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跳动校核规范03.108.ok
传动轴跳动校核规范03.108.ok

上海同*同*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TJI/YJY·03·108-2005传动轴跳动校核规范2005-08-10 发布2005-08-16 实施上海同*同*科技有限公司发布TJI/YJY·03·108-2005前言为使总布置在进行传动轴跳动校核时,做到校核内容全面、正确,格式规范、统一,便于管理和检查评审,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既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传动轴跳动校核时,应该达到技术要求;又是检查评审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的依据。
本标准于2005年8月16日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同*同*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同*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TJI/YJY·03·108-2005传动轴跳动校核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的格式及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传动轴新产品开发设计及改型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QC/T 3-92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完整性3术语和定义无4要求4.1 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格式见规范性附录A4. 2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应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四个部分4. 3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应包含的校核内容4.3.1上下跳动极限4.3.2上下跳动极限位置夹角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目录一、校核目的 (3)二、概述 (3)三、校核 (3)1、等速传动校核 (3)2、传动轴上下跳动的极限位置及工作夹角校核 (4)四、总结 (7)参考文献 (8)一校核目的1.传动轴上下跳动的极限位置及最大摆角;2.设计工况下,万向节传动的夹角是否满足等速传动;3.传动轴花键连接处的伸缩量,检查传动轴花键是否可能脱开或顶死;二概述XS6450车用传动轴属于十字轴万向节式传动轴,具体结构为后驱、两段式、3万向节的十字轴式传动轴(如图1所示)。
结构设计时需保证万向节叉在同一平面内,万向节两两互成90º,同时满足转角关系式:cosα1* cosα2=cosα3 (1)其中tanαi=√(tanαz)2+ (tanαf)2 (2)其中:αi:某万向节计算夹角;αz:αi对应主视图万向节夹角;αf:αi对应俯视图万向节夹角;图1三校核1等速传动校核根据数模和公式(2)由表1得出设计工况下各实际万向节夹角αi。
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

第一章轻型货车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最大扭矩285.0N ・m/2000r/min ;轴距:3300mm变速器传动比:?五挡1 ,一挡7.31,轮距:前轮1440毫米,后轮1395毫米,载重量2500千克设计要求:第二章万向传动轴的结构特点及基本要求万向传动轴一般是由万向节、传动轴和中间支承组成。
主要用于在工作过程中相对位置不节组成。
伸缩套能自动调节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距离的变化。
万向节是保证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输入轴两轴线夹角的变化,并实现两轴的等角速传动。
一般万向节由十字轴、十字轴承和凸缘叉等组成。
传动轴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因断改变的两根轴间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
重型载货汽车根据驱动形式的不同选择不同型式的传动轴。
一般来讲4X 2驱动形式的汽车仅有一根主传动轴。
6X4驱动形式的汽车有中间传动轴、主传动轴和中、后桥传动轴。
6 x6驱动形式的汽车不仅有中间传动轴、主传动轴和中、后桥传动轴,而且还有前桥驱动传动轴。
在长轴距车辆的中间传动轴一般设有传动轴中间支承.它是由支承架、轴承和橡胶支承组成。
传动轴是由轴管、伸缩套和万向此它的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传动轴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动平衡试验,并在平衡机上进行了调整。
因此,一组传动轴是配套出厂的,在使用中就应特别注意。
图2-1 万向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功用图2-2 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基本要求:1. 保证所连接的两根轴相对位置在预计范围内变动时,能可靠地传递动力。
2. 保证所连接两轴尽可能等速运转。
3. 由于万向节夹角而产生的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应在允许范围内。
