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原型实验报告
快速原型法--资料

快速原型法--资料“快速原型法”在项目开发中的成功案例项目型软件的开发流程,通常会包括七个步骤:第一步:需求调研分析;第二步:概要设计;第三步:详细设计;第四步:编码;第五步:测试;第六步:软件交付准备;第七步:验收与收尾工作。
在项目型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依据软件工程思想的标准,遵循软件开发流程(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一步步的操作是最正统和最标准而且有效的做法,项目组人员的理解并落实这一点,整个项目就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狭义的项目组成员是指软件公司的人员,广义的项目组成员还应该包括客户方,对于客户来说,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由于项目组成员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会有差异(比如项目开发方的长处在计算机方面,而合作方在专业知识),再加上沟通不畅等因素,会给项目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甲乙双方对于研发成果存在争议、项目无法按期完成等等。
简单谈一下Byteh经历的一个项目情况。
由于项目的专业性,摆在项目组人员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理解需求其次才是后续步骤。
如果严格按照软件开发的流程,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风险。
我方项目组果断决定采用快速原型法和敏捷开发的思想作为此次项目开发的主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1、在获取用户原始需求后迅速理解开发出一个雏形,把一个能看到的软件界面反馈给用户去探讨更进一步的需求,去更准确的把握用户需求,反复迭代。
这点对甲乙双方都是有利的,当你拿着一堆文档让客户确认需求签字,从文档上看双方理解一致就签字了,然而等中期汇报做出来成果会发现简直就是南辕北辙,下次再签字肯定就会犹豫了……下图来自网上,说明了各方理解的“需求” 和成果的差异:2、把编码工作提到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前面或者并行,不等待所有的文档都完成才去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任何好的制度如果僵化,就会出现与制度目的背离的结果,请参考byteh的另一篇博文。
3、出现疑问和争议时抱着“友好合作协商解决”的态度去及时沟通,当然了也是个合作与斗争的过程,一味的满足用户需求做出承诺意味着“死亡”而且客户未必也会领你的“情”。
快速原型VB开发实验参考

快速原型VB开发实验实验一界面设计和例题上机VB的出现,简化了Windows程序界面的设计工作,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标准Windows应用程序的界面。
对于Windows程序界面的标准和风格,可以从大量的Windows应用程序了解一二,比如Word和Excel等;常见的如:一致性的界面、常用操作快捷键、交互信息反馈以及各式联机帮助等。
若不熟悉这些约定以及VB界面编程技巧,较难设计出既符合常规又具有特色的界面。
在本节中,我们设计一种界面,它集成书中个别章节的例子,作为实验一上机的具体内容。
1、文档界面的选择单文档界面(SDI)和多文档界面(MDI)的选择,需考虑几个问题:⑴、选用SDI一般需满足下列条件:应用程序规模小、运行速度快;应用程序所处理的任务义严格。
⑵、选用MDI一般需满足下列条件:应用程序规模大、运行速度慢;用户经常同时查询和修改多个文档;应用程序必须使用多个不同屏幕。
实验程序保留例13.1“简易文本编辑器”的多文档界面。
2、菜单的设计和编程菜单设计一般按照系统的功能来组织菜单,选用广而浅的菜单树,对菜单选项进行适当分组,常用选项要设置快捷键。
使用VB设计时注意以下菜单技术。
⑴、菜单选项的分组⑵、常用选项快捷键的设置⑶、菜单选项的使能与禁止、可见与隐藏⑷、菜单项的动态装入菜单项的动态装入是指菜单项能够在需要时动态地装入。
实验程序包括增强了第十三章的例13.1,在文件菜单中加入最近打开的文件的列表。
具体说明如下:a、在文件菜单里增加菜单项数组mnuRecentFile(0-5),菜单项的Name:mnuRecentFile(0)-(5)。
菜单项Visible属性:False。
b、在打开或另存入文件时调用WriteRecentFiles过程将文件名写入系统注册表,改过程利用SaveSettings 实现。
c、在程序运行时或文件操作过程中调用GetRecentFiles过程动态调整最近打开的文件的列表,改过程利用GetSetting读系统注册表。
实验 快速原型设计Axure的使用

