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子生物学基础》考研大纲_哈工大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高级课程大纲

分子生物学高级课程大纲

分子生物学高级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高级课程1.2 课程学时:共计60学时1.3 开课对象:本科生及研究生1.4 先修要求: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二、课程目标2.1 理论掌握:深入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2.2 实践培养:熟悉并运用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3 学术拓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三、教学内容3.1 DNA与RNA结构与功能3.1.1 DNA的化学结构与双螺旋模型3.1.2 RNA的结构和功能3.1.3 DNA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3.1.4 转录和翻译机制3.2 基因调控与表达3.2.1 转录因子与转录调控3.2.2 染色质结构与基因沉默3.2.3 RNA介导的基因沉默3.3 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3.3.1 基因组结构与组装3.3.2 基因组变异与人类疾病3.3.3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技术3.4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3.4.1 蛋白质的合成与摺叠3.4.2 蛋白质与细胞信号传导3.4.3 蛋白质酶与生物反应催化3.5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3.5.1 基本实验技术的原理与应用3.5.2 分子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3.5.3 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四、教学方法4.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详细讲解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4.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4.3 论文讨论:引导学生阅读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进行讨论与分析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5.2 实验报告: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5.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进行考核六、教材与参考书目6.1 主教材:《分子生物学导论第5版》6.2 参考书目:-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导论》七、教学团队7.1 主讲教师:XXX7.2 助教:XXX八、备注8.1 本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课程整体框架,具体课程安排、实验内容和评分比重将由教师在每学期开始前进行说明。

分子生物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大纲

教学大纲●中文教学大纲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教学时数:45学时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七版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表1 各章学时分配表(总学时:40学时)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学习要求一、掌握核苷酸分子组成及结构,DNA、RNA组成的异同。

二、掌握核酸(DNA、RNA)的一级结构,连接键。

三、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DNA的超螺旋结构和功能。

四、掌握tRNA、mRNA、rRNA的组成、结构特点。

五、熟悉以下概念:融解温度、增色效应、DNA复性、核酸分子杂交。

第二章核苷酸代谢学习要求一.掌握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概念、原料、关键酶及过程。

熟悉核苷酸生物功能、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

了解核酸的消化。

二.掌握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成分。

了解三.掌握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终产物;熟悉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作用。

痛风症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四.掌握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概念、原料、关键酶及过程。

掌握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生成。

五.熟悉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作用。

六.熟悉核苷酸的转变关系。

核苷酸合成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三章DNA的生物合成 (复制)学习要求一.掌握中心法则、基因表达、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二.掌握参与DNA复制的主要物质及其作用机理。

掌握DNA聚合酶作用特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异同。

拓补异构酶、引物酶作用。

熟悉DNA复制的方向性、保真性。

熟悉连接酶作用机理。

三.掌握DNA复制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端粒和端粒酶概念及作用。

熟悉复制起始和冈崎片段、引发体、负超螺旋概念,形成。

了解滚环复制过程。

四.掌握突变概念,DNA损伤的类型,切除修复的基本原理;熟悉突变的意义、引发因素。

光修复、SOS修复及重组修复的概念。

五.掌握逆转录概念、作用过程。

逆转录酶作用特点。

生物学意义及应用。

第四章RNA的生物合成 (转录)学习要求一.掌握转录的概念,不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规律,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指导生物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性地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子生物学思维方式,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置1.第一章:绪论- 介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解释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术语和概念2.第二章:DNA结构和功能- 讲解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探讨DNA复制和修复的机制3.第三章:RNA结构和功能- 介绍RNA的类型和功能- 讨论转录和翻译的原理及过程4.第四章:基因调控- 解释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探讨基因调控与细胞分化的关系5.第五章: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介绍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 分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6.第六章:基因工程技术- 介绍基因克隆、DNA测序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 探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7.第七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介绍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训练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理解DNA、RNA、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3. 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操作方法4. 熟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5. 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分子生物学知识。

