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
国际疾病分类教材(ICD10基础)

国际疾病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
分类依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 现和解剖位置等特征进行分类。
方法
采用逐级分类,将疾病分为大类、中 类和小类,每一类都有明确的定义和 标准,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02
ICD-10基础知识
ICD-10编码系统简介
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疾病分类系统,用于对疾病进行分类和编码。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ICD-10编码实践
总结词
编码准确性
详细描述
某医院在ICD-10编码实践中,通过加强培训和规范操作,显著提高了编码准确性,减少了编码错误率,为医疗数 据统计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案例二
总结词
流行病学研究效率
详细描述
某地区利用ICD-10进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统一编码标准,简化了数据收集和处理流程,提高了研究 效率,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它提供了统一的疾病分类框架,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信息能够进行比较和分 析。
ICD-10将疾病分为不同的章节和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唯一的编码,方便信息检索和 交流。
ICD-10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疾病分类原则
ICD-10按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 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进行分
类。
疾病分类方法
采用线性和分层分类方法,先按照 主要病因和病理生理特征进行分类, 再按照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进行细 分。
诊断编码
ICD-10为全球医疗系统提 供统一的疾病诊断编码, 有助于医疗机构进行病历 管理和数据统计。
医疗费用核算
ICD-10编码可用于核算医 疗费用,帮助医疗机构进 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医疗质量评价
最新国际疾病分类ICD-10

例
编码排列举例
1、每节末尾的三位数安排“其他特指”、 “未特指”的疾病/情况;
2、.8 往往安排“其他特指的疾病/情况”; 3、.9 往往安排“未特指的疾病/情况”。 4、“特指”的含义。
1.2.2.3 有关符号
·圆括号 ( ) ·方括号 [ ] ·冒号 : ·大括号 } ·点波折号 .·井号#
1.1.1 三个数字的含义
100 多年的历史 10 次修订更新 1 个国际分类家族(WHO-FIC)
表1.1 ICD的修订过程
时间 ICD间隔年
1893 诞生
1900 1909 1919 1929 1938 1948 123456 7 9 10 10 9 10
时间 ICD间隔年
1955 7 7
1965 8 10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 分类,儿童及青年版 (ICF-CY)
图1.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网示意图
1.2 ICD-10简介及使用
基本结构及特点 有关术语、编码及符号
有关类目
1.2.1 基本结构及特点
由三卷书组成(类目表、手册、索引)
字母数字编码形式(A00.0-Z99.9)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 第4位
英文 + 数字 + 数字 + 小数点 + 数字
A0 0
.0
分类由22章组成(疾病、损伤中毒等)
疾病诊断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
异常所见
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
ICD-10 第二版
由中心翻译的ICD-10第二版三卷书中文本 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表1.2. ICD-10第二版中文版
1975 9 10
1989 10 14
icd—10 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D-10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一、传染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如流感、肺炎、疟疾、艾滋病等。
诊断标准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二、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四、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肺炎、哮喘、慢阻肺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五、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肠炎、肝炎、胰腺炎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检查)、内镜检查等。
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包括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卵巢囊肿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尿常规检查、超声检查等。
七、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炎、脑膜炎、帕金森病、癫痫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脑电图、CT或MRI等。