4. 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修容易等第三章轻型货车万向传动轴结构分析及选型由于货车轴距不算太长,且载重量2.5 吨属轻型货车,所以不选中间支承,只选用一根主传动轴,货车发动机一般为前置后驱, 由于悬架不断变形,变速器或分动器输出轴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经常变化, 根据货车的总体布置要求,将离合器与变速器、变速器与分动器之间拉开一段距离,考虑到它们之间很难保证轴与轴同心及车架的变形,所以采用十字轴万向传动轴,为了避免运动干涉,在传动轴中设有由滑动叉和花键轴组成的伸缩节, 以实现传动轴长度的变化。
传动轴平衡机操作规程模版

传动轴平衡机操作规程模版一、安全准备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规定标准的安全防护服装、安全帽和防护手套,确保个人安全。
2.确认传动轴平衡机的工作环境清洁整齐,无明显杂物和障碍物。
3.检查传动轴平衡机的电源线路,确保接地良好,避免因电力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
4.确认传动轴平衡机的保护罩和安全开关完好,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二、操作步骤1.将待测的传动轴安装在传动轴平衡机上,并确保其固定牢固。
2.启动传动轴平衡机,调节转速至预定值,并让其保持平衡运行。
3.观察平衡机的显示屏,记录传动轴的不平衡量。
4.根据不平衡量调整传动轴上的配重块,直至不平衡量减小到预定范围内。
5.反复进行步骤3和步骤4,直至传动轴的不平衡量达到最小值。
6.关闭传动轴平衡机,对传动轴进行最终的检查和确认。
三、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戴手套,以免手套被卷入传动轴内部。
2.不得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传动轴平衡机的保护罩内。
3.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并随时关注传动轴平衡机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
4.在进行调整配重块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并确保工具使用正确而安全。
5.传动轴平衡机操作完毕后,及时清理工作区域,确保下一次操作的顺利进行。
四、维护保养1.定期对传动轴平衡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检查传动轴平衡机的电源线路和接地情况,保证安全可靠。
3.定期清洁传动轴平衡机的工作区域和保护罩,确保无杂物和障碍物。
4.及时更换传动轴平衡机的配重块,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五、事故处理1.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传动轴平衡机的电源,并进行紧急处理。
2.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和维修人员,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3.事故处理完毕后,对传动轴平衡机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安全可靠。
六、附则1.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传动轴平衡机的日常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工作安全和设备正常。
2.如发现操作规程存在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反映并及时修改。
传动轴的设计及校核

第一章轻型货车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最大扭矩285.0N·m/2000r/min;轴距:3300mm;变速器传动比: 五挡1 ,一挡7.31,轮距:前轮1440毫米,后轮1395毫米,载重量2500千克设计要求:第二章万向传动轴的结构特点及基本要求万向传动轴一般是由万向节、传动轴和中间支承组成。
主要用于在工作过程中相对位置不节组成。
伸缩套能自动调节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距离的变化。
万向节是保证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输入轴两轴线夹角的变化,并实现两轴的等角速传动。
一般万向节由十字轴、十字轴承和凸缘叉等组成。
传动轴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因断改变的两根轴间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
重型载货汽车根据驱动形式的不同选择不同型式的传动轴。
一般来讲4×2驱动形式的汽车仅有一根主传动轴。
6×4驱动形式的汽车有中间传动轴、主传动轴和中、后桥传动轴。
6×6驱动形式的汽车不仅有中间传动轴、主传动轴和中、后桥传动轴,而且还有前桥驱动传动轴。
在长轴距车辆的中间传动轴一般设有传动轴中间支承.它是由支承架、轴承和橡胶支承组成。
传动轴是由轴管、伸缩套和万向此它的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传动轴在出厂前都要进行动平衡试验,并在平衡机上进行了调整。
因此,一组传动轴是配套出厂的,在使用中就应特别注意。
图 2-1 万向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功用图 2-2 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基本要求:1.保证所连接的两根轴相对位置在预计范围内变动时,能可靠地传递动力。
2.保证所连接两轴尽可能等速运转。
3.由于万向节夹角而产生的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应在允许范围内。
