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类药物的分析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

含潜在芳伯氨基药品,先经水解得到芳伯氨基,再测定:
Ar-NHCOR + H2O
H+
Δ
Ar-NH2 + RCOOH
Ar-NO2 + Zn
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
H+
返回
Ar-NH2
第37页
第五章 胺类药品分析
第一节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品分析
五、含量测定
亚硝酸钠滴定法——反应条件 温度 室温(10℃~30℃)滴定
↓ 水 溶解 10%氢氧化钠溶液
加热 油状物
2ml
1ml
↑ ↓ 加热 加热
放冷 盐酸酸化
油状物消失
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
返回
第22页
第五章 胺类药品分析
第一节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品分析
三、判别
氯化物反应
方法 1:
供试品溶液 硝酸
↓ 硝酸银试液
沉淀加氨试液
可用非水碱量法滴定。
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
返回
第9页
第五章 胺类药品分析
第一节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品分析
二、性质
芳伯氨基特征 多含有芳伯氨基(丁卡因无), 能够发生重氮化-偶
合反应; 可与芳醛缩合反应, 生成schiff碱。 可用于定性判别, 含量测定。
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
使成酸性
↓ 硝酸
沉淀溶解
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
第23页
第五章 胺类药品分析
第一节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品分析
三、判别
氯化物反应

药物分析笔记:胺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笔记:胺类药物的分析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1、基本结构与化学性质: (⼀)盐酸普鲁卡因: 1、芳伯氨基特征:重氮化偶合反应 2、酯键易⽔解:光、热、碱, 3、产物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

4、游离碱难溶⽔且碱性弱:⾮⽔滴定法, 5、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

(⼆)对⼄酰氨基酚: 1、⽔解产物呈芳伯氨基特性:酸性中易⽔解 2、⽔解产物易酯化:⽔解后产⽣醋酸 3、与三氯化铁呈⾊:紫外、红外、均可 2、鉴别试验: 1、重氮化偶合反应:盐酸普鲁卡因、对⼄酰氨基酚(⽔解成对氨基酚) 2、三氯化铁反应:对⼄酰氨基酚⽔液加三氯化铁显蓝紫⾊。

3、⽔解产物的反应: 4、红外吸收光谱 3、对⼄酰氨基酚的杂质检查: 1、⼄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检查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有⾊氧化产物。

2、有关物质:药典⽤薄层⾊谱法检查对氯⼄酰苯胺。

3、对氨基酚:中间体或⽔解产物, 4、毒性⼤。

有芳胺反应,⽽ 5、对⼄酰氨基酚没有。

4、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药典规定检查⽔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于1.2%.5、含量测定: (⼀)亚硝酸钠滴定法:有芳伯氨基的药物(普)以及⽔解后有芳伯氨基的药物(对)均可测定。

测定条件: 1、加⼊溴化钾(2g):加速反应。

2、加⼊强酸加速反应:反应加快、重氮盐酸性中稳定、防偶氮氨基化合物⽣成。

3、室温10——30 c 温度太⾼,亚硝酸逸出 4、滴定管尖端插⼊液⾯下滴定:避免滴定过程中亚硝酸挥发和分解。

(⼆)紫外分分光度法:对⼄酰氨基酚 苯⼄胺类药物的分析 1、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肾上腺素 2、鉴别试验: 1、三氯化铁反应: 2、氧化反应: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偏酸性下与碘迅速氧化。

3、甲醛——硫酸反应: 4、紫外特征吸收与红外吸收谱: 3、酮体检查:四种都需检查酮体, 4、酮体在310nm处有吸收, 5、⼩于0.06% . 6、含量测定: (⼀)⾮⽔溶液滴定法:冰醋酸为溶剂,醋酸汞消除氢卤酸⼲扰,结晶紫指⽰终点。

