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考试《电路》考试大纲
2024年北京专升本电子电路基础考试大纲

《电子电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高职升本科”考试是为选拔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而组织的考试。
二、考试科目《电子电路基础》三、合用专业本课程适合用于报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考生。
四、考试目标本次考试的目标重要是测试考生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环境中,是否具备本科学习、具备攻读工学学士学位的能力。
五、考试内容 依照《电子电路基础》课程大纲的要求,并考虑到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课程考试内容。
1.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基本要求 了解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熟知其外特性及技术指标。
掌握模拟电子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措施。
能正确分析经典的模拟电子电路。
对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基本单元电路具备正确选用能力。
基本内容 1.1半导体器件 ⑴掌握半导体材料、二极管及稳压管的有关概念及器件的外特性,包括: 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自由电子、空穴),杂质半导体(N型、P型)以及多数载流子、少数载流子的概念。
PN结的单向导电性,PN结的电流方程。
正偏接法、反偏接法,正向电阻、反向电阻(大、小),正向电流、反向电流(大、小),硅(及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值,正向导通电压值。
二极管的外特性和重要技术参数,二极管使用方法 稳压管的外特性和重要技术参数,稳压管使用方法。
⑵掌握半导体三极管及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有关概念及其外特性:正确识别双极型三极管的符号;掌握其工作原理及外特性;正确判断双极型三极管(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掌握三极管的安全工作区,重要技术参数和工程经验参数(β,fT,ICBO, ICEO, ICM, U (BR)CEO, PCM, UBE, UCES)。
给定工作在放大区中的双极型三极管的三个引脚的电位值,会判断引脚名称(e,b,c)、管子材料(硅、锗)和型号(NPN、PNP)。
给定工作在放大区中的双极型三极管的两个引脚的电流值,会求第三个引脚的电流值,并会判断是NPN管还是PNP管,会判断引脚名称,会估算电流放大倍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升本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升本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电气信息类考试内容包括二部份:《电工技术》(电路)、《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考试时刻 2小时,总分值150分。
电工技术(电路)第一章:电路的大体概念与大体定律把握:电路的大体物理量的物理意义、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电压源、电流源的性质,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功率的计算,KCL、KVL大体定律。
了解:电源开路、短路概念。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式。
把握: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分压公式;电阻的并联、分流方式。
含源二端网路的等效变换,理想电源的简化,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电路的分析方式: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节点电位法。
了解:网孔法及含受控源电路分析方式。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把握:暂态进程的含义、产生的缘故和条件。
RC和RL电路的暂态进程中电流电压的分析计算,画出波形,三要素分析方式的应用。
了解:微分电路,积分电路,τ的意义。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
把握:正弦交流电三要素,相位关系,有效值的含义。
用相量、相量法分析方式,对简单R、L、C参数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了解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意义与计算,功率因数及提高意义。
谐振条件及经常使用谐振电路。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路。
明白得:三相电源,三相负载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的电压、电源的关系与计算,三相功率计算方式,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线的作用。
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第十四章:二极管和三极管了解:本征半导体、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的特点、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二极管的参数,稳压二极管的特性和参数,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电流分派关系、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第十五章:大体放大电路。
把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道,交流通道,微变等效电路,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计算方式;射极输出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明白得: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的稳固电路原理,单管放大电路中直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出范围、失真的关系。
《电路基础》考试大纲

《电路基础》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电路基础》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衡量学生理解、掌握电路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分析计算方法的程度,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
Ⅱ考试内容总体要求: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电路基本分析方法,能对一般电路进行正确计算;理解各种元器件的基本电路结构和特性;能较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路问题和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掌握一般问题的分析思路,具备进一步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能力和基础。
一、集总电路的分析基础⒈考试内容(1)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及计算,参考方向。
(2)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欧姆定律、功率计算。
(4)独立电源: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伏安特性曲线。
(5)受控源:受控源的概念、符号、计算。
⒉考试要求(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参考方向,掌握电路中电位、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的分析计算。
(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概念、参考方向及其应用。
(3)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4)理解电源的概念、电流源和电压源的计算方法,理解电源的基本性质。
(5)了解受控源的概念、符号、计算。
二、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⒈考试内容(1)电路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路短路断路的概念、电阻星形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含独立源支路的等效电路。
(2)支路电流法。
(3)网孔电流法。
(4)节点电压法。
(5)叠加定理。
(6)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
⒉考试要求(1)掌握电路等效变换: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实际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含独立源支路的等效变换,理解电阻星形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电路原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路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电路原理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填空题10%,单项选择题24%,判断对错题10%,简答题16%,综合分析与计算题40%。
五、参考教材:电路/邱关源,罗先觉主编.—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六、考试基本要求:本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所有强、弱电专业的必修课。
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律与定理、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应用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七、考试范围: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了解电路模型、电路元件的概念。
2.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
3.掌握元件、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表达式和计算。
4.熟练掌握电阻、独立电源和受控源等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
5.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并能熟练应用该定律进行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
2.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与混联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以及等效变换,并能运用等效变换的方法分析电路。
3.掌握一端口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掌握运用支路电流法的基本分析方法。
2.熟练掌握运用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较复杂的电路。
第四章电路定理1.理解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内容和各个定理使用的条件。
2.熟练运用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分析较复杂的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1.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的特点。
3.熟练掌握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六章储能元件1.了解动态元件的概念。
2.理解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3.掌握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1.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和过渡过程等概念。
专升本电工电子考试大纲

