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电信本科《电路分析》A卷 2
理工学院-09级电工电子技术(二)期末考试A卷

理工学院-09级电工电子技术(二)期末考试A 卷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填空题,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用A 、B 、C …填空。
(1)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 和B ,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 的输出电压比B 的小,这说明A 的________(A .输入电阻, B .输出电阻)比B 的_____(C .大, D .小)。
(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主要取决于____,下限截止频率取决于____。
(A .耦合电容, B .晶体管的极间电容, 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3)差动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设电路元件参数变化所引起静态工作点改变不会使放大管出现截止或饱和。
若Re 增大,则静态工作电流IC2 __,差模电压放大倍数du A __,共模电压放大倍数cu A __。
(答案:A .增大,B .减小,C .基本不变)V EE ( 12V)u题目(3)的电路图 题目(5)的电路图(4)一个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已知差模电压增益Aud =80dB ,当两边的输入电压为uI1=1mV ,uI2=0.8mV 时,测得输出电压uO =2.09V 。
该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CMR 为 。
(答案:A .60dB ,B .40dB ,C .80 dB D .100 dB )(5)电路如图所示,输入电压i u 为正弦波,回答下列问题:(a )VT3和VT4、VT5和VT6两对复合管分别为 管和 型管?(答案:A .PNP ,B .NPN ) (b )当Vcc=35V 、RL=8W 、复合管饱和压降为4V 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约为 W 。
(答案:A .8,B .19,C .60 D .76)2.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不正确的画“×”。
(1)多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比组成它的任何一级电路的通频带都窄 ( )(2)负反馈放大电路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 )(3)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不同之处是:功率放大电路只放大功率,电压放大电路只放大电压 ( ) (4)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最大时,功放管的损耗最大 ( )二、简答题1.为下列不同的要求分别从图示电路中选择合适的电路形式。
《电路分析》A卷及答案

暨南大学考试试卷1、戴维南等效电路均可由诺顿等效电路经电源等效变换得到。
( N )2、只要是周期信号,均可通过付里叶级数进行分解变换。
( Y )3、电压源电压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且其两端电流是任意的,由外电路决定。
( Y )4、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 Y )5、Q是反映谐振回路中电磁振荡程度的量,Q越大,总能量就越大,维持振荡所消耗的能量也愈大。
( N )得分 评阅人 二、单项选择题(将选择结果填入以下表格,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A A C D B D1.图2-1电路中,网络N 只含电阻和受控源,当u S1 = 20V ,u S2=0时,i =-5A ;当u S1=0,u S2=1V 时,i =0.5A 。
则A 、B 端的诺顿等效电路中,i SC 和R 0应是( B )(A )-5 A ,2 Ω (B )5 A ,2 Ω (C )-5 A ,5 Ω (D )5 A ,5 Ω图2-12.图2-2电路中,电压u 1和电压u 0之间满足关系式( C )(A )1210)1(u R R u += (B )1210u R R u = (C )1120)1(u R R u += (D )1120u R R u =图2-23. 图2-3电路中,R 1 = 6Ω,R 2 = 3Ω,则a 、b 两端的等效电阻R eq 为( D )(A )3 Ω (B )0 (C )∞ (D )1.5 Ω图2-34.图2-4电路中,CCCS 吸收的功率是( C )(A )0.96 W (B )0.48 W (C )-0.96 W (D )-0.48 W图2-45.图2-5电路中,已知i S = 2A ,L =1H ,R 1 = 20Ω,R 2 = R 3 = 10Ω。
开关S 打开之前电路稳定,t = 0时S 打开,则u (0+)为( A )(A )40 V (B )20 V (C )40/3 V (D )0 V图2-56.图2-6的RLC 串联电路中,S U &保持不变,则发生串联谐振的条件为( A )(A )CL ωω1=(B )C j L j ωω1=(C )CL 1=(D )C j L j R ωω1=+图2-67.图2-7电路中,u =100cos100t V ,若感性负载的平均功率及无功功率分别为6W 和8var 。
09级电路分析基础试卷A

装订线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考试课程:电路分析基础试卷类别:A卷 B卷□考试形式:闭卷 开卷□适用专业年级: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20%(每个空2分。
注意:参量值应标出单位,否则不得分。
)1、如图1.1所示电路,电流i为____________。
2、如图1.2所示电路由3个元件组成,其中u1=9 V,u2=5 V,u3= –4 V,i=1 A,则元件1的消耗功率为____________,全电路的消耗功率为____________。
3、如图1.3所示电路,已知u=1 V,则i=__________,u O=__________。
u3图1.1 图1.2 图1..34、一个具有电阻的电感线圈,当接在电压U=12 V的交流电源上时,通过线圈的电流为2.4 A;当把这个线圈改接在U=12 V的直流电源上时,通过线圈的电流为3A。
则线圈的电阻值为____________、电抗值为____________、阻抗的模值为____________。