药物分析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对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了解中药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和开发提供支 持。
中药质量控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建立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中药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控,保证中药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的药物分析
质量标准制定
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药物分析用 于制定和评估仿制药的质量标准,确 保仿制药的质量与原研药一致。
生物等效性研究
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对仿制药和原研 药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比较两者在 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证明仿制 药与原研药的等效性。
中药现代化中的药物分析
中药成分分析
药物作用机制
抗肿瘤药物
01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抗炎药
02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或酶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
心血管药物
03
通过作用于心肌、血管平滑肌等靶点,发挥抗心绞痛、抗高血
压等作用。
药物应用领域
肿瘤治疗
用于治疗各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如肺癌、 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结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检测复杂混合物中微量组分的 常用方法。
详细描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 系数差异进行分离,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后的组分。该方法 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和广泛应用的特点,适用于芳香 胺类药物的分离和测定。
气相色谱法
总结词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将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利用朗伯-比尔 定律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常 用于芳香胺类药物的定量分析。

《药物分析》第9章:胺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第9章:胺类药物的分析
0.1g),照永停滴定法(附录Ⅶ ),在15~20℃ 0.1g),照永停滴定法(附录Ⅶ A),在15~20℃,用亚 硝酸钠滴定液(0.0501mol/L) 滴定。每1ml 硝酸钠滴定液(0.0501mol/L) 滴定。每1ml 亚硝酸钠滴定液 (0.05mol/L) 相当于13.64mg 的C13H20N2O2·HCl。 相当于13.64mg C13H20N2O2·HCl。
19:46
三、杂质检查
(一)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
取本品,加盐酸溶液(9→2000) 制成每1ml 取本品,加盐酸溶液(9→2000) 制成每1ml 中含 2.0mg 的溶液,照紫外-可见 的溶液,照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
在31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5。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5。
(二)盐酸伪麻黄碱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19:46
四、含量测定
1.非水溶液滴定法 1.非水溶液滴定法
肾上腺素原料药 、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原 料及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2.高效液相色谱法 2.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3.紫外分光光度法 3.紫外分光光度法
盐酸麻黄碱滴鼻液
19:46
第4节 丙胺类药物的分析
二、鉴别试验
(一)重氮化-偶合反应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对乙酰氨基酚及其制剂均采用此 中国药典》 2005年版 ) 类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 取本品约0 鉴别方法: 取本品约0.1g,加稀盐酸5ml ,置水浴中加热40分 加稀盐酸5 置水浴中加热40分 钟,放 冷;取0.5ml ,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 滴,摇匀,用 冷;取0 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 摇匀,
19:46
(四)衍生物熔点测定

第七章_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七章_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
第七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四、特殊杂质检查
2. 有关物质检查:Ch.P是以对氯苯乙酰胺为对照品, 采用TLC 法 中的杂质对照品法。
3. 对氨基酚检查:利用对氨基酚在碱性条件下可与 亚硝基铁氰化钠生成蓝色配位化 合物,采用比色法。
药物分析
第七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四、特殊杂质检查
(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
为什么要检查?
杂质来源: 水解产生、脱羧、氧化
H2N
COOH -CO2 H2N
[O]
O=
=O
怎样检查? 采用TLC法中的杂质对照品法进行检查黄。色
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
L
供试品量
100%
30 10 3 10 100% 1.2% 2.5 10
药物分析
第七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一节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二)主要理化性质
1.芳伯氨基特性:重氮化-偶合反应;芳醛缩合成Schiff碱;易 氧化变色等。盐酸丁卡因无此特性。
2. 水解特性:分子结构中的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除盐酸 丁卡因外水产物为对丁基苯甲酸外,上述均 为对氨基苯甲酸。
3. 弱碱性:除苯佐卡因外,其余均含有叔胺氮的侧链,故具 有弱碱性。
药物分析
第七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二、酰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
3.酚羟基特性:对乙酰基酚有游离酚羟基;醋氨苯砜酸 水解有酚羟基,可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可相互区别。
4.弱碱性: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烃胺侧链有叔胺氮,显 碱性,可与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可 相互区别。
5.与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酰氨 基上氮可与Cu2+,Co2+生成 有色配位化合物沉淀。

