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

合集下载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9篇)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9篇)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归纳(9篇)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求最值篇一如果能把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含有一个未知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解得要求未知量的范围,然后确定其最值。

例3:直线,椭圆C:。

求以椭圆C的焦点F1、F2为焦点,且与直线l有公共点M的椭圆中长轴最短的。

分析:因为直线l与所求椭圆有公共点,可以由方程组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判别式确定所求椭圆长轴的`最小值。

解:椭圆C的焦点。

说明:直线l与椭圆有公共点,可得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由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的条件得,构造参变量的不等式,确定的最小值,这种解法思路清晰、自然。

圆锥曲线的八大解题方法:篇二1、定义法2、韦达定理法3、设而不求点差法4、弦长公式法5、数形结合法6、参数法(点参数、K参数、角参数)7、代入法中的顺序8、充分利用曲线系方程法圆锥曲线的解题方法:篇三一、求圆锥曲线方程(1)轨迹法:设点建立方程,化简证明求得。

例题:动点P(x,y)到定点A(3,0)的距离比它到定直线x=—5的距离少2。

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解析:依题意可知,{C},由题设知{C},{C}{C}。

(2)定义法: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确定曲线的形状。

上述例题同样可以由定义法求出曲线方程:作直线x=—3,则点P到定点A与到定直线x=—3的距离相等,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A为焦点,以x=—3为准线的抛物线。

(3)待定系数法:通过题设条件构造关系式,待定参数即可。

例1:已知点(—2,3)与抛物线{C}的焦点的距离是5,则P=_____。

解析:抛物线{C}的焦点为{C},由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得P=4。

例2:设椭圆{C}的右焦点与抛物线{C}的焦点相同,离心率为{C},则椭圆的方程为_____。

解析: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为(2,0),所以椭圆焦半径为2,故离心率{C}得m=4,而{C},所以椭圆方程为{C}。

一、化为二次函数,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依据条件求出用一个参数表示的二次函数解析式,而自变量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然后用配方法求出限制条件下函数的最值,就可得到问题的解。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十招全归纳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十招全归纳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十招全归纳
1.熟悉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如焦点、准线、离心率等。

2. 对于椭圆和双曲线,要注意判断其是横向还是纵向,并掌握
其标准方程。

3. 解题时要注意转化,如通过平移、旋转等方式将方程转化为
标准方程。

4. 对于椭圆和双曲线的焦点、准线、离心率等参数要有清晰的
认识,能正确描绘出图形。

5. 注意判断椭圆和双曲线的类型,如是否为实心或空心图形等。

6. 对于椭圆和双曲线的对称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7.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运用对称性和几何意义,如面积公式、
周长公式等。

8. 对于椭圆和双曲线的渐近线,要了解其定义和性质,并掌握
其方程。

9.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运用渐近线的性质,如过定点、过中心、垂直等。

10. 解题时要注意画出图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题目和解题思路。

- 1 -。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高考数学两类压轴大题是导数和圆锥曲线,难度大、综合性强,取得满分不容易,但要得到尽可能多的分数还是有方法可行的。

下面店铺为高考考生整理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1.解决圆锥曲线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常见的解法有两种:几何法和代数法.(1)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和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来解决,这就是几何法;(2)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首先建立起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这就是代数法.2.在利用代数法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时常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利用判别式来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在两个参数之间建立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或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4)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5)利用函数的值域的求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基础知识点圆锥曲线定义圆锥曲线包括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其统一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e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

当e>1时为双曲线,当e=1时为抛物线,当e<1时为椭圆。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这些圆锥曲线有统一的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e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

且当0<e<1时为椭圆:当e=1时为抛物线;当e>1时为双曲线。

离心率这里的参数e就是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它不仅可以描述圆锥曲线的类型,也可以描述圆锥曲线的具体形状,简言之,离心率相同的圆锥曲线都是相似图形。

一个圆锥曲线,只要确定了离心率,形状就确定了。

特别的,因为抛物线的离心率都等于1,所以所有的抛物线都是相似图形。

准线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中: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e(e>0)的点的轨迹,叫圆锥曲线。

