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专题练习有答案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试验操作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试验操作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
答: (1)同上(1)。 (2)粗产品中含有少量未反应的正丁醇和副产物 1-丁烯,2-丁烯,丁醚等,这些杂质可用 浓 H2SO4 除去,因为正丁醇和丁醚能与与浓 H2SO4 生成盐,而 1-丁烯,2-丁烯与浓 H2SO4 发生加成反而被除去。
2
十一、
1、请安装一个环己烯制备的装置;演示分液漏斗的操作。
2)混合物中含大量固体,用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 3)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的物质或不挥发杂质,用蒸馏、萃取等方 法难以分离。 (2)停止水蒸气蒸馏时,应先打开夹子,再移去火源,防止倒吸。
八、安装一套水蒸气蒸馏的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水蒸气蒸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水蒸气蒸馏? (2)安全管和 T 型管各起什么作用?
程长短可检验有机物的纯度。 (2)有充分时间让热量从熔点管外传至毛细管内,减少观察上的误差。若升温快了则测
出的温度高于被检测物的熔点,且熔程可能变长。
十四、试安装用 b 型管测定熔点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有何意义? (2)影响熔点测定的因素有哪些?请一一分析。 答: (1)同十三(1)。 (2)装样:样品要研细装结实,才可使受热均匀,若有空隙则不易传热,影响测试结果。 升温速度:若过慢,热量传到样品时间太长,不利于观察,若过快则所测温度高于熔 点。 毛细管中样品的位置:应位于温度计水银球中部,如此,温度计示数才与样品温度相 符。 温度计位置:使水银球恰好在 b 型管两侧管的中部,此处导热液对流循环好,样品受 热均匀。 加热位置:火焰与熔点测定管的倾斜部接触,此处加热可使导热液发生最强的对流, 使样品受热均匀。
析出,而欲提纯的化合物则溶在溶液中
⑤抽滤分离母液,洗涤并分出结晶或杂质
○6 干燥结晶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解析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答案一有机实验基本知识1 有机实验室发生下列火灾时应该怎么办?A 小器皿内着火:马上用砂袋、玻璃板、石棉板、金属板等覆盖,可使其立即熄灭。

B 油类物质着火:药用砂或灭火器,还可以撒上干燥的固体碳酸氢钠粉末。

C 衣服着火:不要惊慌的到处乱跑,着火者可就地滚动,压灭火焰,同时用水冲淋,使火彻底熄灭。

D 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灭火器灭火,灭火的时候从四周向中心扑灭。

2 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不能骤然将温度计插入到高温溶液里,也不能骤然给高温的温度计降温;不能将温度计当搅拌棒来使用。

3 选用胶塞的标准是什么?通常的选择标准是塞子的大小应该和所塞的仪器口部相适应,要求塞子进入颈口部分不能少于塞子本身高度的1/3,也不能多于2/3。

4 举例说明实验中常用的萃取装置?液-液萃取时,一般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从固体混合物中萃取所需要的物质,一般用脂肪提取器,如索氏提取器等来萃取。

5 使用分液漏斗时如何处理上下两层液体?分液漏斗进行液体分离时,必须放置在铁环上静置分层,后慢慢旋开旋塞,放出下层液体,放时先快后慢,当最后一滴下层液体刚刚通过旋塞孔时,关闭旋塞。

待颈部液体流完后,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6 搅拌在有机实验中有哪些用途?搅拌可是加速反应、减少副反应发生;可以使加入的物质迅速、均匀地分散到溶液中;避免局部过浓或局部过热。

7 干燥玻璃仪器的方法有哪些?晾干、吹干、烘干、使用有机溶剂干燥。

8 玻璃仪器清洁的标志是什么?仪器倒置时,水成股流下,器壁不挂水珠。

9 实验室常用的热源有哪些?酒精灯、煤气灯和电子炉等直接加热、水浴加热、油浴、砂浴、空气浴、电热套加热。

10 在处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时应该注意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剧毒药品,每次实验之后都要立即洗手。

五官或伤口切忌不能接触毒品,接触时要戴着橡皮手套。

进行产生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室,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实验中头部不能伸入橱内。

有机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四 Word版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四 Word版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练习题四一、单项选择题1.蒸馏沸点在130 ℃以下的物质时,最好选用()冷凝管。