五、教学要求1. 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2. 学生需完成规定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3. 学生需按时参加考试,考核其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奠定坚实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愿学生在本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提升自己对于生物科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831分子生物学考研大纲

831分子生物学考研大纲

831分子生物学考研大纲831 分子生物学考研大纲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核酸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基因与基因组、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细胞信号传导与代谢调控以及分子生物学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部分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研究方法。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它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实验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

研究方法包括生物化学方法、分子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

其次,核酸结构与功能部分阐述了核酸的基本组成、DNA 与RNA 的结构特点以及核酸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 和RNA 分别承担着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功能。

接下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部分介绍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以及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蛋白质是生物体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在基因与基因组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基因的定义及作用、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基因是生物体的功能单位,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等过程。

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部分涵盖了分子遗传学基本概念、基因突变与遗传病以及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

分子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

基因工程则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来实现对生物体的改造和优化。

细胞信号传导与代谢调控部分关注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细胞代谢调控以及信号传导与代谢调控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重要机制,细胞代谢调控则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的基础。

最后,分子生物学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部分包括了基因克隆与表达、基因编辑与转基因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这些应用在生物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0163课程负责人:刘青珍课程中文名称: 分子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Molecular Biology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3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生科院国际班、弘毅班、生物学基地班、生物学技术基地班、化学生物学基地班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一、教学目的本课程在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生物大分子水平阐述基因组的保持、基因组的表达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基本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本课程授课内容是学生将来从事生物学研究所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

因此,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会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知识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一定基础。

本课程是英文或双语授课, 以提高学生在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方面的英语听力、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为学生适应研究生学习阶段阅读英文文献的要求和顺利进入日趋国际化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二、教学任务重点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保持和表达遗传信息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掌握: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

熟悉:在基因组保持、表达和基因调控中主要酶和蛋白质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鉴定、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相互认识及课程简介1.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 并据此初步确定授课语言比例及英语语速。

2.课程介绍:介绍教学目标和方法及教学内容和安排。

3.促使学生开始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4.完成学习小组分组。

第二章基因组保持1-核酸与染色体的结构(教材第6至第7章)第一节DNA的结构与拓扑异构酶重点:DNA的双螺旋结构与DNA的功能和复制之间的关系,以及DNA拓扑异构酶在解决细胞中DNA拓扑结构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RNA的结构与核酶重点:RNA可以折叠成高级结构的机制,不同核酶的结构与功能。

《分子生物学》考研大纲

《分子生物学》考研大纲

《分子生物学》考研大纲一、DNA的结构1. 遗传物质的本质;2. 核酸的化学组成、DNA的二级结构;3. DNA的变性和复性的概念、过程以及影响因素;4. 超螺旋和拓扑异构体(酶)的概念、超螺旋状态的描述和形成趋势、拓扑异构体(酶)的种类和作用方式。

二、有机体、染色体和基因1. 原核生物基因组及其特征;2. 真核生物染色体组装和压缩的过程;3. C值矛盾的概念、表现以及原因;4. 真核生物基因和基因组的特点。

三、DNA的复制1. DNA复制的一些基本概念;2. 参与DNA复制的酶与蛋白质(重点是原核生物);3. DNA复制的一般过程及其调控;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共性和特殊性。

四、DNA的损伤、修复和突变1. DNA损伤的概念、引起损伤的因素、分类;2. 错配修复、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SOS修复的过程;3. 原核生物的限制-修饰现象;4. 基因内和基因间回复突变(抑制突变)的分子机制;5. 突变类型、突变剂的种类和突变生成、突变热点的概念和例子。

五、转录1.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2. 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子(重点是RNA聚合酶);3.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的基本特征;4. mRNA、tRNA、rRNA的转录后加工过程;5. 不同前体RNA的加工机制。