而这条定直线就叫做准线。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

(本文有两套教案,第一套比较笼统,第二套比较好)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一、常规七大题型: (1) 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1, y 1),(x 2,y 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当然在这里也要注意 斜率不存在的请款讨论),消去四个参数。

2 2如:(1)笃•笃=1(a b 0)与直线相交于 A 、B ,设弦 AB 中点为 M(X o ,y o ),则有a b卑卑k=0。

a b2 2(2) 笃-每=1(a0,b 0)与直线I 相交于 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o ,y o )则有a bI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k=2p,即y o k=p.2典型例题给定双曲线X 21。

过A(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 R 及P 2,2求线段P 1 P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2) 焦点三角形问题椭圆或双曲线上一点 P ,与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搭桥。

2 2典型例题x , y 设P(x,y)为椭圆22=1上任一点,F 1(-c,0) , F 2(C ,0)为焦点,PF 1F 2 二■-•, PF 2 R =:。

X o ay o=02(3)y =2 px ( p>0)与直线33(2)求 |PF i| - PF 2| 的最值。

(3)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是解方程组,进而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利用判 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根公式等来处理,应特别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形的直观性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如果直线过椭圆的焦点,结合三大曲线的定义去解。

典型例题抛物线方程y 2 =p(x 1) (p 0),直线x ・y =:t 与x 轴的交点在抛物线准线的右边。

(1) 求证:直线与抛物线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2) 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 A 、B ,且0A 丄0B,求p 关于t 的函数f(t)的表达式。

高考数学压轴题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压轴题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压轴题圆锥曲线解题技巧一、常规七大题型: (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当然在这里也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请款讨论),消去四个参数。

如:(1))0(12222>>=+b a b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20=+k b y a x 。

(2))0,0(12222>>=-b a b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中点为M(x 0,y 0)则有0220=-k b y a x (3)y 2=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0k=2p,即y 0k=p.典型例题 给定双曲线x y 2221-=。

过A (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 1 及P 2,求线段P 1P 2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2)焦点三角形问题椭圆或双曲线上一点P ,与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搭桥。

典型例题 设P(x,y)为椭圆x a y b22221+=上任一点,F c 10(,)-,F c 20(,)为焦点,∠=PF F 12α,∠=PF F 21β。

(1)求证离心率βαβαsin sin )sin(++=e ;(2)求|||PF PF 1323+的最值。

(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是解方程组,进而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利用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根公式等来处理,应特别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形的直观性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如果直线过椭圆的焦点,结合三大曲线的定义去解。

典型例题抛物线方程,直线与轴的交点在抛物线准线的右边。

y p x p x y t x 210=+>+=()()(1)求证:直线与抛物线总有两个不同交点(2)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 、B ,且OA ⊥OB ,求p 关于t 的函数f(t)的表达式。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及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及解题技巧

第 1 页 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 椭 圆 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 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 若000(,)Pxy在椭圆22221xyab上,则过0P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xyyab.

6. 若000(,)Pxy在椭圆22221xyab外 ,则过Po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xyyab. 7. 椭圆22221xyab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12FPF,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2FPFSb. 8. 椭圆22221xyab(a>b>0)的焦半径公式: 10||MFaex,20||MFaex(1(,0)Fc , 2(,0)Fc00(,)Mxy).

9. 设过椭圆焦点F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Q两点,A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椭圆准线于M、N两点,则MF⊥NF. 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Q, A1、A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

11. AB是椭圆22221xyab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00yx为AB的中点,则22OMABbkka, 第 2 页

即0202yaxbKAB。 12. 若000(,)Pxy在椭圆22221xyab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2200002222xxyyxyabab. 13. 若000(,)Pxy在椭圆22221xyab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22002222xxyyxyabab. 双曲线 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 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交. 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内切:P在右支;外切:P在左支)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7大题型汇总+常用公式推论!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7大题型汇总+常用公式推论!