第06章胺类药物的分析2009

第06章胺类药物的分析2009

二、鉴别试验
(一)重氮化—偶合反应
芳香第一胺类鉴别反应
Ar
NH2
HCl NaNO2
重氮盐
OH-
萘酚
橙黄~猩红色
直接: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
间接: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醋氨苯砜、
盐酸普鲁卡因 ChP(2000) [鉴别] (1)本品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1,必要时缓缓煮沸使溶解, 放冷,加0.1mo1/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 滴,视供试品不同,生成由橙黄到猩红色沉淀。
A. 自身指示终点法
B. 电位法指示终点
C. 永停滴定法
D. 氧化还原指示剂法
E. 酸碱指示剂法
例2. 盐酸普鲁卡因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时的反应条件是( )
A. 强酸 B. 加入适量溴化钾 C. 室温(10~30℃)下滴定
定管尖端深入液面
E. 永停法指示终点
D. 滴
第二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Benzene Ethylamines
数E11c%m为715 计算,即得。
原料药 吸收系数法
百分含量

A E11c%ml 100
n V
100 %
ms
USP(24) 对照法
(六)HPLC法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ChP(2000)
可同时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及其降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 离子抑制色谱法 内标法定量
97:137.采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 )
(四)溶解性 游离碱易溶于有机溶剂,其盐可溶于水。 (五)酚羟基特性 对乙酰氨基酚(FeCl3)。 (六)与重金属离子发生沉淀反应 盐酸利多卡因和盐 酸布比卡因酰氨基上的氮可在水溶液中与铜离子或钴离 子络合,生成有色的配位化合物沉淀。此沉淀可溶于氯 仿等有机溶剂后呈色。 (七) UV (八) IR

药物分析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第三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第三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五、含量测定
非水滴定法 硫酸沙丁胺醇
OH CH2OH OH CH2OH
·H2SO4
CHOHCH2NHC(CH3)3
+ HClO4
CHOHCH2NH2C(CH3)3 OH
·HSO4
2
CH2OH
+
· ClO4
CHOHCH2NH2C(CH3)3
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
第三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五、含量测定
非水滴定法 硫酸沙丁胺醇
三、鉴别
红外吸收光谱法 中国药典(2005 年版)收载盐酸多巴胺,盐酸克伦 特罗,硫酸沙丁胺醇及其片剂、胶囊均可采用红外吸收
光谱法鉴别,供试品的红外吸收谱图与对照谱图比较,
应一致。
返 回
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
第三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四、检查
酮体
有关物质


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
第三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硫酸在冰醋酸中呈一元酸,故高氯酸只能滴定药物分子中
的一个碱基。 放冷的条件下加醋酐,以防止氨基被乙酰化。乙酰化物碱 性很弱,不能被滴定第三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五、含量测定
溴量法 原理
方法
计算
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
第三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五、含量测定
溴量法-原理
第三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三、鉴别
硫酸铜配位反应
某些苯乙胺类药物,例如盐
酸去氧肾上腺素,具有氨基醇结 构,可将其水溶液在碱性条件下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 而不溶于乙醚的紫色配位化合物
OH
H C CH2 O NH CH3 Cu OH
H3C NH O H2C C H

药物分析习题解答-第六章小结

药物分析习题解答-第六章小结

第六章 胺类药物分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酰胺类药物,苯乙胺类药物的结构特征● 理解盐酸普鲁卡因、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素的构性关系与质量分析方法的联系● 掌握盐酸普鲁卡因、对乙酰氨基酚、肾上腺素的鉴别试验、杂质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能力目标:● 根据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能够选择相应的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 依据药典,能够正确分析胺类药物质量胺类药物涉及面广,国内外药典收载品种较多。

依据化学结构,胺类药物包括芳胺类、芳烃胺类、脂肪胺类、磺酰胺等。

本章重点讨论其中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酰胺类药物以及芳烃胺类药物中的苯乙胺类药物。