4.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修容易等第三章轻型货车万向传动轴结构分析及选型由于货车轴距不算太长,且载重量2.5吨属轻型货车,所以不选中间支承,只选用一根主传动轴,货车发动机一般为前置后驱,由于悬架不断变形,变速器或分动器输出轴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经常变化,根据货车的总体布置要求,将离合器与变速器、变速器与分动器之间拉开一段距离,考虑到它们之间很难保证轴与轴同心及车架的变形,所以采用十字轴万向传动轴,为了避免运动干涉,在传动轴中设有由滑动叉和花键轴组成的伸缩节,以实现传动轴长度的变化。
传动轴(半轴)跳动校核报告解读

Professional目录1 概述 (1)2 校核目的 (1)3 B35-1车型前传动轴(驱动半轴)运动校核 (1)3.1左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 (1)3.2 右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2WD) (5)3.3右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4WD) (9)3.4 前传动轴(驱动半轴)跳动过程中与周边件最小间隙校核 (13)4 B35-1车型后传动轴(驱动半轴)运动校核 (15)4.1 后驱动半轴跳动上极限校核 (16)4.2 后驱动半轴跳动下极限校核 (17)5 B35-1车型中间传动轴运动校核 (17)6 结论 (18)参考文献 (21)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1概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传动轴在跳动极限和转向极限范围,要求传动轴角度关系和伸缩量在允许范围内,以及传动轴在极限状态时与周边零部件具有允许的最小间隙,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下面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B35-1车型进行传动轴跳动校核。
2校核目的2.1传动轴跳动的上下极限位置及最大夹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传动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与周围部件是否干涉及最小间隙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3B35-1车型前传动轴(驱动半轴)运动校核3.1左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B35-1车型左传动轴校核主要是分析前驱动半轴在左转跳动上极限、右转跳动上极限、左转跳动下极限、右转跳动下极限四个状态下,驱动半轴角度关系应在允许范围内,以及在极限状态校核驱动半轴与周边零部件具有允许的最小间隙情况。
根据厂家提供图纸的技术要求,固定节最大允许角度46°,移动节最大允许角度为23°,移动节滑移量范围为:-23.0mm~25.9mm。
通过对左传动轴各状态数模的分析测量,得到以下数据。
表1 左传动轴校核参数图1左传动轴移动节的滑移线图由此可见,移动节最大滑移量为-5.5mm小于-23mm,移动节最大夹角为16.8°小于23°,所以左传动轴的移动节满足工作要求。
图2 左传动轴跳动上极限图3 左传动轴左转跳动上极限图4 左传动轴右转跳动上极限图5 左传动轴跳动下极限图6 左传动轴左转跳动下极限1图7 左传动轴右转跳动下极限3.2 右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2WD)B35-1车型右传动轴校核主要是分析右传动轴在左转极限跳动上极限、右转极限跳动上极限、左转极限跳动下极限、右转极限跳动下极限四个状态下,传动轴角度关系及伸缩量应在允许范围内,以及在极限状态时右传动轴与周边零部件最小间隙校核。
传动轴(半轴)跳动校核报告解读

Professional目录1 概述 (1)2 校核目的 (1)3 B35-1车型前传动轴(驱动半轴)运动校核 (1)3.1左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 (1)3.2 右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2WD) (5)3.3右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4WD) (9)3.4 前传动轴(驱动半轴)跳动过程中与周边件最小间隙校核 (13)4 B35-1车型后传动轴(驱动半轴)运动校核 (15)4.1 后驱动半轴跳动上极限校核 (16)4.2 后驱动半轴跳动下极限校核 (17)5 B35-1车型中间传动轴运动校核 (17)6 结论 (18)参考文献 (21)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1概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传动轴在跳动极限和转向极限范围,要求传动轴角度关系和伸缩量在允许范围内,以及传动轴在极限状态时与周边零部件具有允许的最小间隙,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下面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B35-1车型进行传动轴跳动校核。
2校核目的2.1传动轴跳动的上下极限位置及最大夹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传动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与周围部件是否干涉及最小间隙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3B35-1车型前传动轴(驱动半轴)运动校核3.1左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B35-1车型左传动轴校核主要是分析前驱动半轴在左转跳动上极限、右转跳动上极限、左转跳动下极限、右转跳动下极限四个状态下,驱动半轴角度关系应在允许范围内,以及在极限状态校核驱动半轴与周边零部件具有允许的最小间隙情况。