都说数学中的圆锥曲线高考难题排名第二名,大部分同学抱怨无从下手,计算能力跟不上,算错一次没有勇气从头再来,今天教大家如何学好!
学好圆锥曲线的几个关键点
1、牢记核心知识点
核心的知识点是基础,好多同学在做圆锥曲线题时,特别是小题,比如椭圆,双曲线离心率公式和范围记不清,焦点分别在x轴,y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也傻傻分不清,在做题时自然做不对。

2、计算能力与速度
计算能力强的同学学圆锥曲线相对轻松一些,计算能力是可以通过多做题来提升的。

后期可以尝试训练自己口算得到联立后的二次方程,然后得到判别式,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的整式。

当然也要掌握一些解题的小技巧,加快运算速度。

3、思维套路
拿到圆锥曲线的题,很多同学说无从下手,从表面感觉很难。

老师建议:山重水复疑无路,没事你就算两步。

大部分的圆锥曲线大题,都有共同的三部曲:一设二联立三韦达定理。

一设:设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直线方程为y=kx+b。

二联立:通过快速计算或者口算得到联立的二次方程。

三韦达定理:得到二次方程后立马得出判别式,两根之和,两根之积。

走完三部曲之后,在看题目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例如涉及弦长问题,常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设而不求计算弦长(即应用弦长公式);涉及弦的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设而不求,将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弦的中点坐标联系起来,相互转化.总结起来:找值列等量关系,找范围列不等关系,通常结合判别式,基本不等式求解。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例谈圆锥曲线压轴题破解之策与算法优化【方法策略简述】一、解析几何大题多以圆锥曲线与直线综合应用的形式呈现,考察动态情形下的范围、最值、定点、定值等问题及存在探索性问题. 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策略主要有三种: 1、根与系数的关系法(主流方法).设出动直线的方程({00cos 00sin ,()x x t y y t y kx m x my n y y k x x αα=+=+=+=+-=-,,),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元得到关于()x y 的一元二次方程,得两根之和两根之积,同时兼顾0,0∆>∆=或的要求,利用两根之和两根之积进行整体代换整体变形而求解. 2、多变量多参数联动变换法.此种方法有别于方法1,不联立方程消元求解,而是直接将所设出点的坐标代入曲线(直线)方程和题设中,得到若干个关于点的坐标与参数间的关系式,对这些关系式进行整体变形整体代换而求解.如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处理.此种方法对多变量多参数的代数式的驾驭能力及变换技巧是一种考验. 3、设点求点法.方法1、2均采用了设而不求的策略.当问题中直线与曲线的交点易求时,可考虑直接求出点的坐标进行求解,即设点求点法.如:动直线过曲线上一已知点时,则另一交点坐标可直接求出;再如动直线y kx =与椭圆22221x y a b +=的交点易求出.【双曲线综合题一例】 如图,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22,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12,F F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21).一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且它的实轴长等于虚轴长,设P 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直线1PF 和2PF 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 B 和,C D ,其中,A C 在x 轴的同一侧.(1)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是否存在题设中的点P ,使得3||||4AB CD AB CD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184x y +=, 22144x y -= (2)见解析 【解析】(1)对于椭圆由题意可知222()4(21)c a a c ⎧=⎪⎨⎪+=⎩ ,解得2,2a c ==,从而2224b a c =-= 于是椭圆方程为22184x y +=,双曲线方程为22144x y -=. (2)【方法一】斜率单参+韦达法+巧用直线方向向量 对于双曲线易证得12221PF PF b k k a ⋅==,故设121,PF PF k k k k== 设11223344(,),(,),(,),(,)A x y Bx y C x y D x y由22(2)184y k x x y =+⎧⎪⎨+=⎪⎩得2222(21)8880k x k x k +++-=,则22121222888,2121k k x x x x k k -+=-=++ 222221(8)4(21)(88)32(1)0k k k k ∆=-+-=+>2222222121222288842(1)||1()41()4212121k k k AB kx x x x kk k k -+=++-=+-⋅=+++ 由221(2)184y x k x y ⎧=-⎪⎪⎨⎪+=⎪⎩得222(2)8880k x x k +-+-=,则2343422888,22k x x x x k k -+==++ 22242284(2)(88)32()0k k k k ∆=-+-=+>22222234342221188842(1)||1()()4()4||222k