5、某阻抗的复功率nmS j~+=(m、n为已知量),则该阻抗的阻抗角为____________,该阻抗吸收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0%(每小题2分)( ) 1、如图2.1所示电路,U ab的值为____________。
A. 0 VB. –4 VC. 4 VD. 12 VΩΩb图2.1( ) 2、电压源和电流源(电阻)并联以及电压源(电阻)和电流源串联等效电路分别为____________。
A. 电流源、电压源B. 电压源、电压源C. 电流源、电流源D. 电压源、电流源( ) 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 负载串联LB. 负载串联CC. 负载并联LD. 负载并联C( ) 4、在正弦稳态电路中,_____和____不消耗有功功率。
电路分析试卷A及答案

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R 、L 、C 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 性;若复阻抗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 性;当电路复阻抗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 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压和电流相量在相位上呈 关系,称电路发生串联 。
2、复功率的实部是 功率,单位是 ;复功率的虚部是 功率,单位是 ;复功率的模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 功率,单位是 。
3、谐振发生时,电路中的角频率=0ω ,=0f 。
4、谐振电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于 ,用于 和用于 。
5、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顺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为 ;它们反向串联时,其等效电感为 。
6、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n= ,全耦合变压器的变压比n=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 ) A 、6V B 、-6V C 、14V2、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 ) A 、全是10Ω B 、两个30Ω一个90Ω C 、全是90Ω3、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A 、交流电路B 、直流电路C 、线性电路4、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5、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 Ω、2.5W ”,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 A 、50mA B 、2.5mA C 、250mA6、发生串联谐振的电路条件是( ) A 、RL0ω B 、LCf 10=C 、LC10=ω7、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中( )A 、仅有稳态分量B 、仅有暂态分量C 、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 8、已知一非正弦电流)2sin 21010()(t t i ω+=A ,它的有效值为( ) A 、220 A B 、210 A C 、20A 9、图1中a 、b 间的等效电阻是( )Ω。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doc

电路分析B 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 1 页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 卷)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数分数 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8小题,总计16分)1、图示电路中V1的读数为3V ,V2的读数为4V ,则V 的读数为( ) A. 3V B. 4V C.5V D. 6V2、电路如图所示,电流和电压U 分别为( )A. 1 A ,2VB. 2 A ,20VC. 3 A ,20VD. A ,-10V3、图示电路中,调节电阻的大小使其获得最大功率,当它获得最大功率时,该电路中电压源的供电效率为 ( )A. 50%B. 25 %C. 33.3%D. 83.3%4、图示电路的端口开路电压和电流I分别为( )A. 15 V,2AB. 0 V, 2AC. 9 V, 0.5AD. 9 V, -0.5A5、某支路如图所示,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应为()A. B.C. D.6、图示方框内可能是一个电阻,一个电感,或是一个电容,已知电流)23︒i A,=t+cos(6010电压)t V,则该元件为()+60︒A.电感元件,B.电容元件,C.电阻元件,D.电阻元件,7、图示电路电压U为()A. 9VB. -9VC.1VD. -1V电路分析B 试题班级 姓名 考号 第 2 页8、图示电路在谐振时,电容电压和电阻电压的正确关系式为( )A. 0=-RC U U B. 0=-R C U U C. R C QU U =D. 以上皆非二、在下列各题中,请将题止所要求的解答填入题干中的各横线上方内。
(本大题共6小题,总计24分) (要求尽量写出解题步骤) 1、(2分)图示电路的网孔方程为2、(3分)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3010cos 54t u V ,()︒+=3010cos 541t u V ,C =20F ,则电流= 。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A及参考答案

桂 林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试 卷2018-2019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号 BT122003_01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场导论 (A 、B 卷; 开、闭卷) 适用班级(或年级、专业)17电子信息类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8V ,a 点电位为V a =3V ,则b 点电位V b 为( )。
