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合集下载

姜黄素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实验研究

姜黄素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实验研究

姜黄素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实验研究谭德安;府伟灵;周智广;黄干;张松;陈向大【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07(36)16【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42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4只)和NAFLD组(28只),以高脂饲料饲养建立NAFLD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NAFLD对照组和姜黄素治疗组,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脂、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肝脂质等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姜黄素治疗组与NAFLD模型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明显改善,谷草转氨酶AST(u/L) 146±27与254±81,谷丙转氨酶ALT(u/L) 48±24与106±41 (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HOMA-IR),分别为6.5±1.8与10.3±3.1 (P<0.05);TNF-α明显降低,分别是132.7±26.9 与316.2±36.1 (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分别是20.6±2.5与14.3±0.9 (P<0.05);肝TG、TC、LDL-C水平显著减低,分别是1.51±0.35 与2.17±0.63、0.655±0.68 与1.235±0.79、0.29±0.30与0.73±0.52 (P<0.05);肝脂肪变性明显好转.结论姜黄素可以用来治疗大鼠NAFLD,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NK酶的活性来起作用.【总页数】4页(P1626-1628,封2)【作者】谭德安;府伟灵;周智广;黄干;张松;陈向大【作者单位】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410002;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38;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长沙,41000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长沙,41000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长沙,410002;国防科技大学医院,长沙,41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5.575;R285.5【相关文献】1.姜黄素治疗大鼠脑出血后血清IL-6、IL-1β、TNF-α变化的实验研究 [J], 杨凡慧;曹龄之;黄晓红;张春银;杨朝鲜2.姜黄素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J], 李妍;秦莉;李晶明3.姜黄素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J], 谢荣俊;李峰;张树友4.姜黄素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J], 谢荣俊;李峰;张树友5.姜黄素激活自噬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J], 吴鹏波; 宋琪; 俞媛洁; 饶倩; 张国; 郭一天; 谭诗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HO~1表达的影响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HO~1表达的影响

De par t me n t
o f G s £ r 0 P P r 0 z 0 g , J i a x i n g 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Z h e j i a n g( 3 1 4 0 0 0 ) ,C h i n a ;WANG L o n g,C HE N We i — x i o n g,Z HU J i n — s h u i .D e p a r t m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 S i x t h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 t o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
李 兵兵 王 龙 陈 维雄 朱 金水
摘要: 目的 观 察姜 黄素 对 高脂饮 食 诱 导 的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性肝 病 ( NAF L D) 大鼠 肝 组 织血 红 蛋 白氧 合
酶一 1 ( HO一 1 ) 的影 响 。方法 S D 大鼠 3 6只随机 分 为正 常 组 、 模 型组 和 姜 黄素 组 ( 每组 1 2只) 。正 常组 全 程
a n d c u r c u mi n g r o u p wi t h t we l v e i n e a c h g r o u p .Th e r a t s i n t h e n o r ma l g r o u p we r e f e d wi t h a s t a n d a r d d i e t wh i l e t h o s e i n o t h e r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肝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肝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黄婷婷1ꎬ 赵丽娟2∗
(1������ 锦州医科大学 研究生院ꎬ 辽宁 锦州 121000ꎻ 2������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ꎬ 辽宁 锦州 121000)
中图分类号:R575������ 5 文献标志码:A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病 (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ꎬ NAFLD) 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ꎬ是以肝脏异常脂肪沉积 而引起肝脏一系列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ꎬ其病理变化包括: 单纯性脂肪 肝、 脂 肪 性 肝 炎、 肝 纤 维 化 和 肝 硬 化ꎬ 甚 至 肝 癌 等[1] ꎮ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ꎬNAFLD 的发病率呈现逐 年上升的趋势ꎬ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ꎬ NAFLD 的患病率在成 人和儿童中不断的增加ꎬ约为 3% ~ 10%ꎬ尤其是在肥胖儿童 中ꎬ患病率已经上升到 40% ~ 70%[2] ꎮ 目前关于 NAFLD 的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ꎬ现国内外研究较热的是抗氧化应激机 制ꎮ 面对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及疾病危险性的逐渐加重ꎬ目 前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ꎬ本实验在前人实验的基础 上ꎬ深入探究姜黄素对脂肪肝治疗作用的机制ꎬ为未来临床 用药提供理论依据ꎮ
2 结果
2������ 1 血清 生 化 学 分 析: 与 正 常 组 相 比ꎬ 模 型 组 ALT、 AST、 TG、TC、LDL 明显增高( P<0������ 05) ꎬHDL 明显降低( P< 0������ 05) ꎻ 与模型组相比ꎬ 姜黄素治疗组 ALT、 AST、 TG、 TC 明显 降 低 ( P<0������ 05) ꎬHDL 明显升高( P<0������ 05) ( 表 1) ꎮ 2������ 2 HE 染色结果:模型组大鼠肝小叶边界模糊ꎬ肝索结构 紊乱ꎬ肝细胞脂肪变性ꎬ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变性ꎬ炎性坏死 明显ꎻ与模型组相比ꎬ治疗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变清晰ꎬ肝细胞 排列呈条索状ꎬ脂肪变性明显减轻(图 1)ꎮ 2������ 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Bcl ̄ 2 和 Bax 都定位于细胞质内ꎬ 为棕黄色的颗粒样物质ꎮ 模型组 Bcl ̄ 2 表达水平较正常组降 低ꎬBax 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ꎬ姜黄素治疗后ꎬ Bcl ̄ 2 表达 较模型组增加ꎬBax 表达降低( 图 2) 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完整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I 陆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 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NAFLD 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仁,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 个级别5 个等次,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参见《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LD 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 诊疗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休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NAFLD 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临床诊断标准[2,3]凡具备下列第1 一5 项和第6 或第7 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1. 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 g,女性每周<70 g。

