲中性层答:材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拉伸,内层受挤压,在其断面上存在的既不受拉,又不受压,应力等于零的过渡层,称为弯曲中性层。

13.最小弯曲半径答:在板料不发生破坏的情况下,所能弯成零件内表面的最小圆角半径.14.回弹现象答:塑性弯曲时伴随有弹性变形,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弯曲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叫回弹。

15.弯曲件工艺性答:弯曲件的工艺性是指弯曲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以及技术要求等是否符合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

16.冲模工艺零件答:这类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17.结构零件答: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18.冲裁答:冲裁一般是利用一对工具,(如冲裁模的凸模与凹模或剪床上的上剪刃与下剪刃,并借助压力机的压力),对板料或已成形的工序件沿封闭或非封闭的轮廓进行断裂分离加工的各种方法。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_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当产品生产批量较大时,级进模的送料方式通常采用机构,根据该机构的定位精度,只能作为定位。

答案:自动送料、粗2.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大小的参数是()。

答案:r/t3.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的断面。

答案:位于凸模圆角部位4.下列系数大于1的是()。

答案:空心毛坯胀形系数5.下列变形中出现的失稳不可能出现起皱的是()。

答案:胀形6.冷轧板材一般都具有方向性,因此一个制件如各个方向都有弯曲形状,制订弯曲方案时弯曲方向应该是答案:与板材轧制方向成一定的角度7.在级进弯曲工艺中,如果在送料方向有向下弯曲的形状,为了弯曲后条料的送进,在设计模具则需要设计答案:托料装置8.特别小的凸模可以采用来增强刚性答案:护套9.不属于卸料板功能的是。

答案:保护凸模10.模具结构中,凸模的材质一般为。

答案:高速工具钢11.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材料的。

答案:塑性12.当金属材料屈服极限小时,在受到压应力压缩类变形时,。

答案:容易起皱13.变形抗力反映了材料变形的。

答案:难易程度14.一点的主应力状态有。

答案:九种15.模具沿封闭轮廓曲线冲切板料,封闭线内冲下的部分是制件的冲压工艺叫。

答案:落料16.在冲压过程中,需要最小变形力区是个相对的变形。

答案:弱区17.覆盖件的修边是指将拉深件修边线以内的部分切掉。

答案:错误18.覆盖件的成形工序有哪些答案:翻边_落料_拉深_修边19.汽车上的哪些件是覆盖件?答案:车门的内外板_轿车的挡泥板_汽车发动机和底盘_发动机盖20.一点的主应变状态有。

答案:三种21.成形极限是指板料成形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程度。

答案:变形22.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状和尺寸的变化称为变形,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

答案:塑性变形23.3.变形抗力反映了材料变形的()程度。

答案:难易24.根据体积不变定律,对任何一种几何形状物体的塑性变形,其变形方式只有()。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冲压⼯艺及模具设计试题1答案⼀、填空题(50分)1.冷冲模是利⽤安装在压⼒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获得冲件的⼀种压⼒加⼯⽅法。

(4)2.冲压加⼯获得的零件⼀般⽆需进⾏(机械)加⼯,因⽽是⼀种节省原材料、节省能耗的少、⽆(废料)的加⼯⽅法。

(2)3.性变形的物体体积保持不变,其表达式可写成ε1+ε2+ε3=0。

(2)4.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包括(形状冻结性)和(贴模性)两部分内容。

(2)5、材料的应⼒状态中,压应⼒的成分(愈⼤),拉应⼒的成分(愈⼩),愈有利于材料塑性的发挥。

(2)6、⽤的⾦属材料在冷塑性变形时,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提⾼),硬度也(提⾼),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硬化。

(3)7、件的切断⾯由(圆⾓带、光亮带、剪裂带、⽑刺区)四个部分组成。

(4)8、裁变形过程⼤致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的三个阶段。

(3)10、在设计模具时,对尺⼨精度、断⾯垂直度要求⾼的⼯件,应选⽤(较⼩)的间隙值;对于断⾯垂直度与尺⼨精度要求不⾼的⼯件,以提⾼模具寿命为主,应选⽤(较⼤)的间隙值。