A 、5V B 、-5V C 、11V D 、15V2、两个电阻,当它们串联时,功率比为4:9;若它们并联,则它们的功率比为:( )。
A 、4:9 B 、9:4 C 、2:3 D 、3:23、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元件A 放出功率10W ,则电流I =( )。
A 、 1A B 、2A C 、-1AD 、 5A图24、如图2所示电路,I 1=( )。
A 、 B 、-1A C 、 D 、2A5、由电压源、电流源的特性知,几个( )的电压源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几个( )的电流源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电压源与任意二端元件( ),可以等效为电压源;电流装订线内请 勿答题源与任意二端元件( ),可以等效为电流源。
( ① 并联 ② 串联 ) A 、② ,① ,① ,② B 、①,②,②,① C 、② ,①, ② ,① D 、①,②,①,②6、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求端口等效电阻时,电阻为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置零时的等效电阻。
其独立电源置零是指( )。
A 、独立电压源开路,独立电流源短路B 、独立电压源短路,独立电流源短路C 、独立电压源短路,独立电流源开路D 、以上答案都不对 7、314μF 电容元件用在100Hz 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所呈现的容抗值为( ) A 、Ω B 、Ω C 、Ω D 、51Ω8、如图3所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 A 、2Ω B 、4Ω C 、6Ω D 、-2Ω图39、如图4所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 等于( ) A 、3V B 、4V D 、5V D 、9V图410、如图5所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sci等于( )A 、-1AB 、1AC 、D 、3A图5Ω4ab6VΩ6V 3V11、如图6所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 A 、(3+j4) ΩB 、 ΩC 、+ ΩD 、+ Ω图612、某电路的阻抗为Ω+=510j Z ,则该电路的导纳Y 的实部为( ) A 、 B 、 C 、 D 、13、若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Hz f 10000=,则当频率为900Hz 的正弦电压源激励时,该电路呈__________。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试卷-期末考试卷AB卷4套带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试卷1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1.基尔霍夫定律(Σi=0和Σu=0)可以适用的电路类型为()(A)只适用于直流电路;(B)只适用于正弦交流电路;(C)只适用于动态电路;(D)可适用于任何电路。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Σi=0)应用于电路中的()(A)支路;(B)节点;(C)回路;(D)网孔。
3.若把电路中的参考点由原来电位较低的点改选为电位较高的点,则电路中各点的电位比原来()(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能确定。
4.在如题4图所示直流电路中,根据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可确定电路中电流I的大小为()(A)I=0 A;(B)I=0.5 A;(C)I=1 A;(D)I=10 A。
5.如题5图所示直流电路,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读数为10 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读数为5 V,则U S和R S的值分别为()(A)U S =5 V,R S =5 Ω;(B)U S =5 V,R S =10 Ω;(C)U S =10 V,R S =5 Ω;(D)U S =10 V,R S =10 Ω。
10IR L10 Ω单选题4电路图单选题5电路图6.理想电压源的内阻R S的大小是()(A)内阻为零;(B)内阻为无穷大;(C)内阻的大小由外电路来确定;(D)不能确定。
7.如题7图所示直流电路,若用支路电流法解题,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I1+I2+I3=0 ;(B)I1R1+I3R3+U1=0 ;(C)I2R2+I3R3-U2=0 ;(D)I1R1-I2R2+U2+U1=0 。
U 22S单选题7电路图 单选题8电路图8.如题8图所示直流电路,R 1和R 2值均未知。
根据叠加定理,当3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U R2=4 V ;当12 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U R2=4 V 。
则R 2的值为( ) (A )2 Ω ; (B )4 Ω ; (C )8 Ω ; (D )16 Ω 。
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图 1-4 【 】 D: 2- j 2
】
B: j 2
C:2+ j 2
5. 图 1-5 电路中 U 1000 V,则此电路谐振时电流 I 为【 A: 2A
B: 2900 A
C:10 00 A
D:2 900 A
a
+
U
b
_
I
5
j L
1 j C
图 1-5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 横线上。 1. 图 2-1 所示戴维南等效电路的两个参数 U OC =
2
I
j2
+ _
100 V
j2
j4
1
-j3
图 4-1 2.图 4-2 所示 型双口网络的 Z 参数。 15 I I 1 2 2 1
U 1
1
20
5
U 2
2
图 4-2 五.分析计算题(本题共两个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要有必 要的分析步骤,没有过程,不得分。
4
Rab = ,
。
2
4
a
+ 8V -
b
图 2-1 2 . 图 2-2 所 示 电 路 中 , 电 流 源 为 2 e 4 t A , 其 两 端 电 压 u 为 。
2
4
u?