k k CD x x x x k k k k k +-+=++-=-⋅=+++ 直线1PF 的方向向量为(1,)k ,故222421()||)(1,)211k AB AB k k k k+=±=±++ 直线2PF 的方向向量为1(1,)k,故221421||1()||)(1,)11()k k CD CD k kk+=±=+ 由于,A C 在x 轴的同一侧,故22222421421||164(1)||(1,)(1,)2(21)(2)k k k k k AB CD k k k k +++⋅=⋅=++ 若3||||4AB CD AB CD +=⋅ 2222242(1)42(1)364(1)||4(21)(2)k k k k k k +++=⨯++ 整理得222|10k k -+=,即2(||2)1k = 故||21k =,21)k =±当21k =时,直线1PF 方程为21)(2)y x =+,与双曲线方程22144x y -=联立得 221)4(32)16820x x ++++=则14(322)2222(21)P F x x ++==-+,故22P x =-1PF 方程得2P y =-,故点(22,2)P --, 由对称性知,满足题意的点P 的坐标为(2,2)P ±±. 【方法二】韦达法+多参联动+巧用数量积的定义及坐标运算 设00(,)P x y ,则120000,22PF PF y y k k x x ==+-, 因为点P 在双曲线22144x y -=上,所以12202012PF PF y k k x ⋅==-,设121,PF PF k k k k==设11223344(,),(,),(,),(,)A x y B x y C x y D x y由22(2)184y k x x y =+⎧⎪⎨+=⎪⎩得2222(21)8880k x k x k +++-=,则22121222888,2121k k x x x x k k -+=-=++ 222221(8)4(21)(88)32(1)0k k k k ∆=-+-=+>222222212122288842(1)||1()41()42121k k k AB kx x x x kk k -+=++-=+-⋅=++ 由221(2)184y x k x y ⎧=-⎪⎪⎨⎪+=⎪⎩得222(2)8880k x x k +-+-=,则2343422888,22k x x x x k k -+==++ 22242284(2)(88)32()0k k k k ∆=-+-=+>22222234342221188842(1)||1()()4()4||222k k k CD x x x x k k k k k +-+=++-=-⋅=+++ 由题意知:33||||||||cos 44AB CD AB CD AB CD θ+=⋅=⋅ 可得2241142cos ()332||||2(1)AB CD k θ=+=⨯=+ 12F PF θ=∠,1212||||cos PF PF PF PF θ⋅=⋅所以222200000000(2)(2)()()(2)(2)x x y y x y x y θ---+--=++-+ 又22004x y -= 所以2222200000220000220022(4)(2)4(2)422242422(4)x x x x x x x x x x x -=++--+-=+-=-⋅所以22008,4x y ==,即存在点(22,2)P ±±.【点评】1.韦达法是解决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有力工具和主流方法.2.方法一巧用2||(1,)1AB AB k k =±+,将3||||4AB CD AB CD +=⋅转化为斜率k 的方程,属通性通法;方法二结合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由3||||4AB CD AB CD +=⋅得2cos ,2AB CD 〈〉=,即122cos ,2PF PF 〈〉=,而12,AB CD F PF 〈〉=∠,再分别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坐标运算对12PF PF ⋅进行运算,即可求得点P 的坐标.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一、常规七大题型:(1)中点弦问题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当然在这里也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请款讨论),消去四个参数。

如:(1))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020=+k b y a x 。

(2))0,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02020=-k b y a x(3)y 2=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 0,y 0),则有2y 0k=2p,即y 0k=p. 典型例题 给定双曲线。

过A (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及,求线段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2 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搭桥。

,为焦点,,。

(1 (2)求的最值。

(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是解方程组,进而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利用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根公式等来处理,应特别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形的直观性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如果直线过椭圆的焦点,结合三大曲线的定义去解。

