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定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定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22•【字号】冀政字〔2024〕17号•【施行日期】2024.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定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定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审批〈定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定政呈〔2023〕12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定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定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节点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空间基础。
到2035年,定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1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6.9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9.8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省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95亿立方米,严格地下水管控。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主体功能定位,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
完善农业空间布局,打造粮食安全保障区、特色产业发展区。
河北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河北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编制说明一、《河北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规划的深化、细化和系统化,是一项专业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筑城市发展生态安全格局,确定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区域,明确城市生态安全隔离空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纲要》是在原建设部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家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及我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1998年颁布的《河北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和规范,更加突出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与统一,如指标体系、规划范围、层次等,增加了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绿地系统特色景观规划、绿道绿廊规划、植物多样-1-性规划、绿线规划、节约型园林绿化实施措施等章节,强化了规划基础材料汇编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要求。
四、绿地分类以《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为依据。
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分期规划一般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层次一般为市(县)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现状指标体系宜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指标相衔接,与城市建设统计年报的规定和口径相协调。
六、针对我省城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貌特征及历史悠久人文丰厚的特点,增加了特色景观规划的专项章节;根据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状况,将公园绿地规划、道路附属绿地规划、城市水系景观规划、防灾避险绿地规划等内容进行加强。
河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初稿)-2002.08

河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初稿)-2002.08河北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总则1.0.1 为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国家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技术规定。
1.0.2 凡在本省区域内进⾏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活动,均应按照本规定执⾏。
1.0.3 本规定未包含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法规的要求。
1.0.4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河北省城市规划⾏政主管部门――河北省建设厅。
2、城市规划体系2.1 城市规划阶段2.1.1河北省城市规划的编制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设区城市为了进⼀步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地⽤途、范围和容量,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
2.2 总体规划2.2.1 规划期2.2.2.1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般为5年。
2.2.3 规划内容2.2.3.1 论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标。
2.2.3.2 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确定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2.2.3.3 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布局。
2.2.3.4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2.2.3.5 确定城市⼈⼝规模、建设⽤地规模及其技术经济指标。
2.2.3.6 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及市中⼼、区中⼼位置。
2.2.3.7 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确定城市交通结构,确定主、次⼲道系统的⾛向、断⾯、主要交叉⼝形式,确定主要⼴场、停车场的位置。
2.2.3.8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排⽔、防洪、供电、电信、燃⽓、供热等设施的发展⽬标及总体布局。
2.2.3.9 确定城市河湖⽔系的治理⽬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2.2.3.10 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标和总体布局;进⾏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和城市特⾊研究。
河北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数据标准

河北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数据标准河北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数据标准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年8月目录1. 总则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基本规定 ..................................................................... ...... 2 3.1. 一般要求 ..................................................................... ... 2 3.2. 总体规划成果空间数据命名规则 .................................................... 2 4. 总体规划成果空间数据图层编码 ....................................................... 4 4.1. 设区市、县(市)域规划成果图层编码命名 .......................................... 4 4.2. 中心城区规划成果图层分类与命名 .................................................. 6 5. 设区市、县(市)域规划成果图层属性表结构 ........................................... 8 5.1. 一般规定 ........................................................................ 8 5.2. 设区市、县(市)域空间布局现状图(XSY_XZ_KJBJ) ............................... 8 5.3. 城镇(村)体系规划图(XSY_GH_ZCTX) ......................................... 