根据厂家提供图纸的技术要求,固定节最大允许角度46°,移动节最大允许角度为23°,移动节滑移量范围为:-23.0mm~25.9mm。
通过对左传动轴各状态数模的分析测量,得到以下数据。
表1 左传动轴校核参数图1左传动轴移动节的滑移线图由此可见,移动节最大滑移量为-5.5mm小于-23mm,移动节最大夹角为16.8°小于23°,所以左传动轴的移动节满足工作要求。
图2 左传动轴跳动上极限图3 左传动轴左转跳动上极限图4 左传动轴右转跳动上极限图5 左传动轴跳动下极限图6 左传动轴左转跳动下极限1图7 左传动轴右转跳动下极限3.2 右传动轴跳动角度校核(2WD)B35-1车型右传动轴校核主要是分析右传动轴在左转极限跳动上极限、右转极限跳动上极限、左转极限跳动下极限、右转极限跳动下极限四个状态下,传动轴角度关系及伸缩量应在允许范围内,以及在极限状态时右传动轴与周边零部件最小间隙校核。
传动轴试验规范(欧洲先进企业标准)

DOUBLE JOINTS V ALIDATION TESTS PROGRAM双联式万向节验证测试程序CONTENTS目录1 SCOPE范围2 V ALIDATION TEST PROGRAM验证测试程序3 TORSIONAL FATIGUE TEST扭转疲劳试验4 STATIC TORSION TEST静态扭转试验5 ANGLED DOUBLE JOINT TORSION TEST双联式万向传动轴带角度扭转试验6 MUD TEST泥浆试验1 SCOPE范围1.1 This specification describes the Validation Test Program that must be executed to validate the design of the double joints.本规范描述了验证双联式万向传动轴设计必须执行的验证测试程序1.2 The supplier of double joints shall comply to this specification:双联式万向传动轴的供应商应遵从本规范- to identify the double joint suitable for the axles;确定双联式万向传动轴适用于车桥- to set up the durability bench tests aimed at prov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ir double joint.建立耐久性台架试验,旨在证明双联式万向传动轴的适用性2 V ALADATION TEST PROGRAM 验证测试程序2.1 The validation Test Program is constituted by the following bench test:验证试验程序由以下台架试验构成- TORSIONAL FATIGUE TEST扭转疲劳试验- STATIC TORSION TEST静态扭转试验- ANGLED DOUBLE JOINT TORSION TEST双联式万向传动轴带角度扭转试验- MUD TEST泥浆试验2.2 Test ParametersThe test loads are referred to the Nominal Torque corresponding to the double joint size, as showed in the following cross reference table:试验载荷参考对应双联式万向传动轴尺寸的额定扭矩,如下表所示:3 TORSIONAL FATIGUE TEST扭转疲劳试验3.2 Test ParametersDeflection angle(偏转角): 0°Applied torque(作用扭矩):70% of Nominal Torque(1-1.5HZ): B10=50000 cycles cycle type: fully reversed 90% of Nominal Torque(0.5HZ): B10=12000 cycles cycle type: fully reversed Samples Number: 6 each torque level;4 STATIC TORSION TEST静态扭转试验4.2 Test Parameters试验参数Deflection angle(转角): 0°Rotation(转速): 0.5 rpmMinimum torque required(最小扭矩): 1.8×Nominal TorqueSamples Number(样件数量): 6To increase steadily the torque until break of the sample.不断增加扭矩直到样品断裂为止The resultant break torque must exceed to required minimum torque.由此产生的断裂扭矩必须超过所需的最小扭矩。
传动轴平衡机操作规程

传动轴平衡机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1.1.检查设备1.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状态。
2.检查传动轴平衡机是否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3.检查传动轴平衡机是否正常接地。
1.2.安全措施1.操作前必须戴好劳保用品。
2.打开操作室门口禁止任何人员进入。
3.确定传动轴平衡机的锁定状态。
4.操作过程中不允许有人站在设备压盖或分离机上。
5.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将任何物品放在平衡机上。
1.3.检查传动轴1.检查传动轴的结构是否符合平衡机的使用要求。
2.检查传动轴是否悬挂在传动轴平衡机上。
二、操作流程2.1.打开传动轴平衡机1.检查传动轴平衡机是否正常工作。
2.按照平衡机的使用说明打开设备。
2.2.装配传动轴1.将传动轴通过传动轴平衡机的旋转轴装配在设备上。
2.安装传动轴压盖和连接器,根据商定的程序标准连接相关的仪器和设备。
2.3.启动与预热1.启动传动轴平衡机,并按照说明书设置相关参数。
2.传动轴平衡机启动后进行30分钟的预热。
2.4.测量传动轴1.以程序标准的方式进行传动轴的测量。
2.在测量过程中进行数据记录。
2.5.结束操作1.关闭传动轴平衡机。
2.将已测量好的传动轴拆卸并放回仓库中。
三、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2.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3.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程序标准进行传动轴测量。