典型例题(1)求证:直线与抛物线总有两个不同交点(2)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 、B ,且OA ⊥OB ,求p 关于t 的函数f(t)的表达式。

(4)圆锥曲线的相关最值(范围)问题圆锥曲线中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常用代数法和几何法解决。

<1>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一般可用图形性质来解决。

<2>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体现明确的函数关系式,则可建立目标函数(通常利用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1),可以设法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出a的范围,即:“求范围,找不等式”。

或者将a表示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利用求函数的值域求出a的范围;对于(2)首先要把△NAB的面积表示为一个变量的函数,然后再求它的最大值,即:“最值问题,函数思想”。

最值问题的处理思路:1、建立目标函数。

用坐标表示距离,用方程消参转化为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关键是由方程求x、y的范围;2、数形结合,用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3、利用判别式,对于二次函数求最值,往往由条件建立二次方程,用判别式求最值;4、借助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典型例题已知抛物线y2=2px(p>0),过M(a,0)且斜率为1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A、B,|AB|≤2p(1)求a的取值范围;(2)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N,求△NAB面积的最大值。

(5)求曲线的方程问题1.曲线的形状已知--------这类问题一般可用待定系数法解决。

典型例题已知直线L过原点,抛物线C 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

若点A(-1,0)和点B(0,8)关于L的对称点都在C上,求直线L和抛物线C的方程。

2.曲线的形状未知-----求轨迹方程典型例题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2,0)和圆C:x2+y2=1, 动点M到圆C的切线长与(6)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在曲线上两点关于某直线对称问题,可以按如下方式分三步解决:求两点所在的直线,求这两直线的交点,使这交点在圆锥曲线形内。

(当然也可以利用韦达定理并结合判别式来解决)典型例题已知椭圆C的方程,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椭圆C上有不同两点关于直线对称(7)两线段垂直问题圆锥曲线两焦半径互相垂直问题,常用来处理或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来处理。

典型例题已知直线的斜率为,且过点,抛物线,直线与抛物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如图)。

(1)求的取值范围;(2)直线的倾斜角为何值时,A、B与抛物线C的焦点连线互相垂直。

四、解题的技巧方面:在教学中,学生普遍觉得解析几何问题的计算量较大。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几何图形、韦达定理、曲线系方程,以及运用“设而不求”的策略,往往能够减少计算量。

下面举例说明:(1)充分利用几何图形解析几何的研究对象就是几何图形及其性质,所以在处理解析几何问题时,除了运用代数方程外,充分挖掘几何条件,并结合平面几何知识,这往往能减少计算量。

典型例题设直线与圆相交于P、Q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求的值。

(2)充分利用韦达定理及“设而不求”的策略我们经常设出弦的端点坐标而不求它,而是结合韦达定理求解,这种方法在有关斜率、中点等问题中常常用到。

典型例题已知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轴上的椭圆与直线相交于P、Q两点,且,,求此椭圆方程。

(3)充分利用曲线系方程利用曲线系方程可以避免求曲线的交点,因此也可以减少计算。

典型例题 求经过两已知圆和0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方程。

(4)充分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椭圆的参数方程涉及到正、余弦,利用正、余弦的有界性,可以解决相关的求最值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三角代换法。

典型例题 P 为椭圆22221x y a b+=上一动点,A 为长轴的右端点,B 为短轴的上端点,求四边形OAPB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5)线段长的几种简便计算方法① 充分利用现成结果,减少运算过程一般地,求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AB 长的方法是:把直线方程的方程,方程的两根设为,,判别式为△,则||a △·,若直接用结论,能减少配方、开方等运算过程。

例 求直线被椭圆所截得的线段AB 的长。

② 结合图形的特殊位置关系,减少运算在求过圆锥曲线焦点的弦长时,由于圆锥曲线的定义都涉及焦点,结合图形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可回避复杂运算。

例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AB 是经过的弦,若,求值||||22B F A F +③ 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把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例 点A (3,2)为定点,点F 是抛物线的焦点,点P 在抛物线上移动,若取得最小值,求点P 的坐标。