八、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心理评估等。
九、眼和耳疾病包括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中耳炎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视力检查、耳镜检查等。
十、皮肤疾病包括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皮肤活检等。
十一、骨骼肌肉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包括骨折、韧带撕裂、风湿性关节炎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X线检查、CT或MRI等。
十二、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疾病包括唐氏综合症、血友病、白化病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遗传学检查等。
十三、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包括发热、疼痛、水肿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十四、外部原因包括创伤、中毒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病史等。
十五、损伤和中毒的后果包括后遗症、并发症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病史等。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2.2 前4位编码为ICD-10亚目码。4位亚目 码是3位码的亚分类,同样具有统计分类意 义,例如:急性阑尾炎伴腹膜脓肿 K35.1。
2.3 第5-6位数为扩展码。 5位代码为细目编码。ICD-10细目码是选择性使 用的编码,出现在第十三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 缔组织疾病)、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 某些其他后果)、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中。为避免条目过多,本标准仅在第十九章中表 示开放性或闭合性的细目编码使用。即第十九章 的5位代码具有特定意义,其他章节5位代码没有 特定意义。 医疗机构疾病分类编码应当到6位数,每一个编码 代表一个具体的疾病,例如:原发性单侧髋关节 病 M16.101。
4.2一般优先分类章
第一章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二章 肿瘤; 第五章 精神和行为障碍; 第十七章 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第十九章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上述这些章在分类时,通常优先于其他章。 例如,传染病作为疾病的病因 时,往往会引起一 些临床症状,涉及身体的某个系统,这时分类要 么是采用星剑号编码,要么干脆只有第一章的编 码,淋球菌性尿道炎A54.0,而不分于泌尿生殖 系统N编码中。
但也有少数例外,如K86.1特指慢性胰腺 炎
4、特殊组合章
第三章至第十四章(除外第五章)是按解 剖系统分类,其他章节为特殊组合章。
4.1强烈优先分类章
第十五章妊娠、分娩、产褥期,不管同时 伴随有任何其他疾病,只要是向产科求医, 或主要医疗操作有产科医师参与的就要分 类到本章中。对于微小的的伴随疾病,如 皮炎、手指切伤等,可归类于其他相应的 身体系统或操作章节。产科破伤风,HIV感 染不分于此章,归属传染病章。
国际疾病分类(ICD)简介与应用原则

五、(ICD-10 ) 中的专业术语和符号与缩略语
● 在ICD-10中,每个疾病至少有3位数编码,术语称: ■ 类目(3位数,国际统一编码) ■ 亚目(4位数,国际统一编码) ■ 细目(5位数,可根据医院专科特点扩编码) ● 如: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E10) 类目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昏迷 (E10.0) 亚目 伴有高渗性昏迷 (E10.01)细目 伴有低血糖性昏迷 (E10.02)细目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耳和乳突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ICD-10编码范围 A00-B99 C00-D48 D50-D89 E00-E88 F00-F99 F00-F99 H00-H59 H30-H95 I00-I99 J00-J98
ICD-10 各章内容与编码范围
章节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 ICD-10编码结构由英文字母加数字的方法表 示一个疾病或一组疾病(即字母数字编码)。
ICD-10 各章内容与编码范围
章节
类名称
第一章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二章 肿瘤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血液, 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 内分泌, 营养和代谢疾病 精神和行为障碍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七章 眼和附器疾病
ICD-10编码范围
K00-K92 L00-L99 M00-M99 N00-N98 O00-O99 P00-P96 Q00-Q99
R00-R99
S00-T98 V01-Y98 Z00-Z99
疾病分类法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部 位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把同类疾病分在一起使其成 为一个有序的组合。
国际疾病分类(ICD) 简介及应用原则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病案首页中的应用

也是查询 到有效 信息的重要保 证 。I C D 一 1 0是 目 前 国际 上共 同 使用 的统一 的疾 病分类方法 , 我 国已将 国际疾病分类列为 国家
