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诗心

合集下载

形容多疑的诗句

形容多疑的诗句

形容多疑的诗句
1.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2.一往多疑冢,千年不复朝。

3.鸣声元自乐,世俗亦多疑。

4.奸汉多疑,黠儿落节。

5.刺多疑有妒,艳绝却无媒。

6.误约夜阑,从前怪我多疑。

7.食物多疑忌,医人少老成。

8.昔者相过今几时,心期虽在事多疑。

9.恨深书不尽,宠极意多疑。

10.雨多疑濯锦,风散似分妆。

11.久剥岁年元易误,忙裁书札致多疑。

12.多疑易积中山谤,反间先寒息壤盟。

13.我正桐江扶汉鼎,先生行矣莫多疑。

14.苍烟挂树多疑梦,淡月窥林稍觉香。

15.寄书全觉嵇康懒,入梦多疑李白非。

16.客程秋共远,物色晚多疑。

17.轻信招釁,多疑招离。

18.人无轻信,事无多疑。

19.别有游人见,多疑住此中。

20.寻常行处皆逢见,世上多疑是谪仙。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解读:《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解读:《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解读:《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开场词:2月3日晚,2023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落下帷幕,民航“诗意机长”马保利夺冠。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自2016年推出至今,已走到第8个年头。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1月25日,正月初四,《2023中国诗词大会》正式开播。

节目围绕“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十个关键词,以“欢喜”为始,以“远方”为盼,回归诗意的共同落点,给人以穿越凛冬的温暖力量。

结束语:郦波:“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诗词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让我们可以从容的面对命运,温柔的面对你我,坚定地面对那些坎坷。

杨雨:新的一年,祝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都能够迎着风,向着光,飞跃千岩万壑,月中折桂,星河揽胜,愿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远方,都能够变成“无边光景一时新”的眼前。

龙洋:这一季我们从“欢喜”开始,这一夜我们带着欢喜奔赴远方,每一年的诗词大会都像滔滔江水送来的一座楼船,船内高朋满座,穿上灯火通明,我们以诗会友,以友辅仁,含英咀华,培根铸魂。

今夜,楼船靠岸,骊歌渐响,但流水带不走我们珍贵的情谊,也带不走我们对诗词的热爱与深情。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就让我们互道珍重,各自扬帆,相约“待到明年春草绿”“添酒回灯重开宴”。

【精彩时评】人生出彩的机遇在诗外秦玉龙农民工与诗词达人,看起来丝毫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朱彦军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红”人物。

2月3日,来自平凉市静宁县红寺镇魏沟村的农民工朱彦军,获得《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总决赛亚军。

媒体这样评价他:“每年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都会出现很多像朱彦军一样在烟火里谋生、在诗意里追梦的人。

他们既能‘为五斗米折腰’,也能为梦中月、镜中花停留。

最新 现代诗歌一首:我们是如此敏感-精品

最新 现代诗歌一首:我们是如此敏感-精品

现代诗歌一首:我们是如此敏感
我们是如此敏感,好像是不穿衣服的人,皮肤和心都裸露在外面,任何风吹雨打都落在我们的心上。

我们的神经是一根根裸露的线,乱七八糟的搅在一起,还经常短路,你说我们活得多不容易!经常有人说我们是神经病,但是我们是先进的人类,我们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精灵---电话一响,我们会知道打电话过来的是谁;朋友出事了,我们会有预感;
想念我们的朋友了,他们就会打电话过来;爱上一个人了,她(他)就会知道。

我们是如此敏感,我们是如此容易受伤。

我们总是揣测话外话,我们总是探寻别人的心,我们总是害怕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完美。