根据《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大纲的要求,并考虑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课程考试内容。
(一)直流电路1.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基本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及混联的判断和等效电阻阻值的计算4.了解电气设备额定工作状态、断路、短路5.熟练掌握克希荷夫(基尔霍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6.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7.理解电压源、电流源及它们的等效变换8.熟练掌握叠加原理9.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二)交流电路1.理解正弦交流电三要素2.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3.了解正弦交流的旋转矢量表示法4.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5.掌握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6.了解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7.理解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概念8.了解串联谐振9.掌握三相对称负载的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三)半导体器件1.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应用电路2.理解三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三种工作状态(四)基本放大电路1.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工作点的图解及失真判断3.掌握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分析与计算4.掌握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5.了解射极输出器6.掌握互补对称式功率放大器(五)运算放大器1.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及理想运算放大器2.了解负反馈的基本概念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信号运算电路4.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较器和RC振荡器(六)直流稳压电源1.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2.了解电容滤波电路3.理解硅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4.掌握三端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七)数字电路基本知识1.掌握二进制数及数制转换2.理解逻辑运算和逻辑符号(逻辑门)3.理解逻辑代数公式、定理及应用(八)组合逻辑电路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2.理解解加法器、译码器、编码器的概念3.熟练掌握常用集成组合逻辑电路74138、74151、74153的功能及应用(九)时序逻辑电路1.理解触发器的工作原理2.熟练掌握JK和D触发器的符号、特性方程和特性表3.了解计数器和寄存器的概念4.掌握JK和D触发器构成的时序电路分析方法5.熟练掌握常用集成计数器74161、74163、74290的功能及其应用六、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专升本部分专业课大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考纲专升本入学考试《电路》考试大纲教材:《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邱关源主编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主要复习要求: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2.电功率(电阻、电压源、电流源的功率计算和吸放的判断)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伏—安关系及特性曲线)4.电压源、电流源(符号、基本特征、直流伏—安特性)5.受控源的基本概念(符号、控制量、控制系数)6.基尔霍夫定律(KCL、KVL)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主要复习要求:1.等效变换的概念2.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的计算、分流公式、分压公式及欧姆定律的应用)3.电阻的星—三角变换(连接方式、对称三端网络的概念及其等效变换)4.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计算及等效变换(电压源的串联、电流源的并联、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的处理、与电流源串联的元件的处理、电压源—电阻串联组合与电流源电阻并联组合的等效互换)5.受控源与独立电源的区别6. 输入电阻的概念(网络中无受控源和含受控源时输入电阻的求取)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主要复习要求:1. KCL、KVL的独立方程数2.支路电流法(KCL、KVL方程的建立及求解)3.网孔及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或回路电流方程的建立及求解、含无伴电流源时回路电流方程的建立及求解、含受控源时回路电流方程的建立及求解)4.结点电压法(结点电压方程的建立及求解、含无伴电压源时结点电压方程的建立及求解、含受控源时结点电压方程的建立及求解)第四章电路定律主要复习要求:1.叠加定理(叠加定理应用时电路的分解及叠加,各独立电源的处理方法、含受控源时叠加定理的应用、齐性定理及其应用)2.戴维宁定理(戴维宁等效电路:Uoc、Req的求取;戴维宁定理的应用: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路的电压(流)、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及最大功率的求取;电路中含有受控源时戴维宁定理的应用—Req的求取方法)第六章一阶电路主要复习要求:1. 动态电路及其初始条件(换路瞬间的规律、0+等效电路、各初始条件的求取)2.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公式及其应用(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3. 单位阶跃函数及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第七章二阶电路主要复习要求:1. 二阶电路的初始值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三种响应性质(特征方程及特征根、过阻尼非振荡、欠阻尼振荡、临界阻尼非振荡的的别)第八章相量法主要复习要求:1. 复数与正弦量2. 正弦量与相量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RLC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和相位关系、KCL、KVL的相量形式)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主要复习要求:阻抗和导纳(形式、性质、阻抗和导纳串并联计算、分流公式和分压公式的应用、阻抗和导纳的等效互换)电路的相量图(参考相量的选取,各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利用相量图求解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功率(P、Q、S及复功率、功率因数的提高)串联电路的谐振(谐振条件、频率、角频率、谐振时的特点、谐振时各元件上的电压、谐振时的相量图、串联谐振的通用曲线)并联谐振电路(简单并联谐振和一般并联谐振电路的形式、谐振角频率、一般并联谐振电路的相量图)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主要复习要求:互感的基本概念(互感现象、互感系数、耦合系数、互感电压、同名端)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根据同名端确定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互感线圈的串联、并联及其计算、互感线圈的一端并接及互感消去法)理想变压器(原副边电压电流的关系、变比的概念、阻抗变换的作用)第十一章三相电路主要复习要求: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对称三相电源、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一相计算电路、中线的作用、星形负载和三角形负载线相电流、线相电压的求取)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对称三相电源、对称星形或三角形负载有功功率的求取)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不对称三相星形电路中中线的作用、相序器的概念)第十二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主要复习要求: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概念(波形,傅立叶级数的形式、具有对称性质的非正弦周期信号波形特点及傅立叶级数的形式)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概念及计算公式)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电路的分解及恒定分量、谐波分量的计算,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滤波器的概念)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主要复习要求:1.二端口网络的概念(线性、无源、可能含有受控源)2.二端口网络Z、Y、T(A)参数(参数的方程及参数的求取)3.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等效T形或等效Π形网络的求取)4.二端口网络的级联(T参数的求取)《自动控制理论》专升本考试大纲1.复习参考教材《自动控制理论》浙江大学邹伯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复习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① 了解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概况。
电路专升本考纲-李珊珊