1 H 2
a
2
j2
2 e 4 t A
j2
j4
b
图 2-3 。
图 2-2 3.图 2-3 所示二端电路的等效阻抗为
姓名:
考试课程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部):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密 封 线1.[ ]假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2.[ ]测量直流电压,应将直流电压表的正极接被测电压的实际高电位端,并且电压表内阻越大对测试电路的影响越小。
3.[ ]电感元件的端电压为零,则该电感的储能必为零。
4.[ ]零状态电路在t=0时刻换路,则在t=0+时刻电感相当于开路,电容相当于短路。
5.[ ]电容C 1与C 2串联,其等效电容2121C C C C C += 。
6.[ ]叠加定理可用来求线性、非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7.[ ]若两电阻并联接到某电源上,则电阻大者消耗功率大。
8.[ ]动态电路中,零输入响应是仅由动态元件中的初始储能产生的响应。
9.[ ]实际变压器只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而不可变换直流电压、电流。
10.[ ]正弦稳态电路中,电阻R 与电感L 并联,当角频率ω 升高时,则并联阻抗的模值减小。
1.√2. √3.×4.×5.√6.×7.×8.√9.√ 10.×.[ ]电路如图TA2-1所示,电流I=①-1A ②0A ③1A ④2A1Ω1Ω2VI 2A+-4A 1Ω3Ω4V U +--+TA2-1 TA2-2 2.[ ]电路如图TA2-2所示,则电压U=①16V ②20V ③-4V ④12V3.[ ]电路如图TA2-3所示,受控源吸收功率P=①2W ②6W ③12W ④30W1.5Ω3Ω15V 2U --+U++-I=2A4.[ ]如图TA2-4所示电路中,电阻R=①2Ω ②6Ω ③12Ω ④4Ω1.5Ω3Ω15V 2U --+U ++-I=2A2A 1A 3A 16V++--4Ω12V R图TA2-3 图TA2-45.[ ]图TA2-5所示电路,t <0时已已处于稳态,t=0时开关K 闭合,则i C (0+)=①5A ②-2A ③3A ④7Ai C (t)10V+-2F4Ω2Ω8ΩK2Ω2Ω1Ω1H+4V -K图TA2-5 图TA2-6密封线6.[ ]如图TA2-6所示动态电路,t=0时开关K 闭合,则t >0时电路的时间常数τ=①1S ②S 31 ③2S ④S 217.[ ]如图TA2-7所示正弦稳态电路,功率因数等于0.8,吸收平均功率P=16W ,则X C = ①32Ω ②16Ω ③12Ω ④24Ω+-R -jX CV020U∠=∙A2﹕110Ω-j10ΩsmU ∙V 0100 ∠+-..图TA2-7 图TA2-88.[ ]如图TA2-8所示正弦稳态电路,忽略电流表内阻影响,则电流表A 的读数为 ①10A ②∞A ③2.5A ④5A 1 1.② 2.④ 3.③ 4.① 5.② 6.④ 7.③ 8.①.电路如图TA3-1所示,电压Uab= 。
+6V -1Ω1Ω2Ω2Ωa bNu +-+-R Cu i图TA3-1 图TA3-22.电路如图TA3-2所示,若i = cost A,V )45sin(25 +=t u ,则等效电路中R= 。
3.图TA3-3电路,各网孔电流如图中所示,则网孔3的方程 。
系(部):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密 封 线4.图TA3-4电路,节点1、2的电位分别为u 1、u 2,则节点1的方程为 。
1Ω7Ω2Ω4Ω6Ω3Ω1V6V 2V 3V 5VI 2I 1I 3++--1Ω3Ω5Ω4Ω2V6V 6A2A12-++-图TA3-3 图TA3-45.电路如图TA3-5所示,2A 电流源产生的功率Ps= 。
6.图TA3-6电路,t <0时已处于稳态,t=0时开关K 闭合,则u(0+)= 。
2Ω+-2Au 3Ω0.5u10Ω+-10Ω1A 2HK u(t)图TA3-5 图TA3-6 7.电路如图TA3-7所示,ab 端等效电感L ab = 。