2.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 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月干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4. 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5. 血清转氨酶和Y 一谷氨酞转肤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 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

215501268_姜黄素对慢性酒精成瘾致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215501268_姜黄素对慢性酒精成瘾致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姜黄素对慢性酒精成瘾致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吴一鸣1,4,林 雪2,3,苏雅静2,3,薛 2,3△,张 晨1△(1.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银川750021;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研究院,银川750004;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病原微生物学宁夏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04;4.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银川750021)【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对慢性酒精成瘾性引起的小鼠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低剂量Curc组(5mg/kg,Curc L)、中剂量Curc组(10mg/kg,Curc M)和高剂量Curc组(15mg/kg,Curc H),每组6只。

采用20%的白酒制备慢性酒精成瘾性肝损伤模型,Con组每天灌胃2ml生理盐水;Mod组每天灌胃20%白酒5ml/kg,Curc治疗组每天用对应浓度的Curc灌胃,每次2ml,连续35d。

测量小鼠肝脏重量,观察小鼠健康状况。

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一氧化氮(NO)浓度。

观察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质量及血清中ALT、AST、ALP、MDA、NO、TC、TG、HDL C、LDL 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SOD和GSH Px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肝细胞有空泡和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NF κB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

与模型组相比,Curc组的ALT、AST、ALP、MDA、NO、TC、TG、HDL C、LDL C的水平显著降低并SOD和GSH Px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保健和美容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姜黄素已经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其功效和作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并列出了一些使用姜黄素时的禁忌。

一、姜黄素的功效与作用1. 抗氧化作用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氧化损伤,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

2. 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肿胀和红肿等炎症症状。

姜黄素可用于治疗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炎症性疾病。

3. 免疫调节作用姜黄素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感染能力。

姜黄素还可以抑制免疫过度活化,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4. 抗肿瘤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减少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提高放化疗的疗效。

5. 促进消化作用姜黄素可以增加胃酸和胆汁分泌,促进消化液的生成和排泄,有助于消化食物,减少胃肠道问题的发生,如胃肠胀气、胃灼热、胃溃疡等。

6. 降脂作用姜黄素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7. 保护肝脏作用姜黄素可以抑制肝细胞的氧化损伤,减少肝脏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预防和改善脂肪肝、肝炎等肝脏疾病。

8. 抗菌作用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9. 抗衰老作用姜黄素可以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的DNA和蛋白质,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修复能力,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10. 抗癌作用姜黄素可以干扰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和基因的表达,减少肿瘤的恶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第35卷第3期长治医学院学报2021年6月JOURNAL OF CHANGZHI MEDICAI COLLEGE Vol.35No.3 Jun.2021230•综述.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李立凤I梁汝圣八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1)03-230-0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⑴。