我们总能感觉到别人的寂寞和悲哀,我们总能原谅,原谅所有的伤害。

我们总是生气,生气别人不够真诚。

我们总是在猜,猜别人到底有没有那么好。

我们害怕记忆,害怕忘记所有美丽的回忆。

我们很容易爱上别人,因为我们总是能很快地找到其最动人的部分。

我们是贪玩的孩子,我们是天使般的孩子。

我们来这世界旅行,世界把我们的爱毁灭,可我们的爱让我们生存。

我们爱和我们一样的人,和我们一样的人伤害我们,但给我们留下最美的语言。

我们爱和我们不一样的人,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伤害我们,但我们更爱自己。

我们爱所有的孩子,因为孩子懂我们。

我们在另一个时空欢笑,在那里我们彼此欣赏。

我们在这一个时空流泪,但相信自己是最美的花儿。

所有那些我们遇见的心,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希望本文现代诗歌一首:我们是如此敏感能帮到你。

敏感的诗心

敏感的诗心

敏感的诗心——浅析李商隐诗歌中的多样情怀提起李商隐,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那些带有朦胧与奇幻色彩的爱情诗歌,它们意象多变,辞藻瑰丽,用典精当,富于天马行空的幻想,表达着诗人内心敏感丰富、含蓄委婉的情怀。

然而这仅仅是义山诗歌情怀中的一部分,其大量诗歌中还包藏着许多的政治、咏史、咏物、抒怀等等类型,这些诗表现着诗人活跃而敏感的心灵,展现着其多面而立体的的内心世界。

从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义山对时事政治的悲愤,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可以看到他对历史、与客观事物的思考,对现实境遇的联想,更可以看到他对爱人的一往情深,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

这些,共同构成了李商隐诗歌中丰满而多样的情怀,也折射着诗人高尚的品质。

下面希望通过对义山几类诗歌中典型代表的浅析,探寻诗人敏感丰盛的诗心。

一、政治、咏史类:1 《有感二首》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诗歌的写作背景是晚唐重要的历史事件——甘露之变: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专权。

大和九年,宰相李训等人密谋设陷阱暗害仇士良,却因伏兵暴露反使仇士良有机可乘,劫持文宗使其成为傀儡皇帝,并捕杀李训等人,株连大量朝臣。

诗中首先对李训等人轻举妄动、谋事不慎、贻误大事、株连朝臣提出了批判,之后将笔锋转至对仇士良等凶徒大量株连、滥杀忠良、劫持天子等罪行的揭露。

而“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一句则表达了对无辜受牵连者死不瞑目的叹惋与沉痛。

结句却又转至“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表现了统治者对忠臣枉死无动于衷的黑暗现实,略带讽刺意味,举重若轻,意蕴深长。

论岑参边塞诗的异域风情

论岑参边塞诗的异域风情

开, 飞鸟千里不敢来。 (火山云歌送别》 “ ”《 )赤焰烧虏云 , 炎气蒸 寒空。 (经火 山》 “ ”《 ) 侧闻阴山胡儿语 , 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 鸟不敢飞 , 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常不歇 , 中自雪遥旋 空
灭。 蒸沙砾石燃虏云, 沸浪炎波煎汉月……柏 台霜威寒逼人, 热
愁杀楼兰征戍儿。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 ”《 )凉州七里十 万家 , 胡儿半解弹琵琶。琵琶一 曲肠堪断 , 风萧萧兮夜漫漫。”
留别》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 和风雪相联系的, ) 自然是彻骨的严寒 :散人珠帘湿罗 “
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 弓不得控 , 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 阑干百丈冰 , 愁云惨淡万里凝。”《 ( 自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 “ )马 毛带雪汗气蒸 ,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 马川 r走


堕 堂
论 岑 参 边 塞 诗 的 异 域 风 情
。 艾 丽辉 , 燕 燕 康
( 牡丹江第六 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7 0 ) 5 00
【 摘
要 】岑 参 是 唐 代 著 名 诗 人 , 边 塞 诗 无 论 是 数 量 还 是 质 量 , 堪 称 盛 唐 之 冠 。 岑 参 诗 歌 艺 术 地 再 现 了 其 都
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
脱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而与严寒相对的 , ”《 ) 还有火
山、 热海 :火山突兀赤亭 E , 山五月火云厚 。火山满山凝未 “ l火
毡墙湿, 风摇毛幕寒” 《 (首秋轮 台> , 出了游牧 民族艰苦的生 )写
活和特殊的居住条件 , 非亲历者不能道。 音乐舞蹈是表现人类情感 的重要手段 , 也是与诗歌相辅 相 成 的艺术部分。 岑参用灵巧多变的诗笔写下了西域乐舞的曼倩 美妙。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 , “ 紫髯绿 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 ,