A.空气B.直型C.球型D.蛇型2.当被加热的物质要求受热均匀,且温度不高于100℃时,最好使用()A.水浴B.砂浴C.酒精灯加热D.油浴3.对于含有少量水的乙酸乙酯,可选()干燥剂进行干燥。

A.无水氯化钙B.无水硫酸镁C.金属钠D.氢氧化钠4.薄层色谱中,硅胶是常用的()A.展开剂B.萃取剂C.吸附剂D.显色剂5.下列物质不能与Fehling试剂反应的是()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麦芽糖6.鉴别正丁醇和叔丁醇可用()A.Fehling试剂B.Schiff试剂C.Benedict试剂D.Lucas试剂7.鸡蛋白溶液与茚三酮试剂有显色反应,说明鸡蛋白结构中有()A.游离氨基B.芳环C.肽键D.酚羟基8.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A.甲醛B.乙醇C.乙醛D.丙酮二、填空题1.液体的沸点与有关,越低,沸点越。

2.蒸馏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时,沸点较低的蒸出,沸点较高的蒸出,留在蒸馏器内,这样可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3.干燥前,液体呈,经干燥后变,这可简单地作为水分基本除去的标志。

4.当重结晶的产品带有颜色时,可加入适量的脱色。

5.分馏是利用将多次汽化—冷凝过程在一次操作中完成的方法。

6.乙酰苯胺可以由苯胺经过乙酰化反应而得到,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有、、。

7.在制备苯乙酮的回流装置中,安装有恒压漏斗及氯化钙干燥管,其目的是。

三、是非题(对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在沸点测定实验中,如果加热过猛,测出的沸点会升高。

2.减压蒸馏完毕后,即可关闭真空泵。

3.在薄层色谱实验中,点样次数越多越好。

4.蛋白质可用于许多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是因为蛋白质可与之形成可逆沉淀。

5.所有与α-萘酚的酸性溶液反应呈正性结果的都是糖类物质。

四、问答题1.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收率?2.在肉桂酸制备实验中,能否在水蒸汽蒸馏前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来中和水溶液?3.Claisen酯缩合反应的催化剂是什么?在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为什么可以用金属钠代替?4.何谓减压蒸馏?适用于什么体系?五、综合题请回答有关熔点测定的有关问题1.写出熔点测定的简要步骤。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含答案)-判断题

有机化学实验习题(含答案)-判断题

判断题判断下面说法的准确性,准确者画√,不准确者画×。

1、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最后一步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

√2、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馏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

×3、用蒸馏法测定沸点,馏出物的馏出速度影响测得沸点值的准确性。

√4、用蒸馏法测沸点,温度计的位置不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5、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影响测定结果。

√6、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准确。

×7、熔点管壁太厚,测得的熔点偏高。

√8、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有针孔,测得的熔点偏高。

×9、熔点管不干净,测定熔点时不易观察,但不影响测定结果。

10、样品未完全干燥,测得的熔点偏低。

√11、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低。

√12、A、B两种晶体的等量混合物的熔点是两种晶体的熔点的算术平均值。

×13、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5℃为宜。

×14、样品管中的样品熔融后再冷却固化仍可用于第二次测熔点。

×思考题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2) 熔点管不洁净;(3)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4)加热太快;(5) 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6)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

答:(1) 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 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3) 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4)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5) 若连续测几次时,当第一次完成后需将溶液冷却至原熔点温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才可测第二次,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测得的熔点偏高。

有机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二、填空题1.一个纯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叫做,当含有杂质时,其会下降,会变宽。

2.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位置是。

3.常用来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试剂是。

4.甲基橙的制备中,重氮盐的生成需控制温度在,否则,生成的重氮盐易发生。

5.在加热蒸馏前,加入止暴剂的目的是,通常或可作止暴剂。

= 。

6.色谱法中,比移值Rf7.进行水蒸气蒸馏时,一般在时可以停止蒸馏。

8.碘仿试验可用来检验或两种结构的存在。

四、问答题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2)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3) 加热太快;2.在粗制的乙酸乙酯中含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请写出纯化乙酸乙酯的简要操作步骤。