10 5.4. 城乡总体规划图(XSY_GH_ZTGH) .. (12)5.5. 空间管制规划图(XSY_GH_KJGZ)................................................ 13 5.6. 产业布局规划图(XSY_GH_CYBJ)................................................14 5.7. 综合交通规划图(XSY_GH_ZHJT) ................................................ 15 5.8.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XSY_GH_WHYC) ...................................... 16 5.9.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图(XSY_GH_STHJ) (17)5.10. 基础设施规划图(XSY_GH_JCSS) ............................................... 18 5.1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XSY_GH_GGFW) .......................................... 22 5.12. 城市规划区范围图(XSY_GH_GHFW) .. (24)6. 中心城区规划成果图层属性表结构 ................................................... 25 6.1. 一般规定 ..................................................................... .. 25 6.2. 空间布局现状图(ZXCQ_XZ_KJBJ) ............................................... 25 6.3.用地评价及发展方向分析图(ZXCQ_XZ_PJFZ) ..................................... 27 6.4. 用地布局规划图(ZXCQ_GH_YDBJ) (28)6.5. “五线”控制规划图(ZXCQ_GH_WXKZ) ......................................... 29 6.6. 道路交通规划图((ZXCQ_GH_DLJT) (30)6.7. 绿地系统规划图(ZXCQ_GH_LDXT) .............................................. 32 6.8. 景观风貌规划图(ZXCQ_GH_JGFM) ..............................................32 6.9. 给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JSGC) .............................................. 33 6.10.雨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YSGC) ............................................. 34 6.11. 污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WSGC) ............................................35 6.12. 再生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ZSS) ............................................. 36 6.13. 电力工程规划图(ZXCQ_GH_DLGC) .............................................36 6.14. 通讯工程规划图(ZXCQ_GH_TXGC) ............................................. 37 6.15. 供热工程规划图(ZXCQ_GH_GRGC) ............................................38 6.16. 燃气工程规划图(ZXCQ_GH_RQGC) ............................................ 39 6.17. 综合防灾及环卫工程规划(ZXCQ_GH_FZHW) ....................................39 6.18. 近期建设规划图(ZXCQ_GH_JQGH) ............................................. 40 6.19. 远景规划图(ZXCQ_GH_YJGH) .................................................421. 总则1.1 为提高城市(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技术手段,推进规划成果应用,规范总体规划电子成果,特制定本标准。
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6月1页目录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控制单元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划分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划分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划分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状调研.............................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控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主导功能和土地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市政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绿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公共安全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开发建设用地和开发强度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 城市设计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9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规划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冶河镇总规文本-A3.wps

栾城县冶河镇总体规划(2009-2020) 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新形势下冶河镇的发展建设需要,实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使村镇各项建设能够在规划指导下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制订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目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强化县域北部中心镇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冶河镇区的功能布局和配套设施。
第三条规划依据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⒊《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⒋《河北省建制镇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技术导则》(试行)⒌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加强省级重点镇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冀建村[2005]412号)⒍《石家庄市总体规划(2006-2020)》⒎《栾城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年)⒏《栾城县村庄空间布局规划》(2006-2020年)⒐《栾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⒑《冶河镇规划》(2001-2010年)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指导作用。
推动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冶河镇的区位优势,借助省会的人才、技术优势,发展和壮大本镇的经济,贯彻依托省会,服务省会的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五条规划原则⒈准确定位本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立足本地优势,促进本镇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⒉坚持多业并举,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原则。
⒊坚持节约土地,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3年。
第七条规划范围镇域总体规划范围:即冶河镇的行政管辖区域,包括16个行政村,总面积43.5平方公里。