这三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均具有苯环和氨基,有些药物还含酚羟基、芳伯氨基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是选择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具有对氨基苯甲酸酯母核,基本结构如下C R 1HN OOR 2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结构与性质、分析方法的关系(重点,掌握)1. 弱碱性:多具有脂烃胺侧链且为叔胺氮原子,显弱碱性,能与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可用非水碱量法测定含量。

2. 芳伯氨基特性:多具有芳伯氨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可与芳醛缩合反应。

3. 水解特性:具有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影响药品质量。

4. 紫外吸收特性二、鉴别试验(重点)(一)重氮化-偶合反应/芳香第一胺反应(掌握)分子结构中具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可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试液作用,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此即为芳香第一胺反应,属于“一般鉴别试验”。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均可采用此法鉴别。

盐酸丁卡因不具有芳伯氨基,无重氮化-偶合反应,但其结构中的芳香仲胺在酸性溶液中也可与亚硝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乳白色的N-亚硝基化合物沉淀,可与含有芳伯氨基的同类药物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IR
红色
原料药:
特 殊
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HPLC
杂 来源:反应不完全;水解产生
质 检查原因:毒性;使颜色加深
的 检
对氯乙酰苯胺:HPLC
查 制剂:
对氨基酚:HPLC
原料药、片剂、咀嚼片、栓
含 剂、胶囊、颗粒均用UV 量 测 吸收系数法 定 泡腾片、滴剂、注射液、凝
胶用HPLC
内标法
其余外标法
计算题
取本品约4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 瓶中,加0.4%NaOH溶液50ml溶解后, 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 100ml量瓶中,加0.4%NaOH溶液10ml, 加水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 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E 11c%m =715)。
eg:对乙酰氨基酚42mg,照药 典方法测得257nm的波长处A= 0.5942,求其百分含量?
强度更弱
鉴别
1、
OH
FeCl3
显色
中性 or 弱酸条件
2、
注射液
OH O 显 色
O :I2、H2O2、铁 氰 化 钾
同原料药1
酮体
还原
CO
苯乙胺类药物

特 UV ∵酮体在310nm处有

最大吸收,而供试品
杂 质 的
无 ∴要求供试品在310nm处的
检 吸收不能超过0.05

有关物质 HPLC
注射液:有关物质:HPLC
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中间链
决定药物的稳定性。局麻作用的强弱顺序为: 酰硫>酯基>酮>酰胺 作用时间顺序为: 酮>酰胺>酰硫>酯基
n一般为2~3。C链延长,作用时间延长,但 毒性增大。
2个杂原子之 间C数一般为2
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亲 水 可以是仲胺、叔胺或含氮杂环,以叔胺最好。叔胺上 部 的两个烷基一般相同;而且以3~4个C时作用最强。 分 局麻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内口

X
构效关系
2个C作
用最强
β
α
CH CH
Y R1
单取代。
无取代主
要为α受
体效应;
甲基取代
兼有α、β
受体效应;
异丙基取
NHR2
代主要为 β受体效

OH通过氢 键与受体结 合,左旋体 活性>右旋

引入甲基时,空间位阻使 该类药物不易受酶的破坏 而使稳定性增加,时效延 长,但强度减弱,毒性增 加,且随着α碳原子上烃 基的增大而使毒性更大,
2.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l使溶解,加亚硝酸钠试液数滴和碱性
β-萘酚试液数滴,生成橙色或猩红色沉淀
3.取供试品0.2g,加水20ml使溶解,取溶液2ml,加硫酸铜试液0.2ml
与碳酸钠试液1ml,即显蓝紫色;加三氯甲烷2ml,振摇后放置,三氯
甲烷层显黄色
2011 肾上腺素需要检查的特殊杂质是 A.游离水杨酸 B.酮体 C.游离肼 D.光降解产物 E.二苯酮衍生物
盐酸普鲁卡因的分析
H2N
COOCH2CH2N(C2H5)2 ·HCl
根据局麻药构效关系
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基本结构
Ar 亲脂部分
O C X (CH2)n
中间链
R N R'
亲水部分
亲脂部分
亲脂部分可以是芳烃及芳杂环,其中苯环 的作用较强。