标准 , 病 案首页统一使用 I C D 一 1 0编码 , 为 了使 医疗 保健 专业人 员进一 步详 细阐述有关的诊断信息记 录, 在某些特殊 问题处理 上得到更 多的指导而产生 的需求 …。为 了实现病 案管 理的标 准化 、 规范化, 我 院根 据 国家 卫 生 部 和 省 卫 生 厅 的要 求 , 自 2 0 0 9年 1 0月开始使 用 I C D 一 1 0编码 电子病 案管理 ; 几年 的实 际 工作切实感受 到 I C D - 1 0在病案首页 中将 直接 影响着统 计 的科
・
国际疾 病 分类 ( I C D . 1 0 ) 在病 案 首 页 中 的应 用
许 蕾
【 关键词】 种类 ; 疾病; 首页, 病案 ; 编码 【 中图分类号】 R 1 9 7 . 3 2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3 ) 0 3 B一 0 1 1 5 - 0 2
了解病 因、 病情 、 诊疗 方案等 , 以进行鉴别判 断。在工作 中要 经
疾病分类是 根据疾病 的病 因、 病理 、 临床 表现 和解剖 位置 等特性将疾病分 门别 类 、 把 同类疾病分在 一起 使其成为一个有 序 的组合 , 是将原始资料加 工成 为信息 的重要工 具 , 是一 种多
轴心 的分类方 法 。I C D - 1 0编 码是 医 院临 床科 研 、 教学 中索 引 查询所需病案 的重要 工具 , 病案首 页中疾病诊 断的准确填写也 是查询到有效信息 的重要保 证。但在 实际 工作 中发现 临床 医
国际疾病分类(ICD)简介及应用原则

出院诊断:1.肺炎J18.9 2.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J42 3.肺心病I27.9 4.支气管哮喘J45.9 选择: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为主要诊断 出院诊断:1.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J42 2.支气管哮喘J45.9 3.肺心病I27.9 选择:肺心病I27.9 为主要诊断
当记录某种像损伤、中毒或外因的其他效应的情况时, 充分描述造成这种情况的性质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五、(ICD-10 ) 中的专业术语和符号与缩略语 ● 在ICD-10中,每个疾病至少有3位数编码,术语称: ■ 类目(3位数,国际统一编码) ■ 亚目(4位数,国际统一编码) ■ 细目(5位数,可根据医院专科特点扩编码) ● 如: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E10) 类目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昏迷 (E10.0) 亚目 伴有高渗性昏迷 (E10.01)细目 伴有低血糖性昏迷 (E10.02)细目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类名称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肿瘤 血液, 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 内分泌, 营养和代谢疾病 精神和行为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 眼和附器疾病 耳和乳突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ICD-10编码范围 A00-B99 C00-D48 D50-D89 E00-E88 F00-F99 F00-F99 H00-H59 H30-H95 I00-I99 J00-J98
主要诊断选择原则
1、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在多种 (两种以上)疾病同时存在时,主要疾病的选择 原则是: ● 在本次住院中,选择 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 ● 花费医疗费用最多; ● 住院时间最长; ● 医生消耗精力最多的疾病,选择为主要诊断 (第一诊断)。
主要诊断选择原则
国际疾病分类ICD10肿瘤

国际疾病分类ICD10肿瘤国际疾病分类ICD-10肿瘤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进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国际疾病分类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Revision)在肿瘤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类。
本文将对ICD-10在肿瘤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1. ICD-10简介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一套用于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的标准。
它是一种全球通用的疾病分类系统,为医生、卫生统计人员、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语言和工具,方便进行疾病的描述、记录和比较。
2. ICD-10肿瘤分类的目的ICD-10肿瘤分类的主要目的是对肿瘤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类,以便于医生和研究者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疾病监测,为临床实践和疾病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3. ICD-10肿瘤分类的结构ICD-10肿瘤分类采用了多级分类的结构,从整体到细分逐渐具体化。
其中,肿瘤的一级分类根据其恶性程度进行区分,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在恶性肿瘤的基础上,又根据其发生部位和组织来源进行细分,以便更准确地描述肿瘤的特征和属性。
4. ICD-10肿瘤分类的应用ICD-10肿瘤分类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为医生和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分类标准,使得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诊断结果具有可比性。