四十首扣人心弦的最美情诗,看完心底泛起阵阵涟漪

四十首扣人心弦的最美情诗,看完心底泛起阵阵涟漪

四十首扣人心弦的最美情诗,看完心底泛起阵阵涟漪1、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2、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3、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

4、你非我良人,怎知我情深。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7、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8、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0、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11、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

12、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1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4、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15、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16、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7、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8、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9、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20、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21、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2、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3、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4、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2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2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8、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9、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30、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1、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3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3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4、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35、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36、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37、夜半祸起萧前处,几多缠绵几多愁。

3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9、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40、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形容敏锐洞察力的诗句

形容敏锐洞察力的诗句

形容敏锐洞察力的诗句敏锐洞察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它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迅速地洞察到关键的细节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在古代诗词中,有不少形容敏锐洞察力的优美诗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个。

1. 《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有一句诗句非常有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诗句表达了学习和社交的快乐。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其中蕴含了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盛赞的是“有朋自远方来”,这说明一个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迅速发现值得交往的人,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才能。

2. 李煜《浪淘沙》李煜是中国南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浪淘沙》中有这样一句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句所表达的是春天的美好和快乐。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蕴含了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忽然之间,整座山林都被“梨花”所覆盖,这说明诗人具有非常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迅速地捕捉到春天的变化,这样的敏锐目光也许正是诗人写出这首美妙诗篇的原因。

3. 辛弃疾《水调歌头》辛弃疾是中国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句诗句所表达的是离别的忧伤和无奈。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其中蕴含了一种敏锐的观察力。

诗人注意到东风已经不再有力,花儿开始凋零,这说明他能够敏锐地感知季节的变化,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能力。

4. 苏轼《赤壁赋》苏轼是中国宋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句诗句表达了对美好故土的珍视和赞美。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其中蕴含了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作者注意到当地多少人选择留恋故土,这说明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社会现象和心态的变化,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能力。

在古代诗词中,吟咏敏锐洞察力的诗句不计其数,以上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些优美的诗句,描绘出了敏锐洞察力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品尝和咀嚼。

品位《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品位《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品位《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作者:曹丽敏王艳玲杜振庭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年第02期现实主义本是我们借用西方的名词,它最早在文学领域里的出现是在席勒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4-1796年)这篇论文里。

在这里,席勒是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对立提出的。

作为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潮流,它又特指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以暴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为主要特色的面对现实的创作,又被人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恩格斯曾概括其特点为“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而对它进行比较宽泛的理解,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又泛指那些以描写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创作,由此他们认为《诗经·国风》里有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

但我们这里借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概括《诗经》的创作传统,并不仅仅止于《国风》的一些创作,而是从民族文化的传统出发,看整部《诗经》的创作者们如何立足于社会现实,用自己特殊的文化眼光去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情感和表现理想,并如何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学创作精神的。

首先,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指《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

以农业生产为根本的周民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们根据四时节令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在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建立起自己的宗族和国家。

这使他们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性,从而摆脱了自然泛神论观念的束缚,以更实际的态度来看生活。

现存《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一篇,相传是夏代遗书。

《史记·夏本纪》中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

”不管这话是否则可靠,但《夏小正》无疑是产生极早的一部最古老的月令。

这篇文章按十二月的夏历顺序,详细记载了大自然包括天上星宿、大地生物的相应的变化,形象地反映了上古人民对时令气候的比较科学的观察与认识。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古老的反映农事生活的诗篇《豳风·七月》,鲜明地表现了周人由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面对现实的创作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敏感的诗心——浅析李商隐诗歌中的多样情怀提起李商隐,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那些带有朦胧与奇幻色彩的爱情诗歌,它们意象多变,辞藻瑰丽,用典精当,富于天马行空的幻想,表达着诗人内心敏感丰富、含蓄委婉的情怀。