实验、Axure快速原型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软件开发原型模型的概念。
2、练习Axure的原型设计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一台。
2.Axure工具软件。
三、Axure RP软件介绍1 . Axure RPAxure RP 可以让桌面应用软件和Web网站的设计师创建线框图、流程图、原型和规格说明文档,它比任何当前其它创建静态原型的工具如Visio, Omnigraffle、Illustrator、Photoshop、Dreamweaver, Visual Studio、FireWorks、GUI Studio等都要快速、高效,因为它才是真正的专门原型设计工具,并且支持多人协作设计和版本控制管理。
设计师们渴望有一个专门的原型设计利器,而Axure正是为此目的而精心打造。
Axure RP已经被一些财富1000大公司采用,成为创造成功产品的必备工具。
国内的淘宝、雅虎、腾讯、当当等公司的产品经理也都在使用。
2. 原型的作用和好处制作Prototype 是个有效的简化文档编制、吸引使用者参与、早期辨认需求遗漏、将外在需求风险降到最低的方法。
将大量文字性文档转变为带有注释与互动性的可视画面,如此更能抓住利益相关者与使用者的注意,让用户在软件开始投入编程前就确认需求。
快速原型法(Rapid Prototyping)是一种有效且高效的以用户为中心(User-Centered Design)的技术,可以帮助用户体验专家、设计师、工程师创造更加有用、可用的产品。
目前全球有财富1000 大的公司和重要机构在使用Axure RP,国内的淘宝、雅虎、腾讯、当当等公司的产品经理也都在使用。
3、Axure 的工作环境Axure 的工作环境可进行可视化拖拉操作,可轻松快速的创建带有注释的线框图。
无需编程就可以在线框图中定义简单链接和高级交互。
Axure 可一体化生成线框图、HTML 交互原型、规格说明Word 文档。
以下是对Axure RP 工作环境的简要说明:图4-1 Axure RP 工作环境1. 主菜单和工具栏执行常用操作,如文件打开、保存文件,格式化控件,自动生成原型和规格说明书等操作。
《快速成形技术》实验指导书概要

实验须知实验课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
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
2.培养正确的科学实验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3.能独立操作和独立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在实验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任务1.学习利用 Pro/E设计三维零件2.掌握 STL 文件的生成方法和精度确定。
3.掌握切片加工软件的应用。
4.了解 LOM 快速成形机的基本结构及加工原理。
5.学习 LOM 快速成形机的基本操作及应急处理。
6.了解纸基快速原型的后处理过程。
三.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效果,对实验的预习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学生应在每次实验课之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并复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步骤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四.实验课的进行1.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认真听取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的介绍。
3.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结束后,计算机应正常退出、断电,快速成型机应按照要求的程序断电。
清理实验现场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五.实验报告试验报告是对实验工作的总结,应简明地将实验结果完整、真实地表达出来。
试验报告要求文理通顺,字迹端正、清晰,分析合理,结论正确,讨论中肯。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名称、系别、专业、年级班次、实验者及同组人姓名、实验日期。
2.实验目的3.主要实验内容及结果。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行、讨论,回答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问题。
实验一快速原型建模及前置处理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三维零件设计软件,进行零件的三维设计。
2.掌握 STL 文件的生成方法和精度确定,了解估算加工时间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设计三维数字模型1参照给出的工程图设计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2学生自行设计三维数字模型,要求:高 <15mm,长 /宽 <130mm。
原型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原型设计实验报告总结尊敬的教授:我写此报告总结是为了回顾并总结我在原型设计实验中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个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原型设计的知识和技巧,并且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验开始时,我们小组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我们要设计的原型的目标和功能。
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逐步确定了我们的设计方向。
同时,我们也确定了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和分工,以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原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小组采用了多种原型制作工具,如Axure、Sketch 和Framer。
每个工具都有其优点和适用场景。
我们根据项目的要求和时间限制选择了最合适的工具。
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并熟悉了它们的基本功能。
此外,为了提高我们的原型设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我们小组进行了多次迭代。
我们通过用户调研、原型测试和用户反馈来不断改进我们的设计。
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有效地收集用户反馈,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设计中。
我也意识到,用户体验是原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反馈。
在实验的最后阶段,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展示和评估。
在展示中,我们向其他小组展示了我们的原型,并分享了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的心得和困难。
通过这次展示,我学到了如何清晰地传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也从其他小组的展示和讨论中汲取了灵感,并对原型设计的其他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意识到原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原型设计也需要耐心和细心,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和应用原型设计的知识和技巧,以提高我的设计能力和用户体验。
感谢您对我的指导和支持。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做好准备。
敬上,XXX。
软件开发实习中的快速原型与迭代开发实践