圆锥曲线解题方法技巧归纳第一、知识储备: 1. 直线方程的形式(1)直线方程的形式有五件: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

(2)与直线相关的重要内容 ①倾斜角与斜率tan ,[0,)k ααπ=∈②点到直线的距离d = ③夹角公式:2121tan 1k k k k α-=+(3)弦长公式直线y kx b =+上两点1122(,),(,)A x y B x y 间的距离:12AB x =-= 或12AB y =-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1212l l k k ⊥⇔=-1 ② 212121//b b k k l l ≠=⇔且 2、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1)、椭圆的方程的形式有几种?(三种形式)2a = (2)、双曲线的方程的形式有两种标准方程:221(0)x y m n m n+=⋅<距离式方程:2a = (3)、三种圆锥曲线的通径你记得吗?22222b b p a a椭圆:;双曲线:;抛物线:(4)、圆锥曲线的定义你记清楚了吗?如:已知21F F 、是椭圆13422=+y x 的两个焦点,平面内一个动点M 满足221=-MF MF 则动点M 的轨迹是( )A 、双曲线;B 、双曲线的一支;C 、两条射线;D 、一条射线(5)、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122tan 2F PF P b θ∆=在椭圆上时,S122cot 2F PF P b θ∆=在双曲线上时,S(其中2221212121212||||4,cos ,||||cos ||||PF PF c F PF PF PF PF PF PF PF θθθ+-∠==•=⋅)(6)、记住焦半径公式:(1)00;x a ex a ey ±±椭圆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可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0||x e x a ±双曲线焦点在轴上时为(3)11||,||22pp x x y ++抛物线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 (6)、椭圆和双曲线的基本量三角形你清楚吗? 第二、方法储备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 中点则有2、联立消元法:你会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类的问题吗?经典套路是什么?如果有两个参数怎么办?设直线的方程,并且与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二次方程,使用判别式0∆≥,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代入弦长公式,设曲线上的两点1122(,),(,)A x y B x y ,将这两点代入曲线方程得到○1○2两个式子,然后○1-○2,整体消元······,若有两个字母未知数,则要找到它们的联系,消去一个,比如直线过焦点,则可以利用三点A 、B 、F 共线解决之。

若有向量的关系,则寻找坐标之间的关系,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消元处理。

一旦设直线为y kx b =+,就意味着k 存在。

例1、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椭圆805422=+y x 上,且点A 是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点A 在y 轴正半轴上).(1)若三角形ABC 的重心是椭圆的右焦点,试求直线BC 的方程; (2)若角A 为090,AD 垂直BC 于D ,试求点D 的轨迹方程.分析:第一问抓住“重心”,利用点差法及重心坐标公式可求出中点弦BC 的斜率,从而写出直线BC 的方程。

第二问抓住角A 为090可得出AB ⊥AC ,从而得016)(14212121=++-+y y y y x x ,然后利用联立消元法及交轨法求出点D 的轨迹方程;解:(1)设B (1x ,1y ),C(2x ,2y ),BC 中点为(00,y x ),F(2,0)则有11620,1162022222121=+=+y x y x两式作差有16))((20))((21212121=+-+-+y y y y x x x x 04500=+ky x (1) F(2,0)为三角形重心,所以由2321=+x x ,得30=x ,由03421=++y y 得20-=y ,代入(1)得56=k直线BC 的方程为02856=--y x2)由AB ⊥AC 得016)(14212121=++-+y y y y x x (2)设直线BC 方程为8054,22=++=y x b kx y 代入,得080510)54(222=-+++b bkx x k2215410k kbx x +-=+,222154805k b x x +-= 2222122154804,548kk b y y k k y y +-=+=+ 代入(2)式得 0541632922=+--k b b ,解得)(4舍=b 或94-=b 直线过定点(0,)94-,设D (x,y ),则1494-=-⨯+xy x y ,即016329922=--+y x y 所以所求点D 的轨迹方程是)4()920()916(222≠=-+y y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