然而这仅仅是义山诗歌情怀中的一部分,其大量诗歌中还包藏着许多的政治、咏史、咏物、抒怀等等类型,这些诗表现着诗人活跃而敏感的心灵,展现着其多面而立体的的内心世界。

从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义山对时事政治的悲愤,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可以看到他对历史、与客观事物的思考,对现实境遇的联想,更可以看到他对爱人的一往情深,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

这些,共同构成了李商隐诗歌中丰满而多样的情怀,也折射着诗人高尚的品质。

下面希望通过对义山几类诗歌中典型代表的浅析,探寻诗人敏感丰盛的诗心。

一、政治、咏史类:
1 《有感二首》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诗歌的写作背景是晚唐重要的历史事件——甘露之变: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专权。

大和九年,宰相李训等人密谋设陷阱暗害仇士良,却因伏兵暴露反使仇士良有机可乘,劫持文宗使其成为傀儡皇帝,并捕杀李训等人,株连大量朝臣。

诗中首先对李训等人轻举妄动、谋事不慎、贻误大事、株连朝臣提出了批判,之后将笔锋转至对仇士良等凶徒大量株连、滥杀忠良、劫持天子等罪行的揭露。

而“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一句则表达了对无辜受牵连者死不瞑目的叹惋与沉痛。

结句却又转至“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表现了统治者对忠臣枉死无动于衷的黑暗现实,略带讽刺意味,举重若轻,意蕴深长。

诗歌大量用典,却又例例精当,尽管对李训等人的批评用典有失偏颇,但句句肺腑,表达了诗人自身真实政见,毫无夸张造作之嫌。

一句“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是义山自己的抒怀,诗人以贾谊自况,表达了对时朝野黑暗恐怖气氛的哀痛与无奈,只能怨老天不分好恶,使受株连者枉死。

义山在诗歌中勇敢地陈述了自己对甘露之变的看法,更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对枉死者的悲恸,从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二十四岁的青年诗人博大的政治胸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此诗是义山的咏史诗。

怀才不遇的题材古已有之,借用贾谊的事例表达自己的境遇的诗歌也不在少数,而此诗从更深远的角度分析文人为何怀才不遇,写出了新意。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句指出了皇帝求贤爱才的实质:文帝夜半与贾谊倾谈,不谈国事,只问鬼神本原,这表现了皇帝纳贤并非真正采纳文人政见,只是将文人当做活词典,随时翻检而已。

文帝英明,贾谊卓越的政治才华尚不得舒展,晚唐皇帝服仙求药荒废政事,怀才不遇则更是理所应当。

诗人将自身怀才不遇的叹惋通过对其根本原因的阐释抒发出来,更加深刻到位,而非单纯顾影自怜,表现了其更加高远深沉的政治情怀
二、咏物、抒怀类
1 《到秋》
扇风淅沥簟流离,万里南云滞所思。

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

这是一首抒情小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风雨淅沥,云层浩淼,冷寂清秋里红叶青苔,以扇风席子拟风雨声,以万里南云表达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想象,以丹碧之色彩塑造清秋场景,虽只寥寥数言,却引人入境,视听丰盛、情意深隽。

季节流转,万物更迭,秋已至,等待之人却迟迟未来,表现了诗人寂寞凄清中思念故人之细腻情怀。

2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

此诗是义山抒怀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写作背景是诗人婚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由于遭到牛党忌恨,被诬以“诡薄无行”罪名而落选,后寄居岳父家。

诗人登高远望,即景抒怀,起句写登楼所见,绿杨枝是近景,掩映着其后广博阔大的汀州,以景色描写渲染出一个开阔的意境,为之后的抒怀做铺垫。

后两句“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则借贾谊王粲的例子自况,表达对国事的忧愤,对怀才不遇景况的无奈。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两句是对自己抱负的表达:尽管向往逍遥与江湖的自由,但仍希望如范蠡那般在辅佐君王成就事业之后再归隐天地,乘扁舟尽情遨游。