软件开发实习中的快速原型与迭代开发实践软件开发实习是每个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在实习期间,我们将有机会跟随导师和团队成员一起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
快速原型与迭代开发是软件开发实习中的一种常见实践方法。
本文将探讨快速原型和迭代开发的概念、优势以及实践经验。
快速原型是一种快速构建项目原型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在项目早期阶段快速验证和传达设计和功能概念。
快速原型通常具有简化的功能和界面,只展示项目的核心想法和关键特性。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尽快确认项目的可行性和用户需求,同时提供一个用于反馈和讨论的基础。
在软件开发实习中,快速原型对于一些项目尤其重要。
首先,通过快速原型,团队可以及早发现项目的问题和风险。
快速原型可以模拟项目的主要功能,并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来收集反馈。
通过这种方式,团队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这种前期反馈可以节省大量的开发时间和成本。
其次,快速原型可以帮助各方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方向。
在实习中,很多项目可能涉及多个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
通过快速原型,团队可以清晰地展示他们所理解的项目需求和目标。
这有助于各方在项目早期就达成一致,减少后期的误解和沟通成本。
最后,快速原型还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项目的技术和资源要求。
通过构建一个简化的原型,团队可以测量和评估不同的技术方案,并确定最适合项目的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优化开发计划和资源分配,提高整体开发效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快速原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交付。
它只是一个用于验证设计和功能概念的演示工具。
在快速原型实践中,需要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和意见,并根据反馈进行迭代改进。
这就引出了迭代开发的概念。
迭代开发是一种以多次反复迭代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
每次迭代都是一个完整的开发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发布。
每次迭代都会在前一次迭代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
这种方法有助于团队逐步开发和完善一个功能丰富的软件系统。
设计原型测试实验报告

设计原型测试实验报告研究目的本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设计原型的交互流程和功能实现是否符合用户的期望和需求,以及探索用户对设计原型的使用体验和反馈意见,为进一步改进设计原型提供依据。
实验设计受试者招募本实验共招募了30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
受试者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实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设计原型是一个旅游类APP的原型,包括主页面、景点推荐页面、线路规划页面、个人中心页面等。
实验步骤1. 给受试者提供设计原型,并说明实验的目的和流程。
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受试者完成一个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对旅游类APP的使用情况。
3. 受试者按照实验要求,尝试使用设计原型进行操作。
4.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受试者的操作行为并记录。
同时,受试者可以根据实际体验提出宝贵建议。
5. 让受试者填写使用体验评价问卷,包括对设计原型的界面设计、交互流程、功能实现等方面的评价。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受试者的使用体验评价和建议意见。
实验结果受试者基本信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本实验共有30名受试者参与其中,其中男性受试者占50%,女性受试者占50%。
受试者使用行为观察观察受试者在使用设计原型过程中的操作行为,发现大部分受试者能够顺利找到所需功能,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困难。
但个别受试者对一些功能的使用方法存在一定的疑惑,需要进一步改进提示信息的准确性。
使用体验评价结果根据受试者填写的使用体验评价问卷,主要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结果:1. 界面设计:大部分受试者认为设计原型的界面设计简洁美观,色彩搭配合理,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2. 交互流程:受试者对设计原型的交互流程基本满意,表示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太多的困惑和不便。
3. 功能实现:大部分受试者对设计原型的功能实现表示满意,认为可以满足自己的日常旅游需求。
建议意见受试者在使用体验评价问卷中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和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搜索功能:一些受试者认为设计原型应该增加搜索功能,方便用户查找特定景点或线路。
原型模式实验报告