《电路》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电路》是我校电子、电气类专业专升本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它的评价标准是理工科电类专业本科学生所要求能达到的水平,以此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电路理论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20分钟(三)题型:选择题(30分)、填空题(20分)、计算题(50分)(四)教材选用:邱关源《电路》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部分考试要点一、电阻性电路分析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电流与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的概念与计算;吸收功率和发出功率的概念及其判定;线性非时变电阻、独立电源及受控电源的特性;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效电路的概念;电阻的串并联及△—Y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线性二端电阻性网络输入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包括内部含受控源);结点电压分析法和回路电流分析法;叠加和齐次定理及其应用;替代定理及其应用;戴维宁和诺顿等效电路定理及其应用;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及其应用。
二、动态电路分析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电容与电感元件的串并联;换路定理及其应用;动态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及相应初始条件的确定;一阶电路零输入、零状态及全响应的概念及计算;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二阶电路零输入、零状态及全响应的概念及计算;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冲击响应的概念及其主要性质;拉普拉斯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运算法求解动态电路。
三、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同频率正弦量的相量及其相量图的表示;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基本电路元件的相量模型、阻抗和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利用相量分析法);正弦稳态电路中各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功率因数及功率因数的提高;最大功率传输(共轭匹配);RLC串联及并联谐振电路;耦合电感元件的特性方程以及同名端与异名端的概念;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及阻抗变换性质;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对称三相电路中线量(线电压、线电流)与相量(相电压、相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两表法测量三相三线制电路的功率;结构简单的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电源对称);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幅值、最大值及其有效值的概念与换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简单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电路专升本考试大纲

电路专升本考试大纲
电路专升本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电路分析
1.基本电路参数
2.电路理论基础
3.基本分析方法
4.交流电路分析
5.功率和能量分析
6.狄利克雷方程
7.频率响应分析
8.电源和信号分析
9.临界状态
二、电路设计
1.电路设计基础
2.电路设计方法
3.电路设计工具
4.电路测试和验证
5.仿真和优化
6.电路的可靠性
7.电路的保护
8.电路的故障诊断
三、电子器件和电路应用
1.电子器件的特性
2.半导体器件
3.集成电路
4.高频器件
5.光电子器件
6.电路设计的应用
7.电路和系统的控制
8.计算机辅助设计
以上是电路专升本考试大纲的内容,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掌握以上内容,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要能够熟练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考试大纲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3.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4.输入电阻。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支路电流法。
2.结点电压法
3.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
1.迭加定理
2.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第六章一阶电路
1.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2.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3.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
第八章相量法
1.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
2.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第九章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1.阻抗、导纳及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2.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十章含耦合电感的电路
1.互感、同名端、互感系数、耦合系数的概念。
2.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第十一章三相电路
1.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第十三章拉普拉斯变换
1.拉氏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2.拉氏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3.运算电路及应用拉氏变换分析线性电路。
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
1.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教材:《电路》邱关源主编(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