N
S
O
当苯环上引入羟基、烷氧基、氨基药效增强。以对
位引入氨基、丁氨基局麻作用最佳。
局麻药要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与脂 溶性。水溶性有利于药物在体内 的运输;脂溶性有利于药物穿透 生物膜。
鉴别
1、
1)NaNO2 H+
NH2
显色
2 )β 萘 酚 OH
2、供试 品 NaOH (白)
油状物
(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兰)
至油 状物消失,冷却 HCl (白)
3 、Cl
Ag+ AgCl↓(白) MnO2 Cl2↑ KI 淀粉试纸 变兰
原料药 非水碱量法
含 量 注射液 测 定 HPLC 外标法
P429离子对色谱法
2007
A.对乙酰氨基酚 B.盐酸普鲁卡因 C.盐酸利多卡因
D.诺氟沙星 E.盐酸氯丙嗪 以下方法鉴别的药物是
答案: A;B;C
1.取供试品约0.1g,加稀盐酸5ml,在水浴上加热40min,取0.5ml,加
亚硝酸钠试液5滴和碱性β-萘酚试液2ml,摇匀,即显红色
C H3
根据局麻药构效关系及不易水解的性质
1、IR
鉴 2、供 试 品
CuSO4 Na2CO3
蓝紫色
别 3、Cl
Ag+ AgCl↓(白) MnO2 Cl2↑ KI 淀粉试纸 变兰
2,6-二甲基苯胺;HPLC
CH3 O
2
NHCCH2 N(C2H5)2 Cu2+
CH3O
NCCH2 N(C2H5)2
CH3 Cu
CH3
CH3
2(H5C2)NCH2CN
教材新 增内容

O CH3
含 量 测 定

原料药及制剂
杂 质
HPLC(外标法)
的 检
注射液:有关物质
HPLC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O
HO
NHCCH3
根据药物名称直接写
鉴别
1、
OH
FeCl3
蓝紫色
中 性 or弱 酸 条 件
O
2、
NHCCH3
H2O H+、
NH2
1)NaNO2 H+ 2)β-萘酚 OH
两性化合物
HO
H OH H N CH3
HO
较强的还原性
H2O2 血红色 H+
肾上腺素红
FeCl3 翠绿色 NH3 紫色
紫红色
苯乙胺类药物在弱酸条件下与Fe3+配位大多显绿色;加入碱 大多变为紫色,随即被Fe3+氧化变为紫红色的醌
为羟基,使作 用强度增加, 尤以3,4位羟 基最明显(3 比4重要), 但羟基易受体 内酶的影响而 使作用时间缩
4、IR
对氨基苯甲酸 HPLC:外标法
特 殊 检查原因:对氨基苯甲酸脱羧
杂 转化为苯胺,苯胺易氧化变色,
质 导致疗效降低,毒性增加。



杂质限度
原料药:0.5%
注射液:1.2%
粉针:0.5%
原料药、粉针: 含 NaNO2法 量 测 注射液:HPLC 定 (外标法)
盐酸利多卡因的分析
CH3 O NHCCH2 N(C2H5)2·HCl ·H2O
715 1
=∴8.53m×l溶10液-中6g/的ml药×品10质0m量l=为8:.3m×11=0-C4g×V
8.235×01m0l-溶4g液×中25的0ml药/5品ml=质4.量15为×1:0-m2g2 =
其百分含量为:
4.15 102 42 103 100% 98.81%
肾上腺素的分析 苯乙胺类药物
计算思路
42mg 250ml 5ml 100ml UV A
含量%=
E 1% 1cm

A 100 250 l 100 5 42
10
3
100 %
解:根据题意得:由A=E
1% 1cm
Cl得
100ml溶液中的C= =8.3×10-6g/ml
A
E 1% 1cm
l
= 0.5942 g /1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