其次,通过对肿瘤进行细致的分类,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肿瘤的特征和属性,有助于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此外,ICD-10肿瘤分类还为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跟踪和分析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5. ICD-10肿瘤分类的局限性和展望尽管ICD-10肿瘤分类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应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应用网络填报死因常见问题及纠正一、ICD-10相关名字的定义(一)死亡原因定义: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
死亡原因可以有多个,包括疾病、损伤中毒及外因;不包括临死时的表现形式,如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呼吸循环衰竭等。
(二)根本死亡原因定义: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根本死亡原因只有一个,用于进行单原因统计分析,对疾病导致的死亡需一直报告到最早的那个疾病。
对损伤中毒导致的死亡需报告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所有报告的死因均可以被用于进行多原因统计分析。
二、国际死亡通知书表格基本格式各国在填报死亡原因的时候,都需要使用国际死亡通知书,其中的最基本的内容叫做基本格式。
这里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如图1(国际死亡证明书基本格式)(一)第一部分死亡原因中间的罗马字的第一部分(图1黄色部分),照ICD-10的格式,设计成ABCD四行。
这四行之间,他们又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按照表上的提示,报告在A行的这个死亡原因是直接导致死亡的这个疾病或情况,所谓的情况,可以把它理解为损伤或者中毒这样的一些疾病。
而当A行的一个疾病或者损伤中毒是由下面更早的一个原因所引起的话,那么就要把它报告在B行,也就是第一部分要求B行比A 行报告的更早的疾病,同样的道理,如果B行的疾病,还可能由更早的疾病引起,那么就要依次把那个疾病报告在C行,甚至D行、E行上面,一直报告到最早的一个疾病为止。
(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就是在死亡原因中间的罗马字的第2部分(图1蓝色部分)。
第二部分的死亡原因,应该是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者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当值的临床医生,对导致该病人死亡的疾病,以及损伤、中毒进行了考虑以后,其中有因果关系的直接导致死亡的那些内容,按照顺序填写在罗马字的第1部分里面,而这个人身上同时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疾病的影响,而且这些疾病促进了这个人的死亡,那么就可以依次地把它填写在第2部分各行上面,在第2部分填写的内容彼此之间,不要求他们有什么顺序。
(三)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就是右面的一列(图1绿色部分),此处记录发病至死亡至今的大致时间间隔。
每一种情况从发生到死亡大概的时间写在对应的右面的各行里面,那么在这个里面,时间间隔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第一部分的死亡原因,因为前面已经提到报告在第一部分各行A、B、C、D各行之间他们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顺序,所以从时间间隔上大致可以看出来,在第1部分A行的时间间隔,应该是距离死亡时间是最近的,B行,就应该时间要远一点,C行,更远,D行是最远的,如图2。
每一个死亡原因,它从发生到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应该尽可能地填写在右面的各行上面。
因为在ICD的编码里面,当对某些疾病进行编码的时候,ICD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其中提到有一点就是有些疾病在它发生的期间导致的死亡,要编到疾病本身,而当这个疾病从发生到死亡已经超过一年了,而且疾病也禁止、停止了,而是由于这个病的后移的影响造成的死亡,那么要编码到疾病的晚期效应。
(四)举例说明基本格式的填写根据这样一个基本的格式,对于因为疾病造成的死亡,和因为损伤中毒造成的死亡,如何填写,自此分别举例说明。
1.首先来看一下疾病的死因链以及填写在这里面所谓的死因链,就相当于是链条一个这样的一个形容词,因为导致一个人的死亡,常常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那么在这里面很可能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死亡的原因,它们彼此之间一个引起一个,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个合理的死因链,如果在导致病人死亡的这样一些疾病,它的死因链的情况,能够搞清楚以后,那么在填写证明书基本内容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了。
比如(图2)说在死亡原因的第一部分A行可以填写肺心病,这样的一个导致,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
而它从发病到死亡大概的时间间隔如果知道是5年的话,那么在右面很快就写上5年。
而肺心病,追溯上去,认为是B行的肺气肿所引起的,那么肺气肿写在B行,它的时间间隔大概是10年,而肺气肿,又是由于更早的C行的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那么就要把慢性支气管炎写在C行,它的时间间隔大概是30年。
按照这样填写的内容,说就基本上能够满足ICD填写的要求了。
2.报告损伤、中毒造成的死亡时还应该写明它的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
对于损伤、中毒造成的死亡,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办法来填写(图3)。
但是在报告任何一例损伤、中毒它的死因链的过程中间,至少应该有两个环节,一个就是直接导致死亡的这个损伤或者中毒它的临床表现,也就是医生能够看到,能够诊断的这样一些情况,而另外一点,就是在任何一例损伤、中毒中间,都要进一步的追溯导致这个损伤或者中毒的外部原因是什么,要填写在下面,而且这个外部原因,应该是尽可能的详细,内容,会更多一些,使在将来编码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个更精确的编码。