(2)11、孔时,因⼯件的⼩端尺⼨与凸模尺⼨⼀致,应先确定凸模尺⼨,即以凸模尺⼨为基础,为保证凸模磨损到⼀定程度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故从孔凸模基本尺⼨应取(在制件的最⼤极限尺⼨附近),⽽冲孔凹模基本尺⼨则按凸模基本尺⼨(加上最⼩初始双⾯间隙)。

(2)12、凸、凹模分别加⼯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便于(维修)。

其缺点是(制造公差)⼩,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应符合(δp+δd≤△Z)的条件。

(5)13、搭边是⼀种(⼯艺)废料,但它可以补偿(定位)误差和(板料宽度)误差,确保制件合格;搭边还可(提⾼条料的刚性),提⾼⽣产率;此外还可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刺被(拉⼊模具间隙),从⽽提⾼模具寿命。

(5)14、为了实现⼩设备冲裁⼤⼯件或使冲裁过程平稳以减少压⼒机的震动,常⽤(阶梯凸模冲裁)法、(斜刃冲裁)和(加热冲裁)法来降低冲裁⼒。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简答)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简答)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简答)1、冲裁:是使板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的工序。

2、连续模:又称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依一定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3、起皱:在拉深时凸缘变形区内的材料受到压应力的作用后,凸缘部分特别是凸缘外边部分的材料可能会失稳而沿切向形成高低不平的皱折,这种现象叫起皱。

4、复合模:在模具的一个工作位置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称为复合模。

5、压力中心: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压力中心。

6、带料连续拉深:在一副模具上使用带料进行连续拉深,完成单工序生产需多副模具才能完成的拉深加工称为带料连续拉深。

1、弯曲的变形程度用什么来表示?为什么可用它来表示?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弯曲的变形程度用弯曲系数k来表示,k= r/t。

r越小,t越大,k越小。

而板料外侧伸长率δ:δ=1/(2k+1); k越小,δ越大。

δ超过临界值,外侧发生开裂。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会造成外侧开裂的相对弯曲半径(弯曲系数)r/t。

其影响因素:⑴材料塑性:材料塑性好,能承受的变形量大,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⑵材料的纤维方向:弯曲线与纤维方向垂直,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⑶弯曲角:弯曲角增大,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⑷板材表面质量:质量越好,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17.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原因有哪些?答:(1)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板料的相对厚度t/D(3)摩擦与润滑条件(4)模具的几何参数除此之外还有拉深方法,拉深次数,拉深速度,拉深件形状等。

2、写出拉深变形时筒形件底部圆角处的应力、应变,可能产生的失效形式和预防措施。

答:底部圆角部分:径向拉应力σ1;切向拉应力σ3;厚向压应力σ2。

在拉、压应力作用下,径向产生拉应变,厚向产生压应变,底部圆角变薄。

此处,材料厚度最小,抗拉强度最低(加工硬化最小),两拉一压的应力状态,成为最薄弱部分,筒壁与凸模圆角相接处容易破裂,即开裂。

防止措施:①控制合理的变形程度;②选用合理的凸、凹模间隙及圆角半径;③采用中间退火,消除加工硬化;④合理润滑。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必须选择适当的
高度来控制。对于U形件弯曲模,则
6.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受凸模拉深力的作用,在凸缘毛坯的径向产生
,切向产
筒形拉深件。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变形区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并不断被拉入凹模内形成
7.金属塑性变形时物体主要是发生形状的改变,体积变化
8.判断拉深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形,仅需比较总的拉深系数
t/DX 100>1,且阶梯之间的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
B.(hl+h2+h3/dn)w h/ dn
D.
(hl+h2+h3/dn)M h/ dn
工艺过程的依据。【】
A.冲压工艺制定B.冲模电加工C.冲压生产D.冲压模具制造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采用弹压卸料板的普通冲裁模具,弹压卸料板具有
作用。【
4.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指在保证毛坯弯曲时外表面不发生开裂的条件下,弯曲件内表面能够弯
公差。已知:
2.该模具是什么卸料方式,属于什么类型模具;
2cmin=0.04 mm,2cmax= mm则
3.件5、件7的作用,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硬度。
5.
A.
6.
A.厚度增厚B.厚度减簿
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内孔翻边B.
缩口C.
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硬度增加
D.硬度减少
胀形
D.
弯曲内侧变形
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B.低的屈强比C.
良好塑性
D.高的屈强比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在送料时,控制送料进距和初定位常选用【
A.侧刃B.自动送料机构C.始用挡销D.
。在该位置,用R=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题库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题库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题库一、选择题15分1.下列设备中不属于冲压设备的有()。