镇区建设规划范围:北至石环公路南侧绿化带、南至冶南公路、东至昆仑大街南延、西至京珠高速公路防护绿化带,面积约6.64平方公里。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与战略 (2)第三章县域城乡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 (4)第一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第三节县域交通规划 (10)第四节县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10)第五节县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 (13)第六节县域综合防灾规划 (14)第七节县域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18)第八节县域文物保护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 (19)第九节县域空间发展管制区划 (23)第四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6)第一节城市用地总体布局 (26)第二节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33)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景观风貌规划 (35)第四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7)第五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41)第六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第七节近期建设规划 (43)第八节规划实施 (47)第五章附则 (49)附表1: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2011年) (49)附表2:中心城区2015年建设用地平衡表 (50)附表3:中心城区2030年建设用地平衡表 (51)附表4:中心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52)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指导大名县城乡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
2、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是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6、《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7、《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8、《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9、《河北省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10、《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11、《大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2、《大名县镇村体系规划(2010—2020年)13、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第4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2年—2030年,其中:近期:2012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0年—2030年。
河北省临城县黑城乡规划20172035年

《河北省临城县黑城乡规划(2017-2035年)》附件一说明书黑城乡人民政府2018.08目录第一章概况 (4)一、区位概况 (4)二、自然概况 (4)三、历史沿革与文化资源 (4)四、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7)五、乡域社会服务设施 (8)第二章总论 (8)一、规划背景 (8)二、指导思想 (9)三、规划原则 (9)四、规划目标 (10)五、规划依据 (10)六、规划期限与范围 (11)七、相关规划解读 (11)第三章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15)一、现状人口规模 (15)二、人口变化因素分析 (15)三、乡域总人口预测 (16)第四章乡域总体规划 (17)一、发展环境条件解辨析 (17)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定位 (19)三、乡村体系及乡村职能规划 (21)四、乡域空间管制规划 (26)五、乡域产业发展规划 (27)六、乡域土地利用规划 (29)七、乡域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规划 (32)八、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39)九、防灾减灾规划 (43)十、文物保护规划 (45)第五章乡政府驻地建设规划 (47)一、乡政府驻地现状 (47)二、性质、范围及规模 (50)三、乡政府驻地发展方向分析 (50)五、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56)六、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59)七、环境保护规划 (62)八、环卫设施规划 (63)九、综合防灾规划 (64)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67)一、近期规划原则 (67)二、近期建设规划期限 (67)三、乡政府驻地近期建设规模 (67)四、近期建设项目一览表 (67)第七章乡政府驻地“五线”规划 (68)第八章规划实施与建议 (71)附表:黑城乡政府驻地建设用地平衡表 (72)第一章概况一、区位概况黑城乡位于临城县域东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地黑城村在县政府驻地北偏西10公里处,辖区总面积102.71平方公里。
北临赞皇县,南与临城镇接壤,西与西竖镇交界,东与鸭鸽营乡、东镇镇相邻。
省道红旗大街从乡域中西部纵向穿过,向北至石家庄市,向南至邢台市;县道苗大线从乡域东侧穿过,向南直达临城城区;乡道临万线从乡域东侧南北向穿过,向南至县城城区,向北至县道苗大线;赵云大道从乡域南侧穿境而过,向西至红旗大街,向东至京港澳柏乡高速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4—2020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二○○四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化发展战略 (1)第三章城镇职能结构与规模等级 (3)第一节省域中心城市 (3)第二节区域中心城市 (4)第三节县级市 (5)第四节县城 (6)第五节建制镇 (6)第六节城镇规模等级 (8)第四章区域城镇空间组织与开发管制 (9)第一节区域城镇空间组织 (9)第二节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地区 (11)第三节整合城乡建设用地 (14)第五章协调发展规划 (14)第一节产业发展 (15)第二节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15)第三节水资源综合利用 (18)第四节区域社会设施建设 (18)第五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风景旅游 (19)第六节城市防灾 (21)第六章与相邻省(区、市)的协调发展 (23)第七章政策措施 (23)第八章附则………………………………………………………… .25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引导和协调全省城镇合理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指导河北省城市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协调省域城镇发展,保护和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综合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依据。
全省各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3条本规划范围为河北省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87693平方公里,涉及城镇包括设市城市、县城及建制镇。
2003年全省共有33个设市城市,110个县城,712个独立建制镇。
第4条本规划的期限为2004~2020年。
第二章城市化发展战略第5条城市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相结合,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充分发挥城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强化省域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
第6条推进城市化进程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产业兴市,经济带动。
把城市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结合起来,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
2、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市场化的城镇建设和经营机制,整合社会资源,经营城镇资产,加快城镇发展。
3、城乡统筹,区域协调。
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加强省域城镇经济协作,积极参与京津产业分工。
4、改革带动,制度创新。
尽快消除各种阻碍城市化进程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调整机制,完善政策,促使非农产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
5、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充分考虑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因地制宜,根据经济基础和条件,科学制订发展规划。
6、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
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加强风景名胜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7条城市化总体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315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5%左右。