4.操作完毕后必须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
四、结语以上是传动轴平衡机的操作规程。
虽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点需要注意,但只要认真遵守安全规程,以及遵循程序流程,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测量和保护设备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同*同*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03·108-2005
传动轴跳动校核规范
2005-08-10 发布2005-08-16 实施
上海同*同*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TJI/YJY·03·108-2005
前言
为使总布置在进行传动轴跳动校核时,做到校核内容全面、正确,格式规范、统一,便于管理和检查评审,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既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传动轴跳动校核时,应该达到技术要求;又是检查评审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的依据。
本标准于2005年8月16日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同*同*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同*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
TJI/YJY·03·108-2005
传动轴跳动校核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的格式及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传动轴新产品开发设计及改型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QC/T 3-92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完整性
3术语和定义
无
4要求
4.1 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格式见规范性附录A
4. 2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应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四个部分
4. 3传动轴跳动校核报告应包含的校核内容
4.3.1上下跳动极限
4.3.2上下跳动极限位置夹角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目录
一、校核目的 (3)
二、概述 (3)
三、校核 (3)
1、等速传动校核 (3)
2、传动轴上下跳动的极限位置及工作夹角校核 (4)
四、总结 (7)
参考文献 (8)
一校核目的
1.传动轴上下跳动的极限位置及最大摆角;
2.设计工况下,万向节传动的夹角是否满足等速传动;
3.传动轴花键连接处的伸缩量,检查传动轴花键是否可能脱开或顶死;二概述
XS6450车用传动轴属于十字轴万向节式传动轴,具体结构为后驱、两段式、3万向节的十字轴式传动轴(如图1所示)。
结构设计时需保证万向节叉在同一平面内,万向节两两互成90º,同时满足转角关系式:
cosα1* cosα2=cosα3 (1)其中
tanαi=√(tanαz)2+ (tanαf)2 (2)
其中:αi:某万向节计算夹角;
αz:αi对应主视图万向节夹角;
αf:αi对应俯视图万向节夹角;
图1
三校核
1等速传动校核
根据数模和公式(2)由表1得出设计工况下各实际万向节夹角αi。
表1:XS6450万向节夹角
表2
由表1和表2可得满载工况下:
αi1=3.192º<6º;
αi2=2.215º<6º;
αi3=3.69º<6º;
满足汽车静止满载要求。
由公式(1)可得:
cosα1=cos3.192º=0.9984≈1;
cosα2=cos2.215º=0.9993≈1;
cosα3=cos3.69º=0.9979≈1;
故cosα1* cosα2=cosα3
此传动轴能保证传动系接近于等速传动,满足设计要求。
2传动轴上下跳动的极限位置及工作夹角校核
由整车设计状态,得出后桥的跳动行程,后车轮跳动行程如表3所示。
表3 后车轮极限跳动状态
4
所示,各具体位置如图2。
图2 满载时的传动轴位置图
图3 最大动挠度时的传动轴位置图
图4 反跳时传动轴位置图
由以上可得:
车轮最大动载荷处传动轴最短,对应花键移入量δ1=1mm,说明花键向
里移动量很小,花键不可能顶死,传动轴在车轮最大动载荷处满足设计要求。
车轮反跳时传动轴最长,对应花键移出量δ2=4.92mm<<50(花键长度的L/2),因此传动轴不会脱出,传动轴在车轮反跳处亦满足设计要求。
传动轴花键移动量δ=δ1+δ2=5.92mm
传动轴跳动工作夹角β=β1+β2=6.46º
根据表2可以看出此传动轴工作夹角较小,传动效率较高,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四总结
综上校核所述,XS6450传动轴主要布置技术参数总结如表5所示,XS6450传动轴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且传动效率较高。
表5 传动轴主要布置参数
TJI/YJY·03·108-2005
参考文献
1.张洪欣. 汽车设计(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2.刘惟信. 汽车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汽车工程手册编写组编. 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