A、曲柄压力机;B、油压机;C、摩擦压力机;D、空气锤;2.下列工序中不属于冲裁工序的有()。

A、切断;B、整形;C、冲槽;D、剖切;E、凿切;F、切边;G、切舌;H、切开3.下列工序中不属于成形工序的有()。

A、弯曲;B、拉深;C、翻边;D、胀形;E、切舌;F、缩口;G、起伏;H、整形4.下列材料中不能用于制造凸模和凹模的有()。

A、Cr12;B、Q235;C、高速钢;D、硬质合金;5.下列特点中()不是复合冲裁模的特点。

A、结构复杂;B、制品精度高;C、生产效率高;D、模具外形大6.下列特点中()不是冲裁级进模的特点。

A、结构复杂;B、节省模具材料;C、生产效率高;D、模具外形大7.排样图上除()外,其它都应注明。

A、卷料长度;B、宽度及偏差;C、搭边值;D、步距8.冲裁时冲床公称压力通常应大于所需冲压力()。

A、10%;B、30%;C、100%;D、120%9.冲裁模镶拼时应注意将凸模拼缝和凹模的拼缝(),避免产生冲裁毛刺。

A、不必错开;B、错开3~5 mm;C、错开20 mm;D、错开20 mm以上10.圆弧与直边组成的凹模或凸模镶拼时,圆弧单独做成一块,拼接线应在离圆弧与直线的切点()的直线处。

A、5mm;B、20mm;C、50mm;D、0.5mm11.定位板定位的间隙取( ),定位面带3~5°的斜度,直边高h取2~3mm。

A、0 mm;B、0.10mm;C、0.50mm;D、1.0mm12. 弹性卸料板在自由状态下应高出凸模刃口面( )。

A、0.5~1.0 mm;B、2mm;C、2.50mm;D、3mm13. 弯曲直边高小于()时,应先压槽后弯曲,或增加弯边高度,弯曲后再将其切掉。

A、2倍料厚;B、5倍料厚;C、8倍料厚;D、10倍料厚14. 需多次弯曲的零件();前次弯曲应考虑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成形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填空题1、在冲压变性过程中,材料需要最小变形力的区域为变形的弱区,在冲压工艺和模具结构设计时,应使变形区成为弱区。

2、冲裁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断裂分离阶段。

3、板料弯曲时,变形发生在弯曲圆角部位,直边部分不变形。

4、当弯曲变形结束卸载后,由于弹性恢复 , 使工件弯曲半径与模具尺寸不同,这一现象称为弯曲回弹。

、5、盒形件拉深拉深时,直边部分变形近似于弯曲变形,圆角部分近似于筒形件拉深。

6、高盒形件拉深时,方盒形件毛坯一般为圆形,各中间工序为圆筒形件拉深,最后一次拉深成方盒形;矩形件毛坯一般为长圆形或椭圆形;,先拉成椭圆筒形件,最后一道拉深成矩形件。

7、内圆孔翻边属伸长类翻边,变形区材料受切向拉应力、径向拉应力,在孔的边缘处切向拉长、厚度方向变薄,是开裂的危险处。

当竖边高度不能一次翻出时,可采用拉深、预冲底孔再翻边的方法。

8、筒形件拉深过程中,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使凸缘材料易产生起皱,主要防止措施:采用压边圈和施加大小合适的压边力。