图33.举例说明:所以看下面,在第一部分的A行可以填写一个颅内损伤。
那么它从发生到死亡大概的时间间隔是1小时,而在B行,假如认为这个颅内损伤是由于几乎同时发生的颅骨骨折造成的,那么也可以在B行继续地填写一个损伤的表现形式,颅骨骨折,但是由于它的时间间隔几乎是同一时间发生,所以就不再在对它区别了,时间间隔写1小时就可以。
最重要的是在下面的C行,假如了解到,这是由于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意外被卡车撞倒,这样的一个外部原因造成的损伤,那么就要在C 行详细地来描述这个外部原因,而它的时间间隔,因为几乎是同时,所以就填写1小时,在这样的一个填写里面,可以看到,除了要正确的填写导致死亡的不管是疾病、还是损伤、中毒它的一些表现形式,特别是要注意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还有从发生到死亡大概的时间间隔,这样一些情况,这就能够保证了的填写是基本上能够符合ICD的要求。
三、基本要求(一)必须由熟悉死者情况的医生填写一个人的死亡对他情况最了解的往往是直接经治这个病人的医生,那么他可以把导致这个人死亡的生前的一些疾病、一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后,能够列出一个符合逻辑关系的这样一个死因链条正确地来填写。
如果由其他医生,或者非医生来填写的话,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填写过程中间,就不能够把准确的这样一些导致死亡的一些原因提供出来,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二)第Ⅰ部分按顺序填写直接死因在第一部分填写中间,一定要按照顺序填写直接死因,也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他们是有顺序的,而且由于这样一个顺序,导致一个人的直接的死亡。
(三)第Ⅱ部分按程度填写其他死因罗马字第2部分,则只要求按照程度来填写其他的死因,那么当有一些病人身上存在的情况,并没有促进死亡的话,也可以不填。
(四)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时间间隔对于判断顺序是否准确,以及在编码中间涉及到疾病本身和后遗症影响的这样的情况,都非常有用,所以希望尽量地能够把时间间隔也填写上,填写在上面。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每行只能填写词,尽管证明书的格式中间只保留了三行或四行,但是在对每一例导致死亡的原因填写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情况增加行数,如果一个合理的顺序是由三行组成的,那么就填三行,如果是由五行组成的,就可以增加行填写五行,总之,要按照要求把它有关的内容尽可能地填上。
(五)每行只能填写一种死因不要再一行上面填写两种以上的死亡,因为这样的填写会导致后面来确定哪一个是所需要的根本死亡原因,发生困难。
(六)临死前的表现不需填写由于这样的一些临死前的表现,它没有特异性,不能够代表一种具体的疾病,所以在ICD里面实际上是不去把它作为死亡原因来看待的。
(七)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一般不需填写如果在导致死亡的原因中间,已经有明确的疾病诊断的话,就不需要再填写了。
除非是导致这个人死亡的所有原因都是不明确的情况或者症状、体征,那么不得不把这些不明确的情况按照顺序或者依次填写在证明书上面。
(八)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这一条也特别的重要,因为在ICD编码中间,有很多的编码是用来表达那些更特异的疾病诊断,所以在填写过程中间,千万不要图省事,把一些复杂的诊断简单化,因为这样可以会影响编码的细致程度。
(九)损伤中毒报告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对损伤中毒特别需要注意,要报告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两方面的内容。
千万不要仅仅报告临床表现,或者只报告外部原因,因为这样,都会对将来确定根本死因和正确的编码造成一些影响。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应用网络填报死因常见问题及纠正(二)一、临死方式的填写(一)尽量向知情人了解死者生前有关的健康情况,并客观填写到证明书背面的调查记录里面来院已死、死于途中、死于家中、死时无人在场、死因不明等这样的一些叙述,虽然可以给它编出一个ICD-10的编码R99,这些描述都没有给出任何与疾病、损伤中毒有关的情况,既不是死因也不是证明书中需报告的内容。
也就是说一旦遇到这样一些情况,确实由于来院已死,已经于途中、家中,等等这样一些情况,发生了,那么就必须要向其他的知情人,向家属去了解死者在临死前他都因为是哪些疾病,或者哪些临床的病变,哪些异常的情况,导致了这样一个人的死亡。
然后把这样情况,填写在证明书背面的调查记录里面。
这就表明不是简单地把它作为一个死因不明来报告,而是由于已经千方百计的去收集了这样一些导致这个人死亡的临死前的情况,最终究竟哪些是根本死亡原因,要由更进一步的专家或者有关的一些专业人员来进行推断。
(二)疾病表现形式不应作为病因填写在报告中临死方式的报告中间,也经常能够遇到报告为各种各样的衰竭,如呼吸衰竭J96.9、循环衰竭 R57.9、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J96.9、多器官功能衰竭 R99、多脏器衰竭 R99、全身衰竭 R53等,虽然同样也可以给他编上ICD-10的编码,甚至有一些编码确实也对应到某一个系统的疾病上面去,但是实际上,这些仍然都是一个疾病或者一个损伤中毒在临死时的各种表现的形式,这些都不是死因统计中需要报告的内容。
可以不填。
但是由于目前的一些填写的习惯和包括医生、包括家属的一些想法,所以为了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所以当医生认为一定要把这些内容填写在A行的话,那么就强调必须要从B行开始,按照真正的顺序,来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并且更早的原因,因为既要能够比较满意的使死者的家属、同情人,得到一个答复,同时,又要尽可能的把按照ICD-10的要求,需要填写的这样一些死亡原因,填写在证明书上,使这样的一些材料,才能够更客观,更科学的来描述一个死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