制约城市化进程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基本得到消除,初步建立起法制化、社会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城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城镇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城镇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大于20%。
城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和防灾减灾设施。
城镇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建成比较完善的城镇绿地系统和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设区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达80%以上,县级市、县城、建制镇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按年均值计算),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
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市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人民币,形成比较完善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到2020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423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8%左右。
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天数达90%以上,地面水按环境功能分区达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基本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中小城市规模、实力显著壮大,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质量显著提高。
基本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明确、等级规模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与京津共同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表2-1 城市化发展目标第8条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到2010年转移农村人口530万人,其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万人;从2011年到2020年,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转移农村人口850万人,其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85万人。
第三章城镇职能结构与规模等级第9条全省城镇等级划分为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级市、县城和建制镇5个层次。
第一节省域中心城市第10条石家庄、唐山是河北两大省域中心城市。
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唐山是我国京津唐城市群的重要一极。
要加快石家庄、唐山的城市发展,不断提高其在全国城镇网络中的地位。
发挥“领跑”作用,带动省内各级城镇积极参与京津冀区域协作和城镇分工,使河北与京津在资源配置中共同取得优势地位。
第11条加快省会石家庄的发展,在医药、纺织、商贸流通、特色农业等传统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抢占产业结构的制高点,形成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不断提高在全国省会城市综合实力中的位次,把石家庄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经济强市;按照沿海大省、京畿大省省会的标准,完善服务功能,改善城市形象,把石家庄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的生态城市;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把石家庄建设成为生活更加富裕、居民素质较高的现代文明城市。
进一步拓展主城区发展空间,完善现有城区功能,加快实施京珠高速公路城区段东移改线,加快东部新区建设,构筑主城区双核城市结构。
合理确定主城区和外部组团之间的空间结构,尽快形成省会都市圈,构建由主城区(现有中心城区和规划新城区—包括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丘头石化区)、正定、鹿泉、栾城(含窦妪工业区)、藁城组成的“1+4”的都市区空间结构。
加强主城区和外部组团的分工协作与快速交通联系,主城区与各组团之间控制一定范围的绿色隔离空间,禁止沿主城区与组团间联系道路的连片开发。
2010年主城区人口宜按210万人规划,2020年宜按300万人规划。
第12条唐山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要结合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发展,努力成为冀东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发挥海岸线长,港口优良的优势,把发展重心向沿海转移,实现港城一体、以港兴城,建设成为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要发挥好钢铁产业和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优势,把产业整合作为重点;突出发展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努力建成企业强、产业强、综合实力强的城市。
继续保持由主城区(含现有中心城区、丰南、古冶、丰润)和京唐港、南堡、曹妃甸组成的“一城五组团”都市区空间结构。
加强主城区和外部组团的分工协作与快速交通联系,主城区与各组团之间控制一定范围的绿色隔离空间,禁止沿组团间联系道路的无序开发。
2010年主城区人口宜按185万人规划,2020年宜按260万人规划。
第二节区域中心城市第13条按照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原则,加快发展壮大现有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培育新兴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
到2020年,在石家庄、唐山、邯郸三个特大城市基础上,保定、秦皇岛、张家口、廊坊、沧州进入特大城市行列,邢台、衡水、承德进入大城市行列。
第14条邯郸要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充分利用四省交界的地缘优势,进一步确立冀晋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做到大而优、大而强。
以主城区为核心,在30公里半径范围内,构建包括峰峰、马头、武安、永年、磁县、肥乡、成安、临漳在内的都市区空间结构。
加强主城区和外部城镇的分工协作与快速交通联系;统一规划都市区内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主城区与各城镇之间控制一定范围的绿色隔离空间,禁止沿主城区与组团间联系道路的无序开发。
2010年主城区、峰峰矿区和马头的人口宜按134万人规划,2020年宜按170万人规划。
第15条保定要发挥毗邻京、津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教育产业基地,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让古城焕发新的生机。
以主城区为核心,构建包括清苑、徐水、满城在内的都市区空间结构。
加强主城区和外部城镇的分工协作与快速交通联系;统一规划都市区内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将满城和清苑纳入主城区防洪体系,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主城区与各城镇之间控制一定范围的绿色隔离空间,禁止沿主城区与组团间联系道路的无序开发。
2010年主城区人口宜按90万人规划,2020年宜按115万人规划。
第16条秦皇岛要发挥得天独厚的港口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产业和旅游业,形成重要的工业基地、物流中心和旅游基地,塑造“金沙、碧海、地绿”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全省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努力提升在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中的综合位次。
要继续保持由海港区、山海关、北戴河、南戴河和黄金海岸组成的带状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城市各组团之间建立快速交通联系,并控制一定范围的绿色隔离空间。
2010年海港区、山海关和北戴河的人口宜按85万人规划,2020年宜按110万人规划。
第17条廊坊要进一步发挥京、津腹地的独特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科技教育城、生态环保城、会展旅游城,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产业基地,采取更为特殊的政策,以特殊的发展速度,建成京、津之间最具活力的城市。
继续保持主城区、开发区、万庄构成的组团式布局结构,各组团之间必须控制一定范围的绿色隔离空间。
2010年城市人口宜按80万人规划,2020年宜按110万人规划。
第18条沧州要充分利用黄骅港建设新契机,重点发展临海经济和化学工业,推动城市向沿海地区发展。
2010年城市人口宜按70万人规划,2020年宜按105万人规划。
第19条邢台要壮大机械、冶金、能源、纺织工业基础,选准特色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