5H 4H 8H6Ha b图TA3-78.RC 串联正弦稳态电路,当ω=1rad/s 时,其两端阻抗Z=5-j2Ω,则ω=2rad/s 时,阻抗Z= 。
1. 2V2. 5Ω3. 6I 1-2I 2+11I 3=2-3 V=-1V4.12362)31(1)4131(121-+=+-++u u =2A 5.10W6. 10V7. 9H8. 5-j Ω密封线1.电路如图TA4-1所示,已知I=0.3A ,求电阻R 。
1.解:由已知条件及图TA4-1所示电路,有u =0.3×20=6Vu 1=12-6=6V 0.4A 156I 1== I 2=I 1-I=0.4-0.3=0.1A u 3= u 1+ u 2=6+0.1×20=8V0.4A 20820u I 33===I R =I 2+I 3=0.1+0.4=0.5A u R =12- u 3=12-8=4V8Ω0.54I u R R R ===12V +-20Ω15ΩR 20Ω20ΩI 1I 2I 3II R u 1u 2u 3u u R +++++-----2.电路如图TA4-2所示,电路中仅电阻R 可变。
已知R=R 1时,测得电流i 1=5A 、i 2=4A ; 当R=R 2时,测得电流i 1=3.5A 、i 2=2A ;当R=R 3时,测得电流i 2=8A ,问此时测得的电流i 1为多少?U s2+-R 1RR 2R3+-U s1i 2i 1解:将除1i 和R 支路以外的部分看作电路N ,如图TA4-2(a )中的点划线所示。
根据替代定理,将支路R 用电流为2i 的电流源替代,如图TA4-2(b )所示。
(4分) 根据其次性和叠加性,设有电流源i 2单独作用(N 中的独立源置为零)所产生的电流为'1i ,则'1i =a 2i ;当电流源2i =0时,由N 中的独立源所产生的电流为"1i ,所以电流 1i = a i 2+"1i由已知条件可知 4a+"1i =5 2a+"1i =3.5于是,有 43a =, "1i =2A所以,当电流2i =8A 时,8A 2)843(1=+⨯=i3.图TA4-3所示电路相,已知电压有效值U=20V ,且∙U 与∙I 同相位,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为P=100W ,求X C 、X L 的值。
R-+5Ω-jX C jX L∙U∙IRI ∙.解:因为∙U 与∙I 同相位,则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为P=UI 故,可求得5A 20100U P I === 电路等效阻抗4Ω520I U Z === (为纯电阻),由阻抗串并联关系得 CC L jX R RjX jX Z --+=2C2C C L X R )jX R(R jX jX ++-+= )X R X R j(X X R RX 2C2C2L 2C 22C +-++= 因为Z 的实部为4Ω,虚部为零,R=5Ω;所以Ω=+=4X 525X 2C2CZ →X C =10Ω(负根无意义,舍去) 0X R X R X 2C 2C 2L =+-,Ω=+=2X R X R X 2C2C2L 。
4.电路如图TA4-4所示,已知U S =18V ,R 1=3Ω,R 2=6Ω,R 3=2Ω,C=1F ,t <0时电路已处于稳态,t=0是开关K 闭合。
求t ≥0 时的u C 和i ,并指出其暂态响应分量和稳态响应分量。
U SR 1R 2R 3KiC u C +--++(1)(3分)求u C (0+)和i (0+)。
t=0-时,电路处于直流稳态,电容视为开路,故12V 18)V 636(U R R R )(0S 212=⨯+=+=-C u 由换路定律u C(0+)= u C (0-)=12V 画0+等效电路,如图TA4-3(b )所示,可求得A A R u U i C S 231218)0()0(1=-=-=++ (2) (3分)求u C (∞)和i (∞)。
换路后,电路再次达到直流稳态,电容视为开路,如图TA4-3(b )所示,可求得4A A 2626318R R R R R U )(32321S =+⨯+=++=∞i6V V 42626)(R R R R )(3232=⎪⎭⎫⎝⎛⨯+⨯=∞+=∞i u C系(部):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密 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