NAFLD不仅可以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⑷。

NAFLD 的病因较多,高能量饮食、含糖饮料、久坐少动等生活方式、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单独或共同成为NAFLD的易感因素⑶。

近年来,NAFLD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勺。

目前,西医尚无治疗NAFLD疗效确切的药物,中医药治疗NAFLD显示一定的临床疗效,可能成为今后治疗NAFLD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中医对NAFLD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医治疗进行如下综述。

1中医病名NAFLD在中医学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积聚”“痰浊”“痞满”“肥气”“胁痛”等疾病的范畴⑷。

《难经•五十六难》在提到“五脏之积”时曰:“肝脏之积,名曰肥气”,这是最早记载与NAFLD相关的论述。

2病因病机NAFLD的发生多与酒食不节、情志抑郁、寒气侵袭、年老久病等因素相关,其病位在肝,但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与痰、浊、瘀、湿等病理产物作者单位1天津市公安医院(300000)2天津市第一医院*通信作者(E-mail:liangrusheng@)相关。

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

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

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1. 引言1.1 引言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导致。

吴明志是一位在中医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他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其中,他尤其擅长运用柴胡郁金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柴胡郁金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经典方剂,对于调理肝气郁结、肝火上升、脾胃失调引起的脂肪肝有一定的疗效。

吴明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辨证施治,结合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脂肪肝的症状,改善肝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吴明志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的临床经验,对柴胡郁金汤的具体运用进行介绍,总结其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副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并为更多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带来希望和帮助。

2. 正文2.1 临床经验总结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 患者选择:经过严格筛选,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进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或治疗失败。

2. 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配方、剂量和治疗周期等。

3. 严密观察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征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

4. 综合治疗手段:除了药物治疗外,结合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5. 密切随访管理:在治疗结束后,通过定期随访和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风险,确保患者的健康。

吴明志医生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实践中,注重个性化治疗、综合治疗、严密观察和随访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2.2 治疗方法吴明志运用柴胡郁金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经验表明,该方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

一般来说,柴胡郁金汤的剂量为每天3次,每次服用150ml左右,疗程为1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9, 8(1), 61-67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9 in Hans. /journal/tcmhttps:///10.12677/tcm.2019.81013Curcumin and 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iseaseMengjun Liao1, Cuiyun Yu2*, Xuefeng Yang1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Nanhua Affiliated Hospit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2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Pharmacology, College of Pharmacy,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Received: Jan. 5th, 2019; accepted: Jan. 21st, 2019; published: Jan. 28th, 2019Abstract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the world;the prevalence of NAFLD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is 25% - 45%; due to the global increase in obes-ity and diabetes prevalence, NAFLD is on the rise. NAFLD ranges from clinically benign hepatic steatosis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SH), an intermediate disease, to cirrhosis and even liver failure and death. Considering the high prevalence of NAFLD and its adverse impact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curcumin is Curcuma longa L., a bioactive polyphenol pigment in turmeric.In recent decades,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urcum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and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nteresting research object. It has significant protec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 through a va-riety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This article mainly reviews curcumin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KeywordsCurcum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Lipid,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Apoptosis, Autophagy, Hepatic Stellate Cell姜黄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廖梦君1,喻翠云2*,阳学风11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麻醉科,湖南衡阳2南华大学药学院药物药理研究所,湖南衡阳收稿日期:2019年1月5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21日;发布日期:2019年1月28日*通讯作者。

廖梦君 等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AFLD 在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在25%~45%之间,由于全球肥胖症和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NAFLD 呈上升趋势。

NAFLD 的范围从临床上最良性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 (一种中间病变),再到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和死亡。

姜黄素(curcumin)是姜黄(Curcuma longa L.)是姜黄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多酚类色素。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在肝脏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人们越来越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它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具有显著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姜黄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综述。

关键词姜黄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氧化应激,炎症,凋亡,自噬,肝星状细胞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姜黄素[1,7-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是从姜黄根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黄色多酚。

姜黄根是一种生长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在许多亚洲国家广泛用于食品制备。

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脂、保护肾脏、预防癌症和抗癌等作用[1] [2] [3] [4]。

姜黄素的使用在许多国家的传统医学中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近年来发现,姜黄素在治疗肝脏疾病方面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前景[5]。