/* by changpeng li @2012.3.23 filename: prototype.cpp */
prototype* ConcreatePrototype1::clone() { return new ConcreatePrototype1(*this); } ConcreatePrototype2::ConcreatePrototype2() {
实验步骤: (算法描述、源程序、操作步骤和方法) /* by changpeng li @2012.3.23 filename: prototype.h */
class ConcreatePrototype1:public prototype { public: ConcreatePrototype1(); ConcreatePrototype1(const ConcreatePrototype1&); virtual ~ConcreatePrototype1(); virtual prototype* clone();
#ifndef _PROTOTYPE_H_ #define _PROTOTYPE_H_
};
//派生自 prototype 类,实现 clone 接口 class ConcreatePrototype2:public prototype //虚基类,所有原型的基类,提供 Clone()接口 class prototype { public: prototype(){} virtual ~prototype(){} virtual prototype* clone()=0; }; #endif //派生自 prototype 类,实现 clone 接口 { public: ConcreatePrototype2(); ConcreatePrototype2(const ConcreatePrototype2&); virtual ~ConcreatePrototype2(); virtual prototype* clon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充速度英语挤出速度匹配。填充速度比挤出速度快,则材料填充不足,出现断丝现象,难以成型。相反,如果填充速度比挤出速度慢,熔丝堆积在喷头上,使成型面材料分布不均匀,表面会有疙瘩,影响原型质量。因此,填充速度与挤出速度之间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匹配。
5、分层厚度的影响
分层厚度是指在成型过程中每层切片截面的厚度。由于每层有一定的厚度,会在成型后的实体表面产生台阶现象,这将直接影响成型后实体的尺寸误差和表面粗糙度。一般来说,分层厚度越小,实体表面产生的台阶越小,表面质量越高,但所需的分层处理和成型时间会变长,降低了加工效率。相反,分层厚度越大,表面质量越差。为了提高成型精度,可在实体成型后进行打磨、抛光等后续处理。
快速原
实验课程名称
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
快速成型实验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实验日期
2011.11.2
实验地点
快速成型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P技术的工作原理
2、掌握RP系统的构成
3、熟悉RP技术的一般工艺及其流程
4、了解RP技术的应用
二、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1.造型计算机
2.FDM快速成型机
石蜡、尼龙、ABS等
八、实验体会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及自己的实际操作练习,对快速原型技术以及快速原型设备有了更为全面地理解,对各种快速原型工艺有了更为具体深入地了解,并且深刻认识到快速原型技术在未来广阔的应用前景,感觉真是个好技术,可惜的是那匹精致的马被谁弄坏了,让老师真的很为难。很惋惜。
喷头温度决定了材料的粘结性能、堆积性能、丝材流量以及挤出丝宽度,喷头温度应根据私彩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以保证挤出的丝成熔融流动状态;成型室的温度会影响到成型件的热应力大小。
3、挤出速度的影响
挤出速度是指喷头内熔融态的丝从喷嘴挤出的速度,单位时间内挤出丝体积与挤出速度成正比。在与填充速度合理匹配范围内,随着挤出速度增大,挤出丝的截面宽度逐渐增加,当挤出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挤出的丝附着于喷嘴外圆锥面,就不能正常加工。
基本流程:
五、实验数据
设计图样如下图:
六、实验分析
针对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工艺分析其成型过程影响因素
1、材料性能的影响
材料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成型过程及成型件的精度。材料在工艺过程中要经过固体——熔体——固体的两次相变,在凝固过程中,由材料的收缩而产生的应力变形会影响成型件精度。
2、喷头温度和成型室温度的影响
6、扫描方式的影响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工艺方法中的扫描方式有多种,有螺旋扫描、偏置扫描、回转扫描等。螺旋扫描是指扫描路径从制件的几何中心向外一次扩展,偏置扫描是指按轮廓形状逐层向内偏置进行扫描,回转扫描是指按X、Y轴方向扫描、回转。通常,偏置扫描成型的轮廓尺寸精度容易保证,而回转扫描路径生成简单,但轮廓精度较差。因此可以采用外部轮廓用偏置扫描、而内部区域填充用回转扫描的复合扫描方式。扫描方式与原型的内应力密切相关,合适的扫描方式可降低原型内应力的积累,有效防止零件的翘曲变形。
3.SLS快速成型机
三、实验准备
1、设计零件三维模型,并按照通用的格式存储(STL文件);
2、快速成型机调试:包括初始化、预热、调整工作台高度;
四、实验原理及其基本流程
原理:快速成型的制造方式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的累加式成型,从成型原理上提出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即将计算机上设计的零件三维模型,表面三角化处理存储成STL文件格式,对其进行分层处理,得到各层截面的二维轮廓信息,按照这些轮廓信息自动生成加工路径,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选择性地固化或烧结或切割一层层的成型材料,形成各个截面轮廓薄片,并逐步顺序叠加成三维实体,然后进行坯件的后处理,形成原型。
七、实验结论
本实验涉及的快速成型工艺包括SLA(光固化成型)、LOM(叠层实体制造)、FDM(熔融沉积快速成型)三种,现将各工艺特点总结如下:
指标
SLA
LOM
FDM
成型速度
较快
快
较慢
原型精度
高
较高
较低
制造成本
较高
低
较低
复杂程度
复杂
简单
中等
零件大小
中小件
中大件
中小件常用材料热固光敏树脂等纸、金属箔、塑料薄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