末两句则借庄子秋水典故,讽朋党小人诬陷之举,表达自己不屑计较个人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

寄居岳父家家中的义山,此时是郁郁不得志的,然而此番失意自慰之语,读起来却如此慷慨激昂,表现了青年诗人开阔的胸襟与高洁的情操。

3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此时是义山托物言志诗的经典之作。

诗中蝉与人相伴相生,物我交融,难舍难分。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四句写出寒蝉居高食少而困厄不堪的场景。

寒蝉鸣声渐弱欲断,却只遭碧树冷眼旁观。

诗人以寒蝉自况,表达对自己穷困潦倒而世人皆无动于衷的悲愤,亦暗含着对自己高洁品质的隐隐孤傲之情。

后四句“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则表现了自己漂泊的宦游生活进退两难的窘境:故园早已荒芜,归隐无门;在外为官,又如顺水漂泊的树枝般孤苦无依。

末句仍回归到蝉,表现寒蝉与“我”景况之相似,更添物我相惜之情。

诗人以寒蝉自况,表达了自己做卑官不足以济世的悲苦心情,欲归隐却因家境贫寒不可得的困厄,蝉高而寒,正如诗人怀高洁情操不愿与朋党同流合污,而终生郁郁不得志。

短短小诗,将诗人对现实境遇的无可奈何与高尚情怀展现无疑。

三、感情类
1 《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此诗是义山朦胧感情诗的经典之作,一位沦落人间的神女,来去不定,行踪飘渺,却为诗人所深深爱慕难忘。

起篇由小景写起,描写天上圣女祠门前的石阶已爬满碧藓,表现圣女被贬谪到人间迟迟未能回归天上,这与诗人怀才不遇的身世相似,点出了二人的感情基础。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两句借用楚怀王梦巫山神女的典故描绘出神女行踪的飘渺不定,如细雨般轻飘,如柔风般细软,一种神秘的气息隐隐弥漫,更显情感之悱恻低回。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两句则用萼绿华、杜兰香的典故写出诗人重过圣女祠却难觅故人的怅惘心情。

末句“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则表现了诗人对重遇圣女场景的丰富想像,在未来相见之时回忆之前交往的情形。

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力,借用典故,以神仙自况,婉转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爱情的特质:缱绻飘渺而略带神秘气息。

诗人晚期大量作品中都表现了追忆年轻时与女道士宋华阳交往的心情,情感细腻朦胧,又略带伤感哀婉。

2 《房中曲》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此诗是写给妻子的悼亡诗,诗中没有瑰丽的辞藻,没有精深的典故,而完全是失意的男子肺腑深情的低吟,读来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朴素之美,语浅情深。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四句最是动人,追忆上次离别前的悲凉心情,以及归来时故人已不在的物是人非,枕边人已去,唯留一席锦瑟。

如《孔雀东南飞》中那句“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一个“长”字,已是字字血泪,锦瑟之长如故人,更惹人浮想翩跹,进而心痛欲绝。

诗人并不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节含蓄隐忍地表达悲痛之情,读来更加深且静。

忆当年,悲此时,忧明日,在时空的转换中我们分明可感受到诗人内心层叠深幽的悲惋情怀。

通过以上三种李商隐诗歌类型的浅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政治咏史诗中独特鲜明的观点,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咏物抒怀诗中对自身境遇的旷达情怀与高远的志向,以及感情诗中丰富细腻、真挚含蓄的情怀。

正如一句评论所描述的,义山以“活跃而敏感的心灵向茫茫大千世界探索,创造出朦胧诗变化无穷的意象。

”是的,只有丰富敏感的心灵世界才能以自身与外界碰撞产生的火花,创造出无尽的诗歌世界。

诗如其人,义山诗境背后的敏感诗心,如此丰盛,如此静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