考虑到NAFLD 的高患病率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目的是总结姜黄素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并着重针对姜黄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2.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标志是由于酒精滥用以外的其他因素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

胰岛素抵抗已被认为是NAFLD [6]及其相关共病(包括中央型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关键触发因素。

NAFLD 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其严重程度,无论是否治疗,NAFLD 在特定人群中都可能发展为纤维化和肝硬化,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增加,其风险也会增加[7] [8] [9]。

因此,寻找有效、安全控制NAFLD/NASH 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通过临床研究及特殊动物模型研究,对NAFLD 发病机制的认识取得一定的进展[10]。

最被接受的理论是Day 和James [5]提出的“双击假说”。

“第一个打击”是脂肪变性的发展,长期营养过剩导致脂质代谢失调,并在肝脏中引发游离脂肪酸(FFAs)和甘油三酯的积累。

在“第二次打击”中,脂肪变性由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细胞因子而发展为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肝细胞炎症和坏死,激活肝细胞纤维化。

姜黄素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姜黄素还可以通过对抗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降低肝细胞凋亡水平,诱导变性肝细胞自噬,阻止HSC 活化和促进HSC 调亡,影响ECM 的合成和代谢起到治疗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作用[11]。

廖梦君等2.1. 抗脂质肝细胞中脂质的异常积累(5%或更高)通常被称为脂肪变性。

大泡脂肪变性形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病灶发展的有利环境。

姜黄素已被证明可以减少高脂饮食啮齿类动物肝细胞内的脂质储存,有助于减少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引起的肝脏损伤。

Rao等[12]报道了姜黄素的降血脂活性的初步数据,结果显示,与只喂食胆固醇的大鼠相比,同时喂食胆固醇和姜黄素的大鼠肝脏胆固醇含量较低。

随后,Asai和Miyazawa [13]研究表明,补充1.0 g姜黄素/100 g饲料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与未补充姜黄素的对照组大鼠相比,其肝脏三酰基甘油和胆固醇浓度显著降低。

这可以解释姜黄素在体内具有降血脂作用。

Rukkumani等[14] [15]评估了姜黄素及其合成类似物在酒精诱导和高脂肪饮食肝损伤雄性大鼠模型中的肝保护和降血脂的作用。

在这两个实验中,姜黄素被证明可以减轻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降低肝脏组织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

最近,Jang等人[16]研究表明,在仓鼠高脂饮食中补充姜黄素可以降低循环脂质的水平和肝脏脂质的水平。

姜黄素也已被证明能够显著抑制关键蛋白质的表达和活动参与新陈代谢,如肝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 B (PTP1B),姜黄素还能够降低LOX-1的表达,阻断细胞外OX-LDL 进入造血干细胞,从而阻止其活化[17]。

很明显,姜黄素具有降血脂作用,可阻止脂肪酸在肝细胞中积累,这是各种代谢失衡导致最终导致NASH的结果。

尽管姜黄素在动物模型中的抗脂质作用有积极的研究结果,但在临床实践中探讨姜黄素抗脂质作用的研究较少[18] [19] [20]。

2.2. 降低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脂肪肝第二次打击的重要原因,它在脂肪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非酒精性肝硬化往往伴随着氧化应激的增加。

活性氧(ros)对组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是由分子氧在氧化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并且Ros可以通过氧化大分子引起损伤[21]。

活性氧(ROS)水平过高,活性氧的产生和降解不平衡可导致蛋白质、脂质降解。

活性氧(ROS)还参与肝纤维化发生,并参与缺血、再生、坏死和凋亡的过程。

氧化应激还可加重胰岛素抵抗,激活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损伤细胞核DNA并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被认为是NAFLD由单纯脂肪变性向NASH发展的最关键环节[22]。

SOD是重要抗氧化酶,它可以清除机体自由基;T-AOC可代表生物体内抗氧化剂的总体水平;GSH-Px能催化过氧化物还原生成无毒羟基化合物,保护细胞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22];MAD是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最终产物。

它们都是衡量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重要指标[23]。

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活性,通过影响氧化应激的多个过程和信号传导通路有效清除肝细胞内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调节体内氧化应激酶的活性。

有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大鼠通过姜黄素干预后,血清中SOD、T-AOC、GSH-Px均有明显的升高,MAD降低,表明姜黄素能增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抗氧化活性,抑制自由基生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