3.设计一方案分离提纯苯酚、苯胺和苯甲酸混合物。

五、请回答制备乙酰乙酸乙酯中的有关问题1.写出反应原理。

2.写出主要反应步骤。

3.反应液在洗涤前为什么要加50%的醋酸?4.画出减压蒸馏装置图。

二、填空题1.当重结晶的产品带有颜色时,可加入适量的脱色。

2.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干燥应在中进行。

3.某些沸点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在加热未达到沸点时往往发生或现象,所以不能使用蒸馏进行分离,而需改用蒸馏进行分离或提纯。

4.甲基橙的制备中,重氮盐的生成需控制温度在,否则,生成的重氮盐易发生。

5.在加热蒸馏前,加入止暴剂的目的是,通常或可作止暴剂。

6.乙酸乙酯(粗品)用碳酸钠洗过后,若紧接着用氯化钙溶液洗涤,有可能产生现象。

7.碘仿试验可用来检验或两种结构的存在。

四、问答题1.在乙醚的制备实验中,滴液漏斗脚端应在什么位置,为什么?2.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采取那些措施提高酯的产率?3.选择重结晶用的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五、综合题1.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2.请回答有关薄层色谱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简述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10套(含答案)
2、什么叫共沸物?为什么不能用分馏法分离共沸混合物?3、在乙酰苯胺的制备过程中,为什么是冰醋酸过量而不是苯胺过量?4、制备肉桂酸时,往往出现焦油,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除去的?5、试描述制备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原理。
一、填空题。1、蒸馏2、蒸馏瓶、克氏蒸馏头、毛细管、温度计、冷凝管、接受器、3、固液两态在1个大气压下达成平衡时的温度、样品从初熔至全熔的温度范围、下降、增长、4、升华5、吸附色谱、分配色谱6、保护氨基、降低氨基定位活性7、3%、萃取、色谱8、碱化溶解二、选择题。1、A、B、C。2、A3、A、B、C、D 4、C5.1)b2)e3) a4)c6、A7、C三、判断题。1、√2、√3、×4、×5、√6、√7、×8、√9、×10、√
蒸馏完毕,除去热源,慢慢旋开夹在毛细管上的橡皮管的螺旋夹,待蒸馏瓶稍冷后再慢慢开启安全瓶上的活塞,平衡内外压力,(若开得太快,水银柱很快上升,有冲破测压计的可能),然后才关闭抽气泵。否则,发生倒吸。
2、答:当某两种或三种液体以一定比例混合,可组成具有固定沸点的混合物,将这种混合物加热至沸腾时,在气液平衡体系中,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一样,故不能使用分馏法将其分离出来,只能得到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称为共沸混合物或恒沸混合物。
1、蒸馏及分馏效果好坏与操作条件有直接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控制馏出液流出速度,不能太快,否则达不到分离要求。()2、温度计水银球下限应和蒸馏头侧管的上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3、高效液相色谱是属于吸附色谱中的一种。()4、在进行柱层析操作时,填料装填得是否均匀与致密对分离效果影响不大。()5、当偶氮苯进行薄层层析时,板上出现两个点,可能的原因为样品不纯。()
6、重结晶实验中,加入活性碳的目的是脱色。()7、活性碳可在极性溶液和非极性溶液中脱色,但在乙醇中的效果最好。()8、在合成正丁醚的实验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洗涤主要是中和反应液中多余的酸。()9、有固定的熔点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10、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准确。()四、实验装置图。(每题10分,共20分)

化学实验题库及答案

化学实验题库及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客观题1.常压蒸馏乙醇时应当选用直形冷凝管2.制备甲基橙,对氨基苯磺酸钠和亚硝酸钠在低温强酸介质生成重氮盐盐酸呈白色,和N,N-二甲基苯胺偶合产物呈猩红色,加入过量NaOH后溶液开始变粘稠,并且颜色变为橙红色,此时制得甲基橙粗品。

3.合成制取乙酸乙酯时,反应体系中加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掉酸,加入试剂饱和氯化钙溶液除去未反应完的乙醇,最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

4.正确操作:实验中,对于可以同时进行的部分,可以由组员各完成部分最终协作完成.5.单口圆底烧瓶正二口圆底烧瓶斜三口圆底烧瓶6.蒸馏瓶的选用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1/3-2/37.关于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表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试剂毒性低,实验室危险小8.对氨基苯磺酸碱性强于酸性,可以形成内盐,容易在水中溶解。