9、冲裁工件的校平模具主要有平面模和齿形模两种。

10、冲压模具主要分为单工序模、级进连续模和复合模。

单工序模是单工序、单工位;级进连续模是多工序多工位;复合模是多工序、单工位。

11、冲裁件的剪切断面一般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四部分组成。

12、弯曲成形中,长度保持不变的金属层叫中性层,它偏向;凹模(或内)侧。

13、弯曲成形中,常用弯曲系数(或最小弯曲半径)来表示变形程度。

14、筒形件拉深时,底部圆角处的材料厚度厚度最小、强度最低以及两拉一压的应力状态,使其成为最薄弱处,最易发生开裂。

15、任何直径的半球形件拉深系数都为定值 0.71 ,均可一次拉成。

16、复杂形状的拉深件,应先做拉深模,经确定毛坯尺寸后,再做落料模。

17、与筒形件拉深相比,板料起伏成形的最大变形特点是:外部材料不进入;变形区,变形区材料受两向拉应力,产生拉伸变形,材料厚度变薄。

18、宽凸缘件是指 d/d大于 1.4 的凸缘件;凸缘直径d在首次拉缘缘出,以后各次拉深中d保持不变。

缘19、整形模与成形模结构相似,但精度更高;圆角半径较小;工件与模具刚性接触产生校正力。

20、降低冲裁力的方式主要有:阶梯冲、斜刃口和局部加热。

21、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22、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23、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24、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止点前某一特定位置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25、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ε+ε=0 。

31226、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27、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 2-3级。

1.冷冲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压的优点有:模具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对材料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提高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同时塑性指标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拉深系数大。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m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小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材料的屈强比,均匀延伸率5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区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四个区域。

翻孔系数K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开裂双向压缩应力,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8失稳起皱三向压应力极小的,并且由于采用了.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9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二、判断题(√)1.模具装配后,卸料弹簧的预压力应大于卸料力。

(×)2.选择标准模架规格的依据是凸模的尺寸。

(×)3.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中,操作安全性最高的是复合模。

(×)4.弯曲线的方向与板料的轧制方向垂直有利于减少回弹。

.失稳起皱是压缩类变形存在的质量问题。

压料装置可以防止起皱,其5(×).力越大,效果越好。

(√)6.模具装配后,卸料弹簧的预压力应大于卸料力。

(×)7.选择标准模架规格的依据是凸模的尺寸。

(×)8.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中,操作安全性最高的是复合模。

(×)9.弯曲线的方向与板料的轧制方向垂直有利于减少回弹。

(×)10.失稳起皱是压缩类变形存在的质量问题。

压料装置可以防止起皱,其力越大,(√)11.校正弯曲可以减少回弹。

(×)12.冲裁间隙越小,冲裁件精度越高,所以冲裁时间隙越小越好。

(√)13.在生产实际中,倒装式复合模比正装式复合模应用更多一些。

(×)14.胀形时,坯料变形区受两向拉应力的作用,因此可能产生的最大问题是起皱。

(×)15.拉深凸模上开通气孔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模具的重量。

(√)11、成形工序是使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所需零件。

(×)12、设计落料模时,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13、极限拉深系数就是使拉深件拉裂的最小拉深系数。

(×)14、在拉深过程中,一套拉深模一般只能完成一次拉深工序。

(√)15、在确定工序顺序时,一般是先拉深再冲孔。

三、名词解释1、冲裁:是使板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的工序。

2、连续模:又称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依一定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3、起皱:在拉深时凸缘变形区内的材料受到压应力的作用后,凸缘部分特别是凸缘外边部分的材料可能会失稳而沿切向形成高低不平的皱折,这种现象叫起皱。

4、复合模:在模具的一个工作位置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称为复合模。

5、压力中心: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压力中心。

6、带料连续拉深:在一副模具上使用带料进行连续拉深,完成单工序生产需多副模具才能完成的拉深加工称为带料连续拉深。

四、问答题1、弯曲的变形程度用什么来表示?为什么可用它来表示?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弯曲的变形程度用弯曲系数k来表示,k= r/t。

(2分)r越小,t越大,k越小。

而板料外侧伸长率δ:δ=1/(2k+1); k越小,δ越大。

δ超过临界值,外侧发生开裂。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会造成外侧开裂。

r/t的相对弯曲半径(弯曲系数).其影响因素:⑴材料塑性:材料塑性好,能承受的变形量大,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⑵材料的纤维方向:弯曲线与纤维方向垂直,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⑶弯曲角:弯曲角增大,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⑷板材表面质量:质量越好,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17.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原因有哪些?答:(1)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板料的相对厚度t/D(3)摩擦与润滑条件(4)模具的几何参数除次之外还有拉深方法,拉深次数,拉深速度,拉深件形状等。