六、蛋白质翻译1. 密码子的基本特征(重点是密码子的简并性和变偶性);2. mRNA、tRNA、rRNA在翻译中的作用;3.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4. 保证蛋白质准确合成的分子机制;5. 蛋白质前体的加工与转运机制。

七、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1. 乳糖操纵元的组成和调控机制(包括阻遏蛋白负调控、CAP正调控及协调调控);2. Trp操纵元及其弱化作用的机制;3.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4. 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其他转录调节机制;5. λ噬菌体溶原化循环和溶菌途径的建立。

八、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1.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2. 真核基因表达的不同层次及其调控;3. 真核基因表达的一般规律;4. 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5. 真核基因表达的转录水平调控。

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分子生物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物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知核酸(尤其是DNA)的基本生物化学特性,生物信息的储存、传递与表达过程,特别是基因的一般结构与生物功能,基因表达的调控原理。

掌握分子克隆与DNA重组的基本技术与原理,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基因治疗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探索的热情,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和工艺技术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产业领域的公司、工厂等企业单位从事生物工程及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开发研究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

本课程在内容上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简况。

第二章是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重点介绍了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重点介绍了核酸的结构、功能、变性、复性和杂交等基本概念,也介绍了病毒核酸的相关知识和反义技术特点。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组成和功能,基因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基因组的概念、结构特点及有关基因组研究中基本理论和内容。

DNA的复制、突变、损伤和修复,主要介绍了DNA复制的过程、基因突变损伤和修复功能转座子结构特征和转座机制、以及遗传重组的机制。

第三、四章主要从动态角度探讨了遗传物质的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是转录,重点介绍了转录的基本原理、转录过程及转录后加工过程和机制。

第四章是蛋白质的翻译,内容包括遗传密码、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运转及蛋白质合成后的折叠和修饰加工,最后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功能蛋白质研究的最新进展。

第五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目前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六、七章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分别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方面介绍了基因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的机制。

第八章主要介绍了一些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以及基因治疗的概念。

哈工大生物学专业课

哈工大生物学专业课

哈工大生物学专业课
该专业课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技术和实践操作的全面认识和掌握。

该课程由多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将学习到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

在细胞生物学模块中,学生将学习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细胞周期等基本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观察和分析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器的定位和功能等。

在遗传学模块中,学生将了解到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遗传变异和基因组学等内容。

通过实验实践,学生将学习到基因分离和连锁、遗传交叉和基因突变等相关技术。

在分子生物学模块中,学生将学习到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基本过程,了解到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机制。

通过实验实践,学生将学习到DNA提取、PCR扩增、基因克隆等实验技术。

在生物化学模块中,学生将学习到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酶学以及代谢途径等。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将了解到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酶动力学等内容。

课程中还有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学习该专业课,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还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

请注意:以上为虚构内容,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学专业课程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子生物学基础》考研大纲
一、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对生命过程中的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有较系统的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和解决实践中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内容
1)DNA、基因以及基因组的结构和特点
a.DNA的主要类型、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
b.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和特点
c.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转座和DNA损伤修复
2)DNA复制的机制和过程
a.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的特点
b.原核细胞中的DNA复制的过程
c.真核细胞中的DNA复制的过程
d.参与DNA复制过程的重要蛋白的结构功能特点
3)RNA的转录和转录后加工过程
a.原核细胞中的RNA的转录过程
b.真核细胞中的RNA的转录过程
c.真核细胞中的RNA转录后加工过程
4)基因转录产物的翻译、加工修饰、运输
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b.蛋白质的翻译后加工修饰及其运输
5)原核与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调控
a.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及特点
b.操纵子调控模型——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
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6)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与原理(RNAi、PCR、基因的敲除和敲入等)
三、试卷结构
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b)题型结构:
i.名词解释(45分)
ii.简答(65分)
iii.问答(40分)
四、参考书目
李钰编著,《分子生物学》(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生物类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