错9.合成甲基橙时应戴手套,防止染料沾染皮肤.对10.将合成乙酰水杨酸产品在干燥试管中用无水乙醇溶解,滴加1%FeCl3现紫色则表明样品含有杂质水杨酸,应当通过重结晶纯化。

将适量产品在烧杯中用热乙醇溶解,滴加热水至溶液变浑浊,继续加热至清澈透明,在冰水浴中冷却有结晶析出,过滤收集滤饼即得。

11.偶氮染料是一大类染料的总称,偶氮染料品种居多,颜色广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含有偶氮键,是偶氮染料的发色基团、其和两边的基团形成长链共轭结构,实现对可见光的吸收而显色。

12.化合物名称甲基橙外观橙红色为偶氮类燃料,可用做酸碱指示剂,pH〉4.4呈现黄色13.在重结晶时往往需要加入脱色剂煮沸以除去其中的有色杂质和树脂状杂质.脱色作用的原理是物理吸附,脱色剂的用量一般为粗样重量的1—5%14.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茶叶中咖啡因的操作过程中,将溶剂蒸出后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要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其作用是脱水和中和酸性物质15.熔点是指物质在标准压力下固液两态蒸气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纯净的固态有机物都有固定的熔点,其初熔到全熔的温度一般称为熔程.当有杂质时,其熔点降低,熔程增长,根据熔点的测定结果,可以鉴别未知的固态化合物和判断化合物的纯度。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有机化学实验试题二一、仪器和装置(25分)1.辨认仪器:将图中各仪器的名称填入下边()中(10分)1.()2.()3.()4.()5.()6.()7.() 8.() 9.()10.() 11.() 12.()13.() 14.() 15.()16.() 17.() 18.()2.检查装置:下列装置都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请分别写出各装置的名称(要能完整反映该装置的主要功能)和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此装置的实验名称(三个以上实验,只写三个),并分别指出各装置的装配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15分)装置名称:装置名称:装置名称:10.在制备三苯甲醇的实验中,格氏反应所用溶剂通常为(无水乙醚)。

这一方面是因为(乙醚挥发性大),可借(乙醚蒸汽)排开大部分空气,减少(格氏试剂与空气)的接触;另一方面是(乙醚)可与格氏试剂配位络合,以()的形式溶于(乙醚)。

11.重结晶的滤集晶体步骤中常需用新鲜溶剂洗去晶粒表面粘附的母液。

正确的洗涤方法是先(解除真空),再加入少量新鲜溶剂,小心地用刮匙将晶体(挑松),使溶剂浸润全部晶体,然后(重新开始抽气)。

12.芳香醛与羧酸酐在弱碱催化下生成(α,β-不饱和酸)的反应称为(Perkin或佩金)反应。

三、名词解释(25分)1.熔程:从出现第一滴液体到刚刚全部变成均一透明的液体时所经历的温度变化范围。

2.硬板:用加有粘合剂的吸附剂铺制成的薄层层析板。

3.前馏分:在达到液体沸点之前被蒸馏出来的液体。

4.蒸馏:将液体加热气化以及将蒸气冷凝液化并收集的联合操作过程。

5.液泛:由于蒸气压强过高,造成液体在柱中滞留过多的现象。

6.引发剂: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自由基并引发化学反应的物质。

一、填空(1)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通常用毛细管的内径为,装填样品的高度为。

如果样品未研细,填装不紧密,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

(2)一个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题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为CH 3CH 2OH ――→浓硫酸170℃CH 2===CH 2↑+H 2O, 反应时,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 2SO 4反应生成少量的SO 2,有人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标号):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A .品红溶液B .NaOH 溶液C .浓硫酸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能说明SO 2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证乙烯存在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应选用浓硫酸、浓硝酸在55℃~60℃条件下生成。

(1)实验时选用的加热方式是( )A .酒精灯直接加热B .热水浴加热C .酒精喷灯加热(2)选择该种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表数据:某学生做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

(2)按装置图安装好仪器后,在大试管中配制好体积比为3︰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也没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 。

(3)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为什么乙醇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 。