2、写出拉深变形时筒形件底部圆角处的应力、应变,可能产生的失效形式和预防措施。

答:底部圆角部分:径向拉应力σ;切向拉应力σ;厚向压应力σ。

在拉、压231应力作用下,径向产生拉应变,厚向产生压应变,底部圆角变薄。

此处,材料厚度最小,抗拉强度最低(加工硬化最小),两拉一压的应力状态,成为最薄弱部分,筒壁与凸模圆角相接处容易破裂,即开裂。

防止措施:①控制合理的变形程度;②选用合理的凸、凹模间隙及圆角半径;③采用中间退火,消除加工硬化;④合理润滑。

3、何为弯曲回弹?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措施来减少回弹?答:当弯曲变形结束卸载后,由于弹性恢复,使工件弯曲半径与模具尺寸不同,即为弯曲回弹,角度回弹量用Δα表示;曲率回弹量用Δr表示。

卸载后,工件变形区产生相反的弹性应力:外侧压应力,内侧拉应力。

在外侧压应力、内侧拉应力作用下,工件产生回弹。

减少回弹的方法:(1)、改变应力状态(校正弯曲):改变凸、凹模形状,加大变形区弯曲力,使变形区全部呈压应状态;(1分)(2)、采用模具补偿,减小回弹;(3)、改善弯曲件结构:在弯曲区加加强筋;(4)、用橡皮或聚氨脂凹模。

4、与筒形件拉深相比,起伏成形的变形有何特点?其变形程度如何表示?答:起伏成形:通过材料局部拉伸变形,形成局部凹进或凸起。

外部材料不进入变形区,变形区材料受两向拉应力作用,产生拉伸变形,材料变薄,表面积增大。

起伏成形的变形程度用变形区的延伸率表示。

ε=(L-L)/L。

起伏成形的极限延0伸率不超过材料伸长率的(0.7~0.75)倍。

5、什么叫冲裁间隙?冲裁间隙的取向原则是什么?答:在冲裁过程中,凸模与凹模孔口尺寸之差称为冲裁间隙。

取向原则是冲孔时,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落料时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

7、拉深过程中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怎样避免?答:主要失效形式为:起皱与拉裂。

采用压边装置可有效防止起皱。

采用有效的润滑、增大凸、凹模圆角半径可防止拉裂。

8、压力机标牌为JB23-63C各字母的含义。

答:J表示:机械式压力机;B:次要参数与基本型号不同的第二种变型23:第2列,第3组,表示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63:压力机的标称压力为630KNC:结构与性能比原型作了第三次改进。

2.冲压非对称零件时,模柄都要加骑缝销(防转销)。

回答:1)对 2)错骑缝销的作用是防止上模座相对模柄转动。

理由:如果冲压非对称零件不加骑缝销,则上模部分转动一个角度后,凸模和凹模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这样会造成工作零件发生啃伤等安全问题。

3.复合模冲裁精度比级进模高。

回答: 1)对 2)错由于复合模是同一副模具的同一位置上完成理由:多道工序的冲压,不会存在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所以精度比在同一副模具不同位置上完成多道工序的级进模的要高。

4.弯曲时,工件折弯线的方向最好与板料的轧制方向一致。

回答: 1)对2)错板料存在各向异性,顺着轧制方向的力学性理由:能最好,不容易拉裂。

当弯曲线与轧制方向垂直时,弯曲最大拉应力的方向正好与轧制方向一致,此时弯曲允许的变形程度最大,最不容易开裂。

5.拉深时为了减小材料流动的阻力,有利于提高极限变形程度,因此,常常在凸模与毛坯的接触面上加润滑。

回答: 1)对2)错为了减小材料流动的阻力,有利于提高极限理由:变形程度,常常在凹模与毛坯的接触面上加润滑。

为了防止凸模与毛坯接触面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并造成危险断面的过度变薄或拉裂,应避免在凸模与毛坯的接触面上加润滑。

6.凸模与固定板之间的配合通常采用过盈配合。

2)错回答: 1)对凸模与固定板之间一般是采用的过渡H7/m6理由: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