按正确操作重新实验,该学生很快在小试管中收集到了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

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在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①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H 4,你认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②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

5.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迅速用配有导管的单孔塞塞住试管口,用一小试管收集并验纯气体后,点燃,并把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观察现象,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7.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

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的名称,它的作用是。

(4)若准确称取1.2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g,D管质量增加0.72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

8.某工厂废液经测定得知主要含有乙醇,其中还溶有丙酮、乙酸和乙酸乙酯。

根据各物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沸点(℃)78①向废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调整溶液的pH=10②将混合液放入蒸馏器中缓缓加热③收集温度在70~85℃时的馏出物④排出蒸馏器中的残液。

冷却后向其中加浓硫酸(过量),然后再放入耐酸蒸馏器进行蒸馏,回收馏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烧碱使溶液的pH=10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70~85℃时馏出物的主要成份是;(3)在步骤④中,加入过量浓硫酸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当最后蒸馏的温度控制在85~125℃一段时间后,残留液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

9.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现用CCl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4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CCl4否漏液;(D)倒置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怀接收溶液;(F)将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A→G→____→E→F②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③能选用CCl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4④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

A.热裂汽油B.苯C.酒精D.正庚烷10.右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请填空:(1)图中,A管的作用是。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炔通入KMnO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4是,乙炔发生了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乙炔发生4了反应。

(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1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溴苯的装置。

说明:(1)导管a段的作用。

导管b段末端跟锥形瓶里液面保持一段距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锥形瓶内盛硝酸银溶液,图中虚线方框部分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后不久导管b出口可见到什么现象。

若锥形瓶内盛硝酸银溶液,反应后出现淡黄色,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苯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得到的溴苯呈______色,这是因为______;为除去混入溴苯中的溴,可加入_____________试剂,用________方法分离12.下图所示是完成1,2-二氯乙烷某些性质得实验装置。

(1)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2)在试管A里加入2 mL 1,2一二氯乙烷和5mLl0%的NaOH乙醇溶液,再向试管里加入几小块碎瓷片。

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3)用水浴加热试管A里的混合物(其主要生成物仍为卤代烃),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反应类型是。

(4)为检验产生的气体,可在试管B中盛放,现象是;向反应后试管A中的溶液里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几滴AgN03溶液,现象是。

13.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克/厘米3,沸点℃,熔点℃,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

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 中装有浓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1)烧瓶a 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否则容易产生副反应。

请你写出乙醇的这个消去反应方程式: 。

(2)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

(3)安全瓶b 可以以上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 是否发生堵塞。

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 中的现象: 。

(4)容器c 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5)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6)c 装置内NaOH 溶液的作用是 ;e 装置内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实验题答案1(1)①A ②B ③A ④D(2)装置①中品红溶液褪色(3)除去SO 2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性质实验 (4)检验SO 2是否除尽(5)装置③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④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1)B(2)能使反应混合液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3(1) (2分)(2)漏加浓硫酸(2分)+CH 3COOH CH 3CH 2OH 浓硫酸 CH 3COOC 2H 5 + H 2O(3)乙醇的沸点比乙酸较低,易挥发而损耗(2分) (4)饱和碳酸钠溶液 (1分); 稀硫酸(1分) (5)分液,蒸馏,蒸馏(各2分,共6分) (6)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2分) 4(1)乙醇(2分),苯(2分)(2)①不正确(2分),因为CH 2=CH 2也可以与Cl 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褪去,生成的CH 2Cl -CH 2Cl 也是油状液体。

(2分) ②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2分) 52CH 3CH 2OH + 2Na → 2CH 3CH 2ONa + H 2↑ (3分) 6答案:(1)(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3)催化作用;吸水作用(4)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5)倒吸。

(6)分液。

(7)防止大试管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

(8)②④⑤CH 3COHO+CH 2CH 3浓硫酸加热CH 3OOCH 3CH 2OH+ H 2O7(1)H 2O 2(或双氧水)(2)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 2和H 2O (3)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 吸收CO 2气体 (4)CH 2O8、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CH 3CH 2OH 、乙醇, CH 3COONa+H 2SO 4→CH 3COOH+NaHSO 4,乙酸 9 ①C→/B→D→A→G→H→E→F②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 )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③CCl4与水不互溶;而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 ④(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